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扬麦9号、“94—1”、扬麦158(CK)等10个小麦品种(系)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扬麦9号矮杆、分蘖力强,产量达3500.025kg/hm2,比对照增产20.18%,居试验首位。“94—1”株高94cm左右,茎秆粗壮,耐肥抗倒分蘖力强,高抗梭条花叶病和纹枯病,轻感白粉病,产量达3487.5kg/hm2,比对照增产19.75%,名列该试验第二,可望成为滁州市小麦理想的换代品种。  相似文献   

2.
申麦1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通过抗赤霉病穿梭育种育成的大麦优良品种。自1987年在上海推广以来,由于它稳产高产,越来越受推重。金山县推广10年,其中有7年产量4200kg/hm^2,上海市跃进农场1996年丰产方产量达到7056.3kg/hm^2,1996年该品种以占46.98%的大麦覆盖面积而成为上海地区的主栽品种。本文详尽报道了它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对主要病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几个杂交油菜新组合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成  杨选之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2):106-108,113
对安徽省1994~1996年度杂交油菜区试资料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022、5C21丰产、稳产性强,地区适应性广,明显优于对照秦油2号。C022特别适应于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在2328kg/hm2生产力水平以上地区推广,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宜重点在安徽省长江以北油菜高产地区推广。5C21特别适应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尤其是油菜重病区,在2328kg/hm2生产力水平以下地区增产突出,宜在安徽省沿江及江南油菜重病低产区推广。C022和5C21适应地区正好具有互补性,有利于品种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4.
利用矮化黄苗粉果番茄自交系90-8-18作母本,绿苗自封顶类型早熟粉果番茄90-15-8作父本,配制成的粉果番茄新组合——皖粉1号,属自封顶类型,既适宜春季大棚早熟栽培,又适宜秋冬延后种植。其主要特点是早熟、优质、丰产、抗病、商品性好,且耐贮运。作春棚栽培,比当地主栽品种早熟3~5d,无畸形果,一般单果重180~250g,果实圆整,商品性好,早期产量在4.125万kg/hm2以上,总产量7.6万kg/hm2以上;作秋冬延后栽培,单果重200~260g,最大果550g,平均单产达8.018万kg/hm2以上,最高达8.123万kg/hm2。目前,已在安徽、江苏、河南、江西、陕西、广西、湖北、浙江和上海等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谷子新品种大同14是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区作物所用“宣农3号”作母本,“晋谷9号”作父本杂交育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经省内外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均表现抗旱、耐瘠、抗病、抗例伏、适应性强、产量高等特点,在1988 ̄1990年山西省谷子区域试验中的折合平均产量4482.0kg/hm^2,比对照品种晋谷4号增产5%,在1990 ̄1992年的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为3360.0 ̄5490.0kg/hm^2,比当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水稻新品种“吉农大8号”是通过品种间有性复合杂交,经系谱法育成。该品种主要优点是高产,抗病,适应性广等。3年区试结果,平均产量7896.0kg/hm^2,比对照增产5.7%,2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78979.5kg/hm^2,比对照增产7.6%^,为吉林省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皖单4号、掖单2号在皖南广德红黄壤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产量较高。在玉米生育后期雨水较少情况下,氮素水平可减少60kg/hm 2,皖单4号、掖单2号产量达6 700kg/hm 2。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南昌地区春季种植紫花白、中薯2号、费乌瑞郑薯5号(对照)4个马铃薯品种,每1hm^2鲜薯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中薯2号、紫花白、费乌瑞它、郑薯5号,分别为18316.7hg、17583.3kg、15566.7kg和14333.3kg,各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其幅度为8.58^-27.76%,增产效果明显。尤以中薯2号和紫花白的丰产性、抗逆性及适应性等表现为突出,可加快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新品种兰天10是以“西峰16”为母亲本、“76-89-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良,抗寒、抗旱、抗倒伏,抗条现。在1996 ̄1999年全省陇东片区域试验中,3a平均折合产量3622.00kg/hm^2,居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较对照品种陇鉴196增产5.54%;在陇东旱塬区生产示范中一般产量为3750.00 ̄5250.00kg/hm^2,高的可达6750kg/h  相似文献   

10.
黔油10号丰产栽培措施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为探索黔渍10号的丰产栽培菜取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全设计研究其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密度、氮磷、钾、硼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明确了黔油10号获得2480kg/hm^2以上的丰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优化的组合是:密度11.61~12.81万株/hm^2,纯N为172.46~194.55mg/hm^2,P2O5为112.47~126.88kg/hm^2,K2O为74  相似文献   

11.
赣豆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豆4号”(原代号赣83-60)系江西的中熟春大豆“六月白”与从福建引进夏大豆“融豆21”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经省区试鉴定,适应全省各地区种植,属春大豆类型。中熟,全生育期95d,株高50~60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有限结荚习性,结荚高度15cm左右,单株结荚25~30个,单株生产力9~10g。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花白色,荚果茸毛棕色,成熟后呈褐色,不易裂荚。每荚粒数2~3粒,籽粒椭圆,种皮黄色有光泽,脐褐色,百粒重18~20g,粗蛋白质达45.3%,脂肪含量为18.68%。1991~1994年参加江西省预试和区试平均产量达1938.68kg/hm2,比CK(矮脚早)增产11.1%,居第一位,1993~1995年生产示范平均产量1978.1kg/hm2。通过N、P、K及密度试验对该品种的综合研究、筛选出了三种高产高效最佳栽培模式。199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对垦单2号玉米施肥量与密度进行复因子试验,试验采用4个施肥量与3个种植密度,共12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与密度组合是:密度6.45万株/hm^2,施肥量210kg/hm^2,其中纯氮126kg/hm^2,纯磷84kg/hm^2,纯磷84kg/hm^2,产量可达到9516kg/hm^2。  相似文献   

13.
经过9年的油桃引种驯化栽培,通过反复嫁接,3次栽培,筛选出适合宁夏灌区栽培的早熟品种早红二号、中熟品种丽格兰特、晚熟品种NJN78号。3个品种栽种后第2年结果,第4年每株平均单产45~65kg,折合产量27675~39975kg/hm^2(每1hm^2定植615株),产值高达11.07~15.99万元/hm^2。  相似文献   

14.
淮北棉区棉花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6~1997年试验结果,淮北棉区选用强优势杂交棉“皖杂40”,采用双膜覆盖栽培,4月初播种,密度3.75万株/hm2左右,施N300kg/hm2、P2O5300kg/hm2、K2O225kg/hm2,系统化调,合理整枝,综合治虫,获得单产皮棉2243.2~2542.5kg/hm2的超高产。  相似文献   

15.
抗根腐病豌豆新品系8711—2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豌豆新品系87112是定西地区旱农中心以“77-441”作母本,“青6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系高抗根腐病,全生育期91d平均株高79.8cm,千粒重207g,丰产及稳产性好,在1996年全区示范种植中的平均产量2166.0kg/hm^2,较对照品种豌豆增产10.3%,特大干旱的1997年在定西,通渭,临洮县3点示范种植平均产量378.0kg/hm^2较对照绿豌豆增产140.0%。  相似文献   

16.
宁夏水稻区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水稻晚熟组区试品种(组合)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表明,401A/253组合丰产性最好,适应性最强,比对照品种宁粳9号增产8.34%,其余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均不如对照。  相似文献   

17.
春小麦新品系M1-1是张掖地区农科所用快中子辐照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于1995年在辐射F2中选出的稳定株系,高抗黄矮病GPV株系,该品系在张掖地区春小麦品系区域试验中的产量主7083.9kg/hm^2,比对照品种高原602增产2.3%,多点示范产量5250.0~8250.0kg/hm^2,比当地主栽对照品种增产7.3%~18.0%抗旱,抗青干,抗干热风,灌浆快,落黄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宜  相似文献   

18.
西青区苗圃场建立了株行距为2m*4m的桃密植园4hm^2,品种为久保为北京14号,同时选出0.4hm^2,进行试验,通过加强水肥管理,促进修剪及病虫害防治,达到了一年植树,二年见果,三年产量达1778kg/667m^2的早期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经三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春大豆产量2250kg/hm2以上的栽培技术以采用熟期适宜、产量较高的浙春3号等品种,种植密度在300000~375000株/hm2为宜,肥料用量以N、P2O5、K2O各为45kg/hm2较经济,磷、钾肥基施,氮肥施用配比以基、花肥3∶7为好,使用ABT4号生根粉拌种对大豆也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0.
秀麦3号具有强蘖多穗、矮秆抗倒、耐湿耐肥、综合抗(耐)病性好,增产潜力大等特点,产量400kg/666.7m^2,高产可达450kg/666.7m^2。1996年5月3日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种植面积已达22600hm^2,预计今后推广面积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