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室外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N、P、K肥处理对3年生早实核桃辽宁1号、晚实核桃清香的影响。通过对盆栽核桃幼树叶片、根系和枝条的N、P、K含量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核桃品种间对N、P、K的吸收差异不显著;(2)叶片中N、K含量最高,根系P含量最高;(3)核桃幼苗施NPK肥均衡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2.
对早实核桃不同生育期主要器官 N、P、K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 ,果实中 N、P、K含量不同生育期动态变化规律的曲线呈双峰型。其它器官 (叶片、果枝、营养枝、根 ) N、P、K含量随不同生育期总的呈逐渐下降趋势 ;不同生育期主要器官间 N、P、K分配比例有较大差异 ,N元素分配比例排序 ,5月中旬至 7月初为叶片 >果实 >果枝 >营养枝 ;7月末至 9月初 ,排序为果实 >叶片 >果枝 >营养枝。P元素分配比例各生育阶段变化不大 ,5月中旬至 9月初 ,其分配比例排序为果实 >果枝 >营养枝和叶片。K元素分配比例 ,果实始终高于其它器官 ,果枝、营养枝含 K的比例 ,6月初以前均高于叶片 ,到了 6月中旬以后均低于叶片 ;主要器官内 N、P、K元素间分配比例因器官而异 ,即根、叶片含 N比例均高于其它器官 ,而果实、果枝、营养枝 P、K含量比例均高于叶片和根。  相似文献   

3.
板栗叶片中氮、磷、钾年周期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板栗叶片中N、P、K不同生育期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春季叶片中N、P、K含量最高,此后随着树体生长的逐渐加快,叶片中N、P、K含量逐渐降低。叶片中N含量最高,K最低。  相似文献   

4.
不同龄期及不同长势核桃的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核桃苗期、幼龄期、始果期的植株叶片和果实营养元素N、P、K和微量元素Fe、Zn含量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核桃1年生苗木叶片中N、P、K、Zn含量高于幼龄期和始果期植株;核桃各龄期在年生长过程中,叶片中的N、P、K、Fe、Zn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N素含量在第2次生长期7月较年生长初期低,比其它生长时期高,在年生长中N、P、K养分含量的比例存在差异,N、K素营养相对含量经历“低-高-低”的过程,N素营养相对含量表现尤其明显;核桃幼龄期、始果期植株长势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同一时间叶片及果实中N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早实核桃新品种‘中嵩1号’的需光特性,从而为该品种的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采用光合作用测定仪和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分别测定比较了‘中嵩1号’、‘香玲’和‘清香’3个核桃品种的叶片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在3个核桃品种中,‘中嵩1号’的净光合速率增幅较慢,其最高峰值的出现时间比‘香玲’和‘清香’均晚2 h,但其持续时间较晚实核桃‘清香’要长10 h;其气孔导度最高峰值的出现时间比‘香玲’和‘清香’均晚2 h;‘中嵩1号’和‘香玲’在一天中都能持续保持较高的胞间CO_2浓度和最低的Fm值,并与晚实核桃‘清香’间的差异显著;‘中嵩1号’核桃具有显著高的qP值及低的qN值,其ETR值和Yield产量在3个核桃品种中都是最高的。文中因此认为,早实核桃‘中嵩1号’具有与晚实核桃‘清香’不同而与早实核桃‘香玲’相似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实际生产中,‘中嵩1号’与‘香玲’应采用相似的田间管理措施,‘香玲’适合用作‘中嵩1号’的授粉树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早熟梨对N、P、K元素的吸收规律,给合理施肥提供指导,以中梨1号、中梨4号和早酥蜜3个新优早熟梨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叶片和土壤中N、P、K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它们之间N、P、K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早熟梨品种果实、叶片和土壤中N、P、K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相似,3个早熟梨品种土壤与果实和叶片中N、P、K元素含量间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氮磷钾肥配比对‘中林1号’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施用不同氮、磷、钾配比肥料对大田条件下盛果期早实核桃(JuglansregiaL.)中林1号坚果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10(N:P:K=3.83kg:1.3kg:3.9kg)及处理11(N:P:K=6kg:1.3kg:2.6kg)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处理10对蛋白质的积累最有益,果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同时处理10样品中可溶糖的含量最高;处理8(N:P:K=3.83kg:1.3kg:0kg)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对早实核桃绿岭种仁充实期叶片与果实(种仁、青皮、硬壳)N,P,K,Ca,Mg,Fe,Zn,Mn等矿质元素含量和果实中不同组织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岭种仁充实期坚果与种仁质量以及脂肪和总蛋白总量分别增加了5.91g(51.39%)、5.53g(73.47%)、4.24g(80.99%)、1.02g(69.24%)。叶片N,K,Fe,Mn含量均呈下降趋势,P,Mg,Zn含量呈上升趋势,Ca含量先降低再升高。种仁中N,P,K,Ca,Mg,Fe,Zn,Mn含量均成降低趋势,种仁中N,P,K,Ca,Mg,Fe,Zn,Mn的总量均呈增加趋势。青皮中N,P,Fe,Mn含量呈下降趋势,K,Ca,Mg,Zn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硬壳中N,P,Zn含量都呈下降趋势,K含量先升高后降低,Ca,Mg含量逐渐上升,Fe,Mn含量变化不大。种仁内脂肪总量与种仁中N,P,Fe,Mn,Zn总量呈极显著性正相关;与叶片中N,K,Mn,青皮中N,硬壳中P,Zn含量呈极显著性负相关;与青皮中P,Fe,Mn,硬壳中N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对核桃主要器官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器官间钾含量的分配比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钾在核桃各器官的变化规律与其自身的生长规律相吻合,在整个生育期,以树体萌芽期各营养器官的钾含量最高,雌花或幼果的钾含量也相对较高;在枝条旺盛生长及果实速长期,各主要器官的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在种仁充实期,果实钾含量急剧上升,而叶片和枝条的钾含量继续下降。在整个生育期,早、晚实核桃主要器官间钾含量的分配比例有很大共性,即在各器官中果实钾含量所占比例基本保持较高态势,而果枝和营养枝中钾含量所占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下降的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核桃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章介绍了辽宁省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核桃优良品种及主要栽培技术。早实核桃品种有:辽宁1号、陕核1号、辽宁5号、辽宁7号、新纸皮。晚实核桃品种有:礼品1号、礼品2号。介绍了核桃在园地选择、品种选择与配置、栽植方式和密度、幼树防寒、土壤管理、整形修剪、采收和贮藏等方面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良种的调查筛选是林木引种驯化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基础工作,笔者调查了北方核桃产区7 a生早实核桃品种(无性系)18个在鄂西地区栽培的抗病能力,调查了南方核桃产区10个核桃品种在鄂西地区栽培的抗寒能力,综合比较鄂西地区与国内核桃产区的气候条件,确定云南、河北、山东、辽宁核桃产区的辽宁一号、鲁光、香玲、元丰、中林、云杂系列品种为鄂西地区区域化试验的试验材料。建议开展不同品种在鄂西地区适生区域选择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2年生核桃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光响应过程,探讨持续干旱过程对核桃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为核桃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核桃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表观量子效率持续降低,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都是先降低再升高,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土壤水分梯度间没有明显规律且差异不大。综合分析认为核桃为阳生树种,且管理核桃时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应该高于48.8%。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油茶采穗圃里油茶春梢叶片和茎段内各种矿质元素的变化规律,从而给油茶采穗圃的标准化管理和精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对长林18号和53号春梢穗条在腋芽萌发至木质化各个生长阶段的矿质元素和干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穗条中的氮、磷和钾含量在穗条从腋芽萌发至木质化的生长过程中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品种和叶片与茎段的不同部位间均存在差异;氮和锰元素,叶片内的含量均高于茎段内的含量;磷和钾元素,叶片内的含量却低于茎段内的含量;镁元素在叶片和茎段内的含量差距较小;在穗条生长初期,茎段内镁含量高于叶片内镁含量,随着叶片的不断生长,其含量均有所上升,之后两者含量逐渐相近。镁、锌和锰元素在茎段内的含量均较稳定,锰元素在叶片内的含量变化较大。氮、磷、钾含量在叶片和茎段内的含量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叶片内氮与镁、锌和锰含量间的相关性均较强,而叶片中锰与钾元素的含量间呈负相关;茎段内的磷与镁、锰元素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叶片内微量元素镁与锌间呈负相关,而茎段内镁与锰间呈显著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条在各个生长阶段的氮、磷和钾含量呈现出协同变化的趋势,茎段内各营养元素的含量比叶片内的更丰富,叶片内氮含量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影响较大,锰含量的增加对钾含量有影响。穗条中的单位干物质含量随其木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而不断增加,且长林53号高于18号;穗条含水率,两个品种间变化趋势一致且下降幅度接近。  相似文献   

14.
核桃是绥中县乃至我国的主要经济林树种。核桃的新品种选育和开发是促进核桃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培育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核桃新品种,绥中县水口林场经过多年的研究,于2014年选育出了水口2号核桃新品种。水口2号核桃树势中庸健壮,树姿开张,品种丰产稳产,坚果品质优良,可在绥中县周边地区如建昌、凌源等地普遍种植。  相似文献   

15.
用美国黑核桃中的东部黑核桃和魁核桃为母本,中国核桃中的铁核桃和普通核桃以及它们的混合花粉为父本杂交,6种杂交组合均获得了与双亲出现显著增长差异的优势F1代单株苗木,进一步繁殖无性系开展造林中试,有望获得美国黑核桃与中国核桃优良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6.
以引种的‘香玲’核桃为试材,对襄阳市保康县不同海拔区域的核桃生长结果习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长年限下,引种的‘香玲’核桃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在海拔700~800 m呈现最大值,单株冠幅面积和单株结果数量在600~700 m呈现最大值,700~800 m产量最不稳定,病果率在海拔600~700 m最低;在海拔800 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树体平均高度、树体平均地径、单株冠幅面积和单株结果数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保康县600~800 m区域是最适宜‘香玲’核桃引种的区域。  相似文献   

17.
Pestofotiopsis sp.感染核桃引发的真菌病害是影响大理州核桃产业发展的主要真菌病害类型。经过连续3年的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1500倍液和腈菌唑5%高渗乳油2000倍液对Pesta-lotiopsissp.为害的枝、叶、果均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二者差异不显著;7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倍液仅对果实病害的防治有明显效果,对枝、叶的防治效果则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