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浙江省平湖市利用本地丰富的稻草资源,积极发展蘑菇等草腐型食用菌生产,并利用蘑菇生产废料作基肥发展芦笋、瓜果、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07年底,全市蘑菇种植面积达152万平方米,创产值8500多万元;发展芦笋1000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精品西瓜和水果6000多亩、出口蔬菜15000多亩。蘑菇生产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平湖市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与开发,加快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步伐。1平湖市农作物废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1稻草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平湖是浙江省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水稻年种植面积约34万亩,年产出稻草17万吨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起,平湖市通过积极发展蘑菇等草腐型食用菌生产,使大量的稻草资源变废为宝,成了蘑菇的优质培养料,按2007年全市蘑菇种植面积152万平方米、每一万平方米投入稻草315吨(投料270吨+菇棚覆草帘45吨)计算,每年消耗稻草达4·8万吨,约占全市稻草总产出量的30%。蘑菇生产的发展,不仅使全市10多万亩水稻的稻草资源得到循环再利用,减少了稻草大量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且使水稻种植户每年直接增收1000多万元。1·2蘑菇生产废料开发利用状况蘑...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打包料指将二次发酵结束后的培养料进行混合播种、压缩、打包,然后供应给具备控温、控湿、控气菇房设施设备的农户(合作社)进行周年化生产双孢蘑菇,实现现代农民模式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实现鲜菇均衡供应,解决当前传统双孢蘑菇自然季节性生产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不稳定、产出率低、效益差等问题。二年多来,双孢蘑菇打包料工厂化周年生产技术在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上海金碑果蔬专业合作社、上海明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其技术规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巴西蘑菇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市原有的食用菌拳头产品——蘑菇,由于产销不协调,以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生产不景气,1996~1997年全省蘑菇生产急剧下滑,产量跌幅达60%以上,使刚恢复元气的产业遭到致命打击,优势黯然失色.为了打开食用菌生产新局面,增加出口创汇,认真探索食用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其研究、开发工作已迫在眉睫.为此,我区于1996~1997年引进巴西蘑菇Agaricus blazei Murrill菌株进行试种,喜获成功,1997~1998年示范推广面积近20000m~2.单产5~7.5kg/m~2,鲜销8元/kg,干菇每吨10~16万元,成为本地区新的出口创汇产品.现将该菌株的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栽培国家最多,面积最大。目前在我国栽培数量最多,年产鲜蘑菇约为40万t,年出口的蘑菇罐头、蘑菇干片、盐渍蘑菇、速冻蘑菇等,居世界首位。近几年,福建、江西发展势头强劲,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富阳食用菌产业以蘑菇为主,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黑木耳等有少量栽培,但起步晚,规模小。 1食用菌发展历程与现状 1.1蘑菇富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栽培蘑菇,分布在东洲街道、新登镇两大片。1989年生产规模达到历史最高点,栽培面积116.7万m^2,成为浙江省最大的蘑菇生产县。但是由于当年菌种及菇房大规模爆发的螨害,又有金黄色葡萄球状菌事件,致使富阳蘑菇出口受阻,面积骤降,  相似文献   

6.
固城镇九龙村是高淳县起步最早、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是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百强村。近年来,特别是2007—2008年,由于蘑菇集中上市,生产效益下滑,菇农生产积极性受挫。2009年,该村通过赴河南夏邑县蘑菇示范区考察学习,决定引进河南种菇模式和经验,改进菇棚搭建、培养料配方和设施配套,引导菇农逐渐向工厂化、反季节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平湖市利用本地丰富的稻草资源,积极发展蘑菇等草腐型食用菌生产,并利用蘑菇菌渣作基肥还田发展芦笋等高效经济作物,形成了水稻-蘑菇-芦笋的循环生态种植模式,既推动了蘑菇、芦笋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又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发展之路。2009年全市34.25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稻创产值41611万元,2500亩蘑菇创产值7635万元,  相似文献   

8.
江阴市河塘镇70年代开始栽培蘑菇,曾一度成为市的重点产区。但到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乡镇工业发展的大气候及80年代末期“蘑菇风波”的影响,使蘑菇生产萎缩。镇多种经营技术服务站认为,要保住蘑菇生产,唯有从科技着手,立足于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成本,稳定和提高产量。为此,我们于1990年从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引进了增温发酵剂新技术,通过试验、示范,蘑菇生产又恢复了生机,栽培面积逐年上升,单产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5月4日上市挂牌。据悉,雪榕生物本次发行3 750万股,每股价格为16.82元,募集资金约5.7亿元,主要用于扩大产能、食用菌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及偿还银行贷款。雪榕生物成立于1997年,主营金针菇、真姬菇、香菇等鲜品,一直是国内大产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截至2015年末,"雪榕生物"近年来日产能金针菇304吨、真姬菇26吨、香菇130吨,  相似文献   

10.
施永宏  张强 《蔬菜》2005,(1):6-7
一、宿城区食用菌生产发展历史 宿城区自1955年开始引进并小面积栽培食用菌,最早种植的品种是蘑菇、草菇、平菇等。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蘑菇生产达到较大规模,建立了宿迁县蘑菇罐头加工厂,产品出口东南亚以及欧美国家。80年代,由于蘑菇产品收购加工环节跟不上,农民经常出现“卖菇难”,厂家收购“打白条”,产品出口受阻,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导致生产面积渐渐萎缩,  相似文献   

11.
蘑菇增温发酵剂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慈友  任永源 《食用菌》1992,14(6):19-19
蘑菇培养料二次后发酵技术的推广普及,对我国蘑菇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它发酵时间长、耗能多、劳动强度大.而应用增温发酵剂(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可直接上床发酵,不用能源加热,也不用翻堆,可达到与二次发酵法同样的优质培养料,为蘑菇高产栽培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主要报道我们在西湖区周浦乡的应用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去年,是江苏食用菌生产稳定和调整的一年,全省食用菌栽培面积9000多万平方尺,总产8万余吨。其中蘑菇栽培5266万平方尺,与上年持平外,其余品种都得到稳定的发展,这两年虽然经历了蘑菇国际市场动荡、改种,以及外地区产品的冲击,但全省食用菌生产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与我省在食用菌方面有较强的科技实力,重视科技进步分不开的。近两年,科研单位不论在菌种引进和选育方面,在高产、省工、节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0,(2):43-43
<正>据平乐县食用菌协会负责人介绍,该县2009年冬利用冬闲农田发展蘑菇等菌类种植大棚400多万m2,栽培白灵菇、香菇、杏鲍菇300万袋,预计鲜菇总产量5.7万t,种菇产值2.1亿元,菇产品深加工产值1.5亿元(图为冬闲蘑菇棚)。  相似文献   

14.
陈剑  方洪枫  郑英姿 《食用菌》2019,(4):62-63,66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又称双孢菇,属草腐菌,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中国目前最大宗的出口创汇食用菌[1]。2016-2017年我国生产双孢蘑菇鲜菇335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全国双孢蘑菇栽培面积约3亿m2[2]。双孢蘑菇色质白嫩、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食用菌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2014,(1):61-61
<正>新疆库车县辉煌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产品供不应求。合作社凭借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自理条件,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生产出高质量的平菇、鸡腿菇、双孢蘑菇等产品,吸引了很多超市及客商前来订购。合作社每年利润在55万元左右,不少社员凭借栽培食  相似文献   

16.
我市现有沼气池10余万口,每年计划10%速度发展,利用沼气渣栽培食用菌前景广阔,为此我们进行了沼气渣栽培蘑菇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长江蔬菜》2014,(11):9-9
正调查显示,当前上海市民主要消费的食用菌产品是香菇、双孢蘑菇、木耳等品种,金针菇、蟹味菇、杏鲍菇等品种消费量相对较低。香菇、木耳等面对的是大众消费群体,而金针菇、杏鲍菇等面对的是宾馆、饭店等餐饮单位。随着食用菌生产的迅速发展,食用菌品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过去的五大品种增加到目前的十多个品种。粗放的、简陋的、低效的生产方式正逐渐萎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各地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香菇、木耳、凤尾菇、蘑菇、珍稀食用菌等食用菌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年,我县食用菌年产量达3000t以上,总产值近2000万元。许多专业户在食用菌生产中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收入,如桃源的  相似文献   

19.
周世朗 《食用菌》1998,(6):21-22
越南国土气候条件好,适宜生长各种食用菌和蔬菜,并接纳外商投资建菇场。采用先进技术,获得了蘑菇高产效果。 1 接纳外商建菇场 越南国土在海拔1000~1500m的高原地区占地不少,这些地区的气候冷凉,湿度大,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大,适于食用菌栽培和多种蔬菜生长。因此,自80年代后期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不少外商在这些地区发展食用菌及蔬菜生产。但过去仅在平原地区栽培草菇,近几年来,日本、我国台湾省和香港特区的一些商人,看准了国际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和越南有很好的投资环境,先后在南方高海拔地区建立了大型蘑菇场。 2 菇场的建造 在越南投资建立大型蘑菇场的有日本和我国台湾、香港商人,这些菇场投资都在1000000美元以上,占地面积1500~3000m~2,所建菇房分别为64、96及100栋,菇房长12m、宽5m、高4.3m,木架结构,内壁为塑料薄膜,外覆1Ocm厚的茅草或椰叶。菇房前门有个突出长3m、宽1m的缓冲间,两侧上下有通风窗,顶上有或无拔风洞。菇房内左右两排床架,中  相似文献   

20.
钟锦生 《食用菌》2004,26(5):26-27
蘑菇是世界上栽培广、产量多、消费普遍的一种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我县在平均海拔1,000m以上的步云、古田镇一带进行反季节蘑菇栽培试验,在夏季蘑菇淡季上市,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潜力,可逐步推广,现就栽培技术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