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农业》2005,(6):34-34
中国水稻研究所程式华博士等人经过15年的努力,完成了“超级稻协优9308的选育、超高产生理基础研究及生产集成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项目,并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继1999年后又一次荣获国家级奖励,也是本次获国家级奖励的两个超级稻品种之一,标志着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技创新能力上实现了质的跨越,超级稻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农业科技成果5万多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确认的农业科技成果5万多项,其中已获国家和部门奖励的科技成果9485项,获国家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2008项。在这些农业科技成果中,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超级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油菜、地膜覆盖技术等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技成果是反映科研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对山东省"八五"至"十五"三个时期自主完成的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全省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的特点、成果的分布以及政策导向,论述了科技奖励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启示及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科技奖励分析我国水稻科研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并分析了2000要2012 年我国水稻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情况及产出的部分重大成果。结 果表明,水稻成果获奖数在经历波浪式变化后进入平稳增长期;水稻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创新领域获奖最多;农 业高校、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地方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水稻科研体系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湖南、四川、浙江、江苏等水 稻生产大省产出的水稻科研成果较多。针对我国水稻科研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培育超级 杂交水稻和绿色超级稻以及加强稻作配套技术研究及稻米精深加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院主持完成和主要参加完成的科研成果在1985年分别获得各级奖励。到目前为止,共有19项成果获29个奖,其中国家级奖1个,部级奖4个,省级奖16个,厅(市)级奖8个。获奖项目绝大部分是技术开发类。 1.水稻品种不同生育类型叶龄模式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江苏省重要科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开发苏北优秀科技项目特等奖。主要完成者:凌启鸿苏祖芳张洪程蔡建中何杰昇等。  相似文献   

6.
《辽宁农业科学》2007,(4):F0002-F000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是辽宁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机构。所内设有农业科技文献中心、科技影像艺术创作中心、科技期刊编辑室、农业科技信息战略研究室等研究咨询机构。中国AGRIS中心东北分中心、农业部查新检索中心、辽宁省农学会科技情报分会等挂靠研究所。全所现有职T32人,其中,科研人员2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8人。博士1人,硕士3人。建所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50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4项,市级奖励18项。  相似文献   

7.
连续三年获重庆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奖励的重庆市丰都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抓以治水工程、人畜饮水、道路畅通、生态建设四大工程为主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近,重庆市农田基本建设工作检查组在对丰都县2005年农业基础建设工作检查验收后,认为全面完成了年度责任目标任务,成效显著。以“鬼城”驰名天下的丰都县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试点县和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同时也是三峡库区钓移民大县。  相似文献   

8.
个人简介李振声生于1931年,山东淄博人。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的时间已经逼近,这对山东农业发展来讲,既是良好机遇,也是严峻挑战。我省农业这些年来能位居全国前列,主要靠政策、靠科技。近两年,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在50%左右,高于全国8个百分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从科研工作来看,近20年全省有1512项农业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612项,省部级奖励的1100多项,推广经济效益突破亿元的科技成果近50项。农作物品种已  相似文献   

10.
超级稻“吉粳88号”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吉林省第一个超级稻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了国家、吉林省和辽宁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并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该品种集成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等优点。“优质超级稻吉粳88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6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育成人张三元研究员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  相似文献   

11.
生产     
超级稻每667m^2产量突破1000kg;河南省2005年秋推广配方施肥67.67万hm^2;我国成为世界最大花卉生产基地;超级稻“国稻1号”大面积试种成功;牡丹江市大灾之年夺得农业特大丰收;宁夏国家级水产良繁场投产  相似文献   

12.
专家简历     
正姓名:张旭秋学历:大学本科职称:研究员1978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绥化市畜牧局工作。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发表论文589篇。1、主持研究课题:狐、貉、犬人工授精及养殖技术,先后获黑龙江省政府、黑龙江省畜牧局、绥化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奖励;获绥化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绥化市模范工作者奖励。  相似文献   

13.
粳型常规超级稻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从2005年起,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做好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加强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大力实施超级稻发展的“6236”工程,即经6年努力,培育并形成20个超级稻主产品种,使超级稻播种面积占水稻面积30%,亩均增产60kg,带动全国水稻单产水平明显提高。农业部2005年推荐的28个品种,包括籼型三系杂交超级稻、籼型二系杂交超级稻、粳型三系杂交超级稻、籼型常规超级稻、粳型常规超级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3月,是新中国三大科学院之一。文章概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发展历程,汇总了成立60年来获得国家奖励的重大科技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正确选题是前提、遵循科研规律是基础、组织协作攻关是方向、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和科学组织管理是保证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的经验,以期为其他科研院所争取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于2013年获得“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称号,2015—2021年获国家制种大县资金奖励,2022年再次入选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岑巩县之所以能够把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并使之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一是关键时机敢于突破,二是关键难点善于攻坚,三是激励机制迭代升级。未来,岑巩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应进一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与旅游休闲和科普教育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向外溢出。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宁德市政府出台的《宁德市农业科技推广奖评选奖励办法》,今后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若符合条件可获得奖励。其中,获一等奖奖励15万元,获二等奖奖励10万元,获三等奖奖励5万元。该办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农村两个转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校坚持实行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办学方向。在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慎重地进行了科研改革,调整科研比例,根据我校的优势和特点,既重视基础研究,又加强了开发和应用研究,特别是加强了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使科学研究工作进展较快,已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1978~1984年,共取得受奖成果154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成果有34项,获省级奖励的成果有116项,地、市、县级奖励的4项。在这批成果中约有60%以上已经或正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农业科技期刊是宣传党的农业政策、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技术的主力军,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活动中,更应发挥其特有的作用。1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1993年我国农业科研方面获地(市)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190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65项,省部级奖励903项。而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为30%,只有发达国家的50%,农业科技成果中很大部分没有被利用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1.1农业生产经营的分散性和农业技术应用者的文化程度低,直接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目前我国农村生产经营仍以分散的家庭模式为主。由于其生产…  相似文献   

19.
《农家科技》2014,(9):13-13
日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13年度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进行了绩效考评,重庆市得分列全国第一,获得国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7000万元,扶贫成效奖励资金2724万。至此,从2008年以来,重庆市已连续6年获此殊荣,累计获得奖励资金1.9亿元。  相似文献   

20.
专家简历     
正姓名:张旭秋学历:大学本科职称:研究员1978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绥化市畜牧局工作。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发表论文589篇。1、主持研究课题:狐、貉、犬人工授精及养殖技术,先后获黑龙江省政府、黑龙江省畜牧局、绥化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奖励;获绥化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绥化市模范工作者奖励。2、狐人工授精技术1987年2月研究成功,1990年3月通过东北林业大学马建章院士等9名专家技术鉴定(为国内首创)。该技术现已在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