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去年9月全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经济林建设现场会后,全国各地掀起了经济林建设高潮,保山地区也和全国一样,迈入了经济林木发展的新阶段。我区各级党政领导,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深了山区经济发展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的认识。把我区经济林的发展与山区的建设、群众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紧密的联系起来,研究制定了加速经济林发展的政策和战略措施,切实加强了对山区林业建设,特别是经济林建设的领导,充分调动了山区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争项目、争种苗,争技术人才的新鲜事不断涌现,已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共同开发山区经济林木的好势头。现奖我区近年来经济林建设情况,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作一汇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不仅促进了经济林产业大发展,并催生了现代经济林产业化体系建设新理念,是经济林生产经营制度的升级换代.当前创新现代经济林产业建设的主要措施是:调整丘陵山区农村产业结构;创新基地建设;优化大宗产品区域布局;创名牌保特色;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林.  相似文献   

3.
山区经济林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即是经济林专业人才的缺乏及人才结构不合理。1山区现有经济林专业人才的现状分析山区经济林和用材林相比,发展历史较短,过去有关部门对之重视不够,故发展速度较慢,因此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合理利用也就显得不够。目前经济林已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经济林在山区经济中作用日增,与之相关的专业技术的匾乏问题在其生产中也日渐突出,例如标准化建园程度低,经营管理粗放,成活率低,保存率低,良种繁育漫以及种苗跟不上等。这些在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充分表明,从事经济林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正> 建国以来,我省经济林栽培面积和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省累计已营造各种经济林木3147. 76万亩,保存近1200万亩,相当于建国前经济林总面积的2倍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和农村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和完善,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经济林生产的发展。经济材产品产量也有明显的增长,其中,乌桕、生漆、油桐、板粟、五倍子等产品产量已跃居全国前五名的行列。林业部《关于调整林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的通知》发布以后,在广大农村特别是丘陵山区,经济林生产已出现了好的势头。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经济林是开发山区资源,繁荣经济,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林生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正如陈俊生国务委员在全国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和经济林建设现场会上明确指出的那样:“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经济林周期短、效益高、市场竞争力强,是林业三大效益统一很强的林种.全国现有经济林经营面积约2000×10~4hm~2,创造产值500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1/3。当前经济林生产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市场价格波动极大,产、供、销严重脱节,产品多而商品率低等。  相似文献   

6.
<正> 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广大农村特别是丘陵山区,已出现了全面发展经济林的生产高潮,但是,经济林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在产品俏销的情况下,林业、农业、土产、外贸等部门都插手经营,当产品滞销时,谁也不管。给生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损耗。要使经济林高速稳步发展,就必须建立各县经济林体系。一、建立县级经济林体系的必要性。建立经济林体系就是将经济林生产、科研、经销等部门有机结合,组成一个整体(系  相似文献   

7.
经济林在我省的地位日显重要,省厅提出了“调整林业结构,提高经济林比例,以经济林打基础”的指导方针,各级政府也把经济林生产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广大农村特别是丘陵山区,掀起了发展经济林生产的高潮。但是,我国许多地区还没有科学的系统的经济林机构,给生产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故要使经济林高速发展,就必须建立经济林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区经济林栽培历史悠久,经济林种类繁多,资源丰富。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区经济林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从现在的总体生产水平来看,经济效益偏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单位面积产量低,综合生产能力低;其次是产品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9.
李一三 《经济林研究》1991,9(1):107-109
近几年来,孝感地区经济林,特别是果树的发展,方兴未艾。各级党政把发展经济林生产作为中部、北部岗地、丘陵、低山地区本世纪末经济再翻一番的战略决策。本文拟就我区发展经济林的有利条件和措施作一个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1 自然地理条件 孝感地区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东经113°19′—104°36′,北纬30°22′—32°05′,海拔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区林业科研取得不少成果,低产林改造技术、优质高产经济林品种和果品贮存、保鲜、加工技术、森林食品加工利用技术、林化产品和木制品加工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山区蕴藏的巨大森林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有的还形成了部分山区的支柱型产业。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已逐渐成为山区人民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谷城县经济林生产调查报告张运山(湖北省林业学校)为摸清谷城县经济林资源,总结经济林生产中已有的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对该县官坊、紫金、石花、黄畈等12个乡镇的经济林进行全面调查,为合理地利用山区自然资源、制定经济林发展战略、树种结构调整及品种区域...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区经济林持续发展的思考彭国桢(安徽省巢湖行署林业局,巢湖,238000)我区自1992年以来,平均每年营造经济林面积1.3万亩,1995年高达2.4万亩,全区经济林面积已达到27.0万亩,占全区有林地面积的19.3%,使我区经济林建设进入了一个...  相似文献   

13.
京郊顺义区地处北京东北部,燕山南麓,总面积1016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6.2万亩,大部分地区为平原。潮白河、京密一级公路贯穿南北,首都国际机场座落在我区境内。全区遍布林木。  截止1995年底林业二类清查结束,全区有林面积达21333公顷,林木覆盖率21.2%。根据1987年至1998年的有关数据调查、整理,结合《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标准,我区被确定为火险等级三级,危险性相对小于山区。但用材林和经济林的防火工作仍不可放松。山区生长着448公顷的侧柏和油松,为易燃类、危险性树种。所以,我区森林防火重点区是山区及潮白河沿岸,…  相似文献   

14.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山区的地埂经济林,在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山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埂经济林,顾名思义,即在田间闲置的地埂上发展经济林,它是山地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陇南山区的实践看,发展地埂经济林有如下好处。 ——地埂经济林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三大战略"部署,推进我区特色经济林产业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与绿色富民有机结合,逐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调研工作,准确把握我区特色经济林产业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切实让特色经济林产业为"三大战略"服务,达到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林及其产业概述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食用油类、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非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经济林以其产品众多、用途广泛,并可增收创汇而被人们认为是我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得较好的重要林种。实践证明,发展山区经济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突破口在经济林,也可以说,经济林是山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林种,经济林自身也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部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展经济林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致富都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林发展的总趋势是产业化,基地化和现代化。经济林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山区逆温层小气候的概念。阐述了山区逆温层的效应、研究方法。确定逆温层位置的方法有物候观测法、冻害调查法、地形地貌分析和气象观测法;展望了逆温层小气候在经济林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林在中国新时期经济建设中的战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林产品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又是对外贸易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经济林生产是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林是当前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经济林产业可为人民群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在中国新时期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荒漠林佳话     
我区分布着大面积的荒漠林,这是我区重要的森林资源。山区森林固然可贵,也早被人们所重视,而荒漠林并不卑贱,可一直被人们瞧不起。如果说,山区森林因生产木材而高贵,那么荒漠林因保卫农牧业生产而贤良;如果说山区森林因涵养水源而受人敬,那么荒漠林因防止风沙而被人爱。无论山区森林,还是荒漠林,自古至今对人类带来的好处是说不完的。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振兴林业,加速开发利用名特优经济林产品,促进山区经济繁荣,增强林业自我积累活力,林业部造林经营司1987年11月25日~28日在湖南株州市召开了全面名特优经济林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座谈会,就目前经济林生产现状、发展前景及基地建设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