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南洪涝灾害成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湖南洪涝灾害日趋严重的原因,促进湖南农业持续发展,分析了近50年来湖南洪涝灾害发生的特征及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杨蕊  王龙  余航  沈立群  田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044-4045,4048
根据昆明1312~1911年的洪涝灾害史料,构建了洪涝灾害发生时间序列,并用Samalley法计算了昆明历史洪涝灾害时间序列的分维值。结果表明:昆明地区历史洪涝灾害的发生存在分形特征,分维值为0.689 6,洪涝灾害的发生有一定自组织程度,但自组织程度还不高。洪涝灾害的发生从初期的混沌状态发展到后期的具有较高程度的自组织状态,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入汛以来,湖南已先后十余次遭遇强降雨天气,全省14个市州均遭受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对渔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据初步统计,全省受灾养殖水面14万公顷、稻田养鱼面积8.6万公顷、渔业饲料  相似文献   

4.
高霞霞  苏伟  谢佰承  陆魁东  高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2-1123,1147
利用湖南省1971~2006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全省98个县市的自然灾害等要素,采用受灾率、成灾率、降水变率、脆弱度、灾害损失率等数据和GIS技术,得出了湖南省洪涝灾害农业风险评估模型,并绘制出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湖南省洪涝灾害发生地域由北向南转移,风险度概率呈增加之势。最后根据洪涝灾害农业风险度时空分布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防御和减轻洪涝灾害,以期能为实现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经济开发对湖南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湖南农业目前面临着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污染严重、洪涝灾害频繁等问题,这是导致目前湖南农产品品质下降、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一、春夏洪涝灾害的特点 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1427毫米,年内降水量多集中在4月-7月.  相似文献   

7.
1998年洪涝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卫星遥感信息资料和我国气象系统协作网的资料,对我国1998年受洪涝灾害最严重的江西,湖北,湖南,黑龙江,吉林等省的主要秋粮作物生产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先前研制的农作物气象产量预报模式;对上述五省受到1998年洪涝灾害影响的水稻,玉米及全国秋粮总产作了估算。  相似文献   

8.
降水量对湖南省水稻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61-2010年湖南省自然灾害历史数据以及同期湖南省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一元回归、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湖南省内1961-2010年的水稻受洪涝灾害及年降水量变化影响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了湖南省水稻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湖南省水稻受洪涝灾害影响重、频率高,且在2000年后受灾的严重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各降水因子中,暴雨日及大暴雨日产生的年降水量以及它们的雨日数是决定湖南省水稻受洪涝灾害影响程度的主要因子;利用时间、暴雨日的年降水量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可以简便地对某年湖南省水稻受洪涝灾害影响的程度进行简单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过程,造成多地发生较重洪涝灾害,防汛形势严峻。据应急管理部统计,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24省(区、市)2385.7万人次受灾,31人死亡失踪,203.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6万间房屋倒塌,15.1万  相似文献   

10.
2017年湖南省连续发生多次强降雨,6月累计平均降水量排在有资料记录以来的首位,多地发生超历史暴雨洪水。文章通过调查湖南2017年"6.22"超历史暴雨洪水过程中12个受淹较严重县城的雨情、水情、灾情及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情况,分析湖南省城市洪涝灾害形成的机理与城市防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市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进入6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历经了一个多月的持续强降雨,长江流域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情。汛情愈演愈烈,农田被淹、粮食被毁,农业受灾状况牵动着全国上下的心弦。根据应急管理部发布的信息,7月全国洪涝灾害造成3817.3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868.7千公顷。此次洪涝灾害已造成27省(区、市)损失惨重,其中尤其突出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恰好又是我国水稻主产区,同  相似文献   

12.
进入夏季以来.一些地方遭受了长期阴雨和多次大到暴雨的袭击.农作物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洪涝灾害也给畜牧生产带来了相应的损失.加上入夏以来,生猪高热症、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形势严峻.洪涝灾害更有可能造成动物的疫病流行。因此.洪涝灾害后应特别注意做好动物疾病防控.  相似文献   

13.
宁夏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灾害风险理论及气象灾害风险形成机制,收集宁夏暴雨、灾情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地理信息及遥感数据,综合考虑在形成宁夏暴雨洪涝灾害过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及当地的防灾减灾能力等因素,构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的框架、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对宁夏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并借助GIS技术进行等级划分和专家讨论,形成宁夏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成果。由研究成果得出了经济较发达的整个宁夏平原都属于暴雨洪涝灾害中等以上风险区等诸多结论,为本地区灾害规划与预案制定、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自然气候的变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到了洪涝灾害的威胁。2017年,广东、重庆、湖南、河北、湖北、山东等省市都遭受到了洪涝灾害的侵袭,不仅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在这种大的情势下,现代防洪体系的构建刻不容缓。对于现代防洪体系来说,必然包括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大类,只有当二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才能够提高防洪减灾的效果,保护群众的利益。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对这二者在防洪减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探讨现代防洪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入春以来,我国北方降雨持续偏少,南方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发生较重的干旱和洪涝灾害。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胶东半岛等地旱情重于2016年,南方洪涝灾害总体轻于上年,江西、湖南等局部地区洪灾损失较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农业部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稳粮增收目标不动摇,立足抗灾夺丰收,积极有效应对,加强指导服务,推进科学抗灾,全力减轻灾害影响,赢得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主动权。  相似文献   

16.
正梅雨季节,连续暴雨易引发洪涝灾害,对柑橘园影响极大。橘树受淹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烂根、黄叶、落叶,幼果褐变、落果等,并易引发柑橘炭疽病、溃疡病等病害,影响柑橘的树势、产量和品质。因此,洪涝灾害后应及时做好以下橘园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每年夏季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洪涝灾害中,房屋倒塌,山体滑坡,土壤中大量病原微生物暴露,大量动物因灾死亡,加上气候炎热,尸体极易腐烂,很容易感染并引起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8.
顾留碗  王春  李伟涛  魏守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19-16621,16683
[目的]研究基于GIS的安徽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方法]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安徽省1∶25万基础地理数据为基础,从洪涝灾害危险性和经济易损性2个角度出发,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子的权重,建立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安徽省洪涝灾害风险性区划,并利用近10年的安徽省灾情资料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精度检核。[结果]安徽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域性差别较大,洪涝灾害风险最为严重的地区在阜阳临泉、淮北灵璧一带,风险程度由皖北平原向皖南山区和皖西大别山区地区逐次降低、由淮北平原向江淮丘陵、皖南山区逐次降低。近10年的安徽省灾情资料统计显示,经济损失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淮北平原南部的灵璧、固镇、淮南等地区;而农作物受灾面积损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于淮北平原的砀山、萧县等地区,另外皖西大别山区的金寨等地区农作物受灾面积损失也较为严重,其余地区受灾面积较小;受灾人口的分布与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分布基本一致。可见,基于GIS的安徽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结论]基于GIS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分析方法具有较好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从5月26日开始,华南地区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过程。截至目前,各县市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这次的洪涝灾害有5个明显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广,二是降雨强度大,三是降雨中心多,四是水位上涨快,五是灾情重,尤其是对农作物的影响特别严重,其中对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香蕉,更是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汉江上游洪涝灾害与环境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汉江上游洪涝灾害史料的记载,统计出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2年)洪涝灾害发生频率,对洪涝灾害与气候变化及生态环境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明清时期洪涝灾害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19世纪以来是洪涝灾害的高发期,112 a间共发生85次,平均1.32 a发生一次。与气候变化相对应,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气候冷期和冷暖波动的不稳定时期;受东亚季风气候的影响,汉江上游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气候变化是区域洪涝灾害多发的主导因素,但区域自然环境状况的恶化加剧了灾害发生的频次。洪涝灾害的频发影响区域水环境和植被状况,同时也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