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黄河高含沙水微灌的严重堵塞问题,综述了高含沙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动态,诸如沉沙池、过滤器、化学及生物处理法、非全流过滤法,对微灌研究与推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压力全流过滤器在过滤高含沙水时存在的滤网易破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过滤高含沙水的柔性非全流过滤方法及其装置,并用其过滤水进行了滴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来水量一定时,非全流过滤装置的滤水量随滤水管放置的正坡坡度增加而减小,当滤水管处于平坡时,滤水量最大,当滤水管处于负坡时,滤网堵塞严重。当水源含沙量介于1.3-3.0kg/m^3之间时,采用200目柔性滤网非全流过滤,滤排比介于1.07-1.55之间,滤后水泥沙颗粒均小于0.1mm,且小于0.074mm的占98%以上。若配合定期冲洗,滴灌管可以正常工作。此装置只要0.1m以上的自然水头就可过滤。这为黄河高含沙水微灌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研究黄河含沙水沟灌和自流微灌条件下酿酒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索贺兰山东麓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状况,根际土壤水分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地区使用自流微灌系统较传统沟灌可节水1 673.7 m~3/hm~2,灌溉水利用效率较沟灌高8.47 kg/m~3;自流微灌系统的末级输水管的各溢水口出水量间差异不显著,灌水均匀度较高,能够满足生产需要,但输水软管首部至尾部各溢水口肥料均匀度在0.05水平上达到了显著差异,效果不佳;在产量和品质方面,自流微灌能够提高浆果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利于酿造优质葡萄酒的糖酸比例形成,百粒质量较沟灌增加10.0 g,但经济产量间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4.
针对压力全流过滤器在过滤高含沙水时存在的滤网易破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过滤高含沙水的柔性非全流过滤方法及其装置,并用其过滤水进行了滴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来水量一定时,非全流过滤装置的滤水量随滤水管放置的正坡坡度增加而减小,当滤水管处于平坡时,滤水量最大,当滤水管处于负坡时,滤网堵塞严重.当水源含沙量介于1.3~3.0kg/m3之间时,采用200目柔性滤网非全流过滤,滤排比介于1.07~1.55之间,滤后水泥沙颗粒均小于0.1mm,且小于0.074mm的占98%以上.若配合定期冲洗,滴灌管可以正常工作.此装置只要0.1m以上的自然水头就可过滤.这为黄河高含沙水微灌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5.
高含沙河流管道穿越冲深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含沙河流汛期常常发生大小大沙的高含沙洪水,由于高含沙洪水的性质不同于一般挟沙水流,在涨洪过程中常常出现强烈的河槽冲,在这样的河流上,管道设计埋深是保障穿越工程安全的重要参数之一,它与河流的冲恻深度有关,在长输管道的穿跨越设计规范中,对河道的冲刷计算是沿用60年代初期铁道部门研究提出的“64-1”公式,从工程角度出发,根据高含沙水流特点,对高含沙洪水冲刷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几种常用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比较和实例资料检验,分析表明,“64-1”公式不适用于高含沙水流条件,提出的以张瑞谨起动流速公式为基础的冲刷计算方法,与实例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旱塬区棉花地下微灌补水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旱塬区5种地下微灌补水系统对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3年试验结果表明,5种地下微灌补水系统均可提高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其中微灌补水系统1效果最好,其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比传统旱作分别可提高35.6%~55.1%和26.9%~46.7%,新增投资收益率高、回收期短。  相似文献   

7.
自压软管微灌是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规模化生产经营的一次技术革命。它以运行成本低,增产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对水源要求不高而迅速被农户接受。2005年推广常压软管微灌1.5万公顷,创造农场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奇迹。为了使膜下常压软管微灌技术的推广具有可持续性,农场针对2005年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膜下常压软管微灌技术进行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现就2005年推广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保护地内微灌技术应用现状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100026)沈雪民张学军在保护地中使用微灌(把微灌带置于地膜以下)能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等生态环境,起到提高土温及气温、降低空气湿度的作用,从而能获得增产、增收、省水、省工、省肥等...  相似文献   

9.
大棚软管微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微灌系统具有节水、增产、降湿、省工、高效等许多优点。应用微灌技术较好解决了因传统的人工灌溉方式所引起的土壤板结、养分流失、病害严重等问题,有效保证了作物生长条件。宜昌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从1996年开始引进软管微灌技术进行示范研究与应用,作为引进技术消化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0.
《陕西农业科学》2010,(4):151-151
微灌地膜是在原生产聚乙烯薄膜本体上,按照微灌技术的要求,利用塑料成型原理,加工成一种薄膜覆盖的微量灌水系统,具有膜下微灌的型式。水流由毛管两侧微孔流出,遇地膜而呈线源方式湿润土壤,直接供水到作物棵间与根部,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气、热状况,它具有微灌和覆盖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1.
微灌系统     
《云南农业》2010,(6):17-17
喷灌和微灌的系统组成基本相同。相比较而言,微灌更为精细、准确,微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水供肥,有的还可调节株间的温度和湿度,不会造成土壤板结,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有利于实现高产稳产。提高产品质量。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微灌较其他灌水方法一般可增产30%左右。下图即为微灌系统的组成图,其中包括水源、首部枢纽(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设备和仪表等)、输配水管网、灌水器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我省高含沙引浑的发展过程,高含沙浑水的主要性质,并将近年来对室内外渠槽的流态、阻力和挟沙规律等方面研究成果作了较系统介绍,特别对明渠道层流运动的不均匀性和停滞层的发生规律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由我院土肥所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环塔里木特色果树微灌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干旱区成龄红枣微灌技术研究与示范",针对环塔里木盆地快速发展的特色林果业要求,以提高成龄红枣水分利用效率、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红枣微灌灌溉制度、形成优化微灌技术。项目自2007年执行以来,3年时间内,以环塔里木地区最  相似文献   

14.
软管微灌技术的正确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管微灌技术的正确使用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张学军,沈雪民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北京双翼环能技术公司开发的软管微灌技术及设备,已在国内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温室、大棚内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各地在推广和使用这一技术时普遍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软管微灌技术优点多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自1995年开始使用推广双翼软管微灌设备,几年来累积推广面积521亩。经实际应用验证,软管技术有如下特点:1.节电省水我市地下水位较高,冬季温室用水主要是用微型泵抽地下水灌溉,与软管微灌设备配套使用。经试验,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微灌工程的设计步骤,应在进行微灌工程系统设计时认真分析、归纳和计算,进行细致的设计优化,选择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一、术语与定义1.水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又称微灌施肥,是借助微灌系统,将微灌和施肥结合,以微灌系统中的水为载体,在灌溉的同时进行施肥,实现水和肥一体化利用和管理,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状态供应给作物吸收利用。2.微灌。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  相似文献   

18.
靖西天然气管道在陕西省富县洛河穿越处发生了断裂,通过实地勘察,对水流泥沙条件及设计方面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管道埋设位置不利以及设计配重和设计埋深低,是造成管道断裂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管道穿越多沙河流时,一定要按高含沙水流特点进行了设计埋深的研究和计算。  相似文献   

19.
堵塞问题一直是限制微灌技术发展的最大障碍。灌水器设计、水质因素、灌溉系统设计及维护问题、环境因素是造成微灌堵塞的主要原因,系统分析国内外学者在微灌防堵塞措施研究中取得的系列成果,流量降低百分数和均匀度是常用的堵塞评价指标,极差分析、方差分析、CFD数值模拟、滴头流道内沉淀物结构的图像分析是主要的堵塞评价方法,提出了集成化研究微灌防堵塞措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宛云 《云南农业》2010,(5):17-17
微灌的特点是灌水流量小,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周期短,需要的工作压力较低,能够较精确地控制灌水量,能把水和养分直接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去。微灌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所用的设备(主要是灌水器)及水流出流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微灌分为如下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