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分直径枯损模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分株数分布函数和林木生长模型在预估直径生长、径阶株数分布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种直径枯损模型的基础上,全面比较和检验了各种模型的适用性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利用林分株数分布函数或林木生长模型预估林分直径枯损分布,具有结构合理、适用性强及预测精度高等特征,成为预估林分枯损的最佳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2.
林木生长和枯损率调查是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重要项目,精确测定主要靠固定样地的复测来解决,当前近似予估的方法,常用的是以生长锥或砍口测量样木定期直径生长量,用斯来德法、材积表法、材积差法、或林分表法求箕林分材积粗生长率,再扣除枯损得净生长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北大河林业局各类森林、林木的生长量和枯损量在不同林分条件下分布规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对今后森林经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全国林木枯损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专题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林木蓄积年均枯损量约1.18亿m3,由各种灾害引起的林木枯损量占近40%。与第七次清查相比,林木年均枯损消耗量增加18%,枯损量增加主要来自集体林,人工林和幼龄林的枯损量增加幅度较大。白桦、冷杉林的枯损率较高,平均郁闭度0.75以上的林分枯损率高,特用林的年均枯损率也较高。因此,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推进森林抚育工作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5.
林木生长和枯损率调查是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重要项目,精确测定主要靠固定样地的复测来解决,当前近似予估的方法,常用的是以生长锥或砍口测量样木定期直径生长量,用斯来德法、材积表法、材积差法、或林分表法求算林分材积粗生长率,再扣除枯损得净生长率。西藏山高坡陡缺氧,为压缩野外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森林资源清查,也称森林资源调查,它是查清森林资源现状及其动态规律的方法,是林业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森林经理,或者叫森林经营计划的一个工作内容。通过森林资源清查,可以精确的测定林区各种土地和森林的面积、树种别林木生长量、枯损量、树种组成,径级分布以及灌木、下草等,林木总蓄积量及其质量(包括各林分、树种别蓄积量)和出材量(包括材种别出材量)以及森林更新等数据,各种林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和林区各部分的地形以及立地条件的特点并绘制森林分布图,为制定林业计划与经营、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为考虑维持生态平衡,确定森林  相似文献   

7.
森林稳定性是森林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综合特征,决定了森林的生态功能。提出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和林木存续期数学期望两个定量指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森林的稳定性进行衡量。林分形成后能够存在的期望年数称为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林木进界后能够存活的期望年数称为林木存续期数学期望。利用2008年和2016年江山市乔木林固定样地数据,对该市林分存续期和林木存续期的数学期望分森林类别进行了研究,由此来评价江山市森林在当前的经营管理模式下的林分和林木稳定性。结果表明:1)在林分采伐枯损率50%视为中断的情况下,公益林的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为41.46a,商品林的为14.16a;在林分采伐枯损率50%,但仍满足乔木林标准视为不中断的情况下,公益林的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为95.64a,商品林的为34.89a。2)公益林的林木存续期数学期望为20.58a,商品林的为11.67a。无论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还是林木存续期数学期望,公益林的均显著大于商品林的,即公益林的稳定性大于商品林,符合实际情况,也符合经营预期,说明用林分存续期数学期望和林木存续期数学期望评价森林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林分动态变化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监测和评价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及时了解森林生长、枯损和进界的动态变化情况。要及时了解森林生长、枯损和进界的动态变化,就必须应用森林模型技术。林分动态变化模型包括了生长、枯损和进界模型。文中在搜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生长模型、枯损模型和进界模型的国内外应用情况,并提出下阶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一、柴河林业建设现状柴河林业局施业区的森林资源以天然林为主,西部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包括柴河林场、哈布气林场和兴安林场,森林林分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伴有白桦、山杨、黑桦等树种。落叶松中幼龄林分布较广,林分蓄积量较大,林分生产力较高,林间空地较少,并有少许农地分布,农林矛盾小,是森林资源林木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区域;东部森林资源较为匮乏,包括固里河林场、韭菜沟林场和白毛沟林场,森林林分树种以柞树、黑桦为主,  相似文献   

10.
唐守正 《林业科学》1997,33(3):193-201
本文推导出一组联系林分平均直径生长和直径累积分布生长之间的方程式。根据这些方程建立的全林分生长模型和径阶模型或与距离无关的单木模型之间的关系,可以指导由林分断面积总生长向单木直径生长的分配。采用这一组方程,根据二个不同时间点上算术平均直径和均方平均直径回收生长模型和枯损模型中的参数,保证林分水平预测的结果和径级水平或单木水平预测的结果相容。采用一个误差函数来刻化相同直径林木在生长过程中的分化,证明了忽略这项误差函数可能导致预测的直径分布范围小于实际的范围。因此,加上一个误差函数预测直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直径分布预测的精度。最后一个实例说明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生存分析方法和混合效应模型方法相结合,构建林木枯损模型,提高模型的模拟精度。[方法]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20块落叶松云冷杉林样地数据为材料,基于生存分析方法中的Cox比例风险函数模型方法,把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作为协变量加入到模型中去,构建林木的枯损及生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考虑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最后与不考虑样地水平随机效应的模拟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Cox比例风险函数模型在描述林木枯损时,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单木初始胸径与林木的风险函数呈反比,与生存率呈正比;大于对象木断面积与风险函数呈正比,与生存率呈反比;初始林分公顷株数与风险函数呈正比,与生存率呈反比;立地因子对林木的枯损及生存没有显著影响。与固定效应模型相比,Cox比例风险函数模型在考虑了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后,模型的模拟精度获得明显的提高,并且达到极显著程度。由于大于对象木断面积和初始林分公顷株数两个变量在考虑了样地水平的随机效应后影响不显著,最后只考虑了单木初始胸径一个变量对枯损的影响,与不考虑随机效应相比,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林木本身的大小对自身的枯损具有明显的影响,胸径小的林木较胸径大的林木更易枯损。在森林经营中,Cox比例风险函数模型的使用,可为森林经营者在确定合理的经营密度上提供很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幼龄林抚育是改变森林林木生长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缩短培育周期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幼龄林抚育实施5年的监测数据探讨中幼龄林抚育对林木胸径结构、林木生长量和林分树种多样性方面的关系,从而论证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对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加快后备森林资源培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结构特征和不同空间结构参数间的相互关系,以改善其林分结构。以广西金秀县的9块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样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直径构成,计算林分及林木的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3个空间结构参数,制作二元分布图,探讨两两之间的关系,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结果显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直径分布特征为左偏单峰尖峰山状分布,80.22%的林木直径集中在6~14 cm径阶范围;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为不均匀的团状分布,树种隔离程度较好,中度混交;林分中处于随机分布、劣势木和极强度混交的林木占比较多。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林分树种隔离程度较好,林木大小分化程度较为均匀,但林分空间分布格局不均匀,应采用去劣留优、补植优良乡土树种等方法,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分天然更新,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麻池背油松天然林林分生长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历年调查资料,对麻池背油松天然林的林分生长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林分的植物种类丰富;直径、树高、林龄等林分结构呈正态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和多峰状分布;近熟林的林分蓄积生长率为0.82%,材积生长量69年生时连年生长量仍大于平均生长量.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油松形状比值偏高,林木自然稀疏强烈,枯损率达32.7%,其中小径木占86.3%,病虫害感染枯死木占29.4%.油松天然更新不良,辽东栎不能成为更新树种,林下有青木杄、落叶松幼树分布.  相似文献   

15.
韦布尔函数模拟同龄林分直径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的胸高直径是便于直接准确测定的数量指标,林木的许多其它因子(例如树高、材积、冠幅、叶生物量等)与林木胸径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林木胸径是刻划林木特征的最基本的测树因子。林分中林木株数(频数)按胸高直径的分布(以下简称林分的直径分布)状况是树种特性、立地条件和人为措施诸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直接关系到林分的蓄积量、木材产品的规格和木材的经济价值。因此,深入研究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认识林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森林的合理经营利用和科学管理,必须查清森林资源的分布、数量和质量,并掌握森林资源的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由于森林是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有生长,也有枯损。加上人们对森林的经营活动,以及遭受自然灾害等的影响,使森林资源处于动态变化中。本文仅就广西的森林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林分直径结构是林分内各种大小直径林木的分配状态,它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林分结构。了解林分的直径结构,也就对单木生长以及林分竞争所产生的结果有了清楚的认识;探讨林分直径结构动态变化规律更是有利于揭示林分发展规律的实质[1]。本研究以木兰林管局孟滦林场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对林内胸径大于3cm的林木进行每木检尺,并使用Forstat2.1统计软件对主要树种直径结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各树种处于中间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小径阶林木较少,林分更新较差;综观拟合效果,正态分布、伽玛分布、对数正态分布、二项分布以及泊松分布更能反映出林分的直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长量的调查和测定,是揭示林木生长发育规律,为合理经营利用森林,提高林木生产量,更好地发挥森林的有益效能,为合理计划和组织林业生产提供可靠数据,在林业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林分生长量调查是森林资源调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木生长量的计算,目前一般是采用测定近十年(或五年)直径生长量的样木,利用一元  相似文献   

19.
较为准确地确定森林净生长率,对于有计划地利用森林资源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林业发展规划工作中,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生长和枯损这对矛盾反映在森林数量上的消长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能解决。以往都将枯损部分进行估计来确定净生长,误差往往较大。同时也不严密。曾普遍认为,只有通过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固定标准地积累的材料,才能获得森林净生长率数据,但  相似文献   

20.
立陶宛森林生产力的研究(续完)蒋伊尹*李凤日3.3林分生产力模型的特点将总生产力理解为林分在形成的整个期间内的林木树干带皮材积的总生长量。一定期间的林木树干材积之差即为生长量(方程7~16)。总生产力分为两部分:主伐前林分的积累量和枯损量及间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