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家口坝下地区耕地面积约700万亩(包括张家口市),其中低山丘陵区和中山区500万亩,河谷盆地200万亩。农作物主要有谷子、玉米、高粱、豆类和小杂粮,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地,又以莜麦、马铃薯为主,春小麦面积仅10万亩左右,且主要分  相似文献   

2.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产量高效益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 玉米是本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山区是玉米的重要产区。全省2400多万亩玉米,盆周山区和川西南山区约占1000万亩,其中,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约400万亩。由于这些地区春迟秋早气温低,玉米生产常遭受4、9两月的低温冷害,往往是“种得早不出,种得迟不熟”。高产的杂交玉米良种也因生育期长,积温不足,上不了高山,至今仍是老品种当家,产量低而  相似文献   

3.
<正>麻栗坡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总耕地1.9万公顷,农民人均耕地1.13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80%的耕地分布在海拔1200~1600米温带山区,年平均气温15~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玉米、辣椒等多种农作物种植,粮食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一般每亩产玉米400~500千克,产值800~1000元,纯收入仅500~700元,农民收入十分  相似文献   

4.
刘兆碧 《种子》1991,(4):49-51
目前,黔南州杂交水稻80%种植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区,而全州165万亩稻田中,有65万多亩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冷凉山区,占全州稻田面积的39.39%,推广潜力很大。为在高海拔地区推广杂交水稻提供依据,作者对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杂交水稻的生育期、丰产性、适应性等进行了调查,并提出推广区域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沙厂区戛木乡,毗邻黔西、金沙两县。人多地少,山高地薄,立体农业结构明显,小气候变化大。海拔1540米,年平均气温12.95℃,无霜期260天,年降雨量1080毫米。全乡耕地8447亩,其中旱地7617亩,占90%,多数是黄泥土、煤砂泥土、灰泡土。每人平均占耕地1.5亩左右。复种指数不高,耕作水平较低。玉米是该乡的主要粮食作物,它能利用一年中水、热、光照最佳季节,获得高产。但是,多年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农业内部结构多样,部门相当齐全,农作物种类繁多,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全省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约6.81亿亩,其中耕地面积5330万亩,占总面积的7.8%,每人平均占有耕地2.85亩,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高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5%以上,海拔1000~2000米的地方占60%,1000米以下的河谷、川地还不到5%。复种指数不足100%。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作物的  相似文献   

7.
巴东县是一个老、少、边、穷的高寒山区,南北相距八百里,全县26乡(镇),47万多人口,60多万亩耕地,海拔由66.8米到3005米,立体气候农业非常明显,交通运输极不方便,这些自然因素一直是巴  相似文献   

8.
黔南自治州是一个立体结构的山区农业,海拔在240~1800米的范围内,全州稻田面积164.37万亩,其中,海拔1000~1400米的稻田面积87.86万亩,占稻田面积的53.46%,属水稻的低产区,单产长期在150~200公斤以内徘徊,稍为遇灾,产量急剧下降,农民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研究对象,选取海拔、积温、灌溉保证、耕层厚度、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7项适宜性评价指标,基于“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V4.0软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进行玉米的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高度适宜区的耕地面积有1.8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2.38%;适宜耕地面积为2.49 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0.42%;勉强适宜区耕地面积为2.33 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8.48%;而不适宜区耕地面积为1.53 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8.72%。另外,全州高度适宜区和适宜区以茂县的分布面积最大,达0.84 万hm2,其次为九寨沟县和小金县,其分布面积分别为0.65万hm2和0.64万hm2;红原县仅有的0.01万hm2耕地均不适宜种植玉米。  相似文献   

10.
凯里市黑线姬鼠生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凯里市位于贵州东南岭北麓,海拔571~1400米,年均温14.5~16.5℃,年降雨量115~1250毫米,耕地20.6万亩,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为主,常年鼠害发生面积3~4万亩,损失粮食110余万公斤。黑线姬鼠是当地农田害鼠优势种,为提供防治依据,我们于1984~1987年对其生态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  相似文献   

11.
玉米是甘肃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达65万hm^2,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6%。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是玉米增产最重要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甘肃省选育推广的适宜低海拔地区种植的中晚熟玉米品种较多,而适宜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早熟玉米品种较少。  相似文献   

12.
丹巴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有3万亩海拔2600米以上一年一熟农耕地。由于山高气温低,长期实行麦类连作,品种退化,病虫严重,地力衰退,产量低而不稳,农民经济收入很低。种植春油菜,对改革耕作制度,提高经济效益,帮助高山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其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选用良种选用适合海拔2600~3200米  相似文献   

13.
我区位于县城北部,为丘陵山区和半山区,海拔790——1260米,年平均温度14.8℃,有耕地31220亩,其中田24794亩,稻谷占粮食总产的85%左右。由于地形复杂,山高水冷,气候变化大,气温极不稳定,农事季节比低海拔的温和地区要晚10—15天,而且秋风来得早,不利于水稻后期的生长。尤其是翁台、甲定海拔较高的两个公社,如果水稻在八月上、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三年冬,织金县从云南大理县引进粳型“滇榆一号”良种8000斤,种在海拔1040~1850米地区的稻田,共种240亩。除海拔1040米的地区比当地品种减产外,其它地区均获得增产。特别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区比种毛毛谷、冷水谷成倍增产。这充分说明了引种是成功的。一、引种的条件和可行性织金县有稻田17万多亩,分布在海拔1040~1850米的地区,水稻常年总产量徘徊在5000万斤左右,平均亩产300斤左右,是我省水稻单产最低的一个县。造成水稻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的6万多亩稻田,历来种毛毛谷、冷水谷,单产很低,仅200来斤。要提高织金县的水稻产量,必须改变这些地方的  相似文献   

15.
<正>今春以来,黑龙江省龙江县超越现代玉米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魏刚更加忙碌了——合作社与周边县镇12000多户农户签订了42万亩土地托管协议,他的"活儿"顿时多了起来。黑龙江省龙江县的超越现代玉米种植合作社是县规模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2014年全面推广"土地托管",发展到2019年签订土地托管协议42万亩。2018年农户通过"土地托管"每亩耕地比土地流转多增  相似文献   

16.
遵义县辖18个区(镇)141个乡(镇),127.5万人口,耕地128.9万亩,稻田与早地各半,人均耕地1.01亩,海拔多在800~1200米之间,立体差异明显,年均温13.5~15.5℃,≥10℃积温4000~4800℃之间,年降水量900~1100毫米,无霜期270天左右,是旱地水田交错一年两熟或三熟地区。  相似文献   

17.
黄泥田是我州面积最大的一类稻田,面积约有134万亩,占全州稻田面积63%。主要类型有黄泥田、死黄泥田、黄大泥田、黄胶泥田、黄砂泥田、红黄泥田等。这类田从海拔400—1400米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坡螃、盆地边沿、丘陵台地、河流的高阶地上,大多数黄泥田水稻单产低,一般亩产  相似文献   

18.
我省盆周山区共有63个县、市、区面积16.8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391.5万亩(土1591.5万亩)。玉米是山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特别在中高山地带是大春旱粮的主体。据39个山区县统计,1983年玉米面积624.41万亩,占大春粮食面积的28.95%,其中盆东山区占29.78%,盆南山区占40.34%,盆北山区占46.69%,盆西山区占55.21%。玉米总产量24.49  相似文献   

19.
我县是一个“立体”农业区,有稻田26万亩,分布在海拔350~1000米之间,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60%左右,年均气温16.3℃,水、热资源丰富,有着杂稻生产发展优势。 1984年全县种植杂稻41282亩,总产2257.9万公斤,平均单产达546公斤。比常规稻单产358.5公斤提高187.5公斤,增产52.3%,充分显示了杂稻的增产  相似文献   

20.
奉节位于川东,是个山区县,境内山高坡陡,土多田少,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近年来,总结推广了采用营养坨育苗方法和提前盖膜育苗移栽的手段,是趋利避害的先进技术措施,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全县玉米营养坨提前盖膜育苗移栽的面积正在迅速扩大。1981年推广了1.2万亩,占的比例很小;1982年上升到13万多亩,比上年增长9.8倍,占全县玉米面积的34%,平均亩产上升到532斤;1983年达到22.36万亩,占全县玉米面积39万亩的5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