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效唑对桃生长结果的控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的青桃为试材,在冬季和生长季进行3种浓度的多效唑根施试验,其结果表明,根施多效唑可抑制档的营养生长,可使当年的单果重增加,对产量有影响,当年影响不大,第二年呈负相关,施用浓度以2.0g/株为宜,在生产上可用于控制树冠。  相似文献   

2.
绿豆是我国旱地主要的栽培作物,但生产中栽培绿豆,由于其株秆细弱,后期易早衰,收获季节较多费时。特别是产量偏低等而限制了大规模地发展。为探讨绿豆新的高产栽培技术,自1987年起,我们进行了多效唑对绿豆经济性状、产量及增产效应等方面的研究,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4.
多效唑对马铃薯的增产作用及其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铃薯的块茎增长期亩施20克多效唑(有效成分),可使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22.8%,净光合强度提高56.7%,还能抑制地上部的营养生长,促进光合产物向块茎分配,使经济系数提高66.7%,大薯块显著增多,从而提高了产量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对作物的和理效应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调节杂交水稻制种亲本式花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绍青 《种子科技》2001,19(2):100-101
通过试验,总结了多效唑在杂交水稻制种上花期调节效应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多效唑(MET)对小麦根系不同深度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MET对根系不同深度的处理。改变了小麦根系的垂直递减分布规律。对耕作层(20cm)的处理,小麦生长发育表现出了典型的受MET抑制作用,对深层根系的处理,MET不再对小麦起延缓生长的作用,且具有促进小麦深层根系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油菜苔期施用多效唑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10.
戚桂禄 《种子》1991,(6):64-65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作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在水稻上正在推广应用。它主要具有促根、增蘖、矮化的作用,深受农技人员和农户的欢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某些不足,如成本偏高,易受田间排水状况及气候影响等,给全面推广应用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有效地克服田间用药的不足,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了多效唑室内浸种试验。通过试验,初步掌握多效唑  相似文献   

11.
以徐薯22为试验材料,按照喷施时间设置4个处理,研究多效唑的不同喷施时间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能有效提高甘薯的基部分枝数,抑制甘薯主蔓生长,降低主蔓长度,同时抑制甘薯地上部茎叶生长,控制单株藤叶重量,提高单株鲜薯重,从而提高甘薯的经济产量,并能有效提高甘薯烘干率,且均表现为封垄后喷施的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喷施多效唑对甜高粱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研究多效唑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在苗期和抽穗期对甜高粱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甜高粱叶片的可溶性糖、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等的含量,显著增强了甜高粱叶片的蔗糖合成酶活性、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有效降低了甜高粱的株高和茎长,而对茎秆的增粗有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了甜高粱的抗倒伏能力,最终使茎秆产量提高。多效唑比较适宜的使用浓度为0.75g/L。  相似文献   

13.
甜樱桃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甜樱桃红灯为材料,幼果用0.1%HgCl2进行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未成熟胚子叶进行诱导,在胚成苗后进行继代和生根培养。培养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2,4-D为2.0 mg/L时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为53.7%;愈伤组织经过数次继代后转移至MS附加6-BA 1.0 mg/L和NAA 0.1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体细胞胚的形成,诱导率可达81.0%.体细胞胚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可继续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14.
甜樱桃嫁接苗与组培苗枝条抗寒生理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自然休眠期间甜樱桃枝条内抗寒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筛选樱桃抗寒性的主要鉴定指标,并比较嫁接苗和组培苗休眠期间抗寒性的差异,以甜樱桃嫁接苗(早红宝石/大窝娄叶)和组培苗(早红宝石)为研究对象,对自然休眠过程中的一年生枝条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花青素、丙二醛(MDA)等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自然休眠过程中,枝条韧皮部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及MDA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且体内保护酶SOD活性先增强再减弱,枝条韧皮部厚度与枝条电导率呈负相关,这些均可以作为樱桃抗寒性鉴定的指标,休眠期嫁接苗和组培苗抗寒生理指标多数取样点差异不显著。自然休眠过程中嫁接苗和组培苗枝条抗寒生理指标在休眠过程中出现相似的规律,嫁接苗与组培苗的抗寒性差异不显著。因此,考虑组培苗可以在嫁接苗栽培区试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薯块膨大中期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研究了甘薯中后期翻蔓、提蔓、喷施多效唑、喷施缩节胺、摘除枝条等措施对其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作处理)相比,提蔓和喷施多效唑、缩节胺能有效控制旺长,叶面积指数降低,但中后期光合势并未降低,地上部干重降低,块根干重增加,单株薯数增加,分别增产11.28%、16.15%和8.27%,其中喷施多效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萨米脱和奇好樱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常温(20℃)贮藏条件下不同处理方式(CK、Cl O2、1-MCP、1-MCP+Cl O2)对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Cl O2处理可明显降低樱桃果实的腐烂率,1-MCP处理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规律,1-MCP+Cl O2处理可明显降低萨米脱(4~12 d)、奇好(2~12 d)樱桃果实的呼吸强度,抑制果实硬度、V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延缓果实衰老,延长贮藏保鲜期,但对乙醇含量无明显影响。1-MCP+Cl O2处理的萨米脱樱桃常温贮藏6 d,奇好樱桃常温贮藏12 d,可保持较低的腐烂率和失重率,且具有良好的风味和口感。  相似文献   

17.
1986~1988年对棉花叶芽和花芽(混合芽)化学组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叶芽含有17种氨基酸,6种糖,2种生物碱.1种有机酸;花芽含有11种氨基酸,8种糖,2种生物碱,2种有机酸.叶芽中各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均比花芽高,而花芽中氨基酸总量及糖的总量均比叶芽高.据分析结果,在调控腋芽分化时,应控制叶芽中氨基酸的种类,使之减少与金属离子的配合,进而提高花芽体内作为营养成份的无机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覆膜栽培对甘薯幼根生长发育、块根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济徐23为材料,进行2年的大田试验和一年的盆栽试验,研究2种覆膜栽培对甘薯生长前期幼根生长发育和吸收能力、分化根内源激素含量和封垄期单株块根鲜重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覆黑色膜和覆透明膜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著(P<0.05)增加甘薯秧苗栽植后10 d和20 d的幼根数量、总长度、鲜重、表面积、体积和幼根根系的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其中的幼根数量、鲜重、体积、幼根根系的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在2种覆膜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覆黑色膜优于覆透明膜;2种覆膜处理显著(P<0.05)提高秧苗栽植后10 d的根系活力,且覆黑色膜优于覆透明膜。同时,在块根分化期(秧苗栽植后20 d和30 d)2种覆膜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分化根的ZR含量,促进初生形成层的活动和块根形成;在块根膨大初期(秧苗栽植后40 d)2种覆膜处理显著(P<0.05)提高分化根的ABA含量和显著(P<0.05)降低分化根的GA含量,促进次生形成层的活动、淀粉积累和块根膨大,其中,块根膨大初期2种覆膜处理ABA和GA含量差异显著(P<0.05),均覆黑色膜处理效果最好。在2年的大田试验中,2种覆膜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了甘薯封垄期的单株有效薯块数和单薯鲜重,覆黑色膜的单株有效薯块数高于覆透明膜,而覆透明膜的单薯鲜重显著(P<0.05)大于覆黑色膜处理。覆黑色膜和覆透明膜处理2011年分别增产10.71%和5.76%,2012年分别增产12.99%和7.45%。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合苹果幼树栽培的基质配方。以2 年生富士芽苗为试材,采用玉米秸杆、园土、草炭土、珍珠岩和牛粪为基质原料,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苹果幼树的生长、生物量、根系形态特性和叶片生理特性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3(园土:草炭土:牛粪:珍珠岩=2:3:1:1)和T4(园土:玉米秸秆:牛粪:珍珠岩=2:3:1:1)基质最佳,其理化性质理想,栽培的苹果幼树生长量(苗高、茎粗、新梢长、新梢粗、地上部干物质重)、根系发育情况(根系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叶片生理特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根冠比和根平均直径则显著低于对照。因此,腐熟后的玉米秸杆完全可代替草炭土在苹果幼树容器栽培中使用,T4 基质可作为培育苹果容器大苗的优良基质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配套栽培措施对商薯9号产量及杂草防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除草剂和地膜覆盖配套栽培对甘薯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除草剂和地膜覆盖对甘薯田间杂草防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除草剂、无地膜覆盖处理相比,除草剂和地膜覆盖配套栽培对甘薯田间杂草防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有一定的积极效应,而在不同除草剂和地膜覆盖处理中,50%乙草胺乳油×黑色地膜处理对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好,33%二甲戊乐灵乳油配套透明地膜或黑色地膜对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最低,33%二甲戊乐灵乳油除草效果不佳;50%乙草胺乳油×透明地膜处理薯块干物率最高,蔓茎干物率、T/R值最低;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透明地膜处理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及商品薯率最高;除草剂与地膜覆盖对甘薯杂草防控、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综合杂草防控、薯块品质等因素,生产上应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透明地膜配套栽培较为适宜。研究结果为商薯9号杂草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