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北太平洋中东部2个海区柔鱼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10年4-7月北太平洋中东部海域采集的854尾柔鱼样本,分东经海域(170°E~180°E)和西经海域(170°W~180°W)分析其胴长组成、性别比、性成熟度和性成熟指数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西经海域雌性个体的优势胴长组为25~29 cm和35~43 cm,平均胴长为32.9 cm;雄性个体优势胴长组为23~27 cm,平均胴长为24.5 cm。而东经海域雌性个体优势胴长组为35~43 cm,平均胴长为36.9 cm,雄性个体仅1尾。体重-胴长关系表明,雌性个体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雄性,尤其是西经海域。渔获物中性别组成均不符合1∶1。西经海域雌性个体以性成熟度Ⅰ、Ⅱ期为主,占总数的97.9%,对应的优势胴长分别为23~27 cm、35~43 cm,Ⅲ期雌性个体的优势胴长为45~49 cm;雄性个体的性成熟度为Ⅰ、Ⅱ期,对应的优势胴长分别为23~27 cm和25~27 cm。东经海域雌性个体性成熟以Ⅰ、Ⅱ期为主,对应的优势胴长分别为29~35 cm和35~43 cm。西经海域和东经海域雌性个体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47.3 cm和50.7 cm。分析认为,调查海域渔获均为秋生群,东经海域主要以大型群为主体,存在少量的小型群;而西经海域小型群和大型群并重。  相似文献   

2.
北太平洋柔鱼渔业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柔鱼是重要的大洋性经济头足类,是我国远洋鱿钓渔船的主要捕捞对象。对北太平洋柔鱼的种群结构、洄游、年龄与生长、繁殖、摄食等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了初步总结和归纳,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供今后研究参考。柔鱼可分为4个季节性地理种群,即秋生东部群体、秋生中部群体、冬春生西部群体和冬春生中东部群体,但还需要在分子生物学角度得到进一步的确认;柔鱼随季节做南北洄游,其中向北索饵洄游模式研究较为深入,而向南产卵洄游模式尚不清楚,其产卵场空间分布及产卵期需要进一步调查;对柔鱼繁殖习性研究相对不足,尤其是产卵至孵化以及孵化后至仔鱼的生活史过程;柔鱼分布的东西海洋环境差异很大,不同海域柔鱼的昼夜垂直移动规律还需要深入;柔鱼年龄约为1年,为短生命周期种类,其年间资源补充量变化的机理及其与环境关系初步得到掌握。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该资源,需要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系统地开展北太平洋柔鱼资源调查和渔业生物学研究,建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柔鱼资源监测网络,建立符合柔鱼生活史特征的资源量评估模型及其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cespacificus)和柔鱼(Ommastrephesbartrami)是西北太平洋海域(FAO划定,61渔区)两种主要的经济头足类资源,在世界头足类总产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董正之,1991],太平洋褶柔鱼主要分布于日本列岛周边海域,柔鱼分布在北太平洋广阔海域,资源都较为丰厚,目前主要作业方式都为钓捕作业。1989年和1993年我国先后成功地开发了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和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产实践表明,影响渔获量的因素很多,其中脱钩率是抑制钓捕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的测试结果表明,太平洋…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褶柔鱼和柔鱼的腕足断裂强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太平洋褶柔鱼(Todarocespacificus)和柔鱼(Ommastrephesbartrami)是西北太平洋海域(FAO划定,61渔区)两种主要的经济头足类资源,在世界头足类总产量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董正之,1991],太平洋褶柔鱼主要分布于日本列岛周边海域,柔鱼分布在北太平洋广阔海域,资源都较为丰厚,目前主要作业方式都为钓捕作业。1989年和1993年我国先后成功地开发了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和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产实践表明,影响渔获量的因素很多,其中脱钩率是抑制钓捕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的测试结果表明,太平洋…  相似文献   

5.
1993年~1995年夏季上海水产大学柔鱼钓课题组会同舟山、上海、宁波、烟台等渔业公司,赴西北太平洋柔鱼钓渔场(36°~44°N,140°~162°E)进行探抽调查兼开展柔鱼钓作业生产,获得了良好的渔获量。本文根据调查搜集的由日本东京气象厅发送的气象传真图──亚洲地面分析图(ASASJHH)和渔船实测海上气象资料,有选择地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1影响渔场的主要天气系统从气象角度讲太平洋并不太平。根据海洋水文、气象实况资料分析,北太平洋除了狭窄的赤道无风带,全年风浪较微弱外,其它海域不仅风浪较多,而且有些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多…  相似文献   

6.
1993年~1995年夏季上海水产大学柔鱼钓课题组会同舟山、上海、宁波、烟台等渔业公司,赴西北太平洋柔鱼钓渔场(36°~44°N,140°~162°E)进行探抽调查兼开展柔鱼钓作业生产,获得了良好的渔获量。本文根据调查搜集的由日本东京气象厅发送的气象传真图──亚洲地面分析图(ASASJHH)和渔船实测海上气象资料,有选择地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1影响渔场的主要天气系统从气象角度讲太平洋并不太平。根据海洋水文、气象实况资料分析,北太平洋除了狭窄的赤道无风带,全年风浪较微弱外,其它海域不仅风浪较多,而且有些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多…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7年7-10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传统鱿钓作业渔场(150°~165°E,39°~45°N)渔汛期间所采集的柔鱼样本,对夏秋季柔鱼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得知,渔获物胴长范围为200~436 mm,平均胴长为282 mm,优势胴长为230~320 mm,占总数的81.60%。各月渔获物中雄性个体的平均胴长小于雌性个体。胴长与体重关系的生长指数接近3。渔获物中的性比符合1∶1(P>0.05),但成熟个体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明显比雌性高(P<0.05)。渔获物的性腺成熟度以Ⅰ、Ⅱ期为主,雌性个体性腺成熟晚于雄性个体。缠卵腺长和缠卵腺重随着性腺的成熟而逐步增大。渔获物中胴长组成呈双峰型,且未成熟、成熟个体同时存在,由此判断作业海域中柔鱼存在2个种群,即小型的冬春季产卵群体和大型的秋季产卵群体,且以小型的冬春季产卵群体为主。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的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预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1998-2004年6-11月份我国鱿钓生产数据(月份、作业船数、经纬度和日产量)以及对应的海洋环境因子数据,即5 m水层的海水温度、46 m水层的海水温度、112 m水层的海水温度、317 m水层的海水温度、叶绿素a含量以及海平面高度距平值等,以经标准化后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作为中心渔场指标,采用多种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对北太平洋柔鱼渔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通过对13种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的比较,以及实际CPUE的验证,以拟合残差最小的预报模型作为最优预报模型,认为结构为9 7 1的BP神经网络模型相对误差仅为0.008 570,可作为北太平洋柔鱼渔场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7年7-10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传统鱿钓作业渔场(150°~165°E,39°~45°N)渔汛期间所采集的柔鱼样本,对夏秋季柔鱼渔业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得知,渔获物胴长范围为200~436 mm,平均胴长为282 mm,优势胴长为230~320 mm,占总数的81.60%。各月渔获物中雄性个体的平均胴长小于雌性个体。胴长与体重关系的生长指数接近3。渔获物中的性比符合1∶1(P>0.05),但成熟个体中雄性个体所占比例明显比雌性高(P<0.05)。渔获物的性腺成熟度以Ⅰ、Ⅱ期为主,雌性个体性腺成熟晚于雄性个体。缠卵腺长和缠卵腺重随着性腺的成熟而逐步增大。渔获物中胴长组成呈双峰型,且未成熟、成熟个体同时存在,由此判断作业海域中柔鱼存在2个种群,即小型的冬春季产卵群体和大型的秋季产卵群体,且以小型的冬春季产卵群体为主。  相似文献   

10.
北太平洋柔鱼角质颚形态及生长年间差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2010年、2015年和2016年在北太平洋海域所采集的柔鱼样本,分析其胴长、体质量及角质颚形态的年间差异和性别差异,并计算角质颚的月平均生长率,结合不同年份各月索饵场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Chl.a)的分布,研究环境对角质颚形态和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3年的个体胴长和体质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2016年的个体和角质颚的形态值最大,2015年的个体和角质颚形态值最小。不同年份间角质颚的各项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分析角质颚形态值与胴长的关系发现,2010年生长参数b最大,2015年则最低。不同年份的角质颚月生长率中,2010年角质颚在8—9月有着较高的生长率,而2015年同期的生长率则最低。分析渔汛期索饵场SST和Chl.a的变化发现:2015年8—9月的SST相对其他年份较低,而2010年8—9月索饵场的Chl.a值较为分散,但高浓度(0.7 mg/m~3)所占比例较高;2016年由于适宜的SST和适宜的Chl.a,使得其个体有着形态较大的角质颚,同时个体也相对较大。不同年份间角质颚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8—9月的SST和Chl.a的变化是影响该年度个体角质颚形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与水温垂直结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2003-2007年8-10月西北太平洋海域不同水层的温度和我国鱿钓船的生产资料,对柔鱼作业渔场分布及其与不同水层(5m、50m、100m、200m)的温度、水温垂直结构(100-200m水温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10月柔鱼中心渔场主要分布在151°~156°E、41°~44°N海域,各月柔鱼中心渔场形成的水温垂直结构有所差异。8月中心渔场各水层(5m、50m、100m、200m)的水温及100~200m水温垂直梯度的适宜范围分别为17~21℃、9~12℃、3~9℃、2~7℃和0~0.03℃/m,9月分别为15~18℃、8~11℃、3~6℃、2~5℃和0~0.02℃/m,10月分别为14~17℃、7~9℃、2~8℃、3~6℃和0~0.02℃/m。分析还认为,中心渔场主要分布在各水层水温锋面的暖水一侧。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4年7月-11月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探捕调查的生物学数据,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秋刀鱼的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性比,叉长分布,又长和体重、净重关系。结果为:性成熟度为Ⅱ期的占52.96%;摄食等级主要为2级和3级,占72.91%;性比接近1:1;体长范围为186~340mm,优势体长组为220~280mm;雌性的又长略大于雄性;群体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群体,生长参数大于3。  相似文献   

13.
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4年7月-11月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探捕调查的生物学数据,通过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秋刀鱼的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性比,叉长分布,又长和体重、净重关系。结果为:性成熟度为Ⅱ期的占52.96%;摄食等级主要为2级和3级,占72.91%;性比接近1:1;体长范围为186~340mm,优势体长组为220~280mm;雌性的又长略大于雄性;群体可能属于两个不同群体,生长参数大于3。  相似文献   

14.
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丰度与栖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环境决定着鱼类资源的空间分布,利用栖息地环境来推测鱼类资源的空间分布是当前渔业资源学的研究前沿。利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方法,根据1995—2004年我国西北太平洋鱿钓生产统计数据和卫星遥感所获得的海洋环境数据(温度、盐度和海平面高度),分析各海洋环境因子与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丰度时空分布的关系,推测不同月份柔鱼资源丰度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6月在175°E、40°N,175°W、41°N以及178°W、43°N附近海域资源丰度相对较高,而在165°E以西传统作业渔场(40°N~45°N,145°E~165°E)资源丰度极低;7月在153°E~173°E、43°N~45°N海域资源丰度水平相对较高;8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50°E~157°E、40°N~45°N;9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45°E~152°E、40°N~45°N和158°E~165°E、41°N~45°N;10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54°E~158°E、41°N~44°N;11月资源丰度较高海域分布在145°E~155°E、39°N~42°N海域。  相似文献   

15.
北太平洋柔鱼渔场资源与海洋环境关系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我国2002—2012年5—11月北太平洋鱿钓渔业的生产资料, 结合同期卫星遥感反演技术获取的海表温度(SST)、海水叶绿素(Chl-a)、海流等数据, 运用产量重心法和广义加性模型(GAM), 分析了北太平洋公海柔鱼渔场渔获量变化与海洋环境关系的季节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北太平洋柔鱼5—6月渔场重心位于中、东部渔场, 在168°~171°E、38°~39°N的范围;7—11月集中在西部渔场, 重心位于150°~160°E、40°~44°N的范围, 渔场重心伴随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通过GAM模型综合分析发现整个渔汛期的北太平洋柔鱼渔场最适SST范围为14~19 ℃;最适Chl-a范围为0.22~0.55 mg·m-3;集中的经度范围为154°~157°E;集中出现的纬度范围为41°~44°N。柔鱼活动呈现每年北上索饵洄游和南下活动产卵洄游, 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尤其是SST相关性最好, 从5月到9月SST与渔场重心的关系在北上时呈正相关, 从9月到11月南下时为负相关, 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另外海流对渔场的影响甚为重要, 高产渔场一般位于黑潮、亲潮交汇区域的黑潮前锋、亲潮向背一侧附近, 随着暖、寒流的此消彼长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海洋环境变化对北太平洋柔鱼耳石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环境变化会对海洋生物个体及其组织形态产生影响。本研究根据2012年(PDO冷期厄尔尼诺年)、2015年(PDO暖期拉尼娜年)和2016年(PDO暖期厄尔尼诺年)7-10月我国鱿钓船在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柔鱼样本,分析不同年间、不同性别的耳石形态特征差异,并探究耳石形态对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北太平洋柔鱼不同海洋环境年份、不同性别的耳石形态特征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PDO冷期厄尔尼诺年(2012年)和PDO暖期厄尔尼诺年(2016年)形态值均大于PDO暖期拉尼娜年(2015年)形态值。主成分分析认为,耳石总长(TSL)、翼区长(WL)、吻侧区长(RLL)可以表征耳石长度特征,耳石宽(MW)、翼区宽(WW)、吻区宽(RW)可以表征耳石宽度特征。通过方差分析发现TSL、WL、RLL、MW与胴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且不同海洋环境年份和不同性别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WW、RW与胴长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合各月索饵场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和叶绿素a浓度(chlorophyll a,Chl.a)分析发现,在适宜范围内,较高的SST和Chl.a浓度对应较大的耳石。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5年7月-10月在北太平洋150°E-158°56'E、42°34'N-46°25'N进行秋刀鱼资源探捕所获得的浮游动物样本资料的分析、鉴定,在15个站点的海洋浮游动物样本中,测得甲壳纲的桡足类、端足类、糠虾类、磷虾类,毛颚类、腔肠动物以及被囊动物等的代表种.其中桡足类占绝对优势,隶属于1目4科5属8种.总浮游生物量分布范围为136~1 848 mg/m3,均值为865.6 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