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猪人工授精技术具有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疫病传播等很多优点。从1985年开始,辽宁省凌源市在三道河子等22个乡镇筹建猪人工授精站,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并实行送精到户,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从种公猪的保健、精液处理、运输、输精适宜时间的判定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得到了养猪户  相似文献   

2.
目前,猪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完善,从操作流程和配种效率等方面极大地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加快了优良种猪的传播速度,显著增加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种公猪的调教采精是开展人工授精的前提和基础,沙子岭种公猪的调教要从品种特征、年龄与体重、营养水平、器械及调教方法等多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3.
王军  张良 《畜禽业》2007,(7):21-21
<正>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经过30年的推广应用,已经被广大养猪户所接受。送精到户不但方便了养猪户,节省了饲养种公猪的费用,减少疾病的传播,更重要的作用是加快了猪品种的改良。由此而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目前已被广大技术员所掌握,并且已达到了熟练操作的程度,现仅就在猪人工授精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并值得注意的环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周红军 《畜禽业》2012,(11):50-51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以种猪培育和商品猪生产为目的,而采用的简单、实用、有效提高猪的繁殖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方法,有减少公猪饲养量、提高优秀公猪配种效率、减少疾病传播和提高猪场繁殖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但也受到母猪生殖系统疾病发病高、受胎率低、产仔少等因素制约。文章从三个方面分析母猪人工授精失败的原因,提出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郭苓 《畜禽业》2013,(7):57-59
<正>宝应县年饲养能繁母猪2.5万头。2001年以来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大力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特别是仿生输精技术,生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到90%以上,生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从原来的54%提高到86%,窝均产仔10.8头,育肥到100kg比本交平均缩短了20d。生猪良补项目实行免费供精,社会劣质种公猪由于收费高而被自然淘汰,大中型养殖场停止了饲养种公猪  相似文献   

6.
提高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象忠 《畜禽业》2006,(6):24-25
与自然交配相比,猪人工授精技术应具有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饲养种公猪数量,能大量节省饲养管理费用,公母猪不直接接触,有利于防疫和减少疫病的传播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笔者根据几年在学院种猪场的生产实践,总结了提高种猪人工授精效果的几项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生猪饲养量接近4亿头。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人工授精不仅可以减少公猪的饲养头数,加大公猪的选择强度,充分发挥优秀公猪的遗传潜力,同时,通过人工授精还可以减少性传播疾病,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人工授精技术  相似文献   

8.
陈宽友  曹进 《畜禽业》2006,(12):16-17
养猪生产的工厂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促进了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普遍应用.也把公猪的生产管理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公猪饲养水平的高低。对猪场效益的突破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多方优化公猪的饲养管理意义很大。  相似文献   

9.
韦骏  莫兴恒 《畜禽业》2007,(7):19-20
<正>猪人工授精是否成功一般以公猪输配母猪数量的大小、受胎率的高低、窝产仔数的多少来决定。近年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地发展,尤其是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强、输精方式不断改善,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无论是在公猪输配母猪比例、受胎率还是窝产仔数上都要好于本交。  相似文献   

10.
猪人工授精的几个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立新 《畜禽业》2001,(7):60-60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科学养猪的技术措施之一,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市应用十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全市猪一次情期受胎率达90%以上,窝平产仔数13 1头,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产仔数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11.
徐志洪 《畜禽业》2005,(10):14-15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利用器械的方法采取公猪的精液,对其进行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适当处理,再用器械把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猪子宫内从而使其受孕的一种方法。猪人工授精技术是进行科学养猪、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市自70年代开始引用猪人工授精技术以来,逐步推广应用到各乡(镇),现在我市的大部分乡(镇)、商品猪场采用这一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刘刚 《畜禽业》2006,(8):28-32
因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可节省5~10倍以上的公猪的饲养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栏舍的利用率;可以扩大的优良公猪的利用率,有利于优良基因迅速扩展到种群,加速猪群的改良,同时可以将优良公猪应用到商品群,防止本交的局限性;可以减少因本交而导致的生殖疾病的传播;保证了每头母猪配种所用精液的合格,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成绩;可解决育种需要,不必引入公猪所带来的成本及防疫风险,实现了异地交配;可避免公母猪体格差别太大而难以完成的配种任务;有利于大量母猪同期发情配种,适合于工厂化管理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各大中型养殖场及个体养殖户的欢迎和采用,但同时人工授精技术也有相对不足的一面,如公猪患有不良的隐性基因就会在种群迅速扩散;公猪如患有可能经精液传播的疾病如伪狂犬,猪瘟,非洲猪瘟,布氏杆菌等就会经精液迅速传播,人工授精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各个环节应严格的卫生操作等。生产中常因对精液的质量把关不严,不正确的输精操作过程使得各养猪场对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效果普遍不理想,有的甚至对实施人工授精技术以后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反而低于采用本交,使得部分养猪企业和个人最终又选择了采用本交。综其原因:对人工授精技术不足的一面应用的不够好,其主要表现在后备公猪的选留、公猪站的管理、精液生产的质量检控、人工授精设备及用品的管理与应用、输精技术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就针对上述原因探讨如何加强人工授精站的管理及母猪输精管理来提高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13.
李连敏  裴爱民 《畜禽业》2006,(12):37-37
近年来.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养猪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已普便推广.尤其是集约化养猪场的推广与应用日益显示出它在降低公猪饲养成本、提高母猪繁殖力、减少疾病传播以及提高良种普及速度.进而提高良种进程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1发病情况2011年2月23日辖区某猪人工授精供精站,在调教种公猪的过程中,由于工人对假母猪所用母猪皮制作保存不当,致使母猪皮变质,引起2d内爬跨假母猪的13头公猪先后全部中毒,经抢救治疗,死亡2头,治愈11头,死亡  相似文献   

15.
唐厚贵  徐峰 《畜禽业》2010,(7):44-45
<正>随着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有序推进,我站被主管部门指定为猪人工授精供精中心,承担全区能繁母猪配种任务,2009年初已陆续引进长白、约克、杜洛克种公猪31头。我们组织技术人员,采用诱导、移身和综合调教方  相似文献   

16.
刘召乾  闫琴 《畜禽业》2005,(9):35-35
采精前,先剪去公猪包皮周围长毛,假台猪及种公猪的阴茎包皮、腹下等处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干净。采精员要修短指甲并磨光,并用75%的酒精擦净消毒。当公猪爬上假台猪后,依采精员的习惯,可蹲在假台猪左或右侧,在公猪爬跨抽动几次阴茎挺出后,采精人员迅速以左或右手手心向下握住阴茎,并以拇指顶住阴茎前端防止擦伤,握的松紧度以阴茎不致滑脱为度。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3,(10)
通过近3年鸡人工授精的实践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详细介绍了鸡人工授精的意义、采精技术、精液检测技术及输精技术,有力地推动了鸡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及普及。  相似文献   

18.
张登辉 《畜禽业》2007,(6):21-22
<正>猪的人工授精具有提高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减少种公猪饲养量,节省养猪成本;增加遗传性能优良的公猪的利用率,扩大良种覆盖面,加快猪的改良速度;克服时间和区域差异,可以异地配种,减少种猪生殖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提高母猪的受胎率;节  相似文献   

19.
张能适  黄平 《畜禽业》2005,(8):38-39
贺州市八步区是广西的养猪强区,去年存栏母猪85269头,外调肉猪1092095头。我区很重视猪的良种推广工作,首先在农村全面推广猪人工授精,建立猪人工输精网络,实行统一供应优良猪精液。在推广这一技术中应用猪精液井水(14~20℃)保存方法尤为必要和实用。为此,笔者从2002年4月开始至2003年10月,对公猪精液井水保存添加咖啡因的保存效果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游金进 《畜禽业》2009,(9):88-89
延平区是我省生猪养殖大县,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这项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运用好猪人工授精技术,逐步以先进的科学的规范的管理方式完善现有的管理方式,从而提升人工授精工作,进一步促进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效益,保持生猪产业持续发展,本文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持续发展的思路提出:加强种源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档案及制度;规范管理、搞好检测;改善设施设备;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合理布局建好网络;借助国家政策扶持推动持续发展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