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太平二号”蚯蚓食性复杂,喜食畜禽粪便,能够降低畜禽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蚯蚓对硒也有很强的富集作用。该试验在半发酵牛粪中添加不同比例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 SS)与富硒酵母(selenium-enriched yeast, SY)的混合硒(10 mg·kg-1,SS∶SY=1∶1,1∶2,1∶4)养殖蚯蚓,探究硒元素对蚯蚓生长繁殖和蚯蚓粪肥力(N、P、K)的影响,选择富硒蚯蚓的适合养殖浓度及复合硒比例,在蚯蚓处理牛粪的同时提升蚯蚓富硒效果。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在牛粪基料中添加硒元素,蚯蚓的日增殖倍数与日增重倍数较低(P<0.01),试验组中以SS组生长繁殖较好;(2)试验组蚯蚓蚓体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组中,SY组蚓体硒含量显著高于SS组(P<0.05);(3)SY组与混合Ⅲ组(SS∶SY=1∶4)蚓粪中N含量最高,混合Ⅰ与混合Ⅲ组蚓粪的P含量最高,混合Ⅲ组蚓粪中K含量最高;(4)各试验组蚓粪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以混合Ⅰ组蚓粪硒含量最高,SS组蚓粪硒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在饲喂配合饲料的基础上,按鱼体重的0.5%、1.0%、1.5%、2.0%添饲新鲜蚯蚓,研究其对清水江杂交鲤F1代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添饲新鲜蚯蚓能显著增加鱼体肌肉粗脂肪含量,增加量随蚯蚓添饲量增加而增加;对肌肉中主要脂肪酸的含量、酸鲜味氨基酸含量影响不大;添饲鱼体重1.0%和1.5%蚯蚓组的必需氨基酸总量比对照组增加11.67%和7.3%。结论:添饲新鲜蚯蚓能增加清水江杂交鲤F1代的肌肉滑嫩,但不能增加肌肉鲜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粪经蚯蚓摄食处理和堆积发酵处理后成分的差异,为牛粪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参考。选择牛粪经蚯蚓摄食处理(蚯蚓粪)和堆积发酵处理(有机肥)后的产物各5份作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常规营养物质、氨基酸和重金属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蚯蚓粪的水分、全氮、全磷、粗蛋白、粗纤维、铜含量显著低于有机肥(P<0.05);除缬氨酸外,蚯蚓粪的氨基酸总量及其中16种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有机肥(P<0.05);蚯蚓粪中粗灰分、钾、铬、镁含量显著高于有机肥(P<0.05);钙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蚯蚓粪和有机肥中均未检出粗脂肪。结果表明,蚯蚓粪的肥料价值比有机肥差,不适于单独用作肥料,与堆积发酵相比,蚯蚓摄食处理更适于对牛粪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蚯蚓粪营养组成及其对异育银鲫增重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试验将12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蚯蚓粪。连续投喂60d后,测定蚯蚓粪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及鱼体增重率。结果表明,蚯蚓粪中含水分22.6%、粗蛋白质12.44%、粗脂肪0.86%、灰分35.88%、碳水化合物27.74%、总氨基酸6.06%、必需氨基酸为2.48%(占总氨基酸的39.81%),其中可提高适口性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及甘氨酸等含量也相对较多。生长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5%蚯蚓粪异育银鲫增重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29.75%(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23.77%(P<0.05),并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蚯蚓液对樱桃谷鸭生产性能、肌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樱桃谷鸭2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各组分别饲喂添加蚯蚓液0(对照组)、1%、1.5%、2%的基础饲粮,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肌肉品质方面:胸肌粗蛋白含量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5%组(P0.01),粗脂肪含量1.5%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胸肌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含量对照组高于2%组和1.5%组(P0.05);酪氨酸(Tyr)含量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组(P0.05);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1.5%和2%组谷草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蚯蚓液对樱桃谷鸭其他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蚯蚓液2%以下不能显著提高樱桃谷鸭生产性能,对免疫器官发育、胸肌脂肪酸含量和血清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不会影响动物的正常机能;但当饲料中蚯蚓液添加量为2%时对樱桃谷鸭肌肉蛋白质含量、肉质营养水平的提高效果较好;当蚯蚓液添加量为1.5%时可促进肌肉脂肪的沉积,改善肉质的嫩度和风味。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鸡肠粉作为饵料中动物蛋白源(不添加鱼粉),研究补充不同水平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对鲤的含肉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质构特性的影响。选取初重(55.54±0.09) g的鲤1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配制5组等氮等脂的饵料,限制性氨基酸(Met∶Lys=0.318)添加水平分别为0 (G1组,即对照组)、0.5%(G2组)、1.0%(G3组)、1.5%(G4组)、2.0%(G5组)。试验期8 w。结果显示:G4组和G5组鲤的含肉率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鲤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限制性氨基酸添加水平的增加,各组鲤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呈上升趋势。G3组、G4组和G5组鲤肌肉弹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5组鲤肌肉咀嚼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无鱼粉饵料中添加适量的限制性氨基酸能够提高鲤的含肉率,增加鲤肌肉粗蛋白、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提升鲤肌肉质构参数,改善鲤肌肉品质,且...  相似文献   

7.
选取35周龄康乐黄种公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5%、1.0%、1.5%蚯蚓发酵液,试验饲喂45 d。通过检测试验鸡肌肉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情况,了解蚯蚓发酵液对康乐黄种公鸡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0%、1.5%组康乐黄种公鸡肌肉的水分含量明显提高(P<0.05)和粗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5),各组添加0.5%、1.0%、1.5%的对粗脂肪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1.5%组的粗灰分含量显者下降(P<0.05),说明添加蚯蚓发酵液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康乐黄种公鸡的肌肉品质和嫩度。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儿茶素对草鱼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质量为(18.5±0.2)g的草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0.1、0.3、0.5、0.7和0.9 g/kg儿茶素的6种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随着儿茶素的添加,各组间鱼体增重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0.5、0.7和0.9 g/kg儿茶素显著提高了鱼体肥满度(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除0.1 g/kg组外,其余各儿茶素添加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在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脱氢酶活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2)在肌肉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方面,0.5、0.7 g/kg组的总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和C20∶5、n⁃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组间在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及肌肉质构特性、肌肉失水率以及肌纤维密度和直径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0.7和0.9 g/kg组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显示,儿茶素对草鱼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可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肌肉品质。草鱼饲料中儿茶素的推荐添加量为0.5~0.7 g/kg。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与池塘精养草鱼营养品质的差异,选取相同饲料源的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平均体重:(723.89±71.54)g,平均体长:(340.86±8.88)mm]和池塘精养草鱼[平均体重:(680.35±155.13)g,平均体长:(334.00±21.40)mm]各12尾,测定形态指标与肌肉剪切力、质构特性、色泽以及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显示:1)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硬度、黏性、咀嚼性、回复性和剪切力均显著高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2)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肌肉粗脂肪含量低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均高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3)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肌肉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总量(TEAA)和呈味氨基酸总量(TDAA)高于池塘精养草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和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TAA分别为77.11%和76.61%,TEAA和TDAA分别占TAA的40.87%和40.43%、46.10%和46.06%。4)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UFA)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69.68%)高于池塘精养草鱼(68.44%),但差异不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和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1.78%和18.58%,两者差异显著(P<0.0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未检测到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为0.44%;池塘精养草鱼肌肉中EPA含量为0.10%,DHA含量为0.55%。5)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肌肉中钾、镁、铁、铜含量显著高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钠、锌显著低于池塘精养草鱼(P<0.05)。由此得出,循环流水槽养殖草鱼的营养品质总体上优于池塘精养草鱼。  相似文献   

10.
臭气污染不但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而且其中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如氨气、H2S等。氨气、硫化氢、硫醇和甲硫醇等是粪便堆肥过程中主要的臭气成分。该研究探讨蚯蚓粪对鸡粪好氧堆制过程中臭气释放的影响,并且与添加微生物菌剂的阳性对照组和添加土的阴性对照组分别比较。结果表明,蚯蚓粪的除臭效果存在一定的剂量关系,30%蚯蚓粪添加组效果最好。并且蚯蚓粪能有效的抑制氨气和H2S的产生,除臭效果比阳性对照组明显。由此可见,应用蚯蚓粪是一种十分有效且环保的消除畜禽粪便臭味方法,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蛋白质源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及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体成分、肌肉游离氨基酸组成及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设计草鱼和花鲈饲料各3种,分别等氮等能。3种草鱼试验饲料分别为以鱼粉为唯一蛋白质源的CI-FM组(对照组),以混合植物蛋白质(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80%鱼粉的CI-PPB80组及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100%鱼粉的CI-PPB100组。3种花鲈试验饲料分别为以鱼粉为唯一蛋白质源的LJ-FM组(对照组),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棉籽浓缩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50%鱼粉的LJ-PPB50组和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100%鱼粉的LJ-PPB100组。草鱼初始体重为(153.40±0.30)g,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花鲈初始体重为(12.97±0.03)g,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饲喂8周后,检测2种试验鱼的体成分、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及鱼片质构特性、剪切力、滴水损失及胶原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CI-FM组相比,CI-PPB100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花鲈肌肉粗脂肪含量则随替代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LJ-PPB50组显著高于LJ-PPB100组(P0.05)。草鱼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及生物胺前体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花鲈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生物胺前体含量显著升高(P0.05)。2种试验鱼肌肉中存在各自的特异性成分。2种试验鱼生、熟鱼片的质构特性差异较大。草鱼的CI-FM组和花鲈的LJ-FM组生鱼片的硬度、黏性、咀嚼力、回弹力及剪切力均分别显著高于同鱼种的其他2组(P0.05)。对于熟鱼片,草鱼的CI-PPB80组内聚力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花鲈的LJ-PPB100组硬度及黏附性显著高于LJ-FM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结果,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降低了草鱼和花鲈鱼体脂肪的蓄积,对草鱼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不造成影响,使花鲈肌肉呈味氨基酸含量下降,必需氨基酸含量减少,生物胺前体含量升高,货架期缩短;高植物蛋白质源饲料使得草鱼和花鲈的肉质均出现明显下降,而高鱼粉饲料可以保证2种试验鱼有较高的肉质。  相似文献   

12.
配制核黄素含量分别为0.54、2.32、4.08、5.78、9.28和19.35 mg/kg的6种纯化饲料,投喂初始均重为(11.21±0.16)g的草鱼幼鱼8周,通过研究核黄素对其生长性能、肝胰脏中D-氨基酸氧化酶(D-AAO)与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及体成分的影响,以确定草鱼幼鱼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结果表明:0.54和2.32 mg/kg组草鱼幼鱼的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核黄素含量的增加,草鱼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肝胰脏中D-AAO及肠道中消化酶活力均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当饲料中核黄素含量为5.78 mg/kg时,以上指标均达到最大值;5.78 mg/kg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0.54 mg/kg组(P0.05),但饲料中核黄素含量对脏体比、肥满度及全鱼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折线模型回归分析表明,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54 mg/kg;肝胰脏中D-AAO活力达到最佳时对饲料中核黄素的需要量为5.99 mg/kg。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不同比例组合的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及乳酸菌(Lactobacillus B 和Lactobacillus W),经固态发酵筛选发酵麸皮的最优条件,并通过提取草鱼肠道不同部位的消化酶液对最优发酵麸皮进行离体消化研究。以未发酵麸皮作为对照组,依据接种菌种及其比例设6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进行固态发酵,测定发酵麸皮的酸度、菌落数及粗蛋白质含量,筛选出最优发酵组;利用草鱼肠道提取消化酶液,对未发酵麸皮和最优发酵麸皮进行离体消化,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及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3组发酵麸皮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23.67%,与未发酵组相比提高了56.56%;且菌落数在96 h达到7.8×108 CFU/g,明显高于其他试验组,而酸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故筛选出试验3组为最优发酵组。未发酵麸皮组和最优发酵麸皮组的粗蛋白质、干物质消化率及氨基酸含量均以前肠最高,中肠次之,后肠最低,且最优发酵麸皮组体外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未发酵麸皮组(P<0.05)。经营养成分分析和离体消化研究发现,发酵麸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可部分替代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对草鱼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9.66 g的健康草鱼630尾,随机分为7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7组草鱼饲喂如下试验饲料:正常磷(磷酸二氢钙添加量2.0%)正常鱼粉(鱼粉添加量3.0%)饲料(对照)、低磷(磷酸二氢钙添加量1.3%)正常鱼粉饲料、低磷正常鱼粉并添加0.03%植酸酶饲料、正常磷低鱼粉(鱼粉添加量1.5%)饲料、正常磷低鱼粉并添加0.05%蛋白酶饲料、低磷和低鱼粉饲料、低磷低鱼粉并添加0.03%植酸酶和0.05%蛋白酶饲料。饲养试验持续56 d。结果显示:与饲喂正常磷正常鱼粉饲料草鱼相比,饲喂低磷低鱼粉饲料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营养物质(干物质、蛋白质、钙和磷)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和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低磷正常鱼粉饲料、正常磷低鱼粉饲料、低磷低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植酸酶、蛋白酶、植酸酶与蛋白酶后,草鱼的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低磷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和蛋白酶能够提高草鱼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力,从而改善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对鱼粉(国产)、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菜籽粕、米糠、豆粕、酶解羽毛粉、棉籽粕、小麦麸、玉米蛋白粉和花生粕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总能以及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按照基础饲料和待测饲料原料7∶3的比例构成,并添加0.5%的三氧化二钇(Y2O3)作为外源指示剂。挑选初体重为(290.02±2.82)g的鳙鱼,随机分成11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随机选取1组作为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剩余10组为试验组分别投喂试验饲料。投喂1周后通过虹吸法收集粪便。结果表明:1)10种饲料原料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的范围分别为69.9%~85.7%、73.5%~88.3%、81.2%~91.1%和81.9%~86.3%。2)在10种饲料原料中,米糠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而鱼粉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最高;酶解羽毛粉的干物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最低,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低。3)各饲料原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基本维持在65.59%~99.17%,且都以小麦麸较低。由此可见,鳙鱼对鱼粉具有很好的利用效果,其次是豆粕和花生粕,而酶解羽毛粉中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最低,小麦麸各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均比较低。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鱤幼鱼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鱤幼鱼赖氨酸的需求量.试验设计7组等氮饲料,其中对照组饲料蛋白质源全部为结合蛋白(鱼粉和酪蛋白),试验组饲料在对照组饲料的基础上利用晶体氨基酸替代部分酪蛋白,并通过添加不同水平的L-赖氨酸盐酸盐使赖氨酸水平在1.9%~4.5%之间(0.5%的梯度).试验选取初始体重为(2.36±0.08)g的鱤幼鱼378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鱼),每组随机饲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使用晶体氨基酸替代部分酪蛋白后,鱤幼鱼的生长性能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3.46%和3.94%组的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45%、2.95%、3.46%和3.94%组的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鱤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干物质和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肝胰脏脂肪酶活性,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含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饲料赖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鱤幼鱼可以利用饲料中的晶体氨基酸,利用效果与饲料氨基酸组成的平衡性有关;以增重率为指标,通过二次曲线模型得出鱤幼鱼赖氨酸需求量为饲料干重的3.40%(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饲料干重的46%).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对异育银鲫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无机微量元素能显著促进异育银鲫生长,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其中,以65%替代无机微量元素的促生长效果最好,饲料利用效率最高,日特定生长率和饲料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5.37%和26.32%。②用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后,鱼体水分、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以65%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后,鱼体蛋白含量提高1.75%;鱼体脂肪含量在35%、50%、65%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后,均有增加。③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35%、50%、65%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对鱼体肥满度没有产生影响,但内脏比均增加。④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以35%、50%、65%替代无机微量元素后,提高了成活率、降低了养殖饲料成本。⑤在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基础上再添加黄霉素,具有更好的促生长效果和更高的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和肠道离体灌流模型研究了鲫鱼和草鱼肠道对酪氨酸(Tyr)、脯氨酸(Pro)的吸收量、吸收速率、跨壁运输量与氨基酸灌流时间和灌流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Tyr、Pro灌流浓度的增加,鲫鱼、草鱼肠道的吸收速率与其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但鲫鱼对Tyr、Pro的吸收转运速度明显高于草鱼。随着鲫鱼、草鱼肠道内Tyr、Pro灌流的浓度逐渐下降,留存于其肠道的两种氨基酸的比例也随之下降,而通过肠道转运到肠道外的比例则逐渐增加,但草鱼转运到肠道外的比例极显著低于鲫鱼(P<0.01)。一般,鲫鱼肠道对Tyr、Pro的总吸收率随着灌流氨基酸浓度的下降而下降,草鱼肠道对Tyr总的吸收率随着灌流氨基酸浓度的下降而呈上升趋势。对Pro的总吸收率以5mmol.L-1组(8.14%)最高。且鲫鱼对Tyr、Pro的总吸收率低于草鱼相应的氨基酸浓度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