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毛竹混交林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永泰县伏口乡紫山村天然竹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适宜的毛竹混交林,能够提高光能和营养空间的利用率,有效地改善林地的生态质量,树种间互助互利的效果显著,毛竹的胸径、单株材积及生物量均比纯林的大,地上部分总持水量和林地土壤贮水量都明显比毛竹纯林的大。竹阔混交和竹杉混交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是比较理想的竹林经营模式。建议在毛竹纯林中种植杉木,适当留养阔叶树,或在杉木纯林中种植毛竹并适当留养阔叶树,以短养长、管竹育木,增加经济收益,提高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绍兴汤浦水库库区因长期封育造成毛竹水源涵养林自然退化的现状,通过3年的恢复试验,提出了一套适合此类退化毛竹林快速恢复和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即保持3450~3750株/hm2的林分密度,并于每年6月初施以生物肥料2400kg/hm2,2月底和9月初各施复合肥(4份尿素:3份P肥(过磷酸钙):1份K肥(氯化钾)的配比肥料)300kg/hm2;可使退化毛竹林的新竹产量和林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最大限度地发挥水源涵养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3.
不同经营模式毛竹混交林土壤肥力性状及其水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毛竹阔叶树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及毛竹纯林等不同经营模式林分比较,结果表明:毛竹混交能改善土壤表层孔隙和通气状况,竹阔混交林土壤较毛竹纯林疏松,竹阔混交林比毛竹纯林有较大的持水能力;竹阔混交有利于维持土壤肥力,防止地力衰退;毛竹混交林地上部分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总持水量以半天然竹杉混交林为最大,达5.3321t·hm^-2。  相似文献   

4.
杉木毛竹混交林土壤理化性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尤溪县梧园村毛竹纯林改造成毛竹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中,杉竹混交林土壤的容重低于毛竹纯林,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通气度、孔隙度比都比毛竹纯林增加,杉竹混交林土壤的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增强;杉竹混交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比毛竹纯林增加,土壤的酸性得到改善。说明混交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能力,发挥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有利于增加土壤养分及养分的有效化,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基于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使用综合能力蓄水法评估了拱拢坪国有林场(以下简称林场)水源涵养功能及其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林场林地面积共3 233.3 hm2,水源涵养总量为336.964 7万m3,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1 042.17 t/hm2。其中,林冠层截留量为124.493 6万m3,枯落物层持水量为9.517 3万m3,土壤层蓄水量为202.953 7万m3。2)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3种森林类型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贡献率高达81.39%,暖性针阔混交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两种森林类型的单位面积水源涵养功能最高。3)林场水源涵养量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西部区域水源涵养量最高,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区域,且中部区域水源涵养量最低。建议加强森林经营,通过调整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提升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6.
武夷山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凋落物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武夷山桐木关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凋落物归还量为期两年的研究表明,毛竹纯林和竹阔混交林的年均凋落物量分别为1 014.7 kg.hm^-2和1 326.3 kg.hm^-2。两种林分凋落物中均以凋落叶为主,占林分凋落物总量的80%以上。林分的凋落物量每年有两个峰值,高峰期均出现在4月份和12月份。与毛竹纯林相比,竹阔混交林促进了林分总的凋落物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江西安福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安福毛竹林类型(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和竹杉混交林)土壤有机碳特征进行研究,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纯林为对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以竹阔混交林最高(15.36g/kg),竹杉混交林次之(14.63g/kg),毛竹纯林最小(14.06g/kg)。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在土壤剖面上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在116.90130.24tC/hm2。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存在着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0130.24tC/hm2。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存在着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040cm土层土壤碳储量占整个林地土壤碳储量比例大于75%。毛竹林土壤层是一个较大的碳库,而竹阔混交经营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碳贮存能力。  相似文献   

8.
毛竹竹阔混交林群落地力保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不同经营措施对竹阔混交林地力维持的研究 ,指出毛竹纯林的竹材产量要显著地高于毛竹混交林的竹材产量 ,但竹林地力衰退较快 ;毛竹竹阔混交林的自肥能力要比毛竹纯林高 ,在维持土壤肥力方面竹阔混交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研究指出 ,以竹阔混交比例为 8∶ 2 ,竹林密度为 2 1 0 0株· hm-2 的竹阔混交林最具有维持土壤肥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杉木闽粤栲异龄复层林林木生长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杉木林下栽植的闽粤栲更新林为研究对象,以杉木纯林、闽粤栲纯林为对照,对异龄复层林的林分结构、林木生长、生物量、土壤理化性质、林分物种多样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间伐后的杉木纯林林下栽植闽粤栲,可提高闽粤栲栽植成活率,杉木间伐保留最佳密度为600株/hm^2,林下栽植闽粤栲合理密度为1 200株/hm^2。异龄复层混交林中杉木与闽粤栲均生长良好,杉木平均树高和胸径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3.8%和30.0%,林分土壤肥力提高19.05%。杉木林下栽植闽粤栲异龄复层混交林更新技术,可为培育针阔异龄复层林和南方杉木纯林的改造与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江西安福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西安福毛竹林类型(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和竹杉混交林)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进行研究,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纯林为对照。结果表明,毛竹纯林0~60 cm土壤初渗率、平均渗率、稳渗率和前60 min渗透总量分别为1.64 mm/min,1.31 mm/min,1.23 mm/min和157.10 mm,均小于毛竹混交林。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渗透性能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用Kostiakov模型进行不同类型毛竹林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入渗过程拟合,其决定系数为0.602 1~0.949 6,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贮水能力差异显著,0~60 cm土壤滞留贮水量在27.47~45.40 mm,毛竹混交林大于纯林。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贮水能力均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毛竹纯林的土壤入渗和贮水性能劣于阔叶林和杉木林,而混交经营有利于改善毛竹林土壤结构,从而提高毛竹林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11.
金佛山方竹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竹种,云南省镇雄县有金佛山方竹林面积为3.23万hm2。多年来,由于竹农过度采笋,而忽视竹林的科学经营,导致大面积竹林低产低效。文章分析了镇雄县金佛山方竹低效林的成因,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措施,评估了低效林改造效果,以期为提升竹林质量、提高竹林生产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浙江安吉退化毛竹林改为竹阔混交林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退化毛竹纯林的生态价值,重建森林生态系统,结合安吉县培育珍贵树种、营造彩色森林建设目标,试点研究了将安吉退化毛竹纯林改造成彩色林分或竹阔混交林的具体模式。结果显示,退化毛竹林通过采用留养抚育、适度透光间伐、适当清理林下灌木、补植乡土珍贵树种等方法改造后,阔叶树种均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毛竹天然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对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生长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毛竹天然混交林的空间利用比较合理,群体结构相对稳定,其中8竹1杉1阔混交林林分密度和平均胸径较适中,分别为1 970株/hm2和10.8 cm,平均冠幅、竹冠空间分布容积和竹冠水平分布面积以及竹叶面积、叶面积指数等因子均大于纯竹林,分别为纯竹林的111.7%、118.5%和130.5%以及111.4%、111.4%;7竹3杉+阔混交林林分密度和平均胸径次之,分别为1 542.2株/hm2和10.1 cm,平均冠幅、竹冠空间分布容积和竹冠水平分布面积均大于纯竹林,分别为纯竹林的114.7%、107.8%和100.0%,叶面积指数与纯竹林相差甚小,竹林生长良好,体现了冠幅与胸径、林分密度之间的密切相关规律。不同林分组成的天然混交林各种树冠水平分布面积均大于纯竹林的树冠水平分布面积,其中4竹4松1杉1阔混交林的树冠水平分布面积最大,为6 861.2 m2/hm2,是纯竹林的17.48倍,对光利用率较高,生产的物质较多。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类型的毛竹天然混交林内设置标准地,调查林分的毛竹自然再生产情况。结果表明:由6~8竹组成的竹杉阔混交林、竹杉混交林和6竹组成的竹松杉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组成较合理,自然再生产能力较强,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新竹质量以及每株母竹出笋、成竹数等各项生产指标均大于纯竹林;6~7竹组成的竹松阔混交林、6~8竹组成的竹松杉混交林、6竹和8竹组成的竹松混交林,其林分结构组成较差,自然再生产能力较弱,每公顷出笋数、新成竹数、新竹质量以及每株母竹出笋、成竹数等各项生产指标均不同程度低于纯竹林。  相似文献   

15.
对湖州市4种经营类型的竹林土壤蓄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经营类型竹林土壤层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为1 951.68~2 352.47 t/hm2,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化范围为48.79%~58.68%,其中毛竹材用林和毛竹笋用林之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其余各类型间无显著差异。林地水源涵养能力依次为毛竹材用林>杂竹林(刚竹、淡竹)>早竹林>毛竹笋用林,毛竹材用林和杂竹林的林地持水能力要好于毛竹笋用林和早竹林。各经营类型竹林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的容重均无显著差异,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均表现为上层大于下层,说明竹鞭分布的深浅及人为增施有机肥,影响着竹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持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毛竹林是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况关系着该区域森林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挥。文章调查分析了紫金山毛竹林的起源、林分结构及经营管理现状,提出了改善毛竹林质量的经营措施,包括:调整竹林结构、混交阔叶树种、生态防治病虫害等生态培育措施,垦复、施肥、劈山除灌、疏伐等退化竹林复壮措施,以及控制竹林扩张、改造荒芜竹林等措施。这些经营措施为紫金山毛竹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毛竹林经营劳动力不足、经营水平低下、效益下滑等原因,致使浙江湖州一些毛竹产区出现许多因放弃管理而导致的退化毛竹林。将退化毛竹林改建为珍贵树种林基地是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林农收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安吉县报福镇汤口村,选取紫楠、黄山栾树、浙江樟、红豆树和榉树等5个珍贵树种对11.2 hm2近6年无人管理的退化毛竹林进行改造,结果表明,经过4年抚育管理,各树种生长良好,对造林立地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树高、胸径生长达到预期目标,退化毛竹林改造为珍贵树种林取得初步成功。研究结果为退化毛竹林改造成为高价值珍贵树种林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利用楠竹林地空间,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对楠竹林采用丰产技术措施培育笋用林,并在林下种植竹荪,实施菌笋复合经营。结果显示,通过对楠竹林采取调整立竹结构、劈山抚育、林地清理、林地垦复、留笋养竹、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丰产技术措施,竹林春笋产量明显提高,较对照提高62.49%;若同时在林下种植竹荪,则春笋产量更高,较对照增加1.69倍,同时可收获鲜竹荪超过400 kg/667 m2。该研究总结出的一套楠竹林菌笋复合经营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四明山区域毛竹资源丰富,是宁波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地。近年来,四明山区域毛竹林扩张较快,不少毛竹林出现无序扩张、杂乱分布、日益退化等现象,原本用于保护生态、帮助百姓提高收入的绿色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文章通过实地调研,综合分析了四明山区域毛竹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从一二三产全产业链的角度提出了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竹林区竹类种质保育需要建立避免人为干扰的竹类自然生态系统,但现有的竹林粗放遍及各处的经营策略则直接威胁到竹类种质栖息地的保护。通过对蜀南竹海人工经营和未经营下楠竹林群落环境与种群结构的对比分析,认为保护区内楠竹林经营强度改变了植物群落结构,导致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丧失,地表灌木、草本和凋落物的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考虑天然楠竹林结构演替,楠竹的人工经营(纯林经营)是维持楠竹林生产力和楠竹林的必然途径。基于现代林业理论,提出了县域楠竹林适度经营与保护的空间分工性、集约化策略,以期获得保护区长期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与生态安全屏障的优化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