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小麦品种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1998~2003年间山东省小麦高肥区试品系和审定品种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山东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特点。结果表明:37个完成两年区试的参试品系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14 6%,湿面筋32 9%,吸水率57 3%,面团稳定时间4 5min;15个审定品种的平均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5%,湿面筋33 4%,沉降值为34 3ml,吸水率58 0%,面团稳定时间6 9min;区试品系和审定品种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3 0%和3 74%,其中7个强筋小麦审定品种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2 6%,其他审定品种增产4 7%。优质小麦品种产量由过去的显著减产变为平均增产是山东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的重要突破;面粉吸水率偏低、面团稳定时间较短是今后小麦品种品质改良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一些小麦新品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所育成小麦品系的特点,对选育的34个小麦品系进行相关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系株高适宜,株型紧凑,叶片性状和穗部性状表现良好,抗病性较强,产量较高并且稳定,综合性状较好。供试小麦品系的籽粒性状较好,符合商品贸易需求;千粒质量和容重较高,均达到高产要求;籽粒颜色正常,粒色为白色的品系居多。供试小麦品系的各品质性状指标为:平均容重776 g/L,千粒质量44.8 g,蛋白质含量14.31%,湿面筋含量30.4%,面粉吸水率59.5%,面团形成时间2.9 min,稳定时间3.3 min。在所有品质性状中,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8.53%和37.47%。因此,在选育高产小麦品种的同时,还应注重小麦蛋白质含量、面团稳定时间等品质性状的选择,以培育满足生产和加工所需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小麦区试品系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2007~2008年度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62个提升晋级试验的小麦品系品质性状测定结果,分析了山东省小麦区试品系的品质现状。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区试品系品质性状的平均水平是:千粒重42.1g,容重784g/L,籽粒蛋白质含量12.8%,湿面筋含量33.5%,沉淀值31.1ml,面粉吸水率59.4%,面团形成时间3.6min,面团稳定时间4.4min,出粉率67.9%,白度76.7。有3个品系综合品质性状达国家强筋小麦标准,6个品系达到中筋小麦标准,没有弱筋小麦品系。蛋白质含量低和面团稳定时间短是当前山东省小麦区试品系品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山东省小麦品质育种的近况及进展,根据2008~2014年的山东省小麦区域试验306个苗头品系品质性状的测定结果,对其籽粒品质、蛋白质含量、磨粉品质、粉质参数等品质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6年山东省小麦区试苗头品系品质性状的平均水平是:容重806 g/L,硬度指数66,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4.0%,面粉湿面筋含量35.9%,沉淀值32.5 m L,面粉吸水量62 m L/100g,面团稳定时间3.8 min,出粉率70.6%,面粉白度75.6。由此看出,苗头品系的容重、硬度指数、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吸水量总体水平较高,沉淀值中等,出粉率和稳定时间较低,面粉白度较差。306个苗头品系中仅有4个的综合品质性状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标准(占1.3%),没有达到国家弱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品系。磨粉品质差和面团稳定时间短是当前山东省小麦区试苗头品系品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新疆优质小麦品种选育和企业加工利用提供选择依据和指导信息。【方法】对2008~2009年度11个新疆冬小麦区试新品系的3个籽粒品质性状、5个面粉品质性状及11个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对部分品系的烘焙品质和蒸煮品质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参试新品系的容重为789.3 g/L,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4.8%,降落数值为431.5 s,灰分含量为0.49%,湿面筋含量为32.2%,Zeleny沉淀值为33.1 mL,吸水率为58.7%,稳定时间为10.9 min,最大拉伸阻力为324.1 EU,延伸度为156.7 mm,拉伸面积为67.9 cm~2;与对照平均值相比,新品系品质性状中籽粒蛋白质含量、吸水率、弱化度有所提高;与2005~2006年度区试品系平均值相比,容重、籽粒蛋白质含量、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例有所提高,参试新品系品质性状总体低于对照和2005-2006年度区试品系的平均值。参试品系的品质性状没有完全达到强筋(中筋、弱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品系,仅05/2111、05/6132、06/6155大致符合强筋小麦品质标准。参试品系面食加工品质没有达到优级的品系,其中05/6121、05/6132、06/6155面包加工品质达到良级,99(66)/8-1-1、0118、0138、D04-L4馒头加工品质达到良级,99(66)/8-1-1、0118、D04-L4、HD05-46的白盐面条和新疆拉面加工品质均达到良级。【结论】新疆冬小麦新品系品质性状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今后应将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改良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新引进小麦材料的主要品质性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引进的28份匈牙利小麦材料进行了种植试验,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粉吸水率较高,平均分别为16.6%和59.5%,变异系数小,是较稳定的性状;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长,平均达9.37和10.24 min,变异系数大,具有较大的选择范围;沉淀值较高,平均40 mL,大于50 mL的材料占17.9%,变异系数中等;湿面筋含量较低,平均30.6%,变异系数中等.相关分析表明,沉淀值与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评价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公差指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湿面筋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公差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8份小麦材料被聚为4类,其中,第Ⅰ类、第Ⅱ类的综合品质性状较好,第Ⅲ类、第Ⅳ类综合品质性状较差.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2009-2010年度河南省水地区试70个参试小麦新品种(系)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河南省70个小麦新品种(系)平均籽粒容重803.3g/L,蛋白质含量14.94%,湿面筋含量32.2%,沉淀值60.0mL,吸水率59.1%,形成时间4.1min,稳定时间5.3min,弱化度119FU,出粉率69.3%。不同组小麦新品种(系)各品质指标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容重、吸水率、形成时间、弱化度呈现冬水组>春水组,而沉淀值、稳定时间、出粉率呈现冬水组<春水组,其中蛋白质、湿面筋含量较接近。综合品质性状达到强、中、弱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分别有7个、63个和0个品种。提高小麦品种的吸水率、筛选合适的形成时间、提高稳定时间、降低弱化度、提高出粉率是今后河南小麦品种品质育种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 2 0 0 0~ 2 0 0 1年度国家黄淮旱地小麦区试为材料 ,分析了小麦籽粒品质与若干农艺性状的关系 ,以及农艺性状之间、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有效穗与株高、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 ,蛋白质与吸水率呈显著正相关 ,湿面筋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蛋白质、湿面筋与沉降值呈显著正相关 ,蛋白质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 ,千粒重与沉降值呈显著负相关 ,株高与蛋白质呈弱正相关 ,生育期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 ,千粒重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据此提出旱地小麦优质与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稳定提高穗粒数、有效穗 ,降低千粒重 ,培育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9.
旱地小麦籽粒品质与农艺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2001年度国家黄淮旱地小麦区试为材料,分析了小麦籽粒品质与若干农艺性状的关系,以及农艺性状之间,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穗与株高,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与吸水率呈显著正相关,湿面筋与吸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湿面筋与沉降值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湿面筋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沉降值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蛋白质呈弱正相关,生育期与容重呈显著负相产,千粒重与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据此提出旱地小麦优质与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稳定提高穗粒数,有效穗,降低千粒重,培育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2009-2010年度河南省水地区试70个参试小麦新品种(系)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河南小麦新品种(系)各品质性状的平均值为:籽粒容重803.3 g/L、蛋白质含量14.94%、湿面筋含量32.2%、沉淀值60.0 ml、吸水率59.1%、形成时间4.1 min、稳定时间5.3 min、弱化度119 Bu,出粉率69.3。不同组小麦新品种(系)各品质指标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其中容重、吸水率、形成时间、弱化度呈现冬水组〉春水组,而沉淀值、稳定时间呈现冬水组〈春水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较接近。综合品质性状达到强、中、弱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分别有7个、63个和0个品种。提高吸水率、找到合适的形成时间、提高稳定时间、降低弱化度是今后河南省小麦品种品质育种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以国家小麦区域试验东北早熟旱地组参试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品质、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蛋白质、湿面筋含量等营养品质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沉淀值、评价值、软化度相关不显著,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相关很小。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沉淀值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面团形成时间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该地区优质与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协调籽粒产量与加工品质性状,同时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充分利用蛋白质优质亚基组合。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分析了浙江省主要小麦品种浙麦1号、浙麦2号、浙麦3号和品系“119”籽粒的物理性状及其面粉品质。结果表明,“119”和浙麦3号的千粒重,容重、角质率都相对较高,而浙麦1号和浙麦2号相对较低。面粉品质属弱面粉或中等面粉,其中“119”小麦的面筋含量较高,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都相对较长,面团曲线较平稳,谱带较宽,软化度也较小,总评价值较高,加工品质相对较好。 年度间和不同收获期之间,麦粒的物理性状和面粉品质均有差异。延迟收获的小麦籽粒容重、千粒重、角质率等物理性状和面团的弹性、延伸性变劣,软化度增加,而出粉率和面筋含量稍有提高,可见,小麦产量、籽粒的物理性状和加工品质等以适时收获为好。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小麦区试参试品系产量与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小麦区试参试品系为材料,研究了产量、品质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系的产量和湿面筋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偏低,湿面筋含量与稳定时间不协调;籽粒产量与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稳定时间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相关不显著。品质育种应在蛋白质含量一定的情况下,注重蛋白质和面筋质量的改良。建议区试设立优质组并采取氮肥后移等管理措施协调高产与优质的矛盾,并以优质组的对照种为参考决定品系取舍,对区试品系统一进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测定,提高育种工作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春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选择不同筋力新疆自育和引进的春小麦品种,分析其磨粉品质、蛋白质品质性状和淀粉品质性状等指标,为育种家进一步开展品种选育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30个春小麦品种,分析23个品种性状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把23个品质性状归于8个主成分,分别是淀粉糊化特性、粉质参数、蛋白质含量、降落数值、直链淀粉含量、面筋指数、峰值时间和Zeleny沉淀值,以品质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主成分分析,8个主成分其分别决定总变异量的44.00;、14.49;、8.52;、8.25;、5.46;、4.07;、3.30;和2.74;.把30个春小麦品种聚成4类:第一类小麦品种的面粉L*、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等粉质参数上表现突出,面筋指数和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好,而籽粒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粉吸水率偏低.第二类小麦品种中的淀粉糊化特性好,湿面筋含量、籽粒蛋白质、面粉b*含量高,但面筋指数含量低.第三类小麦品种在面粉L*、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表现差.第四类小麦品种的灰分含量、面粉吸水率偏高,而形成时间较短,淀粉糊化特性表现较差.[结论]通过对新疆自育和引进的30个春小麦品种的23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和聚类分类分析,筛选出了影响春小麦品质的8个主成分,对这8个品质指标的选择有利于小麦品质育种和改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十一五"期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50个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容重、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较高,籽粒容重为789 g/L,蛋白质含量为14.66%,湿面筋含量为31.2%,但面粉吸水率偏低,只有58.0%,国外优质小麦多在65%左右;面团稳定时间较短,少数品种较高,如济麦4号、周麦24分别达到19min、14.3 min,高于国外优质小麦(一般在9 min以上),符合强筋小麦标准的只有7个,占审定品种的14%,强筋品种种类偏少,其余43个都归为中筋小麦品种;河南在今后小麦育种中应提高品种的吸水率和稳定时间。  相似文献   

16.
施氮叶龄期对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不同叶龄期施氮以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0号籽粒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其产量、容重、出粉率、千粒重、面筋含量、面团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弱化度等以基追比为5:5的处理优于基肥一次性施用的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均表现为基肥加后期追有处理最高,其次是基肥加前期追肥处理;容重、面团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公差指数以3/0叶期追肥效果最优,千粒重、面团吸水率和面团形成时间则随施氮时期推迟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以2005~2006年度新疆冬麦区域试验15个参试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采用AACC及国标分析方法对磨粉品质、面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小麦新品系的品质性状有了明显提高,表现为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稳定时间、延展度高的特点,但存在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不协调的问题,面团流变学特性需进一步提高.(2)新疆小麦新品系的的灰分含量、沉淀值以及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软化度、评价值、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变异系数均较高,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是今后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性状.(3)经综合比较和评价,仅有品种(系)CA0203、200502达到国家强筋小麦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参加2014—2018年度黄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的293个参试品种(系)的籽粒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籽粒容重的变异系数较小,年际间差异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说明近年来黄淮南片育成小麦品种在注重产量的同时,蛋白质和湿面筋的含量也在提高;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品种(系)在不同年份差异较大。黄淮南片2014—2018年度区试品种(系)以中筋品种为主,其次为强筋、中强筋,没有弱筋品种(系)。因此,当前黄淮南片小麦品质改良的重点是稳定时间的改良、各品质性状平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郑麦379为材料,研究其在河南省8个地区、2个年度的品质及其稳定性,旨在为郑麦379的合理区域布局及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 a郑麦379的平均面粉吸水率为62.9%,平均面团稳定时间为10.7 min,平均湿面筋含量为30.7%,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郑麦379的籽粒容重、籽粒硬度、面粉白度、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拉伸曲线面积等在年际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该品种上述指标在不同年份间表现稳定。在制品试验中,郑麦379和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366的面包、面条的综合评分分别为85.0、82.3分和92.0、83.9分。与郑麦366相比,郑麦379的面包品质表现稍差,面条蒸煮品质较好,尤其是口感,为面包、面条兼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北疆连续3年的冬小麦区试材料126份样品进行12个品质性状的测试分析。通过对各性状方差、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和相关性的分析研究表明,各品质性状在品种、地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面粉吸水率和出粉率遗传变异度较小,总评价值、粗蛋白含量和延伸性遗传变异度中等,其它性状较大。面团最大强度、粗蛋白含量、沉淀值和面团稳定时间遗传力较高,出粉率、面粉吸水率和延伸性遗传力较低。相关分析表明,粗蛋白质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总评价值、面团最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它性状间相关类型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