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是国际性重大检疫害虫,为了弄清其野外自然越冬与生物致死因子的关系,采用野外大量采集和室内培养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美国白蛾越冬蛹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雌雄性比、寄生率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沈阳和兴城地区美国白蛾主要寄生性天敌有5种,分别为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日本追寄蝇(Exoristajaponica)、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康刺腹寄蝇(Compsilura concinnata)和白蛾派姬小蜂(Pediobius elasmi),其平均寄生率分别为5.88%、3.65%、2.60%、2.06%和1.84%。美国白蛾越冬蛹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日本追寄蝇的性比为1∶1,其他雌性比例均大于雄性,其中舞毒蛾黑瘤姬蜂的性比为4.57∶1,康刺腹寄蝇的性比为3∶1,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性比为46.38∶1,白蛾派姬小蜂的性比为1.32∶1。美国白蛾室内饲养的越冬蛹表现为真菌类死亡症状的占37.31%,细菌类死亡症状的占38.08%,美国白蛾的越冬蛹平均死亡率为93.23%,在京桃树下越冬的白蛾蛹死亡率(100%)和天敌昆虫的总寄生率(32.0%)最高,柳树下白蛾蛹死亡率(88.55%)和杨树下天敌昆虫寄生率(9.78%)都相对较低。本研究初步摸清了美国白蛾野外越冬蛹的死亡率和天敌的控制情况,为保护和利用本地自然天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严重危害林木、果树和农作物,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六大工程治理害虫之一.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杨忠岐研究员,从生物控制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调查了美国白蛾的寄生性天敌,从其卵、幼虫和蛹中饲养出了20多种天敌昆虫.经过筛选,发现了一种寄生率高、出蜂量大、能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蛹寄生蜂.该寄生蜂在科学上是一新属和新种.   这项生物防治技术以放蜂防治为主,连续放蜂4次,防治两代即可将美国白蛾控制下去.由于放蜂区不施用化学农药,保护了其他天敌,在放蜂防治地区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寄生率最高达88%,各种天敌的总寄生率达92%.经连续两年放蜂,使有虫株率降到了0.1%以下,并能达到持续控制的效果.由于这种小蜂具有很强的飞翔寻找寄主的能力,可以找到在各种隐蔽场所化蛹的美国白蛾产卵蛹寄生,克服了药剂防治污染环境、树木高大不易操作等弊端.市区和居民点等重要的园林绿化区,采用在2~3龄期喷洒美国白蛾多角体病毒加苏云金杆菌复合生物制剂,蛹期再放蜂防治的技术,防治效果显著.大连、陕西、山东、秦皇岛一些防治区采用此种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已连续几年未再发生美国白蛾危害.这项以白蛾周氏啮小蜂为主的生物防治美国白蛾技术已通过了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组织的成果鉴定.   (本刊辑)  相似文献   

3.
据L.O.Warron(1967)统计,在北美、欧洲、亚洲,美国白蛾的天敌昆虫(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共有175种。在北美由于受到天敌的控制,因而美国白蛾不是一种引人注意的害虫。在亚洲,美国白蛾于1958年传入朝鲜半岛,据日本和朝鲜报道,适应它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才6种(寄生蝇3种、姬蜂1种、小蜂2种)。苏联1978年报道已发现寄生性天敌30余种,其中某些种类对美国白蛾幼虫的寄生率高达90%,基本上可以控制美国白蛾的传播和流行。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有相似的情况,如一种绒茧蜂(Apanteles sp.)对白蛾幼虫的寄生率一般年份30-40%,个别年份高达70~80%。在国内1985年报道,辽宁丹东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昆虫有9种(寄生蝇3种、姬蜂4种、绒茧蜂1种、赤眼蜂1种)。  相似文献   

4.
正白蛾周氏啮小蜂属膜翅目姬小蜂科,是美国白蛾的几种重要寄生性天敌之一[1-2]。该蜂寄生范围广,寄生率高,能达到80%以上,雌雄性比大,约为44∶1~95∶1,每头蜂可以产卵680粒左右,具有寄生蜂的很多优良特性[3]。白蛾周氏啮小蜂将自身卵产在选择好的寄主蛹内,靠吸食寄主蛹的营养进行自身的生长发育,最终杀死害虫寄主,素有"森林小卫士"的美称。如今,白蛾周氏啮小蜂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美国白蛾,具有  相似文献   

5.
对廊坊地区自然状况下美国白蛾天敌进行初步调查,发现舞毒蛾黑瘤姬蜂、日本追寄蝇等寄生性天敌10种,中华草蛉、黄宽额步甲等捕食性天敌10余种;运用天敌移植法防治美国白蛾,防治区有虫株率下降6.2个百分点,寄生率提高13.6个百分点,天敌种类增加4种。利用天敌移植法防控美国白蛾能够取得好的防治效果,实现环保、持续、经济防治。  相似文献   

6.
松茸毒蛾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茸毒蛾(Dasychira axutha Collenette)是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重要害虫,在广东湛江地区一年发生4代,第一代3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第二代5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7月中旬至10月上旬,第四代9月中旬至翌年8月。幼虫一般为6—7龄,以蛹越冬,在枯枝落叶或灌木丛中结茧。 已经采集到18种天敌,包括寄生性天敌11种;捕食性天敌4种。病菌3种。其中特别重要的天敌是松茸毒蛾核多角体病毒。卵期寄生率达51—75%,蛹期死亡率达89%。 试验结果表明,除虫菊脂、敌百虫、敌敌畏和双硫磷对防治幼虫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广西稻田粘虫及其寄生性天敌昆虫发生种类,为粘虫的预测预报及可持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不同调查点进行田间调查,将粘虫幼虫和蛹带回室内饲养,待羽化后鉴定其种类,并对期间饲养出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广西稻田共发现3种粘虫,分别为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Duponchel)和淡脉粘虫Mythimna roseilinea(Walker);共发现6种寄生性天敌昆虫:螟蛉绒茧蜂Apanteles ruficrus(Haliday),寄生率可达20%;粘虫绒茧蜂Apanteles kariyai Watanabe,寄生率可达14.29%;斜纹夜蛾盾脸姬蜂Metopius(Metopius)rufus browni(Ashmead),寄生率为2.22%;粘虫白星姬蜂Vulgichneumon leucaniae Uchida,寄生率为18.53%;粘虫长芒寄蝇Dolichocolon klapperichi Mesnil,寄生率为2.22%;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 Townsend,寄生率为0.42%。【结论】广西稻田3种粘虫中,以东方粘虫为害水稻最为严重;越冬粘虫主要有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螟蛉绒茧蜂为越冬粘虫寄生性天敌昆虫优势种。  相似文献   

8.
白蛾黑基啮小蜂的人工繁殖及其对杨小舟蛾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的生活史,并利用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和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蛹进行了室内人工繁殖与林间释放试验。结果表明:白蛾黑基啮小蜂在江苏徐州1a可完成6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蛹壳内越冬。第1~5代小蜂羽化期均与各代杨小舟蛾蛹期相吻合,可逐代追踪寄生杨小舟蛾蛹。以杨小舟蛾和柞蚕蛹为寄主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最佳蛹蜂比分别为1∶3(或1∶4)和1∶100。释放30枚·hm-2柞蚕蛹所繁出的小蜂,对越冬蛹的平均寄生率高达(36.21±5.26)%,与对照和15枚·hm-2放蜂量处理相比存在极显著和显著差异,与60枚·hm-2的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利用该寄生蜂防治杨小舟蛾越冬蛹的最佳释放量为30枚·hm-2。  相似文献   

9.
停止使用化学杀虫剂1年后,调查梅菜不同品种上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在矮脚白梗仔、三联种上发生2个世代,高峰期分别为11月中下旬与1月上中旬,其平均寄生率分别为20.83%与31.73%、16.71%与22.63%。菜蛾啮小蜂(Oomyzus sokolowskii)在矮脚白梗仔、三联种上发生1代,高峰期为11月20日,寄生率分别达28.75%、26.00%。将寄生性天敌的作用合并,早中熟品种上寄生性天敌的作用比晚熟品种强。其中以矮脚白梗仔和大梗齐尾品种上的寄生作用最大,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Exclusive index of population control)分别为2.634 1和2.355 0,即如果排除寄生性天敌,小菜蛾将分别增长2.634 1倍、2.355 0倍。晚熟品种矮脚黒叶仔、陂(B)种上寄生作用较强,EIPC分别为1.639 9和1.589 4。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南漯河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的越冬存活和越冬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寄生情况,于2015—2020年在漯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防虫网室(33°36′N, 113°59′E)罩笼内进行了黏虫越冬存活和寄生情况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年份黏虫的越冬存活率和寄生率明显不同,2015—2016年度有1头黏虫蛹越冬存活;2019—2020年度黏虫幼虫可越冬,存活率为5.8%,显著高于其他4个年度。漯河首次发现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Townsend)]寄生越冬黏虫,寄生率为0.40%,并对日本追寄蝇主要形态鉴别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美国白蛾发生期和发育进度进行了观察记载: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为4月下旬,羽化高峰在5月上、中旬。第一代卵期平均13.9天,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为孵化盛期,也是一龄幼虫网幕出现盛期;幼虫期平均33.2天,蛹期平均为11.46天;7月初开始羽化,雌雄性比1:1.18。测定越冬蛹发育起点温度为13.34℃,有效积温为170.02日度。以此对第一代发生期进行了虫情预报。平均温度法在进行中、长期测报上具有参考价值。美国白蛾雄成虫趋光性明显,用灯光监测越冬代成虫出现期和诱杀其成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白蛾又名秋幕毛虫,为白色中型蛾,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对象,在辽宁全省都严重发生。一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成虫雌蛾翅展36~45毫米,体长12.5~14.5毫米;雄蛾翅展30~36毫米,体长10.5~13毫米。越冬蛹平均长度12.84毫米,平均直径4.91毫米,平均蛹重0.15克。成虫第一代大多数前翅带有褐色斑点。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白蛾原产于北美,属鳞翅目,灯蛾科,于2003年秋季在廊坊首次被发现,目前发生范围已扩展到该市10个县(市、区),蔓延速度快,危害程度严重,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等阔叶树以及农作物和蔬菜。廊坊地处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之间,美国白蛾在廊坊地区的发生危害以及疫情控制情况直接影响到京津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1试验目的廊坊地区的美国白蛾越冬蛹寄生天敌有日本追寄蝇和周氏啮小蜂,还有部分微生物寄生,其中优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大名县不同区域美国白蛾越冬蛹的有虫株率和存活基数,分析影响美国白蛾越冬蛹生存的环境因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期,利用性诱捕器和电击式杀虫灯开展美国白蛾成虫诱捕监测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发生期33~49 d,始见期为4月3日、高峰期为4月27日至5月4日、终见期为5月22日;美国白蛾灯诱防治区较对照区平均网幕数减少43%左右,平均有虫株率下降71.3%~77.1%,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白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又名秋幕毛虫、美国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一、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及形态特征1.发生特点在香河县1年发生3代美国白蛾,以蛹在枯枝落叶杂草、墙缝、树皮缝、砖瓦堆中越冬。在第二年4月越冬蛹开始羽化,羽化期可延续到5月下旬。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发生期,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下旬。出现世代重叠现象约在8月开始,可同时发现幼虫、卵、蛹、成虫。8月下旬至10下旬为第三代幼虫  相似文献   

17.
针对美国白蛾的主要特点和生活习性,运用综合防治手段对白蛾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在白蛾的三个生长危害期和成虫网幕期及下树化蛹期等进行了观察,重点抓好越冬代蛹、成虫和第一代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江苏高邮市2015年-2020年美国白蛾发生与防治情况。通过人工普查越冬蛹,采用性诱捕器捕捉各代成虫,并分析了越冬蛹、越冬代成虫与年度总成虫量的关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大大降低了美国白蛾的危害,为今后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国际性植物检疫害虫。在北京市丰台区首次发现是2006年6月,发现地点位于南三环路旁,发现虫体为幼虫。2006-2010年,对美国白蛾在丰台区的发生规律、寄主植物、传播扩散、危害情况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美国白蛾在丰台区每年发生3代,在危害的树木周围枯枝落叶和土缝中化蛹越冬;6月上旬、8月上旬和9月上中旬是幼虫危害的主要时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发现美国白蛾危害的植物35种,其中法桐、臭椿、桑树、榆树和白蜡受害最重。发现美国白蛾幼虫极易随人类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通过布设45041诱捕器的监测,2010年在丰台区共发现疫点123个。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包括:(1)加强检疫控制人为传播;(2)剪除初龄幼虫群居网幕;(3)10月上旬于老熟幼虫下树前在树干距地面1m处集中消灭;(4)老熟幼虫期释放寄生性天敌周氏啮小蜂,寄生率可达55%;(5)树冠喷洒灭幼脲Ⅲ号、杀铃脲、除虫脲和高溴氯氰菊酯等杀灭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8%;(6)大范围发生区的飞机防治。2008-2010年受害林木逐年减少,分别为2567株、1428株和987株,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次报导柑桔木蛾有寄生蜂35种,其中初寄生蜂27种,重寄生蜂8种。考查结果表明,以寄生低龄幼虫的绒茧蜂类最重要,最高寄生率达68.2%,最低寄生率为0.8%,全年平均寄生率为14.4%。越冬代蛹寄生率为7.3%。初步调查表明,不除草桔园的,寄生蜂群落较除草桔园有三个特点:寄生蜂数量多、种类丰富;施用农药后寄生蜂数量恢复快;柑桔木蛾幼虫和蛹寄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