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侵害雏鸭所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感染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样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由于该病的高死亡率,高淘汰率,已成为养鸭业经济损失的重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症状为下痢、瘫痪、咳嗽、运动障碍。解剖病变以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主。由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仍是当前我国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最主要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简称RA)感染,又称为鸭疫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tis of duck),曾命名为鸭疫巴氏杆菌病,其病变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脑膜充血、出血,主要感染1~8周龄雏鸭,2~3周龄雏鸭最易感染,死亡率差异较大。RA对各品种的鸭都有致病性,对鹅、鸡及其他水禽也具有致病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已成  相似文献   

4.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性病变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近年来,随着养鸭业的迅速发展,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易发难治。目前,已成为制约养鸭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浆液性传染病(尤其是雏鸭)。它主要临床表现为困倦不食,眼和鼻孔有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和抽搐,慢性病例表现为斜颈,病理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经感染后死亡率高,病鸭消瘦,淘汰率高,是当前养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6.
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又称为鸭疫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tis of duck),曾命名为鸭疫巴氏杆菌病。其病变特征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充血、出血。主要感染1—8周龄、2—3周龄雏鸭最易感染,死亡率差异较大。病原对各品种的鸭都有致病性,对鹅、  相似文献   

7.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败血性三种、主要侵害1~4周龄的鸭。其特征是纤维素心包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一旦发病,传染性很快,死亡率高、给养鸭户造成极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我国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感染引进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感染也称为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和鸭传染性浆膜炎,1-8周龄鸭易感,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脑膜炎等病变为特征,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综述鸭疫里墨氏杆菌病在我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侵害1~8周龄小鸭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病原是鸭疫里默氏菌,RA感染鸭后主要引起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变.由于这些病理变化亦可发生于鸭大肠杆菌病病例和鸭沙门氏菌病的某些病例,因此,仅依靠剖检难以对这3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春季养鸭谨防鸭传染性浆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以危害幼龄鸭为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症状为下痢、瘫痪、咳嗽、运动障碍。解剖病变以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主。由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仍是当前我国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最主要的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