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俗称顶针虫、窝虫、毛毛虫等,是春季柞树的主要害虫。近几年在辽宁南部蚕区大发生,猖獗为害,致使大片柞蚕场柞叶被吃光,严重影响柞蚕生产。天幕毛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卵块)在枝条上越冬。在盖县4月中旬越冬卵开始孵化。幼虫历经5个龄期,1~3龄群居,结网幕。4~5龄分散取食,并有转移习性。5月下旬6  相似文献   

2.
天幕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俗名项针虫、毛毛虫。一年发生一代,是我县果树重要害虫之一。每年4月中、下旬,梨树开花时幼虫从卵壳中钻出,开始取食为害,初期群集在卵块附近小枝上,食害嫩叶,以后向树杈移动,吐丝结网里天幕,白天在网内,晚上出来取食,幼虫脱皮于丝网上,近成熟时开始分散活动,白天往往群集树干或树杈处静伏,晚上取食,食量大增,暴食成灾。  相似文献   

3.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有成虫、卵、幼虫、蛹4个虫态,以幼虫群集结网大量取食植物叶片生活,故又称为网幕毛虫、秋幕毛虫。它是一种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植物达300多种。  相似文献   

4.
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testaceaMot.)是柞蚕业、果树及林业的大敌.作者依据天幕毛虫卵块在柞蚕场内的分布具有规律性、幼虫具有群集性、成虫具有趋光性等特性,通过多种农药毒力测定,筛选试验,确定了采卵、药杀、捕杀、诱杀及保护利用天敌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一、为害特点 1.桃蚜一年发生10多代,以卵在桃树芽腋及小枝杈处越冬.早春桃树落花后,若虫群集于嫩芽为害,展叶后分散于叶背取食,被害叶片背向卷缩,5月繁殖迅速,为害最大.  相似文献   

6.
一、黄褐天幕毛虫该虫在和田、喀什及克孜勒苏州等地均有发生,但以和田地区较为严重,主要危害叶片。(一)危害症状黄褐天幕毛虫一年发生一代,春季果树发芽后幼虫从卵壳里爬出,出壳期比较整齐,大部集中在3~5天内。出壳后的幼虫在卵壳附近的嫩叶上为害。5月中上旬转移到小枝分权处吐丝结网,继续为害叶片。5月底幼虫老熟,多在叶背、树干附近杂草、树皮缝隙吐丝结茧化蛹。蛹期12~15天,成虫发生盛期6月中旬。成虫羽化后交尾产卵。每头雌虫产卵480粒左右,多产于当年生枝条上。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虫卵圆柱形,每200~300粒紧密粘结在一起,环绕在小枝上,如“顶针”状。(二)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果树冬剪时,剪掉一年生枝上的卵块,集中烧毁。春季幼虫在树上结的网幕显而易见,在幼虫分散以前集中捕杀。2、药剂防治关键时期是幼虫出壳后到分散为害以前。喷洒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或50%杀螟硫磷乳剂1000倍。二、小蠹虫(皱小蠹)该虫在和田、喀什、克孜勒苏州、阿克苏及巴音郭楞州轮台县均有发生。该虫除了为害杏,也为害李、核桃、苹果、梨、桃等。20世纪70年代末在喀什大量发生,80年代末在库车县的杏树上为害严重。近年来,和田地区皮山县、墨玉县及策勒县等地都有发生。(一)危害症状成虫体长2.3~2.8mm,从枝干的树皮蛀入内部,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蛀食,造成树体水分和养分的运输受到阻碍,并引起流胶病,轻者影响树势和产量,重者则整株死亡。从枝干的树皮上可看到多处针眼大小的洞。小蠹虫在3月中旬开始  相似文献   

7.
经试验调查天幕毛虫的卵寄生蜂有4种,即天幕毛虫黑卵蜂、大蛾卵跳小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松毛虫赤眼蜂等,寄生率为5-20.52%。将天幕毛虫卵块放在果园或柞蚕场内,无其寄主植物范围在直径为2m以上的空闲处,并置于杂草树枝之寂,其卵寄生蜂羽化率达72-82%。  相似文献   

8.
天幕毛虫又名天幕枯叶蛾,属鳞翅目枯叶蛾科。俗称"顶针虫"。分布广泛,东北、华北、西北、中南及华东地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杨、柳、榆、苹果、梨、桃等树,为多食性害虫。初  相似文献   

9.
苹掌舟蛾又名舟形毛虫、苹果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主要为害苹果、梨、桃、山楂、核桃等多种果树的叶片。近几年舟形毛虫在正定县大量发生,其初孵幼虫常群集为害,啃食叶肉,将叶片啃食成半透明纱网状,幼虫稍大便能咬食全叶,残留叶脉和叶柄,老熟幼虫能将整片叶子吃掉,  相似文献   

10.
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天幕毛虫幼虫的致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天幕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us polyhedrosis virus,NPV)感染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testacea Motschulsky)幼虫,对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表明:该病毒可以侵染和破坏天幕毛虫的中肠细胞,在中肠组织细胞中均能观察到形成的多角体。幼虫取食核型多角体病毒100 h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核内出现多角体形成,细胞核开始增大;取食130 h后,中肠组织细胞间出现缝隙,细胞核内多角体数量增多;取食160 h后,中肠细胞的细胞核进一步增大,个别细胞核增大至整个细胞的1/3以上,与正常天幕毛虫幼虫相比,整个虫体出现软化;取食190 h后,中肠细胞受到严重破坏,细胞结构模糊不清,中肠内食物极少并有许多游离的核型多角体存在;取食220 h后,天幕毛虫幼虫的中肠和其他组织完全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1.
黄褐天幕毛虫的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5):608-612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办法,在对黄褐天幕毛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观察的基础上,介绍了主要的防治方法。黄褐天幕毛虫在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一年发生一代,是杏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以卵越冬,第2年5月上旬卵开始孵化,幼虫期共分5龄,5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结茧化蛹,蛹期10~25 d。6月上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期,6月下旬达羽化高峰,一天中成虫羽化主要集中在17:00—19:00,羽化当天成虫即达性成熟,可观察到交尾和产卵行为。成虫的寿命为3~7 d,雄蛾的平均寿命长于雌蛾。通过对黄褐天幕毛虫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可为其监测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舞毒蛾(俗名红刺毛虫、秋千毛虫)、天幕毛虫(俗名顶针虫、戒指虫)、櫟毛虫(又名杨梅毛虫)都是我国主要林业害虫。近年来在辽宁南部复县、盖县、庄河、新金、营口、岫岩等十余个市县普遍发生。食害辽东柞(Ouercus liaotugensis koidz 俗名小叶红)、尖柞(Ouercus acustissina carr)、蒙古柞(Ouercus mongolica Fisch 俗名青棡)等重要经济林木,严重地影响了当地柞蚕生产。过去对这些害虫的防治,曾采用人工搜卵和喷射可湿性六六六,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人工搜卵耗费劳力太多,工作效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不同的光周期和温度设置对黄褐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ul-sky)卵环进行处理,寻找解除天幕毛虫滞育的条件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低温对于解除天幕毛虫的滞育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甜菜夜蛾又称贪夜蛾、白菜褐夜蛾、玉米叶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世界性顽固、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具有暴食性、假死性和抗药性等特点。以幼虫食叶为害,初龄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啮食叶肉,只留上表皮呈透明小孔,严重时吃成网状;随虫龄增大,分散为害,4龄后食量大增,进入暴食期,  相似文献   

15.
我省辽南地区,特别是盖县近几年来,天幕毛虫猖獗,不仅为害果树、林木,还经常把部分山区的柞树叶子吃光,盖县有一百零五万亩柞蚕场其中三十万亩因天幕毛虫为害不能放柞蚕,每年造成损失大约二百万元。面对生产上存在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盖县果树局邀请沈阳农学院、辽宁省农牧厅协作在盖县进行“天幕毛虫防治研究”。1984年在什  相似文献   

16.
通过4年的调查研究,在辽宁省沈阳和吉林省延吉两地发现天幕毛虫(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Motschulsky)卵的寄生蜂共6种:天幕毛虫黑卵蜂〔Telenomus terbraus(Ratzeburg)〕、毒蛾黑卵蜂(暂拟)(Telcnomus sp.)、大蛾卵跳小蜂〔Gocncyrtus Kuwanae(Howard)〕、斑角跳小蜂〔O.masii(Merc.)〕、舞毒蛾卵平腹小蜂〔Anastatus disparis(Rusch.)〕、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 Matsumura)。其中在天幕毛虫卵内越冬者有4种,寄生率为13.6%—18.0%,以天幕毛虫黑卵蜂及大蛾卵跳小蜂为优势种;当年世代有4种,寄生率为7.1%—11.3%,以大蛾卵跳小蜂及舞毒蛾卵平腹小蜂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绵山天幕毛虫求偶和交配行为,为发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绵山天幕毛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和野外观察,研究绵山天幕毛虫成虫求偶行为的发生过程、求偶周期、不同雌雄比及种群密度对绵山天幕毛虫交配率的影响。[结果]虫卵越冬次年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5月上旬为孵化盛期,5月中旬孵化结束全部进入幼虫期,幼虫期大约70d,共6~7龄。幼虫老熟后于7月上旬开始下树,7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蛹期约20d。7月下旬开始羽化,羽化时间一般为11:00~18:00,9月中旬产卵结束,进入滞育越冬状态。室内饲养绵山天幕毛虫成虫最早在7月中旬出现,比自然羽化时间提前,可能是由于室内平均温度较野外高。室内饲养的绵山天幕毛虫雌雄比约为1∶1.8,比野外雌雄比例有所减少,可能是由于室内的环境条件所致。自然界中绵山天幕毛虫雌雄比为1∶1.2,实验室饲养的绵山天幕毛虫雌雄比则为1∶1.8。在自然条件下,雌虫求偶最早出现在18:00,从19:00以后雌虫求偶率明显上升,19:00~21:00达到高峰,以后求偶率逐渐下降。雌虫求偶行为主要发生在羽化后的第1和第2天,第1天的求偶率达90%,第2天求偶率明显下降。不同比例及种群密度对雌雄蛾交配行为影响较大,且种群密度过高不利于其繁殖;绵山天幕毛虫雌、雄蛾一生均只交配1次。[结论]利用性信息素防治绵山天幕毛虫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秋千毛虫(Lymantria disparl)属于鳞翅目毒蛾科。别名赤杨毛虫、苹果毒蛾、午毒蛾等,俗名意合虫、毛毛虫。寄主植物有苹果、山楂、樱桃、山荆子等。1978~1979年间,我们采摘田间秋千毛虫越冬卵块进行室内剖卵观察,发现与历来文献记载相反,秋千毛虫是以卵内幼虫态越冬,而不是“卵态”越冬(图2)。1.1979年7月15日至9月3日,再次取室内饲养的秋千毛虫卵块十块,检查卵粒50个,卵内幼虫率为100%。2.同期在本溪千金果园、汤岗子畜牧场、辽阳吉洞公社、锦西钢屯公社、前所果树农场、熊岳农科所各采卵块10块,总计60块,分别检查卵粒100粒,总计600粒,卵内寄生率均  相似文献   

19.
玉米青虫属夜蛾属夜蛾科,学名Laphygma exigna Hubner。在六安地区一年发生三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第二年4月間化蛹,5月上旬羽化,第一代幼虫在5月中、下旬为害春玉米,第二代幼虫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夏玉米,第三代幼虫在8月上旬为害秋玉米(麻茬玉米)。卵期一般为四至五天,幼虫期十五天左右,蛹期七至八天,从卵到化蛾完成一代約需一个月时間。成虫多产卵于玉米叶的背面,幼虫畏光,多早晚为害,初龄幼虫喜群集在心叶或叶背为害,取食叶之下表皮及叶肉組織,被害叶残留上表皮,初呈白色,后变焦黄;老龄幼虫則食叶面,仅留叶脉,一般被害叶被吃成許多长形裂缝,严重时全叶吃成碎片。1963年六安地区玉  相似文献   

20.
一、地老虎的防治措施 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地下害虫。 1.生活习性 地老虎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蛾子)4个阶段。成虫体翅暗褐色。地老虎一般以第一代幼虫为害严重,各龄幼虫的生活和为害习性不同。1、2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3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为害,咬断幼苗基部嫩茎,造成缺苗;4龄后幼虫抗药性大大增强。因此,药剂防治应把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