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构建黄瓜同源四倍体诱导技术体系,创制新种质,以3个秋水仙素浓度(0.1、0.2、0.3 g/L)3个处理次数(3、5、7次)对二倍体欧洲温室型黄瓜(2n=2x=14)幼苗生长点进行处理,通过植株形态鉴定与气孔鉴定、DNA相对含量鉴定和细胞学鉴定等方法,筛选诱变植株并鉴定倍性。研究发现,以2、3 g/L秋水仙素处理5次诱导效果较好,获得了欧洲温室型黄瓜同源四倍体(2n=4x=28)和非整倍体(2n=4x=26)。与二倍体亲本相比,同源四倍体黄瓜子叶大小、叶片大小、主茎粗、雌雄花大小、保卫细胞大小和保卫细胞内叶单位面积绿体数目等均呈极显著增加,但气孔密度极显著减少。本研究获得了欧洲温室型黄瓜同源多倍体新种质,为黄瓜种质创新与欧洲温室型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紫美石榴种子为试验材料,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诱导多倍体,并对诱变材料进行倍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0.3%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石榴种子24 h诱导效果最好,四倍体诱导率为1.11%;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16,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x=32;二倍体和四倍体植株叶片、花、果实主要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四倍体的叶片气孔、叶片、花变大,叶绿素含量增加,果皮增厚以及籽粒百粒质量增加,而籽粒颜色变浅和变硬;四倍体萌芽期、始花期、成熟期和落叶期均晚于二倍体。综合认为,四倍体紫美石榴可作为育种新材料加以评价利用。  相似文献   

3.
荒漠肉苁蓉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提高荒漠肉苁蓉产量,改良其品质为目的,首次对肉苁蓉进行了多倍体诱导的研究.使用秋水仙素与0.1;琼脂和二甲基亚砜混合液处理植株生长点,分别处理1、2和3 d.处理3 d能得到多倍体植株,多倍体植株与原二倍体植株相比,在形态上,多倍体植株肉质茎变粗,子房体积增大,花粉粒明显变大,小孢子染色体数目为2 n=2 x=40,而原二倍体植株的花粉染色体数目为n=x=20,初步证明诱变植株为同源四倍体.用HPLC对肉苁蓉中松果菊苷进行定量测定,发现诱变株有效成分增加12.7;.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新麦草种质的染色体倍性和基因组大小,为新麦草的种质鉴定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31份新麦草种质为材料,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新麦草种质染色体倍性、核DNA含量,通过根尖染色体压片法验证检测结果。同时用已知基因组大小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和大麦(Hordeum vulgare L.)为对照,采用外标法估测新麦草的基因组大小。【结果】31份新麦草种质中,四倍体材料2份,分别为200803和595289号,占新麦草种质的6.45%;其余29份材料均为二倍体,占新麦草种质的93.55%。二倍体新麦草基因组大小为6.73 Gb,核DNA含量为(13.74±0.483) pg,四倍体新麦草基因组大小为13.62 Gb,核DNA含量为(27.842±0.681) pg。经根尖染色体制片法验证,二倍体新麦草种质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14,四倍体新麦草种质染色体数为2n=4x=28。根尖压片法和流式细胞仪法对新麦草种质染色体倍性鉴定结果完全一致。【结论】明确了新麦草种质的染色体倍性及基因组大小。  相似文献   

5.
以非洲凤仙扦插苗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0.2%和0.5%)秋水仙素溶液,在不同处理时间(48h和72h)下诱导非洲凤仙扦插苗,通过其形态观察及染色体计数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导非洲凤仙得到了四倍体,在0.5%浓度,48h条件下诱导效果最好。二倍体非洲凤仙染色体数目为2n=2x=16,诱导的同源四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x=32。四倍体与二倍体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红千层无菌苗,并运用秋水仙碱诱导多倍体.结果表明:利用0.2 %秋水仙碱处理无茵苗茎段15~20 d,从60个茎段中成功地诱导出了四倍体植株6株,其形态特征为叶色浓绿、叶片增厚、根系肥大等;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叶长宽比差异显著;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由2n=2x=22变为2n=4x=44.  相似文献   

7.
药用百合的多倍体诱导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为改良现有的药用百合栽培品种,丰富遗传育种资源。在无菌条件下,将丛生芽浸入0.02%,0.05%,0.10%,0.25%,0.50%秋水仙碱水溶液中1~4d,然后转入MS 1mg·L-16-BA 0.5mg·L-1NAA中培养;或将浸透0.02%,0.05%,0.10%,0.25%秋水仙碱溶液的药棉嵌入已转入MS 1mg·L-16-BA 0.5mg·L-1NAA中的丛生芽上培养1~5d。结果是培养30d后,2种方法都诱导出了变异芽。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检测,变异芽为四倍体或嵌合体。结论为以浓度为0.1%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处理丛生芽3d效果最好,得到的变异芽75%为纯合的四倍体,其染色体数量由24(2n=2x=24)变为48(2n=4x=48)。  相似文献   

8.
为改良现有的药用百合栽培品种,丰富遗传育种资源.在无菌条件下,将丛生芽浸入0.02%,0.05%,0.10%,0.25%,0.50%秋水仙碱水溶液中1~4d,然后转入MS+1 mg*L-16-BA+0.5 mg*L-1NAA中培养;或将浸透0.02%,0.05%,0.10%,0.25%秋水仙碱溶液的药棉嵌入已转入MS+1 mg*L-16-BA+0.5 mg*L-1NAA中的丛生芽上培养1~5 d.结果是培养30 d后,2种方法都诱导出了变异芽.通过根尖细胞染色体检测,变异芽为四倍体或嵌合体.结论为以浓度为0.1%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处理丛生芽3 d效果最好,得到的变异芽75%为纯合的四倍体,其染色体数量由24(2n=2x=24)变为48(2n=4x=48).  相似文献   

9.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红千层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红千层无菌苗,并运用秋水仙碱诱导多倍体。结果表明:利用0.2%秋水仙碱处理无茵苗茎段15-20d,从60个茎段中成功地诱导出了四倍体植株6株,其形态特征为叶色浓绿、叶片增厚、根系肥大等;据方差分析蛄果表明,四倍体与二倍体的叶长宽比差异显著;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由2n=2x=22变为2n=4x=44。  相似文献   

10.
将三球悬铃木愈伤组织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双层WPM培养基上诱导四倍体植株,用变异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和成熟叶片单细胞DNA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倍性分析。结果表明,悬铃木愈伤组织在秋水仙素浓度为1000mg.L-1的双层培养基上预培养72h处理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为20.9%。根尖染色体压片结果表明,三球悬铃木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2x=42,四倍体为2n=4x=84。此外,诱变出的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相比,具有生长慢,茎变粗,叶片变宽,节间变短,单个气孔面积增大,气孔密度减少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枣愈伤途径诱导多倍体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二倍体冬枣和临猗梨枣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以茎粗3.5 cm左右的枝条为处理对象,短截后滴加浓度为4.0 mg/L的TDZ(附加2.0 mg/L硝酸银)溶液于截面形成层上,用泥+黑袋法进行覆盖,处理4~5 d后,愈伤刚刚形成时用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结果表明:临猗梨枣和冬枣分别以0.05%秋水仙素处理24 h和18 h的诱变率最高,经形态观察和细胞学检测,二者由愈伤途径分别获得了13.3%和6.7%的四倍体芽(2n=4x=48)。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表现为叶片变厚、革质化加重,叶色变深,叶长、叶宽增大,叶形指数变小,叶缘锯齿增大、锯齿数目减少,叶片气孔明显变大,气孔密度减小,叶绿体数目增多,染色体数由2n=4x=24变为2n=4x=48。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秋水仙碱为染色体加倍剂,采用液体浸泡法对半枝莲茎尖进行离体诱导.结果表明,以0.2%的秋水仙碱浸泡4h的诱导效果最佳,外植体存活率为15.0%,多倍体诱导率达到50.0%.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与对照植株相比,变异植株形态特征变化明显,植株高度降低,节间变短,叶型发生改变.变异植株的气孔变大,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增加.根尖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对照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6,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变异株为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嵌合体.  相似文献   

13.
东方百合2n配子杂交后代多倍体诱导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东方百合栽培种为材料,诱导2n配子,通过杂交受粉,采用胚培养成功培育出73株2n配子后代。在离体培养下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突变率50%. 结果突变后代不但出现四倍体而且出现一定数量的三倍体和不稳定的非整倍体。经过诱变产生的多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比较,多倍体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有些材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畸变,有些表现一定的熟生性。多倍体染色体数目2n=4x=48为四倍体,2n=3x=36为三倍体,二倍体为2n=2x=24.  相似文献   

14.
1973年以来,探讨了秋水仙碱溶液(0.2%、0.4%)诱导西瓜同源四倍体的效果及细胞学鉴定方法。采用滴生长点法,羊毛脂乳涂法,胚芽倒置浸渍法对都三号、新太和、蜜玫、蜜宝、解放、红玫瑰、中非、台黑等八个二倍体西瓜品种(2n=22)进行多倍体人工诱变,除新太和与台黑两品种外,现已获得六个西瓜四倍体诱变株系(2n=44)。为了提高诱变效果,在诱变方法上进行了摸索,初步认为胚芽倒置浸渍法有一定特点。诱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栽培种色素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二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2x=24)和四倍体马铃薯栽培种(2n=4x=48)的色素遗传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比较分析了Salaman遗传模型和Dodds遗传模型的异同,认为色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中的遗传位点是相同的,以Dodds的二倍体遗传理论为基础发展和完善后的色素遗传模型可以解释色素在二倍体和四倍体栽培种中的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遗传基础狭窄,种质资源多样性较为有限,遗传育种研究相对落后。本试验旨在创制整倍体和非整倍体黄瓜种质材料,建立其准确的染色体组成鉴定方法,为进一步选育黄瓜各种染色体系、目标性状的染色体定位及遗传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华北生态型黄瓜‘长春密刺’的高代自交系为材料,0.4%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萌动种子,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为获得同源三倍体材料,以诱导获得的同源四倍体为母本,二倍体为父本进行杂交,授粉35-45 d后采收成熟果实进行胚拯救。采用染色体计数,结合形态学、叶片气孔电镜观察,对诱导株及杂交后代的倍性进行鉴定。利用染色体特异的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通过观察特异探针在染色体上杂交信号的数目、强弱及位置,结合黄瓜的染色体形态参数,对诱导株的染色体组成进行鉴定。【结果】对经秋水仙素处理的‘长春密刺’材料进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计数观察,结果显示诱导获得8株四倍体(2n=28),3株非整倍体(2n=16,19,27)材料。将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了三倍体材料(2n=21)。经荧光原位杂交分析,根据黄瓜着丝粒探针Type III和核糖体45S rDNA两类信号在染色体上的信号特征可以看出,与二倍体相比,三倍体与四倍体上杂交信号为倍性变化关系,进一步验证创制出的整倍性材料为三倍体与四倍体。不同倍性‘长春密刺’植株的形态学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四倍体植株的形态指标与二倍体差异显著;三倍体植株与二倍体在形态学上差异不显著;非整倍体植株与二倍体在形态学上差异也不显著,但其长势较二倍体弱,且花期推迟,雌雄花花期不遇,坐果率明显低于二倍体。经叶片气孔电镜观察,‘长春密刺’二倍体、三倍体与四倍体植株叶片气孔的大小与密度均存在差异,随着倍性提高,气孔的长度和宽度增加,而气孔密度则下降,说明形态学筛选和叶片气孔电镜观察可以作为鉴定黄瓜倍性的辅助方法。以上述两类黄瓜重复序列(Type III和45S rDNA)和染色体特异的单拷贝基因Csa006700为探针,对染色体数目为16的一株非整倍体诱导株进行染色体组成鉴定。重复序列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额外的两条染色体为1号或2号染色体。进一步利用黄瓜2号染色体端部的基因Csa006700探针检测,发现该基因只在其中一对染色体上有信号,由此明确该材料为附加两条1号染色体的四体材料(2n=14+2)。研究表明秋水仙素不仅可直接诱导出同源多倍体,同时可诱导各种非整倍体植株。【结论】利用秋水仙素处理黄瓜萌动种子,诱导染色体倍性的变化,结合染色体特异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鉴定,可快速创制并筛选出各种染色体组成的特异新种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倍性金鱼草形态学与染色体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倍体育种在花卉育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二倍体和四倍体金鱼草的形态学和细胞学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多倍体具有很大优势。体现在四倍体金鱼草器官的巨大性,生长旺盛等,四倍体在植株的高度、叶片数、花苞数、花径大小、分枝数、气孔长和宽分别为二倍体的248.2%,185.4%,148.9%,136.9%,136.5%,162.4%,123.3%,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花粉粒特征上,四倍体和二倍体花粉粒均为球形,差异不显著。染色体鉴定表明,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2x=16,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32。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多星韭细胞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梁王山地区4个多星韭种群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多星韭1号种群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 n=2 x=14=6 m(2 SAT) 8 sm;2,3,4号种群为四倍体,核型公式为:2 n=4 x=28=8 m(2 SAT) 20 sm.不同四倍体种群核型的最大与最小染色体比值、最大染色体形态等存在差异.从而对四倍体多星韭的起源途径提出一种设想,它们是部分异源四倍体,并经历了较长的二倍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矮牵牛种子进行浸渍处理。结果表明,以0.05%秋水仙素溶液浸渍处理诱变效果最好,变异株率及四倍体诱变率最高,分别达到29%,4.5%。经染色体鉴定确定的四倍体植株较二倍体对照植株生长缓慢、生育期延长、开花期延后,但生长势强、茎秆变粗、叶片变厚变大,花器官增大,叶片气孔变大,气孔密度减少,叶色深绿,叶绿素含量高于二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20.
以芒、五节芒、荻和南荻4种芒属植物共36份种质为材料,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压片法对倍性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芒属植物中,南荻的荧光值最大,其次为芒,荻的荧光值最小,但不同种间无显著性差异;南荻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大(37.73%),五节芒的荧光值变异系数最小(4.41%),说明南荻的倍性最丰富,而五节芒的倍性最稳定;芒属植物染色体基数为19(x=19),36份种质中有33份材料属二倍体(2n=2x=38)型、2份材料属三倍体(2n=3x=57)型、1份材料属四倍体(2n=4x=64)型,表明自然界中芒属植物主要以二倍体存在,偶见三倍体和四倍体;不同种之间的核型参数有差异,但都是由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且芒和五节芒的核型都为"2B"型,而荻和南荻大部分为"2C"型,说明芒和五节芒亲缘关系近,而荻和南荻亲缘关系近。对核型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份芒属植物材料分为3类:第Ⅰ类为芒类群,主要为芒和五节芒;第Ⅱ类为荻类群,主要包括荻和南荻;第Ⅲ类则为多倍体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