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乡(镇)农电站的接管,是农电体制改革的关键和难题.江西省峡江县在此次农电“两改一同价”中接管了乡(镇)农电站,成立了11小乡(镇)供电所,任命了正(副)所长和会计.新成立的乡(镇)供电所规范化运作,成为县局的派出单位.纵观我县农电站的接管,我认为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1 农电管理体制改革 1.1 调整供电管理模式我局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对所辖原45个乡(镇)供电站实行行业归口管理,乡(镇)政府将供电管理权全部移交电业局,供电站改为局所属的供电管业所,行为基层管电组织,在各乡(镇)行使供电管理职能.同时,局成立农电科对各乡(镇)供电所实行统一业务指导和管理.为配合全市区划调整,乡(镇)供电所由45个缩减为32个.所有供电所所长岗位通过公开答辩、竞争上岗的形式产生,并由电业部门以正式文件公布.至此,从根本上理顺了乡(镇)供电管理体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克服了双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职责不清、机构重叠、工效率低下、业务管理脱节的弊病.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明确供电所低压工程管理的权限、义务和责任,江苏省海安县制订了乡(镇)供电所业扩工程管理规定,现转录于后,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4.
庄健 《农村电工》2000,(8):18-18
福建省三明市辖区10个县(市)电力公司全部由省电力工业局代管,电管站已与乡(镇)政府脱钩,组建为县级供电企业的供电所,改制面达98.4%.已改制的乡(镇)供电所大部分完成了人、财、物的交接,实行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改制到位率达70%.现在把我市农电体制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黎建新 《农村电工》2002,10(3):10-10
乡(镇)电管站改制为供电所后,资产问题成为困扰供电所深化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推动改制后供电所工作的全面开展,按照国家的现行政策,笔者特提出对电管站改制后农村电力资产处置的几点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国网江苏射阳县供电公司盘湾供电所把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措施,全力服务镇域经济发展。在盘湾镇行风建设座谈会上,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无不称赞供电所护航镇域经济发展居功至伟。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属单项选择题)C.电流线圈串接在相线上,电压线圈并联跨接在回.国家电力公司实施乡(镇)电管站改革的基本相线与零线之间思路是将乡(镇)电管站改为县供电企业直接管理的供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电所。供电所设置的原则是:()A.高空作业“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区A.按乡(镇)设置B.按配变台区设置B.电气作业“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C.按照便于管理、方便用户的原则设置动纪律2.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所后,供电所所长的产C.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时坚持的“三生是:()保…  相似文献   

8.
1 撤销乡(镇)电管站,组建供电营业所 我市共有25个乡(镇),原乡(镇)电管站人员均由优秀农村电工组成,无乡(镇)政府委派人员和电力系统职工。1999年1月28 日,撤销了各乡(镇)电管站,设置供电所,接收原乡(镇)电管站资产,重新组建农村电工队伍,对农村用电工作实行行业统管。 我公司在原有基础上组建了10个供电所。其人员构成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公司系统职工,二是新招聘的农村电工。每个供电所配置5~7名系统职工,目前我市25个供电所共有系统职工171人,比体制改革前增加了30人。 乡(镇)电管站撤销…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乡(镇)电管站(供电所)的生产、管理水平,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组织编写了乡(镇)电管站(供电所)培训教材《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用电与营业管理》、《财务管理》共。册。该教材以乡(镇)电管站实际应用为主,按初中文化程度编写,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可供乡(镇)电管站(供电所)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乡村电工阅读。本刊编辑部代理该教材征订销售,全套38.5元,加邮寄费l.5元,合计40元。邮局汇款:武汉市徐东路华中电管局《农村电工》编辑部银行汇款:工商行武汉市分行徐东路办事处帐号:249一0O12166电话:(O27)867725…  相似文献   

10.
我局从 1999年对全县 16个乡 (镇 )电管站进行农电体制改革,撤消了乡 (镇 )电管站,成立了 8个供电所。改制后的供电所应该如何运行,如何体现农电体制改革后的优越性。经过近一年的运作,有几点体会。 一、搞好文明建设,创建人民满意供电所   供电所对农网改造后的村实行直接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的管理。服务于千家万户,能否将服务搞好,能否让客户满意就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首要重点,我局采取了以下几条措施。   1.建设文明窗口   每个供电所首先建立一个供电营业厅,作为直接对客户服务的窗口。营业厅内公开向…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电工》2006,14(10):4-5
一、新农村电气化乡(镇)建设水平 全县所有供电所中,至少有20%的供电所获得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乡(镇)建设示范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2.
郑伟 《农村电工》2000,(8):36-36
1 实行座收电费的做法座收电费,即在乡(镇)供电所范围内合理布置若干收费点,在规定时间内群众自行上门交纳电费.通过实行座收电费,改变了由本村电工抄本村电表收本村电费的做法.目前我县1.28万个低压用户,有1.24万户已经实行这种做法,座收率达96.9%.个别乡(镇)供电所实现一乡几个点座收.  相似文献   

13.
我区罗坊镇是一个以粮棉生产为主的农业镇,10kV配电线路50.4km.沿线安装配电变压器124台,计5768kV·A.年用电量约640kw·h.1988年以前,这个镇的电管站属镇政府企业办公室领导.10kV线损率高达35%左右,最低年份也在28.5%.为强化农村供用电管理,渝水区政府于1989年组建了罗坊供电所,罗坊镇电管站划归罗坊供电所由行业负责管理,人、财、物都由罗坊供电所接管.这一年,供电范围、供电量和管理人员都基本未作变动,线损率下降为21.38%,即在往年最低线损率的基础上,下降了7.12个百分点.1995年达到15%,1996年降到12%以下.线损率能大幅度降低,主要是因为采取了行业统一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农电管理》2005,(10):8-9
改革、创建中心供电所 在改制前,我省农村管电机构多为乡(镇)分散管理,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大部分没有必要的办事场所,缺乏必要的生产、营业设施,很难适应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发展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在农电体制改革初期,考虑到乡(镇)政府与乡(镇)电管站的关系、乡(镇)电管站的管电范围和“电管站改供电所”的历史衔接等因素,为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普遍采用“一乡一所”的办法,组建农村供电所。改制时,在全省1817个乡(镇)中设立了1801个供电所,其中只有200多个供电所有较合适的办事场地,但其生产、经营设施的配置仍较简陋,  相似文献   

15.
宁化县是福建省农电“两改”16个试点县之一,1999年6月18日代管协议签订后,省局委托三明电业局对其代管.乡(镇)农电体制改革于1999年9月完成.除省局直接供电的二个乡(镇)外,其余13个乡(镇)全部成立了供电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艰难细致的工作,乡(镇)水电站的人、财、物及债权债务盘点移交,供电所于当年11月1日起正式进入厂网分开、收支两条线运作.全县供电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实行“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二监督、一上墙”的运行机制.185个行政村6.6万农户供电全部由县电力公司管理.  相似文献   

16.
乡(镇)电管站改为县供电企业的供电营业所后,体制变了,供电所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处理好与乡(镇)政府、行政村以及与农民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的深入,县级供电企业要撤消原有乡(镇)电管站组建供电所,如何对供电所进行管理已是摆在县级供电企业面前的新课题。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供电所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一、对供电所行政管理模式的探讨县级供电企业应对供电所的人、财、物进行管理,而对其行政进行管理应有二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县级供电企业-乡(镇)供电所。即县级供电企业按照营配合一的管理模式改组乡(镇)电管站组建的供电所,应成为县级供电企业在乡镇的派出机构,由局长(经理)或主管局长(经理)直接管理,机关各职能部门对其进行专业管理…  相似文献   

18.
1 不良资产的概念 广义上的供电所不良资产是指原乡(镇)电管站在生产经营中,经营资产风险超出预先估计,造成部分或全部损失的资产。狭义上的供电所不良资产是指原乡(镇)电管站在电费回收工作中,由于用户欠费等原因不能按期结清电费,造成电管站损失的应收账款。本文所探讨的就是狭义上的不良资产。2不 良资产的现状及危害 最近,笔者对某市18个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所后的不良资产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摸底。调查统计显示,每个供电所的不良资产均达50万元以上。事实证明,乡(镇)供电所的巨额不良资产将成为供电局未来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1 注重乡(镇)电管站改革过程中所需费用的合理衔接1.1 供电所按管理l~3个乡(镇)或供电区域进行设置,可采用站所合一模式,亦可按一条或多条10kV线路的供电区域进行设置。供电所的设置应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并兼顾用电量、用电户及地域条件等多项因素综合确定。例如:山西省运城地区地处山西南部,境内有山区、丘陵、平川等多种地形,全区共有216个乡(镇)。改革前,全区设有乡(镇)电管站205个,改革后,全区设置供电所174个。供电所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中心所型、站所合一型、山区交通不便型。1.2 供电所…  相似文献   

20.
《农村电工》2001,(2):24
本刊讯(特约记者王应宗)2000年11月18日,地处深山区的河南省淅川县黄庄乡供电所12名职工喜气洋洋乔迁新居,他们由工作和生活多年的低矮平房搬进了新落成的三层小楼房。至此,南阳市电业局实施的供电所建设“四个一”工程,已为207个乡(镇)供电所改善了办公和生活条件。   为了充分发挥乡(镇)供电所在农村用电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把供电所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南阳市电业局自去年开始,在全市农电系统实施了供电所建设“四个一”工程,收到了显著效果。“四个一”工程的具体内容为:   ——配一名好所长。明确乡(镇)供电所所长为县局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办法,从各县局优秀中层干部中选拔任用,并且不搞终身制,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政策,选拔和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有真才实学者走上所长岗位。对业绩突出的农村电工可以破格提拔。经过考核,全市先后从镇平、西峡、南召、淅川、新野等县局,提拔了6名乡(镇)所长担任县局副局长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