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86年5-10月在河北省坝上草地,从牧草返青至枯黄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里,对2个人工草地、脸 地的样地定期测试了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该年牧草和草地群落的生长发育模式的趋势为双峰式,前低后高;第一峰出现在7月末8月初,第二次峰在8月末9月初;活 的地睛生物现存量的最大值为老芒麦草地261.0g/m^2,丘间平地贝加尔针茅+羊草草甸草原324.2/m^2  相似文献   

2.
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小叶章种群高生长及其与生物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叶章为三江平原典型草甸的建群植物。为了探讨其高度与其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野外调查与测定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叶章种群的高度,地上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的极大值均出现7月末。分别为112.67cm,996.95g/m^2,571.48g=m^2,411.56g/m^2。  相似文献   

3.
以暖季型草坪草狗牙根和冷季型草坪草草地早熟禾为材料,用二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9个不同混播比例草坪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此基础上建立了草坪质量与牙根播种量、草地早熟未播种量之间显著相关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得出优化混播方案为:狗牙根播种量1.6234~3.1544g/m^2,草地早熟禾播种量8.8456~11.3766g/m^2。  相似文献   

4.
毛竹林群落能量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建瓯市毛竹丰产林的能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建瓯市毛竹丰产林地上部分能量现存量为119774.8KJ/m2,其中竹叶为7249.2KJ/m2(占6.0%),竹枝为17414.1KJ/m2(占14.5%),竹秆为93969.1KJ/m2(占78.5%),林下植物为1151.4KJ/m2(占1.0%);地下部分能量现存量为41819.3KJ/m2.毛竹标准样竹的样品中,枝、叶、秆的干重热值分别为19873J/g、19442J/g和20081J/g.毛竹林群落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能量在垂直分布的配置上分别呈“金字塔型”和“倒金字塔型”的能量结构  相似文献   

5.
经1996-1997年两年的试验证实,莎阔丹可有效地防除直播田、移载田三棱草及阔叶草、对水稻安全、适宜的施药剂量为直播田2-31/m^2;移栽田2.5-3l/hm^2,施药时期为6月末至7月初。  相似文献   

6.
17年生人促米槠林林分结构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Ⅱ类地17年生人促米槠林分乔木层地上部分生物量218.2t/hm2,年均净生长量12.835t/(hm2·a);林分平均胸径12.3cm,平均树高16.1m,蓄积量357.8m3/hm2,蓄积平均生长量达21.0m3/(hm2·a);林分叶面积指数8.938m2/m2,叶对树干净同化率117.7g/(m2·a).  相似文献   

7.
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结构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福建青冈萌芽林分生产力高,Ⅳ类地24年生林分生物量193.7t/hm2,其中乔木层185.6t/hm2;林分年均净生产量9.121t/(hm2·a),其中乔木层7.733t/(hm2·a);林分平均胸径11.4cm,平均树高9.8m,蓄积量155.3m3/hm2,萌芽木占全林株数的74%;林分叶面积指数7.515m2/m2,叶对树干净同化率75.5g/(m2·a).  相似文献   

8.
高海拔地区火炬松人工林生长与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海拔1100~1200m火炬松人工林生长及生物量的研究结果表明:21年生火炬松人工林生长良好,平均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分别达15.8cm、12.8m和252m2/hm2,生长过程表现为速生期早、生长量大、持续期长,其数量成熟龄预计为25~30年,林分地上部分平均生物量为373.52t/hm2.  相似文献   

9.
通过该项研究表明:根圈深度浅的和无灌水区的土壤PF值高,其值达到2.3~2.6时作为春小麦需水的田间灌溉指标;单位面积根长、表面积、体积和根干重(根密度则相反)、株高、平均分蘖数,平均穗数随根圈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奠定了丰产的物质基础。10和20cm浅根区内实施喷灌比无灌水的植株地上部干物重,开花期分别增加98和94g/m ̄2,收获期分别增加74和93g/m ̄2,籽实干物重分别增加29和44g/m ̄2,干物重比率增加1.8%,穗数增加43个/m ̄2,穗粒数增加1.3和0.6粒,千粒重变幅小,约33g左右,每亩分别增产13.9%和16%。但仍以深根区比浅根区内小麦分别增产57.8%和29.5%为高。总之,在浅根区实施喷灌或加深耕层,促进根系发达,是旱作区提高春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碘化钾+ 光谱基物+ 石墨粉为缓冲剂,以背景为内标,一次摄谱同时测定化探样品中的 Ag 、 Sn 、 Mo 、 Bi4 元素,绝对检出限(ug/g) 分别为0 .021 、0 .79 、0 .17 、0 .20 。测定范围(ug/g) : Ag 为0 .02 ~20 ; Sn 为0 .8 ~500 ; Mo 为0 .2 ~200 ; Bi 为0 .2 ~200 ,均能满足化探试样中微痕量元素测定的要求。本法在1 m 光栅摄谱仪上摄谱,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且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成本低。  相似文献   

11.
红砂种群自然更新与人工辅助恢复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3年7~10月,选择黄土丘陵区荒漠草原地带两个相似生境、5个不同干扰特征的中幼龄红砂种群更新恢复类型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取样法或样行法,开展了干扰条件下的红砂种群种子更新与恢复机理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红砂种子更新恢复能力与干扰水平呈正相关;干扰因子的特征不同,则更新恢复能力不同;尤其水分因子参与对红砂种群的自然更新与人工辅助恢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更新密度作为参数,其数值依次为:灌溉+整地+自然更新最大,平均为13.04丛/m2,变化在3~28丛/m2之间;无灌溉+整地+人工种植恢复平均为1.66丛/m2,变化在1~20丛/m2之间;无灌溉+整地+自然更新恢复平均为1.11丛/m2,变化在0.5~17丛/m2之间;无灌溉+破土+自然更新平均为0.255丛/m2,变化在0.1~3.0丛/m2之间;无干扰自然更新平均为0.012丛/m2。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危害贵州黑麦草人工草地和混播草地的叶蝉种类及发生动态,为该类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采用网捕法调查2种草地的叶蝉种类和发生动态。结果表明:危害黑麦草人工草地和豆禾混播草地的叶蝉种类主要有7种,分别是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Uhler,1896)]、棉奥小叶蝉[Austroasca vittata(Lethierry,1884)]、烟草嘎叶蝉[Alobaldia tobae(Matsumura,1902)]、印度顶带叶蝉[Exitianus indicus(Distant,1908)]、二点叶蝉[Macrosteles fascifrons(Stl,1858)]、橙带铲头叶蝉[Hecalus porrectus(Walker,1858)]和异长柄叶蝉[Alebroides discretus ChouZhang,1987];危害豆禾混播草地的叶蝉主要是除印度顶带叶蝉外的其他6种。其中,棉奥小叶蝉和烟草嘎叶蝉为优势种群;棉奥小叶蝉种群数量在黑麦草草地呈双高峰型(分别在7月2日和8月15日),在混播草地上发生较轻;烟草嘎叶蝉在黑麦草草地上发生较轻,在7月中旬有1个发生高峰,在混播草地上则呈多峰型(集中于7月中旬至8月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黑龙江肇州羊草十杂类草草原地上生物量增长率,Logistic增长信息参数及生产结构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绝对增长率(AGR)出现在6月20日~7月5日,平均为3.3533g/m2·d干物质;最大相对增长率(RGR)出现在5月20日~6月5日,平均为0.0662g/g·d干物质;在生长季节后期,绝对和相对增长率均出现负值,这表明地上部生物量的增长效率以生长初期为最高。群落地上部生物量达到最大值时所需的理论生长天数为114天.地上部生产结构由下至上呈幂函数变化,其模型为:Bn=aXb,其中93%的产量集中在40cm以下.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地区不同林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的原始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杨桦次生林,以及53和39年牛的人r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同时以草地为对照试验区,分析了不同林型枯落物的小存鹫及持水特性、土壤水分物卿性质以瞍土壤蓄水量。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楠落物的现存量存28.96~56.42t/hm^2之闸,原始林梢落物跳仔量最人,为5642、/hm^...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水分灌溉对退化高寒草原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2007年在玛多县鄂陵湖边的高寒草原进行灌溉与非灌溉试验,并进行植物种类及生物量的调查。[结果]灌溉后高寒草原植物种类组成增加,物种丰富度高于非灌溉区;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比非灌溉区明显提高,灌溉区平均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为83.5和2 112.2 g/m2,比非灌溉区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增加13.4和594.7g/m2。[结论]灌溉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群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为人工混播草地害虫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网捕和陷阱法研究贵州独山县豆禾混播草地昆虫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其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害虫类亚群落占混播草地昆虫群落的主导地位,4月各类昆虫发生量均较小,7月和8月为害虫和天敌发生高峰期,10月和11月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亚群落个体数量趋于0,而害虫类亚群落仍保持较高的个体数量。因此,7月和8月为混播草地害虫防治的重点时期,10月和11月仍需关注害虫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在江西清江进行的水土流失测定结果,4~8月土壤流失量花生地为161.76公斤/亩,天然草地为109.12公斤/亩,人工草地只有32.08公斤/亩.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我国进行了大面积的退牧还草工程。本文选取了内蒙古镶黄旗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8月份和2004年8月份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对应时期的地面调查数据,从植被盖度、植物类组成、地上生物量等方面对内蒙古镶黄旗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2004年与2003年相比,禁牧区内植被盖度提高了8.64%;2004年8月份与2003年8月份相比,禁牧区内北部沙区草原平均地上生物量增加了56.78%,南部平原丘陵草原平均地上生物量增加了71.81%。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有效地制止了草原滥垦、过牧等行为,遏制了草原退化趋势,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陆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21世纪初的10年,中国陆地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基于全球30 m地表覆盖遥感数据产品(GlobeLand30),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国陆地区域和流域尺度上,对10年间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与土地利用动态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草地、森林和耕地为主,其中草地、耕地和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分别减少了140413、20480、692 km 2,裸地和人造地表的面积增长的比较明显,增长了99645、26302 km 2;草地—裸地、草地—森林之间的转化较为剧烈,灌木地和人造地表的变化速率最大,达1.80%。各子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时空格局变化不同,大部分流域以草地、耕地和森林为主。区域内草地、裸地和人造地表类型的变化明显,人为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较大且活跃,自然因素的影响较为持久和稳定。  相似文献   

20.
吴晓宝  李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77-1678
针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水资源紧张、水费高的突出问题,提出采用硬化地面为集雨面、利用蓄水池储存的方法进行雨水的收集、储存与利用。结果表明,盛乐校区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5、6、7、8月;蒸发量除了1和12月之外,其他月份的蒸发量均较大;硬化地面有效降水量应大于4 mm;硬化地面全年平均可收集雨水为0.31 m3/m2,其中8月份最大,收集雨水约0.17 m3/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