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文根据反刍动物的生理特征对饲草的消化率与饲草物理加工对消化率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将饲草料进行不物理加工对羊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有利于提高羊饲草料加工利用率的物理形态是,延茎秆的轴向将饲草破为多产或加工成丝状,共加工长度以3cm,但最长不超过7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圈养兔还是笼养兔,对散放饲草的利用率都不高。残存的饲草常因混有粪尿,兔不食。特别是笼养,如不及时清理残草,阻隔粪尿下漏,会使笼底潮湿,导致兔患病。笔者根据多年的养兔实践,制成了节草环。使用节草环可使饲草利用率提高达85%以上,而且清除残草方便,能保持笼圈内卫生,有利于兔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饲用甜高粱不同饲草指标间的关系以及综合评价饲用甜高粱品系,提高饲用甜高粱育种进程,以新组配的13个甜高粱品系为研究材料,对19个饲草指标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最能够反映饲草品质的粗蛋白、ADF(酸性洗涤纤维)、NDF(中性洗涤纤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而淀粉、锤度和元素类指标变化范围较大,变异系数均大于15%,饲用甜高粱育种仍然需要创制高蛋白种质资源。相关性分析发现,ADF与NDF呈显著正相关(P<0.01),钙元素含量与总可消化养分、RFV(相对饲用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将19个饲草指标综合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0.49%,综合分析表明J205、TP3、TP14、TP83、TP5等5个品种排名靠前,饲草品质综合表现较好。聚类分析把13个品系分为3类,其中J205、TP3为综合饲草品质优良的一类。  相似文献   

4.
饲草料缺乏是制约新疆兵团农牧团场养羊业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目前,国家对天然草场实施禁牧、轮牧、休牧措施,因此,大部分农牧团场仅能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底利用棉茬地放牧,圈养时间长达8-9个月,而且主要靠棉籽壳、麦草、稻草、玉米秸秆、苇草等草料饲喂,营养价值低,适口性差,将这一类饲草进行干制、氨化、青贮等处理,可有效地改善饲草的营养价值,提高饲草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当前国外饲草种子产业发展概况和我国饲草种子工程建设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我国饲草种子工程建设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山区和平原的气候差异造成饲草资源量高峰期的季节差异。利用这种饲草资源量的时间差特点。夏季和山区繁育羔羊,秋季将断奶羔羊移至平原农区育肥,形成新的优质肉羊生产体系。具有下降特点:改善山区羊群结构,提高商品率,增加经济效益;减轻山区冬春季节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山区草场资源,平原农区秸秆资源,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生产优质羔羊肉供应市场;秸秆过腹还田,培肥土壤,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7.
结合永济市饲草生产现状,提出了饲草机械化技术的内容、实施要点、注意事项,并对饲草机械化加工所需的配套机具及其类型进行了分析;指出生产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选用加工工艺和配套机械设备,配合科学的饲养,就可显地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饲草高粱部分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饲草高粱的分类方法,分析饲草高粱亲本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对50份饲草高粱亲本材料进行了相关性状分析,计算了彼此间的遗传距离,并通过判别分析、卡方距离最低距离和卡方距离类平均方法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将50个饲草高粱亲本材料分为2个大类群,可以初步看出亲本间遗传距离的远近。2种方法对查明不同材料间的亲缘关系是有效的,对育种过程中的材料选配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选育饲草高粱杂交种时应根据亲本间遗传距离远近进行测配,提高选配强优组合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行距及间作对箭筈豌豆与燕麦青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应用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生产饲草。为了研究不同间作模式的增产效果,2009—2010年在吉林省白城市采用两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2种行距(A1:33 cm;A2:16.5 cm)和3种种植方式(B1:燕麦单作;B2:箭筈豌豆单作;B3:燕麦箭筈豌豆1∶1间作)对饲草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减小播量增大时,作物单株重量减小,饲草总产量提高13%;行距减小播量不变,燕麦单株重量增大,饲草总产量提高29%;B3饲草产量比B1提高24%,比B2提高30%;B3粗蛋白产量比B1高1倍,比B2低20%;间作使燕麦的株高、单株重和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使箭筈豌豆的株高增加,单株重、含氮量降低,节数减少,分枝减少。采用行距16.5 cm、燕麦播量87.5 kg hm–2、箭筈豌豆播量75 kg hm–2的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处理,全年两茬饲草产量为19.8 t hm–2,粗蛋白产量为2.43 t hm–2,可作为白城及气候相似地区饲草生产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0.
陈晓东  赵斌  王瑞  朱斌  季昌好 《华北农学报》2021,36(z1):130-135
为探讨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4个播期(因素A),以4个多棱饲料大麦品种(因素B)为材料,比较分蘖期饲草及成熟期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饲草产量影响较大,对籽粒产量影响较小.早播能增加刈割次数,提高饲草产量,其中播期A1(9月30日)饲草鲜质量(12.44 t/hm2)和干质量(1.49 t/hm2)最高.品种间饲草及籽粒产量差异均显著.品种B2(皖饲啤14008)饲草鲜质量(10.51 t/hm2)和干质量(1.38 t/hm2)最高,籽粒产量(1.82 t/hm2)居第2位,品种B1(扬饲麦1号)籽粒产量最高(3.58 t/hm2),饲草鲜质量(9.00 t/hm2)和干质量(1.17 t/hm2)居第2位,两者均可作为饲草及籽粒兼用型品种.播期对饲草品质影响较大,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小.播期间饲草品质除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差异均显著,其中播期A2和A4相应性状值较高.品种间饲草品质基本无差异,参试材料均可用作优质饲草.品种间籽粒品质差异明显,其中品种B2蛋白质含量最高,品种B1淀粉含量最高,表明可以选择品种,改善饲料品质.播期与品种间互作对饲草产量有一定影响,对其他性状基本无影响.综合以上分析,冬麦区选用皖饲啤14008或扬饲麦1号,于9月30日播种,能实现优质饲草与籽粒兼收.  相似文献   

11.
饲草小黑麦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草小黑麦是新型饲料作物,适合南、北方利用冬闲田种植,在冬春枯草季节生产优质饲草.但由于其饲草产品和配套栽培技术研发不足,严重影响了它的发展.本文将重点介绍饲草小黑麦的饲料饲草用途和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其迅速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湖羊是肉羊集约化养殖产业发展的理想母本。塑料绳、地膜和滴灌带是饲草中塑料残渣的主要来源,成为日常危害规模化羊场羊只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落实饲草杂质三级分拣方案,可有效降低杂质对羊只的日常危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饲草小麦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及优点,并结合山西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发展饲草小麦的优势、可行性措施和对我省经济特别是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锌硼锰三种微肥饲料玉米配施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n、B、Mn三种微肥在一定浓度下能够促进饲料玉米生长,增强玉米的抗性、提高饲草和果实的产量。其中,B肥的有效浓度为800×10-6,能够提高叶面积指数7.27%,鲜草产量8.40%;Mn肥的有效浓度为600×10-6,能够提高叶面积指数5.36%,提高饲草产量6.30%;Zn肥的最佳浓度为600×10-6,能够提高果实产量9.23%。  相似文献   

15.
饲草小黑麦新品种晋饲草1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饲草小黑麦新品种晋饲草1号的饲料饲草用途、产量与品质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其迅速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华西健宝专用饲草是新疆华西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从国外引进的优质禾本科饲草.该品种具有生长迅速、产草量高、营养价值高、用工少、易管理等特点,并且饲喂适口性好,产奶量明显增加,奶品质量显著提高,得到用户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饲草高粱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草高粱是利用高粱同苏丹草杂交而成的杂交种,属高光效作物,它再生力强,生物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为一年生禾本科饲草.在山西省不同区域饲草高粱栽培技术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准化栽培技术,为全省饲草高粱的标准化生产,实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奠定基础,为全国饲草高粱标准化生产提供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18.
饲草高粱杂交种晋草2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晋草2号是以A3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如SX-14A为母本,以苏丹草JP品系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饲草高粱杂交种。该杂交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生物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适口性好等特点,是牛、羊、鱼、鹅的优质饲草,也是当前我国退耕还林的优势草种。  相似文献   

19.
谷子在我国农牧结合区和牧区正在发展成为专用饲草作物,但对谷子饲草的生长发育和营养变化动态缺乏研究,对最佳刈割期不了解,影响了谷子饲草生产和产业发展。本研究以饲草谷子1号为材料,研究了饲草谷子株高、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等生长和变化动态,结果表明:从拔节至开花后一周的灌浆初期,是饲草谷子鲜质量和干质量的主要形成期,并在灌浆初期鲜质量和干质量达到最高,分别为33.0 t/hm2和12.80 t/hm2。饲草谷子粗蛋白含量在幼苗期含量最高为干草质量的22%,随发育进程的推进而逐渐减低,到乳熟期干饲草粗蛋白含量降为7.3%;饲草谷子粗脂肪的含量随生育期的进程表现了前期含量低,中期含量高,后期含量再降低的动态趋势。单位面积谷子饲草的粗蛋白和粗脂肪产量均在开花后1周的灌浆初期达到最高,以后开始迅速降低。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也在开花后的灌浆初期达到最大产量。综合本研究的结果,开花后7 d左右是饲草谷子的最佳刈割期,结合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从开始开花至群体开花结束的灌浆初期是饲草谷子的适宜刈割期。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河北省粗饲料的草食家畜载畜能力和容量,应用2008 年河北省统计资料和相关文献的数字,计算了河北省草食家畜的饲养量,并根据粗饲料产量,计算了河北省粗饲料的草食家畜的饲养潜力。结果表明:(1)河北省草食家畜饲养量折合4428 万个羊单位,对饲草的需求量折合为鲜草量为 8081 万t,折合为干草3 232 万t。(2)河北省总的粗饲料产量折合为9.96×107 t 干草,总的载畜能力为6124 万个羊单位,粗饲料供给总量充足,但饲草供给结构不合理,优质饲草严重短缺,载畜量最大的为农作物秸秆,载畜量为2570 万个羊单位,占饲草总供给的41.97%;青贮玉米和人工草地提供的优质饲草载畜量为1180 万个羊单位,仅占饲草供给的19.26%。因此,优质饲草不足将是限制草食家畜和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高产优质高效的人工饲草是饲草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