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溪市三湖径流区耕作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抚仙湖、星云湖及杞麓湖径流区24 880 hm2的耕作土壤中采集1 126个土样,测试分析了pH值、有机质及有效态营养元素.结果表明,三湖径流区1/3的耕作土壤有机质为低至很低水平;1/2的耕作土壤为碱性反应,近1/3的耕作土壤有效N在150~284 mg/kg,处于高至很高水平;1/2的耕作土壤有效P在40.1~358.9 mg/kg,处于很高水平,主要分布在离湖较近的区域;近2/3的耕作土壤有效K大于126 mg/kg,处于高至很高水平;而绝大部分耕作土壤的交换Ca、Mg含量处于丰富甚至过量状态.但近1/2的耕作土壤有效Mn为低至很低水平,并且1/3的土壤处于缺Mn至缺Mn边缘状态;绝大部分耕作土壤处于缺Mo状态,而有效B含量则达适量至丰富状态,并且在杞麓湖径流区已有8.7%耕作土壤处于硼过量甚至中毒状态.同时根据三湖径流区耕作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作物需肥特点,并从维持和保护农田生态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肥料对三湖水体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耿马县329个耕地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耿马县土壤有效硫平均含量25.68mg/kg,变幅为0-474.5mg/kg,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根据土壤有效硫含量分级标准划分,耿马县耕作土壤有效硫含量处于缺乏状态的土壤占17%,处于潜在缺乏状态的土壤占60.5%,处于不缺硫的土壤占22.5%。  相似文献   

3.
告示     
根据新疆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静县耕地剖面耕作层微量元素B、Fe、Cu都很丰富,而Mn和Zn两种元素普遍都缺。依据新疆土壤分级标准:有效Zn〈0.5mg/kg为极缺,0.5-1.0mg/kg为缺,1-2mg/kg为适量,〉2mg/kg为丰富;有效Mn〈7mg/kg为缺,7-9mg/kg为适最。〉9mg/kg为丰富。2000年全县耕地土壤详查结果显示,微量元素中B、Fe、Cu三种元素仍较丰富,而Mn和Zn仍普遍缺乏(有效Zn含量在0.464-2.04mg/kg之间,有效Mn含量在3.50-8.78mg/kg之间)。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杞麓湖流域农田、水体的营养状况,于流域内湖泊周边蔬菜地采集耕层土壤样品以及相应位置的水体样本,测定了土壤养分状况和水体富营养化参数,并对各个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杞麓湖流域的土壤TNS、TPS、SOM含量极丰富,均值均处于1级丰富度;但就区域分布而言,杞麓湖的东部和北部农田养分含量较低,而西部和南部的养分含量较高;杞麓湖水质参数TNW含量、TPW含量和COD的均值都达到了地表水劣Ⅴ类水平;土壤的SOM含量与TN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体中的TNW含量与TPW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杞麓湖流域的土壤及水体养分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种植及截污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杞麓湖流域农田、水体的营养状况,于流域内湖泊周边蔬菜地采集耕层土壤样品以及相应位置的水体样本,测定了土壤养分状况和水体富营养化参数,并对各个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杞麓湖流域的土壤TNS、TPS、SOM含量极丰富,均值均处于1级丰富度;但就区域分布而言,杞麓湖的东部和北部农田养分含量较低,而西部和南部的养分含量较高;杞麓湖水质参数TNW含量、TPW含量和COD的均值都达到了地表水劣Ⅴ类水平;土壤的SOM含量与TN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水体中的TNW含量与TPW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杞麓湖流域的土壤及水体养分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种植及截污对策。  相似文献   

6.
云南高原湖泊杞麓湖动态演变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杞麓湖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流域景观生态风险。  方法  基于1975-2015年8期时序Landsat数据,提取湖泊边界,并解译得到3期流域景观类型分类数据。从湖泊面积、轮廓和质心3个方面对杞麓湖动态演变进行研究,通过划分生态风险采样小区,建立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定量分析杞麓湖流域的景观生态风险。  结果  ① 近30 a来,杞麓湖流域景观结构变化特征明显,建设用地和滩涂湿地面积显著增加,农地、林地和水体面积持续减少,未利用地面积变化不大;②近40 a来,杞麓湖处于持续萎缩状态,2015年水体面积仅为面积最大年(1985年)的56.05%;杞麓湖形状体现为连续的复杂变化,以西部和南部的河流入湖口处变化最为明显,东部变化最小;杞麓湖质心主要向东北方向迁移,1975和2015年湖泊质心相距1 242 m;③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流域以较低生态风险为主,所占比为26.75%~35.09%,1985-2015年生态风险均值由0.957 8增加至1.013 9,流域生态风险趋于恶化。  结论  杞麓湖流域生态风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位性和异质性,高生态风险主要分布于杞麓湖水体部分,低生态风险主要分布于流域的湖盆之中,其余生态风险主要沿湖盆和湖泊呈块状或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田间调查采样与室内检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查清了抚仙湖北岸耕作土壤养分含量状况。结果表明,抚仙湖北岸占近90%的耕作层土壤有效N大于100 mg/kg,为中高以上水平,其中近2/3的耕作层土壤有效N大于150 mg/kg,为高至很高水平;95.2%的耕作层土壤有效P大于20 mg/kg,为高至很高水平,其中近2/3的耕作层土壤有效P大于40 mg/kg,为很高水平;占73.4%的耕作层土壤有效K大于126 mg/kg,为高至很高水平。提出在作物生产上要控氮减磷平衡施用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大营街镇1 344 hm2的耕作土壤中采集180个土样,测试分析了pH值、有机质及有效态N、P、K营养元素,对其中66个核心样品增加了交换性Mg、有效B、有效Zn、有效Mn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大营街镇耕作土壤pH值在酸性至中性范围;近2/3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中等水平;2/3以上土壤碱解N含量为中等水平,速效P、有效B含量为中等偏低水平,速效K含量为低至很低水平,交换性Mg、有效Zn、有效Mn含量处于高至很高水平;同时根据耕作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作物需肥特点,从维持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出发,提出了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云南通海杞麓湖流域森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自然状态下森林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与肥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上处于偏低、缺乏状态;全N含量比较高,速效P属于极缺乏水平.土壤肥力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森林土壤的有机质、速效N、速效P、pH值基本上代表了土壤自然肥力的水平,对土壤肥力有正向负荷;速效K、C/N影响土壤肥力水平,对土壤肥力为逆向负荷.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烟区土壤养分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湖南省主要产烟区 2 4 0 0多个土壤样品养分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烟区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及镁、锌、锰等微量元素含量都很高 :有机质平均为 34.6 g/ kg,碱解氮、速效磷、钾含量分别为 185 .3± 5 5 m g/ kg、19.7± 10 .2 mg/ kg、118± 4 5 .9mg/ kg,有效 Mg、Zn、Mn含量分别为 1.10± 0 .74 Cmol/ kg、2 .0 8± 1.11mg/ kg和 2 7.9±18.9m g/ kg,都达到了中等含量水平以上 ,土壤有效 B含量只有 0 .2 m g/ kg,有 96 %的土壤有效 B供应不足。不同烟区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大 ,湘南烟区土壤 N、P、Zn含量较高 ,分别为 2 2 6 .3mg/ kg,2 5 .9m g/ kg和 2 .97m g/ kg,而有效钾含量平均只有 92 .5 mg/ kg,有 78%的土壤钾的供应不足 ,并有 37.7%的土壤缺 Mn。湘西烟区土壤速效 N、P含量较低 ,分别只有 12 0 m g/ kg和 8.5 mg/ kg。缺 P土壤占了 6 2 .6 % ,有效 Zn供应也不足 ,而速效 K含量达到 176 .5 m g/kg,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杞麓湖农业径流区低污染水所致湖滨带湿地重金属空间分异特征及潜在危害,采集湖滨带农业径流区32个不同类型湿地(河流湿地n=13、人工湿地n=10、湖泊湿地n=9)的表层沉积物,检测重金属Cu、Zn、Pb、Cr、Cd、Ni和Hg含量,利用ArcGIS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分析7种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杞麓湖农业径流区湿地重金属污染。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湿地7种重金属污染程度存在差异,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河流湿地 > 人工湿地 > 湖泊湿地,各重金属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Zn > Cr > Cu > Ni > Pb > Cd > Hg,除Pb外,其余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云南省土壤背景值,Cd超背景值样点比例高达100%。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重金属Cd和Hg呈重度污染,存在危害风险;农业径流区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介于112~1 241,平均264,属中度风险水平;重金属含量分布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含量分布高值区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Cu、Ni、Cr和Zn污染源主要是农业活动;Pb来源主要与道路交通有关,还受工业活动影响;Cd主要受农业活动和工业活动影响。研究表明,杞麓湖农业径流区不同类型湿地重金属污染存在空间差异,Cd和Hg污染严重,生态风险高值区出现在西北部和西南部。  相似文献   

12.
通海县坝区蔬菜基地耕作层土壤主要养分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通海县坝区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施肥量大、施肥结构不合理,土壤养分积累、盐分加重,出现连作障碍,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加大等问题,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检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通海县坝区蔬菜基地耕作层土壤有效N含量为61~355 mg/kg之间,平均170 mg/kg,其中占2/3以上的耕作层土壤有效N在150~355 mg/kg之间,处于高至很高水平;有效P含量基本在40~627.2 mg/kg之间,平均112.0 mg/kg,处于很高水平;有效K含量为51~1 006 mg/kg之间,平均194 mg/kg,其中近2/3以上的土壤有效K在126~1 006 mg/kg之间,处于高至很高水平。建议增施含水溶性腐殖酸的优质有机肥,以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及蔬菜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严格控制N、P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盐源烟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及植烟土壤适宜性,在盐源烟区取土壤样品30个,测定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对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和肥力适宜性进行直接评价。结果表明:盐源烟区大部分植烟土壤pH值在5.20~7.90,能够种植烤烟;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分布不均,但基本能够满足烤烟生长需求;80%的土壤有效磷缺乏,需要注意增施磷肥;有50%的土壤缺钾,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55.87 mg/kg,勉强处于中等水平,需要注意增施钾肥;仅有13.34%的土壤钙含量处于丰富及以上水平,大部分区域均缺乏钙元素,需注意钙元素的补充;所有采样区域均处于缺镁状态,需要增加对镁元素的调控;56.67%的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需注意补充土壤锌元素;所有样品有效硼含量均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土壤大面积缺硼;86.66%的土壤氯离子含量处于缺乏及以下水平,需注意补充氯元素。总体而言,盐源烟区大部分植烟土壤适宜种烟,但需要因地制宜地补充缺乏的元素,注意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测定,研究了湖南省几个典型高产稻作区稻田土壤的立地条件和主要肥力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稻作区均为海拔40-90m,地势低平、开阔的丘陵谷地和冲积平原;供试土壤由石灰岩风化物、河流沉积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而成。其总体养分状况良好。有机质23.29-64.32g/kg,平均为38.31g/kg;全氮1.44~4.31g/kg。平均为2.23g/kg;全磷0.36-1.00g/kg,平均为0.66g/kg;全钾16.13~25.68g/kg,平均为20.38g/kg;尤以有机质和氮紊含量高于其它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70.7-514.3mg/kg,大部分属中低水平,其中醴陵的浦口和白兔潭、浏阳永安的土壤有效硅含量均低于缺硅临界值(210mg/ks)。不同母质发育的土壤相比。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水稻土肥力水平较河流沉积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水稻土高。土壤质地均为中壤土至轻粘土。砂粘适中。  相似文献   

15.
三湖农场土壤养分普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对三湖农场全场3804hm^2耕地的262个土壤样品地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耕层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28.8g/kg、碱解氮118.42mg/kg、速效磷7.02mg/kg、速效钾152.10mg/kg;与1981年相比,有机质、碱解氮分别下降了22.2g/kg和33.6mg/kg,年递减率分别为1.11g/kg和1.68mg/kg。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改良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鸟王茶产地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特征,更好地提高鸟王茶品质,对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植茶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 Fe、Mn、Cu、Zn、Mo 全量为 Fe(30576.00 mg/kg)>Mn(99.95 mg/kg)>Zn(60.18 mg/kg)>Cu(13.44 mg/kg)>Mo (1.17 mg/kg),土壤 Fe、Mn、Cu、Zn、Mo、B 有效态含量表现为 Fe(131.52 mg/kg)>Mn(15.49 mg/kg)>Zn(3.78 mg/kg)>Cu(1.07 mg/kg)>B(0.29 mg/kg)>Mo(0.03 mg/kg);野生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Fe(340.52 mg/kg)>Mn(340.09 mg/kg)>Zn(48.15 mg/kg),人工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Mn(160.28)>Fe(143.76)>Zn(20.47)。全 Zn 低于中国土壤的平均水平而高于世界的土壤平均水平,其余均低于中国及世界土壤的平均水平;有效 Fe、Zn 分布在高等水平,有效 Cu 分布在中高水平,有效Mn 分布在低等和高等水平,而有效 Mo、有效 B 的分布在低等水平;茶叶中的 Mn、Cu 与土壤中的 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Fe 与土壤中的 Fe 呈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Zn 与土壤中的 Zn 呈正相关,而茶叶中的 Mo 与土壤中的 Mo 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汉中市农业生产中存在施肥措施不当,致使部分地方土壤微量元素养分供给能力失衡,限制了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的提升等问题。本研究在汉中市11个县区共采集土壤样品6142个,采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法统计分析了土壤有效锌的含量和分布。结果表明:汉中市土壤有效锌含量主要分布在0.51~1.0 mg/kg和1.01~1.5 mg/kg这2个区间,占总量的34.80%和30.80%,而有效锌含量低于1.5 mg/kg的土壤样品占总量的78.3%,即汉中市78.3%的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以下,47.4%的土壤有效锌含量处于低和很低的水平。水稻、玉米产区土壤有效锌平均含量为1.11 mg/kg,其中水稻耕作区为1.15 mg/kg,玉米耕作区为1.07 mg/kg。水稻耕作区土壤有效锌含量高于玉米耕作区,略高于平均值。土壤中有效锌含量与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有效磷含量都呈现负相关。综上所述,汉中市耕作土壤有效锌总体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但在部分缺锌地区,建议加强锌肥、有机肥的施用,减少土壤缺锌对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罗区果园土壤肥力现状及施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龙岩市新罗区302个果园土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果园土壤有效磷含量中等偏下,且差异大;有效锌含量中等,且不均衡,含量〈1.0mg/kg的比重达45.O%;缺硼严重;土壤呈酸性至强酸性。水蜜桃果园土壤有效磷含量9.7mg/kg,缺磷严重;柑橘、水蜜桃、葡萄果园土壤有效硼含量0.2~0.3mg/kg,缺硼严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掌握江西省花生主产区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在赣北、赣中、赣南3个花生主产区采集155份有代表性的耕层土壤样品,对其pH值及主要养分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花生产区土壤pH值平均为5.45,总体呈酸性;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3.82 g/kg,97.78%的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为59.45 mg/kg,极缺乏、缺乏、中等土样合计占比达84.44%,整体处于缺乏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平均为25.24 mg/kg,处于2~3级丰富水平的土样占比达到了95.56%;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11.21 mg/kg,处于2~4级水平的土样占比达80.00%,整体处于中高水平;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平均为1425.70 mg/kg,处于1~2级水平土样占比达71.11%,整体钙含量较高;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表现为赣北产区>赣南产区>赣中产区;土壤交换性钙平均含量表现为赣南产区>赣北产区>赣中产区。因此,江西省花生各产区应注重增施氮肥和有机肥,并根据区域土壤养分状况进行针对性配方施肥,其中赣北产区需控制钾肥的施用,赣中产区要注意补充钙肥。  相似文献   

20.
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广西岩溶地区有代表性的耕作土壤样品,研究了土壤中硼、锌、铜、铁、锰、钼等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有效硼为0.18mg/kg,有效锌为1.30mg/kg,有效铜为2.35mg/kg,有效铁为49.20mg/kg,有效锰为32.94mg/kg,有效钼为0.10mg/kg。广西岩溶地区耕作土壤严重缺硼和钼,比较缺锌或潜在缺锌,而铁、铜、锰含量都较丰富。有效硼、铁和锰的含量与土壤pH值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锌、硼、铜、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建议在农业生产上增施硼、钼、锌肥和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