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不同种竹叶样品分别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福林试剂还原比色法测定了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总糖及水溶性糖成份的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竹叶中总黄酮含量在1.18%~2.02%之间,总酚含量在2.21%~2.86%之间;总糖含量在14.35%~24.61%之间,水溶性糖含量在7.86%~11.45%之间,多糖6.49%~14.55%之间;蛋白质含量在10.24%~16.68%之间,含氮量在2.13%~2.65%之间.采用滤纸片法进行了抗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及不同生长期的竹叶抗菌活性不同,麻竹叶的抗菌活性强于其他竹叶,7月和11月中旬采摘的竹叶乙醇提取液的抗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给荔枝副产品的增值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荔枝核样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了荔枝核总皂苷含量,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了总黄酮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多糖的含量,分别采用纸碟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荔枝核提取物对细菌和真菌抑菌圈的大小,并采用混平板稀释法测定了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不同荔枝核样品中总皂苷含量在1.30%~1.40%之间,总黄酮含量在5.78%~6.80%之间,多糖含量在2.85%~3.34%之间。不同品种荔枝核提取物具有不同抑菌活性。妃子笑荔枝核的抑菌活性强于其它品种,其甲醇提取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2mg/mL之间。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簕竹属主要竹种竹叶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开发利用,以簕竹属10个竹种的竹叶为原料,提取、分离和纯化后得到竹叶提取物,建立了测定竹叶提取物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HPLC方法,采用DPPH法和ABTS法对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竹叶中5种黄酮类成分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和木犀草苷的HPLC方法为:采用YMC-Pack ODS-A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以0.5%乙酸/水溶液(A)和乙腈(B)为流动相,14%B等梯度洗脱40 min,进样量10μL,流速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40 nm。此条件下,5种黄酮类成分在40 min内实现完全分离,分离度均大于1.2,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R2>0.999,加标回收率在94.36%~105.3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98%~3.48%之间,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测得的10种簕竹属竹叶提取物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总量为62.30~223.24 mg/g,其中凤尾竹竹叶提取物中的质量分数最高,为223.24 mg/g。10种簕竹属竹...  相似文献   

4.
竹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炘  陈其兵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214-220,226
综述了竹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特种氨基酸、挥发性成分、叶绿素、矿质元素、茶多酚等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及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防腐抑菌、抗肿瘤、调节血脂、抗衰老、抗疲劳、亚硝酸盐的清除及对N-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等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并对竹叶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应用研究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今后竹叶提取物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竹叶提取物抑菌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测定了竹叶提取物对食品常见污染菌的抑制效果,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测定了浓度、温度、pH值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竹叶提取物对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而热处理对其抑菌效果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毛竹叶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毛竹叶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效果.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表明,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0%、液固比20∶ 1 (mL∶ g)、提取2h条件下毛竹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3.125g/L,对大肠杆菌的MIC为6.25g/L.  相似文献   

7.
竹叶化学成分的分析与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竹子时我国特产经济植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在医闻和保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对竹叶的有效化学成分、竹叶有效成分的医用和保健效能及竹叶中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分析与综述。  相似文献   

8.
毛金竹叶提取物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昆明种小鼠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毛金竹叶提取物(LE)抗衰老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高剂量组的LE能显著增强小鼠对非特异性刺激的抵抗能力(常压耐缺氧试验,p<0.01)和抗疲劳能力(游泳试验,P<0.01);对正常小鼠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电迷路法,p<(0.05);对老年小鼠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有显著的诱导作用;并且明显抑制了老年小鼠血浆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降低了肝脏脂褐素(LF)的含量等。研究结果提示LE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竹叶可以作为一种抗衰老功能因子的新资源加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提取法浸提核桃楸叶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相对杨树叶枯病菌和樟子松枯梢病菌有抑菌活性,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相对杨树叶枯病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3.12g/L,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的MIC为6.25g/L。采用GC-MS分析了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相经柱层析后集分I和集分Ⅱ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相对含量较高的5-羟基-1,4-萘醌(胡桃醌)、D-阿洛糖、5,8-二羟基-1,4-萘醌、1,5-萘二酚、2,3-二氢苯并呋喃、7-甲氧基-1-四氢萘酮、1-萘酚、8-羟基-2-甲氧基-1,4-萘醌和4-甲基-2,6-二羟基喹啉等。  相似文献   

10.
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活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常规提取法浸提核桃楸叶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相对杨树叶枯病菌和樟子松枯梢病菌有抑菌活性,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萃取相对杨树叶枯病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3.12 g/L,对樟子松枯梢病菌的MIC为6.25 g/L。采用GC-MS分析了核桃楸叶乙醇提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相经柱层析后集分I和集分II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相对含量较高的5-羟基-1,4-萘醌(胡桃醌)、D-阿洛糖、5,8-二羟基-1,4-萘醌、1,5-萘二酚、2,3-二氢苯并呋喃、7-甲氧基-1-四氢萘酮、1-萘酚、8-羟基-2-甲氧基-1,4-萘醌和4-甲基-2,6-二羟基喹啉等。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竹叶酵素的制备过程及其对碱性化竹林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竹叶酵素的酸度较高,固相部分pH值为3.77~4.95,液相部分pH值为3.45~4.03,并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碱性土壤施入酵素后,土壤pH值明显降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改良效果显著;竹叶酵素还具有延长竹叶绿期、促进竹株生长的作用。竹叶酵素是一种绿色、环保、低成本的土壤改良剂,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竹类植物光合特性与叶片功能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作用指标作为植物重要生理特性指标,受植物自身遗传特性与周围环境因素影响。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反映植物遗传特性以及植物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响应对策。因此,研究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指标与光合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和应用价值。竹类植物作为地球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对竹类植物光合特性与叶片功能性状的研究可为竹子经济栽培、经营管理、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文中总结了竹种光合特性已有研究成果,归纳影响竹子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子,评述竹类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研究内容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响应,探讨竹类植物光合特性与叶片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竹类植物光合特性与叶片功能性状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3.
竹叶螨对毛竹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 Ma et Yun、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Rimando和锈螨 Eriophyes sp.的混合危害对毛竹光合作用和竹叶生长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受害 5级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强度和生长量分别下降 51.55%、79.6 %和 72 .6 %。新生竹叶明显变少、变小。受害程度愈重 ,表现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竹材碳足迹内涵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植物是陆地上唯一能够从大气中固碳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减缓气候变化、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能力远未被认识和充分发挥。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固碳潜力巨大,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竹子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采伐收获、产品制造、友好利用直至分解释放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是碳汇或碳封存的全过程,即竹材碳足迹。通常研究的竹林碳汇只涉及竹林生长阶段,忽略产品使用阶段,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开展竹材碳足迹的全过程系统监测和研究,完善竹林碳汇的内涵,正确认识碳循环规律,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碳汇研究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竹材碳足迹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实施之下,促进竹林定期采伐、全量收获、健康生长,促进竹产品量产利用,增加产品碳封存时间、提高产品寿命,促进资源高效利用、脱贫增收致富、延缓碳排放,调控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合理有序、协同发展,意义更加重大。竹材碳足迹理念的实施对系统认识竹林碳汇、指导竹林健康生长、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推进竹业全产业链发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平衡施肥毛竹林叶片营养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奉新县平衡施肥毛竹林的叶养分含量与土壤肥力及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集约经营竹林毛竹叶片养分含量变化规律与一般竹林基本一致。Ⅰ度竹嫩叶的N、P、K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各度竹;Ca、Mg、S含量随竹龄增大而增大;微量养分元素Mn、Zn含量随竹龄变小而减少。土壤中影响竹叶N素含量的主要因子是有机质、速效P、活性酸、速效N和全K。土壤中影响竹叶P素含量的因子按其与竹叶中P含量的相关关系从大到小排序为:活性酸〉盐基代换量〉速效K〉全K〉速效Ca〉速效P〉速效N〉pH值。影响竹叶中K含量的因子主要是全N、速效N、速效P、全K及活性酸,它们与竹叶中K含量的相关关系从大到小排序为:速效P〉全K〉速效N〉活性酸〉全N。施肥能快速补充竹叶养分,是竹林持续经营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北京植物园竹林生长状况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北京植物园开始对竹子进行引种试验。随着引种竹林的生长,竹林出现竹林老化、发笋率低、发笋质量下降、成林速度慢等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老龄竹林,分析了生长衰弱的原因,提出了改善竹林生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稀土与竹笋主要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施用量不同,竹林翌年出笋数,成竹数差异极显著;新竹眉径差异显著,笋体中蛋白质、脂肪及P、Fe、Ca等主要营养成分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
鞭生竹克隆生长及其对相邻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鞭生竹(散生竹和混生竹)作为典型的克隆植物, 具有发达的鞭根系统和快速生长的特性。在异质性环境中, 鞭生竹通过调节分株位置实现觅养行为, 产生2种克隆生长格局, 生物量分配格局发生改变; 生理整合作用的存在可为克隆分株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 增强分株的竞争能力。鞭生竹克隆生长使其能够入侵相邻林分, 并逐渐发展为新的"优势种", 成为一种"局部入侵"物种, 影响周围森林群落结构、土壤质量、幼苗更新及幼树生长, 从而影响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文中对鞭生竹克隆生长特性及其对相邻系统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 提出了今后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