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莴笋又称茎用莴苣,主要食用未开花的肥嫩的花茎,是我国南方和北方普遍栽培的春季和冬季供应的主要茎用蔬菜之一。鸡腿菇废料内仍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做为优质有机肥料施入土壤来栽培莴笋。为进一步降低莴笋的栽培投入成本。提高莴笋栽培的产量和品质,我们对鸡腿菇废料栽培春莴笋优质丰产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用鸡腿菇废料栽培春莴笋的产量性状和质量性状均取得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莴笋栽培技术张永宽,苑相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种类要求多样化,南菜北种,无公害蔬菜使人们倍受欢迎。几年来,我市对莴笋的栽培逐渐增多,目前已达二百余亩。它不但能增加蔬菜品种.也很少受病虫害的危害。一、大棚栽培:春季栽培:1.品种:莴笋有两种类...  相似文献   

3.
莴笋双膜覆盖高效栽培法陈宝宽丁忱朱瑞金顾桂华潘秀萍(江苏省东台市蔬菜研究所224200)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郊区一些菜农在冬春季节应用竹木结构的简易塑料拱棚加地膜覆盖等保护设施,实现了莴笋反季节高效益栽培。1995年20hm2莴笋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提早...  相似文献   

4.
莴笋在不少地方已周年栽培。但栽培中植株往往易出现叶小叶少、茎细节稀、嫩茎徒长窜高呈棍棒状的先期抽薹现象,影响产量,降低品质。总结近年来的生产经验,莴笋嫩茎窜高抽薹的原因及有效控制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飞桥莴笋又叫紫叶莴笋、香莴笋,肉绿、香味浓,深受当地消费者的青睐。2001年衢州地区小规模引进,主要作为秋莴笋栽培。由于不熟悉该品种的生长习性,常因播期过早发生未熟抽薹,或因播种过迟受冻。通过几年摸索,当地菜农采取秋冬保护地栽培、露地越冬栽培,避免了先期抽薹和冻害,获得了高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一般667m^2平均产量3000-4000kg,按批发价0.5元/kg计算,667m^2产值达1500-2000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莴苣,学名LactucasativaL.,是菊科莴苣属能形成叶球或嫩茎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古罗马,古希腊时期,在地中海沿岸普遍栽培。16世纪在欧洲出现结球莴苣。5世纪甚宦传入我国,并演化出茎用类型─—莴笋。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栽培叶用莴苣,我国以莴笋栽培?..  相似文献   

7.
江苏如皋市塑料大棚莴笋在秋、冬、春季均可栽培,栽培模式有大棚春豇豆—大棚冬莴笋,大棚春豇豆—大棚秋莴笋—大棚春莴笋,大棚春豇豆(或四季豆)—夏秋豇豆—大棚冬春莴笋等多种类型,可根据市场需求、上市季节选择合适的栽培模式及品种;大棚莴笋一般育苗后移栽大田,可用露地育苗。但秋、冬莴笋育苗期间,为防暴雨冲淋和高温干旱,可采用防雨育苗和遮阳网覆盖育苗。其种植用工量少,高产稳产,净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8.
翟洪民 《中国蔬菜》2005,1(1):45-46
茎用莴苣(莴笋)在不少地方已实现周年栽培四季供应。但栽培中植株易出现叶小数少、茎细节稀、嫩茎徒长的先期抽薹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总结近年来的生产经验,莴笋嫩茎抽薹、徒长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有以下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薹干莴笋的引种栽培刘锦兰李贵林(甘肃省白银市农技中心730900)(白银市景泰县农技中心)薹干菜又名响菜,是一种莴笋的干制加工产品。其专用品种薹干离笋,原生长在淮河流域一带,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资料,薹干富含多种维生素、糖类、氨基酸及人体必须的...  相似文献   

10.
夏莴笋栽培为句东农场在本系统参展的成果之一。由于夏莴笋在8月中旬蔬菜秋淡时节应市,颇受消费者欢迎。栽培夏莴笋经济效益较高,据测产,单株重约250克,亩产约650公斤,亩产值700元左右。夏莴笋生长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其栽培要点如下: 1、选用良种,适期播种夏莴笋选用耐高温、高湿、抗病、生育期短、长势好的白皮二号品种,于4月初把种子浸泡24小时后.放在  相似文献   

11.
简述春莴笋栽培的品种选择,介绍春莴笋栽培的方法、技术和病虫害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一号圆叶莴笋 一号圆叶莴笋是我所继苦荬叶选出后的适应性强,可四季栽培的优质、高产良种。  相似文献   

13.
文范纯 《中国蔬菜》2014,1(9):83-85
丝瓜—冬莴笋—春莴笋栽培模式效益较好,每667 m2 年收入达4 万元以上,但为了克服连作障碍,还应考虑与水稻、菜薹轮作。  相似文献   

14.
大棚莴笋一番茄种植模式是在坎墩街道农业园区,已连续种植5年,栽培面积20hm^2,已成为慈溪市最大的大棚莴笋生产基地。该种植模式栽培容易,技术简单,667m^2产值达2万左右。夏季还有3个月的休闲洗盐时间,值得推介。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我们于1988年和1989年进行了小高畦秋番茄间作莴笋栽培,两年的栽培表现了番茄病毒病、青枯病的发病率和莴笋抽?率都明显降低。平均亩产番茄3846.3公斤,莴笋(净重)1220.4公斤。具体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栽培在秋冬种莴笋区的应用效果表明,秋冬种莴笋在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长势好,在同等农艺措施管理水平下,比非地膜栽培的单株茎重、茎粗,且田间病株率低、用工少、上市早,整体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试验对引进的20个莴笋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品质比较,筛选出青香红尖叶莴笋、红美人莴笋、紫金山、紫千红尖叶莴笋、红焰焰尖叶莴笋、号红良玉、长香小陶莴笋等栽培适应性较强、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的优良莴笋品种。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莴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笋是莴苣中的一种,莴苣属菊科,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茎用莴苣就是人们常叫的莴笋,长日照植物,在春季长日照条件下抽苔开花,是半耐寒性蔬菜,不能忍耐长期-1—2℃的低温,同化作用最适温度17—20℃,超过20℃同化作用减弱,超过30℃时同化物质几乎全部为呼吸消耗。在我国上海、广东、广西.重庆、四川部有栽培习惯,生长期短,耐高温多湿,抗寒,适应性强.丰产、质优。在重庆四季都可栽培,供应市场,茎用莴苣茎、叶均可食用,可炒食,凉拌、做泡菜,还可加工酱莴笋、糖渍莴笋,是广大群众喜爱的蔬菜之一。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9.
莴苣在分类上属菊类蔬菜,食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茎用莴苣(俗称莴笋、莴苣笋、青笋等)和叶用莴苣(俗称生菜、西生菜、千金菜等)两类。一般莴苣在我国南、北均普遍栽培,生菜在南方栽培较多,是一种重要的大众蔬菜,因其具有增强消化、促进食欲及一定的镇痛和催眠作用,因此也可以列为保健蔬菜。2003年我镇在罗前村栽培茎用莴苣(早熟莴笋)56亩,以春季栽培为主,亩产平均达1260kg。  相似文献   

20.
莴笋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引进的20个莴笋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品质比较,筛选出青香红尖叶莴笋、红美人莴笋、紫金山、紫千红尖叶莴笋、红焰焰尖叶莴笋、号红良玉、长香小陶莴笋等栽培适应性较强、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的优良莴笋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