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韭菜迟眼蕈蚊(韭蛆)是我国特有的蔬菜害虫,尤其喜食韭菜。农业上多采用药物的方法进行防治,但易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本文根据韭菜迟眼蕈蚊(韭蛆)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危害特点,总结了其绿色防控技术,旨在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治韭菜迟眼蕈蚊(韭蛆)。  相似文献   

2.
为害韭菜的几种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韭菜迟眼蕈蚊韭菜迟眼蕈蚊,属双翅目、迟眼蕈蚊科。别名黄脚蕈蚊、韭蛆。主要为害韭菜。据调查此虫在韭菜栽种区为害比较严重,在不防治的情况下,产量损失可达30%以上。幼虫(蛆)聚集在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为害。初孵化的幼虫先为害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春秋两季特  相似文献   

3.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俗称"韭蛆",是危害韭菜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大中棚韭菜田发生危害严重,轻者造成黄叶倒伏,重者缺苗断垄,甚至毁种,严重影响韭菜的产量和质量。一、危害特点迟眼蕈蚊以幼虫  相似文献   

4.
聂忠菊 《油气储运》2006,(11):42-43
韭菜根蛆简称韭蛆,成虫叫迟眼蕈蚊,属双翅目眼蕈蚊科,幼虫称为韭蛆。幼虫常聚集于韭菜地下危害,钻食根部,假茎和鳞茎被危害后引起幼茎腐烂,地上部茎叶变黄,萎蔫下垂,用手轻轻一提就可拔出,严重者韭菜整墩死亡,一年中可多次危害。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韭蛆的繁衍生存,土壤干旱时会使其向韭菜根部集中,危害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5.
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俗称为韭蛆,是韭菜生产中的一种主要害虫。在华北地区,韭菜迟眼蕈蚊在露地一年发生3~4代,4—10月是为害期;在保护地内一年发生2—3代。韭蛆头部漆黑有光泽,身体为白色,虫体细,长度为6~9毫米。主要在韭菜地下根茎部钻蛀为害,轻者造成叶片枯黄,重者使得韭菜全株枯死,不能再发新芽。药剂灌根是防治韭蛆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韭菜迟眼蕈蚊,属双翅目眼蕈蚊科,其幼虫称为韭蛆,是目前韭菜生产中为害最重的害虫之一.韭蛆在我国北方各地均有发生,我地永年县韭菜生产区尤为严重.它主要危害韭菜、洋葱、大葱和大蒜.幼虫聚集根部和茎部危害,致使韭菜叶枯黄而萎蔫断叶,重者鳞茎腐烂,韭菜成墩死亡,严重时整畦毁种或毁棚.  相似文献   

7.
韭蛆防治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蛆又叫黄脚蕈蚊、迟眼蕈蚊,属双翅目、眼蕈蚊科,是韭菜上的主要虫害之一。一年发生3~4代,成虫于韭株周围土缝或土块下产卵,幼虫孵化后聚集在韭菜地下部鳞茎和幼嫩茎  相似文献   

8.
韭迟眼蕈蚊属双翅目、眼蕈蚊科,幼虫称为韭蛆.韭蛆常集聚于韭菜地下为害,钻食根部、假茎和鳞茎.韭菜被害后地上叶片瘦弱、枯黄、萎蔫断叶,严重时使被害韭菜常整墩死亡,是韭菜生长中威胁最为严重的毁灭性害虫,一年中可多次为害.  相似文献   

9.
韭菜根蛆简称韭蛆,成虫叫迟眼蕈蚊,属双翅目眼蕈蚊科,幼虫称为韭蛆,常聚集于韭菜地下危害,钻食根部、假茎和鳞茎被危害后引起幼茎腐烂,地上部茎叶变黄,萎蔫下垂,用手轻轻一提就可拔出,严重者韭菜整墩死亡,一年中可多次危害.土壤水分适宜有利于韭蛆的繁衍生存,土壤干旱时会使其向韭菜根部集中,危害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0.
韭蛆一般指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sia odoriphaga)的幼虫,是韭菜等百合科蔬菜的重要害虫。该文简述了韭蛆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危害特点,介绍了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现有应用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蛆效果的解决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韭迟眼蕈蚊属双翅目、眼蕈蚊科,幼虫称为韭蛆。韭蛆常集聚于韭菜地下为害,钻食根部、假茎和鳞茎。韭菜被害后地上叶片瘦弱、枯黄、萎蔫断叶,严重时使被害韭菜常整墩死亡,是韭菜生长中威胁最为严重的毁灭性害虫,一年中可多次为害。  相似文献   

12.
<正>韭菜生产中对韭蛆进行药剂防治,容易出现农药高残留的问题,发展有机韭菜生产,不使用农药防治韭蛆是重点。笔者根据韭蛆的发生规律,总结了几种不使用农药防治韭蛆的方法。一、发生规律韭蛆是迟眼蕈蚊的幼虫,初孵幼虫常钻破韭菜叶鞘部的表皮,蛀食内部组织,并由基部逐渐向上蛀食,最终造成韭菜萎蔫死亡甚至腐烂。1年  相似文献   

13.
<正>韭蛆,属双翅目眼蕈蚊科,迟眼蕈蚊属。主要危害韭菜、大葱、洋葱、小葱、大蒜等蔬菜。韭蛆是韭菜生产中最难防治的害虫,以幼虫群集在韭菜根部蛀食假茎和鳞茎造成危害,若不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通常情况下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有机韭菜韭蛆防控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绿色防控主要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实现。1农业防治1.1选择适宜地块。应当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工  相似文献   

14.
韭菜韭蛆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韭蛆属双翅目,尖眼蕈蚊科。是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是韭菜地下主要害虫。在乐都县高庙镇早地湾、长里村及洪水镇双塔营、上窑洞等温室韭菜主产村普遍分布,为害严重。幼虫聚集韭菜地下为害,钻食韭菜鳞茎,造成地上叶片瘦弱、枯黄、萎蔫断叶,腐烂以及成墩成片死亡。韭蛆在温室中可周年发生,冬季以12—2月为严重为害期,夏季以5-6月和8-9月是为害盛期。幼虫喜湿怕干,沙壤土利于韭蛆发生为害。对于韭蛆的防治,应掌握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并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迟眼蕈蚊幼虫俗称韭蛆.是危害韭菜的毁灭性害虫。近年来由于冬春保护地面积的发展,生产上又因防治不当,导致韭蛆在其他蔬菜上的危害也随之日趋严重,并且逐渐在大蒜上发生,菜农因此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6.
韭蛆也称迟眼蕈蚊,是韭菜的主要虫害.韭蛆25 ~ 30 d完成1个世代,越冬期近半年左右.初孵幼虫先取食韭菜叶鞘基部和鳞茎的上端,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幼嫩的茎部取食为害.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2004,(5):8
韭蛆,是韭菜迟眼蕈蚊的俗称,是韭菜的主要害虫。主要以幼虫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茎部危害。春秋两季主要危害韭菜的幼茎引起根基腐烂,使上部韭叶枯黄而死。不少菜农采用呋喃丹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进行防治,虽然控制了韭蛆危害,但产品的农药残留却大大超标。为保证食菜安全,应大力推广韭蛆的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韭蛆,属双翅目,尖眼蕈蚊科,又名迟眼蕈蚊。以幼虫钻食韭菜地下部分,尤以地面以下2-5厘米处为最多,常聚集在根部鳞茎里或假茎里蛀食,地上表现为叶片湿腐、干枯、倒伏。轻者缺苗断垄,重者整畦毁种,损失极大。农民为防治韭蛆,常采用杀虫剂灌根的形式,防效不错,但由于韭菜是多年生宿根蔬菜,连续用药造成韭蛆抗药性增强,致使部分农民使用甲拌磷、对硫磷等高毒高  相似文献   

19.
韭菜迟眼蕈蚊是韭菜的主要害虫。以幼虫(韭蛆)为害韭菜叶鞘、幼芽和鳞茎,引起鳞茎腐烂、叶片枯死。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全田毁灭。近年来由于冬春保护地面积的发展,使韭菜形成了周年生产、全年供应的局面,韭蛆的为害也随之日趋加重。生产上又因防治不当,  相似文献   

20.
韭蛆成虫叫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叫韭蛆,是温室大棚和露地韭菜根部的重要害虫,使韭菜生产的大敌.韭菜受害后造成幼茎腐烂,叶片损失较大.近年来,由于韭蛆对农药产生抗药性,菜农随意增加农药浓度和用药次数,甚至采用高毒农药灌根防治,对韭菜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太原市药检所的监测结果表明,韭菜农药残留量超标现象不断出现.为妥善解决防治韭蛆和保证质量安全生产的矛盾,韭蛆的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已成为我们植保部门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