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耐辐射短梗霉MF1黑色素分批发酵动力学。【方法】描述短梗霉分批发酵黑色素过程中细胞生长、产物积累、糖消耗的变化规律。基于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分别建立黑色素发酵过程菌体生长、黑色素产生及葡萄糖消耗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对实验值与模型进行了验证比较。【结果】动力学模型计算值结果与实验值拟合良好,较好地反映了短梗霉黑色素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计算获得菌体最大黑色素生产能力为1.523×10-4g/g葡萄糖·g干菌体·h。【结论】该动力学模型为天然菌株黑色素的中试放大,大规模生产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实验室保存的出芽短梗霉UV60为菌株,研究了CrCl3、ZnSO4、MnSO4和C5H11NO2Se在出芽短梗霉液体发酵过程中对短梗霉多糖产量及生物量的影响。经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优的微量元素组成,即0.5 mg/L CrCl3、0.15 g/L ZnSO4、0.2 mg/L MnSO4、15μg/L C5H11NO2Se。采用上述优化的微量元素浓度,多糖产量为28.9 g/L,较优化前多糖产量明显提高,为短梗霉多糖的发酵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普鲁兰多糖是通过多形态真菌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发酵获得的一种线性高分子聚合物,是通过麦芽三糖以α-1,6-糖苷键连接而成。普鲁兰多糖在从食品添加剂到环境修复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篇综述概述了普鲁兰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和近年来通过培养参数优化提高普鲁兰多糖产量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辐射对短梗霉代谢活性的影响,研究真菌耐辐射机理机制。【方法】分离鉴定一株产黑色素短梗霉,并进行菌株的60Co γ射线照射试验。根据菌株的耐辐射能力,设置60Co γ射线0、2 500、5 000和10 000 Gy 4个辐射剂量,采用Biolog FF技术检测不同辐射下菌株对FF微平板中碳源的利用程度,分析辐射对产黑色素短梗霉代谢碳源活性的影响。【结果】不同辐射剂量下菌株AWCD值存在明显差异。随着辐射剂量的升高,细胞代谢活性明显下降,羧酸类和氨基酸的利用呈下降趋势,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辐射剂量增加,菌株对碳源的利用率发生了变化。在Biolog FF微平板95种碳源中,共有46个碳源被利用,其中7种碳源利用率随辐射剂量上升而增加。其中,D-核糖,蔗糖,D-阿拉伯糖,L-阿拉伯糖的利用率增加最为明显。【结论】辐射能明显降低产黑色素短梗霉的代谢活性,其在高剂量辐射下碳源利用类型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可能是该菌辐射应激和适应的一种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普鲁兰多糖是由出芽短梗霉(A ureobasidium pullulans)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其特殊的结构赋予了它许多优良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石油及其他制造业.在普鲁兰多糖生物合成过程中,普鲁兰多糖的化学结构、产率及颜色的深浅等受到多种营养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介绍了普鲁兰多糖的结构、性质,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普鲁兰多糖生物合成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潘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079-5080,5086
[目的]为出芽短梗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出芽短梗霉,用YPD培养基培养菌丝体,显微成像获得菌丝微观形态,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rRNA基因内转录区段(ITS区)进行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进行比较。[结果]ITS区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表明,所扩增序列的长度为606 bp,与Genbank中短梗霉的同源率为98%~99%,与Aureobasidium pullulans wb 149、A.pullulans HK58-1(2)属于同一单独分枝;形态及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出芽短梗霉培养成功。[结论]该研究采用经典与现代分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了1株出芽短梗霉,为出芽短梗霉的分类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PA-2菌株产孢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以提高PA-2菌株的产孢量,为该菌的开发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A-2菌株发酵液中的产孢量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子优化PA-2菌株发酵培养基和最佳发酵条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筛选培养基成分最佳配比;用PA-2菌株制成可湿性粉剂用于杂草藜田间防除试验.[结果]经优化后,PA-2菌株产孢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84.60 g/L、大豆粉46.35 g/L、NaCl 2.59 g/L、MgSO40.52 g/L、KCl 0.78 g/L、K2HPO46.50 g/L、(NH4)2SO40.52 g/L;最佳发酵条件为pH 7、温度25℃、装液量60 mL/250 mL、转速180 r/min、接种量8%、培养时间120 h.田间防除试验结果表明,PA-2可湿性粉剂对杂草藜的鲜重防效最高可达75.0%.[结论]优化后的培养和发酵条件可有效提高PA-2菌株的产孢量,降低发酵成本,适合发酵放大试验及相关剂型的开发研究;可采用PA-2菌株生产菌剂应用于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8.
耐辐射短梗霉黑色素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探究出芽短梗霉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PA-2脂肽类物质的抑菌活性,并以脂肽类物质的产量为响应值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为脂肽类物质的生产与应用奠定理论基础.采用酸沉淀法对脂肽类物质进行粗提,通过原位酸水解-茚三酮显色法对脂肽粗提物进行定性检测,并用琼脂打孔扩散法对其抑菌活性进行测定,通过中心...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对耐辐射酵母状真菌进行黑色素粗提和特性研究.[方法]从辐射污染土样中分离筛选一株产黑色素的酵母状真菌,提取黑色素.[结果]通过形态和分子鉴定菌株为Aureobasidium pullulans.其黑色素在紫外光谱下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尤其具有较强抗UV特性.将色素溶液与E.coli菌液配伍,可提高UV辐射下的E.coli存活率.[结论]耐辐射黑酵母黑色素具有较强耐UV辐射能力,为天然黑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利参考,同时为探讨耐辐射黑酵母产黑色素与其耐辐射特性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研究材料和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山核桃皮中黑色素的提取条件,提高黑色索的提取率.[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山核桃皮中的黑色素,并设计不同的提取温度、时间、NaOH浓度和料液,筛选最佳反应条件.[结果]温度为80℃、时间为120min、NaOH浓度为70 mol/L、料液比为1:20的条件下,黑色素的提取效果较好.[结论]该研究优化了山核桃皮中黑色素的提取工艺条件,可以为天然黑色素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香菇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4):506-508
以大小香菇为试验材料,以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供试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 m L,接种量10%,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时间7 d。此条件下发酵液中香菇粗多糖含量可达1.785 3 g/100 m L。  相似文献   

14.
杨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185-12186
[目的]为黑糯玉米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糯玉米为原料,用95%乙醇提取其中的黑色素,并研究光照、温度、pH值、食品添加剂、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日光下放置1 d后,色素的保存率为40%,放置7 d后,色素保存率仅为15%;90 ℃时色素分解较快,温度低于70 ℃时色素降解不明显;添加柠檬酸、蔗糖、山梨酸钾和Vc后,色素的吸光度变化不大;H2O2对色素有较强的破坏作用;Fe^3+使色素的吸光度明显减小。[结论]黑糯玉米色素的耐光性较差,耐热性较强,对酸、碱、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及Na^+、K^+等离子较稳定,对氧化剂和Fe^3+、Al^3+等离子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柿子酒液态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柿子资源利用率,对柿子酒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该试验以柿子为主要原料,探究不同防褐变剂及添加量对柿子浆褐变的影响,并比较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2种发酵方式酿制柿子酒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最佳的防褐变剂为柠檬酸1%;酒精发酵工艺的最佳方法为液态酒精发酵,其最优工艺参数为温度30℃、发酵天数7 d、接种量0.3 g/L、糖度200 g/L和p H 3.5。在此条件下酿造出的柿子酒,色泽明亮橙黄、柿香愉悦、酸味纯正、澄清透明、营养丰富。[结论]研究可为增加柿子的附加值,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ALL)对葡萄灰霉菌抑菌活性的发酵条件,提高拮抗菌(ALL)对灰葡萄孢菌丝的抑制率,为Xenorhabdus nematophila-ALL菌株发酵生产及生物防治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菌丝抑制率为指标,经菌丝生长速率法,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设计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菌株最佳发酵抑制条件。【结果】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改为7.12,装液量为56%,发酵培养时间为77 h。经验证的抑制率为87.70%,比优化之前提高了1.82倍。【结论】发酵条件优化有效提高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对葡萄灰霉菌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