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研究人工养殖条件下红瘰疣螈的生命现象特点,对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德宏州潞西市、保山市腾冲县、临沧市凤庆县和玉溪市新平县5个地区的红瘰疣螈样本进行了人工养殖观察研究,并走访了各样本来源地区护林员和当地居民、参阅相关文献.结果显示,红瘰疣螈生长比较缓慢,均会出现蜕皮现象.不同地区样本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会出现差异性,如生长状况及食物要求有一定差异性,蜕皮时间和蜕皮量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丰富贵州疣螈血液生理方面的基础资料,试验以贵州疣螈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血涂片瑞氏吉姆萨染色方法,观察并统计贵州疣螈血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数量比例。结果表明:贵州疣螈血液中红细胞呈椭圆形,细胞长径为16μm,短径为10μm,均有核且细胞核染色质密集,平均含量为1.65×10~5/mm~3。白细胞呈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中以淋巴细胞最多,其次为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较少,嗜碱性粒细胞最少。白细胞平均含量为0.48×10~5/mm~3。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的有尾两栖动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湖南省有尾两栖动物的三个新记录,工作中对某些种的原记录予以订正,现在湖南省共有有尾两栖类3种。并报道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分布及习性等。它们的名录如下:小鲵科 1.黄斑拟小鲵隐鳃鲵科 2.大鲵蝾螈科 3.细痣疣螈4.尾斑瘰螈5.中国瘰螈6.东方蝾螈7.有斑肥螈8.无斑肥螈  相似文献   

4.
红瘰疣螈在广西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瘰疣螈属于有尾目Caudata,蝾螈科Salamandridae,疣螈属Tylototriton,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 Anderson,分布于云南,作者自1985年9月11日至1986年4月16日,在桂林独秀峰下南边及独秀峰北边的孔明台处,采到6条成体标本,经鉴定红瘰疣螈为广西的新纪录。其量度见表。  相似文献   

5.
2011年5月—2013年3月,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对采自墨江和腾冲两地红瘰疣螈的成体外形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腾冲个体的颜色较黑,而墨江个体的颜色鲜艳,体色为橘黄色;腾冲个体平均体长为151.80mm,墨江个体平均体长为134.32mm;腾冲个体尾长与体长比为0.489,墨江个体尾长与体长比为0.479;两地红瘰疣螈背部及体侧均有不规则的黑色疣粒,其中,腾冲个体背部两侧的瘰疣大小形状相同,墨江个体的瘰疣形状不规则,大小有差异,而且,墨江个体的疣粒较腾冲的更密集,更显著;在第二性征方面,腾冲红瘰疣螈雄性泄殖孔平均长度为8.2mm,墨江红瘰疣螈雄性泄殖孔平均长度为7.7mm。  相似文献   

6.
镇海棘螈     
谢志浩 《野生动物》2002,23(1):30-31
在两栖动物中,蝾螈科棘螈属的种类较少,目前全世界只有2种,即镇海棘螈Echinotriton chinhaiensis(Chang)和琉球棘螈Echinotritonandersoni(Boulenger),分别分布于中国浙江、台湾和日本琉球群岛。琉球棘螈根据赵尔宓(1993)报道分布于台湾北部的Kwannon山,但台湾学者至今未获标本,因此本种在台湾的分布有待进一步证实。并根据繁殖和骨骼等方面的特征,认为分布于中国广西、贵州、湖南和安徽等地的细痣 螈Tylototritonasperrimus…  相似文献   

7.
鱼类消化酶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饵料的组成是重要影响因素。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是我国重要淡水鱼养殖品种,但人工饲料一直是制约其养殖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不同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及消化酶恬性的影响,旨在为人工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有尾两栖动物皮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我国特产的有尾两栖动物黑斑肥螈( Pachytriton brevipes) ,中国瘰螈( Para me sotriton c .chiensis) 和东方蝾螈( Cynopus orientalis) 的皮肤及其颗粒腺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3 种动物皮肤的结构和厚度有一定的差异,东方蝾螈和中国瘰螈的皮肤角化程度高,皮肤表面粗糙,有小疣粒和窿突;而肥螈的皮肤较光滑,颗粒腺聚集形成背嵴和耳后腺,尾部颗粒腺非常丰富,具有重要的防御天敌功能,也是可持续利用的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贵州生猪养殖户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贵州省8个县的生猪养殖户进行调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贵州生猪养殖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生猪养殖的影响普遍较大,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户的养殖规模与出栏补栏数量,增加了生猪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及费用支出,养殖户的收入也受到了较大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强疫情防范、建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三疣梭子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产量已达10万吨。但由于市场上尚无优质高效的三疣梭子蟹专用配合饲料,因此目前三疣梭子蟹养殖仍以投喂杂鱼和贝类等为主,这极大限制了三疣梭子蟹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本文综述了三疣梭子蟹的营养需要量,以期为三疣梭子蟹营养需求研究和高效专用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贵州畜牧兽医》为综合性科技刊物,凡属畜牧兽医方面的试验研究、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文献综述、学术讨论、专题讲座、科技动态报道、食品加工、珍贵畜禽及水生动物养殖等文章均受欢迎.来稿应符合下列要求:  相似文献   

12.
《贵州畜牧兽医》为综合性科技刊物,凡属畜牧兽医方面的试验研究、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文献综述、学术讨论、专题讲座、科技动态报道、食品加工、珍贵畜禽及水生动物养殖等文章均受欢迎.来稿应符合下列要求:  相似文献   

13.
《贵州畜牧兽医》为综合性科技刊物,凡属畜牧兽医方面的试验研究、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文献综述、学术讨论、专题讲座、科技动态报道、食品加工、珍贵畜禽及水生动物养殖、译文等均受欢迎.来稿应符合下列要求:  相似文献   

14.
<正>消化酶主要指由消化腺和消化系统分泌的具有营养消化作用的酶类,根据作用底物的不同大致分为3类:淀粉酶类、脂肪酶类和蛋白酶类。有关鱼类消化酶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许多研究表明,饲料的种类和质量对消化酶的活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鱼类消化酶研究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鱼类消化酶主要有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等几种,鱼类消化酶的活性随种类、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的不同而有差异,同时受水体温度、pH、盐度、无机离子以及饲料等因素的影响。鱼类消化酶研究可用于指导筛选饲料配方、开发新的饲料源和确立适宜养殖条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不同饲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消化酶的影响,旨在为添加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蟹幼体消化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消化酶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程度。甲壳动物消化酶活力研究在国外已有60年的历史,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成体消化酶的产生、生化特性及消化酶活力变化与性腺发育的关系等方面。而幼体(尤其是蟹类)这方面的研究仅在少数几个种类有过报道。Hirche和Anger测定了蛛形哈蟆蟹各幼体消化酶活力研究,潘鲁青等对山东地区中华绒螯蟹幼体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汤鸿等对锯缘青蟹幼体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但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受海域、环境因子等的影响较大,其消化酶活力可能也存在种质和地区差异。本文主要研究了浙…  相似文献   

18.
小肽制品对南美白对虾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对虾消化酶的研究已有大量的报道,但多集中在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上(潘鲁青和王克行,1997;潘鲁青和王伟,1997;孙建明等,1995;刘玉梅等,1991),对南美白对虾消化酶的研究未见报道。饵料成分的变化对对虾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亦仅见于中国对虾(罗日祥,1997)。本试验研究南美白对虾不同消化器官的消化酶酶活力以及小肽制品对南美白对虾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影响,以期为南美白对虾饲料的配制及小肽制品的促生长机理提供依据。1.1试验设计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5%、1.0%、1.5%、2.0%、2.5%的小肽制品(美国华达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9.
对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和鲜杂饲料养殖的三疣梭子蟹与同时期采集的野生三疣梭子蟹的可食部分指数、肌肉指数、肝指数、性腺指数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三疣梭子蟹的肝指数、性腺指数、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和甘味氨基酸含量都高于鲜杂饲料组三疣梭子蟹,试验证明:配合饲料组三疣梭子蟹品质优于鲜杂饲料组三疣梭子蟹。对野生三疣梭子蟹氨基酸模式进行研究,确定饲料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和改善饲料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活性污泥饲料对刺参养殖水质和刺参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情况,以及刺参体壁营养组分和肠道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以体质量(0.97±0.09)g的幼刺参为试验对象,在水温(14±1)℃养殖槽内饲养60 d,研究在刺参商品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活性污泥对刺参养殖水质和不同养殖阶段对饲料的消化率、体壁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添加污泥组24 h水质中氨氮、亚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化学耗氧量含量较高外,投喂海参商品饲料和添加活性污泥饲料的上述指标均较低,溶解氧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大。投喂活性污泥和商品饲料的刺参对饲料的吸收率及其对蛋白质、脂肪、总糖的表观吸收率相比污泥组较高,在活性污泥组中以投喂20%和30%的活性污泥效果最佳。刺参体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总糖)含量与刺参对饲料相应的营养组分的吸收率大体上呈正相关系。投喂商品饲料和投喂20%、30%活性污泥的刺参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比活力较污泥组高,各组消化酶比活力在前后两个周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饲料中添加适量活性污泥不会对养殖刺参水质造成危害影响,同时活性污泥饲料易于刺参消化吸收,能够改善刺参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