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熟晚粳稻武粳15穗型大,高产稳产,作小麦茬塑盘育秧机插栽培,基本苗6.5万~8.0万/667m2,10~11叶期够苗,高峰苗28万/667m2左右,成穗率75%左右,一生总叶片18张,播种至齐穗107 d,全生育期159d。产量构成中有效穗20万~22万/667m2,每穗总粒135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7 g以上。高产精确栽培应抓好培育壮秧、大田沟系配套、整地平实、优化群体起点、精确定量施肥、科学节水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等。  相似文献   

2.
2010年旺苍县在水稻高产创建工作中应用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结果表明,精确定量栽培比常规栽培有效穗数增加32.3万穗/hm2,每穗总粒数增加1粒,结实率增加1.3个百分点,产量增加1 584 kg/hm2,增幅达20.02%,产值增加3 801.6元/hm2,纯收入增加1 701.6元/hm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 1999年省中籼区试及本所鉴定试验资料的相关及通径分析得出 ,有效穗数、最高苗数及每穗总粒数与产量呈正相关 ,有效穗与每穗总粒数、每穗总粒数与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间均呈较为显著的负相关。产量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增加每穗总粒数及单穗谷重均可提高产量 ,但同时还应该注重穗、粒重的协调。单产 10 .0 t/ hm2的产量结构应该是 :在栽插 6 0~ 6 6万苗 / hm2的条件下 ,控制最高苗数达 370万~ 390万 / hm2 ,使有效穗达 2 5 0万~ 2 80万 / hm2 ,每穗总粒数 170~ 2 0 0粒 ,结实率 80 %以上 ,千粒重 2 7~ 2 9g。  相似文献   

4.
甬优12水稻双本插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甬优12水稻双本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栽插密度为9.00万~12.86万丛/hm2,均能获得高产,达13 500 kg/hm2以上,以12.86万丛/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4 116.20 kg/hm2。各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籼粳杂交组合甬优12在双本插栽培条件下,分蘖能力受到一定的抑制,最高苗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成穗率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有效穗数与栽插密度无相关性,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呈负相关,处理间差距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5.
甬优12水稻双本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栽插密度为9.00万~12.86万丛/hm2,均能获得高产,达13 500 kg/hm2以上,以12.86万丛/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4 116.20 kg/hm2。各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籼粳杂交组合甬优12在双本插栽培条件下,分蘖能力受到一定的抑制,最高苗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成穗率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有效穗数与栽插密度无相关性,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呈负相关,处理间差距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地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增产增收,以超级稻中浙优1号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栽培密度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栽培密度24万蔸/hm2、27万蔸/hm2、30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较高,尤其以密度27万蔸/hm2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最高,头季有效穗数295.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71.2粒,每穗实粒数132.4粒、结实率77.3%,产量9466.97kg/hm2;再生稻有效穗数377.6万穗/hm2,每穗总粒数66.5粒,每穗实粒数50.2粒、结实率75.5%,产量3350.17kg/hm2等性状均最高,可在一季中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直播水稻穗粒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直播水稻穗粒结构与产量的关系,建议选择直播条件下全生育期为130~135 d的品种,杂交稻推荐穗数为262.5万穗/hm2、穗总粒数150粒、穗实粒数13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5 g,理论产量按照90%折实产,则产量可为8.45 t/hm2;常规稻推荐穗数为360万穗/hm2、穗总粒数110粒、穗实粒数95粒、结实率90%、千粒重26.5 g,理论产量按照90%折实产,则产量可为8.50 t/hm2。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5块不同类型双晚秀水52群体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在各经济性状中有效穗对产量的决定作用最大,其次是穗总粒数,再次是结实率。通过对高产群体经济性状特征分析,得出双晚秀水52产量在8 250kg/hm2以上主要性状95%置信区间为:株高91.34~94.70cm,穗长14.17~14.51cm,有效穗409.05~424.6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86.70~91.81粒,结实率89.46%~92.29%,千粒重25.38~25.67g,预估产量8 481.5~8 735.9kg/hm2。通过有效穗、穗总粒数、结实率与产量的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三性状与产量相关的线性回归方程。当有效穗416.85万穗/hm2、穗总粒数89.25粒、结实率90.88%时,预估产量为8 608.7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根据课题组2003—2005年掌握的地处浙北地区的嘉兴市的82块大田试验结果与测产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其高产途径。结果表明,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对直播单季晚粳稻产量具显著正效应,其中正效应最大的为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其次。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提出浙北地区单季晚粳稻直播栽培的高产途径为:在争取一定有效穗数基础上,应把增加每穗实粒数作为主攻方向,同时提高灌浆质量适当增加粒重。结合生产实践,在目前现有品种条件下,浙北地区单季直播晚粳稻9500kg/hm2左右产量水平的合理结构可能为:基本苗约为125万/hm2,最高苗630万/hm2,有效穗数450万/hm2,每穗总粒数>100粒,每穗实粒数90~95粒,千粒重26g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丰两优一号作烟后稻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丰两优一号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经过两年的示范种植,全生育期125~130d,属基本营养型,偏感温型。株高105~110cm,穗长22~24cm,每穗总粒数140粒左右,结实率80%左右,千粒重29g左右,有效穗292.5~322.5万穗/hm2。  相似文献   

11.
桐城市两优培九在中等肥力以上田块种植,产量水平的高低同每穗实粒数的多少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实施两优培九高产栽培策略,是在稳定适宜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提高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达到大面积平衡高产.单产1085~1250kg/hm2的田块群体是:有效穗260~290万/hm2,每穗总粒数190个左右,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5~27g.  相似文献   

12.
两优培九播栽期、密度、施氮量三因素的试验表明 ,播栽期对产量有显著影响 ;最佳处理组合为 5月 3日播种 ,密度 19.5万~ 2 7.0万穴 /hm2 ,施氮量 2 70kg/hm2 。其穗粒结构为有效穗 2 73.0万 /hm2 ,穗总粒数 192 .4粒 ,结实率 87.7% ,千粒重 2 5 .4g。提高分蘖成穗率和有效穗的结实率是实现超高产栽培的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13.
长秧龄水稻大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秧龄水稻大苗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表明,长秧龄水稻大苗稀植,单株分蘖数增加,成穗率较高,增产幅度达7.1%~23.9%,长秧龄水稻大苗比较适宜的栽插密度范围是15万~21万穴/hm2,最佳值是18万穴/hm2。产量随着穗粒肥的追施比例增加而提高,粒肥追施比例占总追肥量30%的处理是追施穗粒肥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试验共设5个密度处理,设计播量区间240~660万粒/hm2,变幅105万粒/hm2。结果表明,以庄浪县为代表的旱寒区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靠主茎成穗,分蘖成穗率较低。在生产上,合理的群体密度基本苗360万株/hm2,即播量450万粒/hm2左右。  相似文献   

15.
杂交中籼强化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中籼高产组合华安 3号、协优 90 19为试验材料 ,探索水稻强化栽培体系 (SRI)的本土化技术。主区试验结果 :华安 3号每穗总粒数 2 75 .7粒 ,结实率 79.3 %,每穗实粒数 2 18.7粒 ,经省、市专家现场验收产量达 10 .6t/hm2 。播期试验结果表明 ,华安 3号、协优 90 19在沿江地区生态条件下 ,适宜播种期为 5月上、中旬 ;适宜栽插密度 12 .0万穴 /hm2 ,每穴 2苗 ,或 11.3万穴 /hm2 ,每穴3苗。  相似文献   

16.
扬麦23示范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生长表现和产量结果均比较理想,较扬麦16早熟,实收产量7 716.7 kg/hm2,抗倒性较强,叶色深绿,分蘖力强,穗数容纳量较高,穗层整齐,小穗着生相对紧凑,后期熟相好。高产栽培在施足基种肥基础上,应力争早播,适宜基本苗185.03万株/hm2左右,苗期尽可能减少蜡肥和返青肥施用,控制高峰苗在1 466.98万株/hm2左右,争取有效穗数465.34万穗/hm2,穗粒数38.14粒,千粒重47.86 g。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水稻生产上影响杂交水稻品种自身增产潜力的主要因素,研究分析了:不同栽插叶龄、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分蘖穗、不同茎蘖苗的穗粒性状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8叶前分蘖穗占总穗数的比例越大产量越高,且分蘖穗的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也较高,甚至超过主茎穗;强化栽培高于常规栽培的穗粒数、总颖花量和产量;最高苗数控制在所需穗数的1.1~1.2倍时产量最高;穗总粒数和实粒数与主茎顶部四叶平均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并运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方法,提出了杂交稻超高产优质强化栽培策略及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即①盘式育秧,低叶龄小苗多头移栽,争取穗足穗大;②增施有机肥料.确保稳健平衡生长;③严格控制中期群体,提高成穗率;④巧施穗肥粒肥,优化冠层叶片配置;⑤防治病虫苹害,确保活棵成熟,提高千粒重和结实率.从而使杂交水稻有效穗达到300万/hm2左右,穗平实粒数达到180~210粒,穗平颖花量达到200~230粒,结实率稳定调解在80%~90%之间,有效解决了穗足穗大稳结实的库、源、流矛盾,实现了12000 kg/hm2以上的高产优质目标.  相似文献   

18.
协优 5 7肥东县 3a制种 ,平均产量 3 .2 5t/hm2 。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增加每穗总粒数及提高结实率可提高产量。栽插过密、穗数太多会导致减产。单产 3 .0t/hm2 的产量结构应该是 :母本有效穗 3 0 0万~ 3 60万 /hm2 ,总颖花数 2 .2 5亿~3 .0 0亿 /hm2 ,结实率 45 %~ 5 5 % ,千粒重 2 7.0g。主要栽培措施 :( 1)适时播种并安排好播差期 ;( 2 )培育多蘖壮秧 ;( 3 )加强大田管理 ,搭好丰产苗架 ;( 4 )喷好激素 ,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19.
李强  李艳  成霞 《现代农业科技》2009,(19):30-30,34
华粳6号密度与肥料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上欲获得9.75t/hm2的产量,其栽插密度应为31.5~36.0万穴/hm2,基本苗120~135万根/hm2,高峰苗420~450万根/hm2,成穗330万穗/hm2,成穗率75%左右;总施肥450kg/hm2,穗肥占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技》2016,(8):22-23
常农粳8号为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品种,2014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具有米质优、抗倒性好、分蘖力强、穗粒结构协调、熟期理想等特点,为机械化栽培理想应用品种,适宜机械化栽培,为苏南地区周年粮食高产栽培理想应用品种。通过大面积试验示范,其机械化栽培达到11.25 t/hm2产量理想的群体特征为基本苗数90万株/hm2左右,有效穗数345万穗/hm2左右,成穗率75%以上,每穗粒数135粒左右,结实率95%左右,千粒重27.5 g以上。并总结了其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流水线育秧、机械化栽插、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以期为大面积机械化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