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Nios Ⅱ特点,阐述了将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移植到Nios Ⅱ处理器的方法,利用Altera公司的Quartus Ⅱ软件和Nios ⅡIDE集成开发编译环境,编写了3个移植文件,实现了嵌入式软硬件平台接口。通过Nios Ⅱ IDE的在线观测和DE2板的实际硬件测试表明,创建的任务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农业节水灌溉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农村土地分户承包、作物种植多样化的特点,利用嵌入式系统高速可靠的控制性能及方便的网络拓补能力,设计了一种农业节水灌溉系统。构建了此系统的网络拓补结构,设计了此系统的硬件各构成功能模块,及一种漏斗状的节水灌溉接头,在硬件平台上移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W INCE,利用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验证了此系统的可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μC/OS-Ⅱ是开放源代码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介绍一种基于μC/OS-Ⅱ的三维运动平台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该系统采用ARM7处理器作为主体,由嵌入式控制系统控制显示、检测、运动等任务。重点对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进行详细阐述,给出系统的设计流程,并对系统功能进行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4.
以PowerPC为例,讨论了基于PowerPC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与PC机进行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编程实现,突出了PowerPC平台的特点。介绍了一个具体的系统实现,对基于PowerPC的Vx-Works串口通信开发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是当前农业节水信息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针对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在实时性上表现较差而难以满足应用需求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基于Web的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的结构和数据传输实时性瓶颈,提出了通过数据推送模式提高实时性的方案,并对数据层与逻辑层、逻辑层与表现层之间的具体数据推送模式进行了设计。通过编程开发完成基于Web的灌溉控制系统的构建,实现了数据实时推送的机制,并对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指令发送过程的实时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数据采集平均延时为1 676 ms,控制数据从发送到结果返回的平均延时为3 378 ms,基本能够满足其设备控制和灌溉决策的需要;软件系统内采集和控制过程的数据库至客户端数据传输的平均延时分别为124 ms和118 ms,消除了数据拉取模式中的延时因素,对提高系统实时性起到了重要作用。该研究为基于Web的实时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6.
上海数字农业系统集成平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开发农业监测设备和环境调控机电设备通信协议服务器,解决应用软件与不同厂家设备的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通信协议不一致的难点,实现农业监控现场总线等异构网与以太网的集成.集成平台采用了Web GIS与组态动画嵌入技术,将数字农业各项技术系统成果集成为一体,实现了对各子系统统一监测、控制和跨子系统的联动,为用户提供了空间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和资源共享、远程管理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7.
采用CAN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16信道分布式数据采集.将CAN总线技术、嵌入式系统与10位数据采集技术结合起来,利用CAN总线将多台UP—ARM3000嵌入式开发系统平台互连,并在UP—ARM3000嵌入式开发系统上设计一个有图形接口的数据采集软件.可实现两个控制系统之间的数据显示和传输,及与上一级控制系统、PC机之间的数据显示和传输,在实际应用中运行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针对温室执行机构电力柜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执行设备控制方法,设计的控制器采用五个单相磁保持继电器作为动作执行元件,通过过零点检测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配合相应的嵌入式软件实现温室设备的实时监测与控制。试验证明,该控制器满足设计要求指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自动引导车作业平台是研究自动引导车的基础,自动导航控制技术是自引车移动作业平台的重要技术之一.为了开展自引车移动作业平台及其导航控制技术研究,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等集成与融合,研制了一种以蓄电池为电源,步进电机为动力的自动引导车作业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视觉导航控制系统,论述了视觉导航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平台能按预定的路线行走.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基本特性及应用现状,针对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平台多样性的特点,重点分析介绍了μCOS-Ⅱ在80186上的移植及测试过程,并简要介绍了μCOS-Ⅱ在ARM等其他嵌入式硬件平台上移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案难以满足高精度控制的要求和不能实现比例同步控制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带PI补偿控制的改进型偏差耦合控制结构,可适用于多电机完全同步和比例同步控制.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设计了自适应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来实现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跟踪控制.建立了4台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同步控制仿真模型,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多电机同步控制结构相对于带固定增益补偿的控制结构具有更高的同步控制精度.与PID和常规滑模控制算法相比,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策略具有更高的同步稳定性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有机农业技术中的病虫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关于生物防治,当前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加强天敌的保护利用,起到“防”的效应;二是利用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形成生物制剂,作为应急手段,及时控制病虫的危害,起到“治”的作用。此外,也介绍了农业防治措施及其它非化学的有效防治手段等。  相似文献   

13.
访问控制技术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一种重要技术。介绍了访问控制技术的一般原理,阐述了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当前比较流行的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和基于任务的访问控制模型;另外还介绍了目前人们研究的其他几种访问控制模型;最后,指出访问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根结线虫的生活史及为害状况,总结了根结线虫的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传统防治4类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是为害柑桔新梢的主要害虫。主要从农业、化学和生物防治3个方面综述柑桔潜叶蛾的防治方法。概述农业、化学防治的主要研究内容;生物防治方面,论述国内外柑桔潜叶蛾的主要寄生性天敌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种类、性引诱剂的使用、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的利用、病原微生物的利用等方面在防治柑桔潜叶蛾中的研究概况,并讨论今后持续综合防治柑桔潜叶蛾的发展趋势,以为今后柑桔潜叶蛾持续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农药的投入,节约防治用工,节省肥料,减少环境污染,生产出无公害(绿色)优质稻米,增加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7.
防治草履蚧首先要加强苗木检疫和虫情监测,虫害一旦发生,危害面不广时,可采取物理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发生面积大或物理、人工防治时机错过时可先行化学防治,再配以物理防治和人工防治。草履蚧对树木的危害虽然比较严重,但只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采取人工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完全可以将虫害控制在不致对树木造成危害的程度,甚至将其彻底消灭。  相似文献   

18.
变频调速自动控制系统由锅炉出水温度控制系统、总送风量调节系统和炉膛出口负压控制系统组成。根据实际负荷变化,调节给煤量,使锅炉出水温度与给定值相等;调节送风量,保证炉膛烟气O2为给定的最佳值;调节锅炉排烟量,将炉膛出口负压控制在给定值。与手动控制系统相比,燃煤利用率和节电率被大幅度提高,锅炉处于经济燃烧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控制红花尔基地区樟子松种实害虫为害,对红花尔基樟子松种实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明确了樟子松球果象甲为红花尔基地区主要种实害虫,占种实害虫危害率的72.0%;同时对樟子松球果象甲系统发育地位进行了分析,发现樟子松球果象甲rRNA28S基因与本属(Pissodes)象鼻虫同源性最高,其次为Curculio象鼻虫。另外,2016年在种实害虫发生情况监测的基础上,采取3%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对140.4km^2松林进行航空飞机防治,平均防治成本为2.18万元/km^2,林间药效试验樟子松球果象甲校正死亡率为97.14%,防治区内樟子松球果象甲死亡率>52.00%;球果被害率减退25.32%,挽回种子损失55805.62kg,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华广肩步甲是一种重要害虫天敌。根据在河南省安阳地区的调查,一年发生1—2代,以成虫过冬。成虫捕食盛期在6月中旬,7月上旬大部分个体进入滞育,次年4月上中旬出蛰,6月中旬产卵,每雌可产卵2000余粒。成虫和幼虫对粘虫的控制作用显著。此虫喜在食料丰富,作物密植,土壤湿润疏松的条件下生活,凡作物套种,精耕细作的农田,虫口数量较大,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明显。经初步试验,利用人工饲料,可以饲养繁殖,产生正常后代,为今后大量繁殖利用提供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