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甘肃肃南牧区冷季严酷的自然条件和草地资源与饲养家畜数量存在很大的差距,冬季牧场牧草产量明显降低,不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因此为减少经济损失,牧民采取放牧后补饲的饲养方式,以提高经济效益。笔者针对冷季补饲原料、补饲量、放牧时间、补饲羊只管理的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饲料工业》2017,(21):62-64
高寒草地天然牧草是高原放牧家畜主要日粮来源,全年天然牧草营养的不均衡和家畜营养需要的恒定,严重制约了高寒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文章通过综述青海、西藏、甘肃和新疆有关高寒草地牧草营养价值的研究文献,整理综合高寒牧草Ca、P的营养成分数据,以不同牧草不同生长时期为划分单位,探究不同地域、不同生长期高寒天然牧草Ca、P含量极其分布规律,为高寒草地放牧家畜精准补饲饲养提供基础参数,通过适度补饲解决高寒草地营养供给不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补饲和不补饲条件下放牧率对高寒草地牧草和家畜生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放牧率对草地牧草产量影响不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率影响羯羊体重。在补饲条件下,羯羊日增长量随放牧率减小而增加,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补饲使羯羊减重,羯羊日减重量随放牧率减小而降低。同时,放牧率影响羯羊肉用性能和肉的品质。在补饲条件下,草地生物学效率明显高于不补饲组,且中组比低、高组高,草地生产能力最大。由此得出,高寒草地以中等放牧率为最佳,即1.8只/hm~2,且补饲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周圻 《饲料研究》2003,(6):24-26
根据海南草地演变、植被利用动态、牧草生长特性以及外来牧草在海岛的表现等阐明了海南草地分布和饲料资源空间配置特征,据此提出在海南中部建设人工草场以轮牧为主、在农区以割草或制草粉补饲为主的草地饲料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羊是反刍动物,是适于放牧的家畜.天然牧草是羊重要的饲料来源.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放牧,可节约粮食,降低饲养成本和管理费用,而且有利于羊的健康.因此,广大养羊地区多采用全年放牧、冬季补饲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全县放牧场的春秋草场最缺,而绝大部分为荒漠,草原化荒漠类型草场退化最为严重。由于近年来人口的迅猛增长,造成人均占有资源量大幅度下降和人口总消耗的大幅度上升,必然大规模地增加牲畜数量,导致牲畜平均占有草场面积急剧下降,引起草场超载放牧现象加重。人工种草割草贮草是变劣势为优势的主要措施,也是提高草场生产力,有粗放经营逐步走向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人工种草以草为主、料为辅,并注意牧草种类和品种选择与培育,随着人工草地的发展,要逐步改变牧区放牧养畜方式。推行越冬饲养或补饲和商品肥育的集约化饲养方式,充分利用夏秋草场的生产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天然草原和半农半牧区饲料生产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载畜量     
载畜量是目前在生产中应用最广、使用最方便的衡量草地生产能力的指标之一。载畜量一词,原指在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和放牧适度的原则下,一定的草原面积内,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对间及放牧头数。草食家畜的饲养以全年放牧为主时,人们使用载畜量这一指标来衡量放牧地的生产能力。随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人工培育的用来割草、青饲或青贮的草地面积越来越大,天然放牧地面积逐年缩小,草食家畜的饲养向舍饲或半舍饲的方向发展。所以载畜量的含义也随之扩展、即载畜量是指:一定面积或单位面积的草地生产的可利用饲草(加必要的补饲)可以正常养活的家畜头数和时间。这里所说的“可以正常养活”,是指草地利用适度,家畜能维持正常的生产力水平。现在使用的载畜量指标,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上述含义;另一是指一定面积或单位面积的草地生产前饲草实际饲养的家畜头数和时间。为了区分这两种含义,用理论  相似文献   

8.
羊是反刍动物,是适于放牧的家畜。天然牧草是羊重要的饲料来源。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放牧,可节约粮食,降低饲养成本和管理费用,而且有利于羊的健康。因此,广大养羊地区多采用全年放牧、冬季补饲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羊是反刍动物,是适于放牧的家畜,天然牧草是羊重要的饲料来源.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放牧,可节约粮食,降低饲养成本和管理费用,而且有利于羊的健康.因此,广大养羊地区多采用全年放牧、冬季补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1方法 羊补饲应采用适合当地牛、羊饲养条件和水平的配套技术,并且以提高羊生产效益为最终目的。养羊的饲料主要是天然和人工牧草、秸秆和青贮、氨化饲料以及精饲料。牛、羊多数为白天放牧,早晚补饲,少数为舍饲。补饲牛、羊专门补充饲料、浓缩饲料可以在不改变原有饲料种类和饲养方式的情况下进行。  相似文献   

11.
人工草地纯种短角肉牛放牧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云南省种羊场纯种短角肉牛群人工草地放牧饲养为对象,以年出栏100头种牛为目标,进行饲草预算和草畜动态平衡,充分利用人工草地的牧草生长量和营养物质,母牛怀孕后期适当补饲混合精料,全年牛群饲养量达375头,全年共需饲草料642.67t(DM),其中人工草地提供764t(DM),饲料地提供339t(DM)。经过优化牛群结构和饲草需求动态平衡,该系统尚有一定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冬春枯草季节,为研究在不同饲养水平下对6-9月龄BMY公牛增重性能的影响。[方法]以6-9月龄BMY公牛为育肥对象,5种育肥方式分别为:对照组全放牧不设补饲;试验1组采用放牧+补饲1.0 kg精料;试验2组采用全舍饲(粗饲料自由采食,补饲1.0 kg/d精料);试验3组采用全舍饲(粗饲料自由采食,补饲2.0 kg/d精料);试验4组采用全舍饲(粗饲料自由采食,补饲3.0 kg/d精料)。[结果]表明:6-9月龄BMY公牛在冬季全放牧条件下育肥,体重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平均日增重(ADG)为-178 g;在冬季放牧+补饲1.0 kg精料的情况下,ADG为395 g;在舍饲+1.0 kg精料、舍饲+2.0 kg精料和舍饲+3.0 kg精料的情况下,ADG分别达600 g7、28 g和1,023 g,补饲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BMY牛在舍饲条件下生长更快,可获得更高的ADG。随着补饲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随着BMY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增加,说明补饲精料有利于粗饲料的摄入,从而增加ADG。[结论]冬春枯草季节补饲精料,无论放牧还是舍饲,6-9月龄BMY公牛均有较好的ADG,以舍饲加补饲精料的增重效果最为明显,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3.
羊是反刍动物,是适于放牧的家畜。天然牧草是羊重要的饲料来源,充分、合理利用天然草场放牧,可节约粮食、降低饲养成本和管理费用,而且有利于羊的健康。因此,广大养羊地区多采用全年放牧、冬季补饲的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补饲和不补饲条件下放牧率对高寒草地牧草和家畜生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放牧率对草地牧草产量影响不大,组间差异不显著。放牧率影响羯羊体重。在补饲条件下,羯羊日增长量随放牧率减小而增加;组间差异显著;不补饲使羯羊减重,羯羊日减重量随放牧率减小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放牧绵羊冬季补饲对高寒草地生产力的影响,试验通过不同放牧强度下补饲和不补饲处理,研究对草地物种数、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放牧强度下补饲与不补饲对于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但幅度较小;重度放牧强度下补饲与不补饲对于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差别很大。说明补饲对减缓放牧绵羊对草地的破坏作用、减轻放牧压力、恢复植被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优化草原生态脆弱期的家畜生产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多数的草原区,天然植被放牧是家畜生产的主要方式.而天然草原在牧草的某些物候生长期对放牧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在早春牧草返青后至3叶期这一阶段,放牧会使植物生长缓慢,整个生长季的牧草产量都减少.这段时期又正值幼畜断奶高峰,家畜对营养的需求急剧增加,草原的承载能力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根据植被在此时期对放牧的反应把这个阶段称为草原生态脆弱期.生态脆弱期的家畜生产方式应与牧草物候生长阶段同步,这样才能在满足牧草的生物需要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牧草产量以及家畜后续生产性能.本研究探讨了在早春草原生态脆弱期内可供选择的家畜生产方式:人工草地放牧,天然草地轮牧补饲,舍饲育肥以及限制饲养等.  相似文献   

17.
<正>羊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应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防疫、检疫工作,坚持定期驱虫和预防中毒等项综合性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羊管理养羊业要逐步做到饲养管理科学化,应根据农牧场的不同情况,按羊的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差异分别进行放牧。当冬季牧草营养下降或放牧采食不足时,必须进行补饲,特别是那些幼龄羊,怀孕泌乳期的成年羊进行补饲尤为重要。种公羊在配种期应采取舍饲方式,按饲养标准饲养,以保证较高的饲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昌图县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 ,粮多 ,秸秆也多 ,黄牛饲养量居全省前列。黄牛冷配工作从1 975年开始至今有 2 8年 ,工作成效显著。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 ,总结出了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综合措施。1 加强母牛饲养管理1 1 母牛的饲养 我县母牛的饲养方式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农区以舍饲为主 ;另一种是山区、风沙区以半舍半牧为主。农区舍饲母牛以玉米秸为主要饲料 ,每天补饲 1 5~ 2 5千克能量饲料 ,并添加全价矿物质、维生素A、维生素D3和维生素E等。山区、风沙区有天然牧草条件的地区 ,春、夏、秋以放牧为主 ,冬季给予补饲 ,…  相似文献   

19.
黄河源区“黑土滩”混播草地牧草植物量及营养动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源区的极度退化草地——"黑土滩",改建成人工草地是一种恢复退化草地的重要途径,同时可以收获大量饲草。对"黑土滩"混播草地(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碱茅Puc-cinellia distan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赖草Leymus secalinus)的生产力和营养价值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放牧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长高峰期8月到翌年4月,草地生产力自然损失量为144.3 g/m2,损失率为34.9%。这期间放牧利用导致牧草被采食187.2 g/m2。传统的放牧利用,使该类人工草地利用率为45.2%。冷季草地牧草营养价值全都下降,粗蛋白含量降低了69.86%,粗脂肪降低了65.85%。该"黑土滩"混播草地在夏季属碳氮营养型(CN),冬季属碳营养型(C)。因此建议,"黑土滩"混播草地在夏季生长高峰期适度进行人工割草,冬季进行适度放牧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饲养方式对羔羊育肥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麦坪乡国家牧草种子基地进行了3种饲养方式下,试验羊增重情况的比较试验。试验1组:放牧+补饲以玉米为主的精料;试验2组:放牧+补饲玉米青贮料为主的精料;试验3组:放牧。结果表明,试验1组总增重为(8.30±0.26)kg;试验2组总增重为(11.60±0.29)kg;对照组试验3组总增重为(4.35±0.28)kg,3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