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CATIA为平台对减速器齿轮轴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运用分析与模拟模块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得到齿轮轴的网格图、应力分布图及位移分布图,对后继齿轮轴的可靠性设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预测丘陵山区多功能茶园管理机变速箱齿轮的失效部位以及使用寿命,采用CAXA CAD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茶园管理机变速箱齿轮副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齿轮副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得到齿轮的范·米塞斯(Von Mises)应力、位移及应变分布情况,最大范·米塞斯应力约为209.63MPa,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齿轮根部不会发生断裂.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建立齿轮的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和概率密度函数.预测齿轮的失效概率和平均失效时间,得到齿轮工作1 000h失效概率为98.04%,平均失效时间约为642h.运用Simulation疲劳分析模块对齿轮进行疲劳寿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齿轮工作700h左右完全失效.该研究分别从齿轮失效概率和疲劳失效两个角度对其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并且得到相近的结果,从而为茶园管理机变速箱的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某小型联合收割机齿轮传动箱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和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简称ADAMS)软件,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齿轮轴的角速度、角加速度曲线,齿轮的啮合力时域及频域曲线,在此基础上对齿轮进行强度分析,为进一步设计联合收割机齿轮传动性能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绘制航迹分布图,利用AIS信息,尤其是位置信息,设计了航迹分布图绘制算法.该算法以AIS信息数据库中动态表、静态表为数据源,利用存储过程,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航迹分布图在电子海图平台上的绘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航迹分布图绘制方法具有可行性、快捷性和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ANSYS分析软件,对LY型旋耕机传动箱的斜齿轮进行了建模和弯曲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NSYS软件分析的结果较传统的斜齿轮的计算结果更为准确。作者并依此提出了对斜齿轮分析的一些看法,为今后斜齿轮的CAE做一构想。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1ZS-20型水田耕整机变速箱的使用寿命,分析了其减速齿轮传动的工作情况,在保证模数、齿数、齿宽和中心距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从提高齿轮的耐磨损能力出发,确定以使两啮合齿轮齿根的最大滑动系数相等为原则,建立满足必要约束条件的齿轮变位系数的优化选择数学模型,用C语言编程求解.结果表明,变位系数优化后,两啮合齿轮的最大滑动系数相等,大小齿轮磨损均匀.  相似文献   

7.
农用车辆减速器齿轮通常制成斜齿轮,其特征主要为齿轮传动噪音低,啮合平稳,齿与齿之间的啮合重合度高,承载能力强。对齿轮副的分析是检验减速器工作性能好坏的关键,其中热分析是保证齿轮工作稳定性的重要方法。齿轮副工作过程中交变载荷、工作温度等因素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稳态热分析不能验证实际的工作状态。针对该问题,运用有限元法,对农用车辆减速器中的斜齿轮副在不同载荷工况条件下进行瞬态热分析,找到齿轮副最容易产生胶合的位置,保证齿轮副在高温下正常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某拖拉机变速器为研究对象,基于Romax软件分析了齿轮啮合过程中轮齿单位长度最大载荷、传递误差和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啮合过程中传递误差较大,存在较大的啮合冲击,需对齿轮进行修形以改善受力情况,降低噪声,延长齿轮使用寿命;齿向修形后,三个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啮合冲击趋于缓和,振动噪声传递得到削弱,齿轮受力减小,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但齿廓修形后,轮齿单位长度最大载荷却增加了,啮合冲击变大,齿轮承载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由1个非圆齿轮和2个全等正圆齿轮、1个偏心正圆齿轮组成的混合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该机构秧针尖点的静轨迹为海豚形,动轨迹形成的插秧穴口较小,可避免倒秧、漂秧的现象,符合插秧的农艺要求。对机构的传动系统进行模态分析,避免由于机构的工作频率与固有频率相同而引起共振现象。联合Patran、Nastran和Adams软件对分插机构进行刚柔耦合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利用粉末冶金制造的非圆齿轮满足机构运动强度要求。粉末冶金制造齿轮的成本较低,采用该方式制造齿轮有利于降低机构的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0.
如何确定地域范围和绘制分布图?申请人应当根据产品分布实际情况和人文历史资料,以最新版行政区域规划图为蓝本,合理确定和绘制申请登记产品地域分布图。地域分布图应当准确标示出申请登记产品的生产区域范围和生产地域边界线,做到地域完整、边界清晰。地域分布图应当界定到所辖村或乡(镇),边界线采用加宽线条进行标示。必要时,可以加注相关文字说明。申请人应当将所绘制的地域分布图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后,方可作为登记申请的附报材料。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设计原理,在CATIA环境下,运用建模功能生成渐开线及齿的形状,精确地创建了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三维实体建模,并对后来的应用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基于3D Studio MAX制作直齿圆柱齿轮模型的方法主要是使用编辑修改器对几何形体的次对象进行编辑修改,从而形成轮齿,过程稍显繁琐。然而,在此模型基础上,利用截面与放样命令却可以很简便地制作其它较复杂的齿轮模型。尤其是使用放样命令,在蜗杆及其类似模型制作方面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变位修正与变位齿轮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位齿轮可以有效突破标准渐开线齿轮存在的使用局限性,但在某些情况下必须采用专门设计的刀具加工。  相似文献   

14.
瞬时重合度恒定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和解决齿轮传动系统,特别是高速、重载齿轮系统啮合传动过程中,在单、双齿对交替啮合的极短时间内,轮齿受载发生突变,形成轮齿激振和轮齿的啮合刚度变化导致产生振动和噪声问题,本文从瞬时重合度入手,介绍了一种提高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平稳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综合考虑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综合啮合误差等因素下的定轴直齿圆柱轮副的单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变步长Runge-Kutta法对单自由度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结合系统的分岔图、相图和Poincaré映射图,对系统随频率变化时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齿轮啮合频率的变化导致系统发生连续倍周期分岔,从而产生混沌运动.另外,由于齿轮间隙非线性的影响,系统还存在擦切分岔等非光滑分岔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苹果枝条节间长度与内源激素赤霉素(GA)水平及GA合成关键酶基因序列和表达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索苹果短枝型芽变形成机理及选育新的短枝型苹果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长富2号’苹果及其短枝型芽变‘龙富短枝’的枝条和叶片为试材,通过对花后4个时期GA含量的测定及GA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研究枝条生长过程中GA与枝条节间长度的关系。【结果】在花后80 d,GA含量在非短枝型苹果及其短枝型芽变中差异显著,短枝型芽变品种中GA含量低于非短枝型品种。序列分析表明,GA合成关键酶基因GA20-氧化酶(GA20ox)和贝壳杉烯氧化酶(KO)的cDNA序列在‘龙富短枝’和‘长富2号’中完全一致,无碱基的突变、插入或缺失现象发生。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花后20 d和80 d,GA20ox和 KO的相对表达量在‘龙富短枝’和‘长富2号’之间差异显著,短枝型芽变品种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非短枝型苹果。【结论】GA含量差异和GA合成关键酶基因差异表达与短枝型苹果枝条节间长度相关联,低GA含量和GA合成关键酶基因的下调表达抑制了苹果枝条的伸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解决农机变速箱虚拟设计与仿真过程中,齿轮零件复杂多变、知识重用率低的问题。【方法】在对变速箱齿轮知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采用本体对齿轮设计知识进行描述,融合知识工程与参数化设计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齿轮虚拟设计方法。以拖拉机变速箱复杂花键齿轮设计为例对系统进行验证。【结果】以三维建模软件NX为平台开发了变速箱齿轮虚拟设计系统,通过人机系统界面获取齿轮设计需求,在齿轮设计知识库和模型库的支持下,利用知识重用推理出齿轮结构,在几何参数的驱动下,快速构建出符合设计需求的齿轮模型,实现了复杂结构齿轮的快速智能设计。验证结果表明,在人机界面进行设计需求录入,系统在数秒内自动输出花键齿轮详细结构模型。【结论】该系统可以较好地支持变速箱的虚拟设计与仿真,缩短了农机的开发周期,也可为其他机械产品的虚拟设计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翻译图书这一著作类型及其在各发展阶段出版的特点,客观评析了翻译图书对中国科学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高速分插机构参数优化方法盲目性较大或计算复杂的问题,以椭圆齿轮三插臂分插机构为例,采用虚拟中心组合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以插秧株距140mm时的插秧穴口宽度、推秧角度和轨迹高度3个指标为目标函数,以椭圆齿轮偏心率、齿数、行星架初始安装角度和插植臂安装角度4个参数为设计变量,构建响应面回归模型,采用优化算法求解响应面近似回归模型,直接求得一组满足多个约束条件的最佳参数组合。以求解的最佳参数组合:椭圆齿轮偏心率0.18、齿数23齿、行星架安装角度15°、插植臂安装角度25°设计并试制三插臂分插机构。通过理论分析和台架试验,回归模型计算的目标函数值与理论计算值和台架试验实测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668%。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虚拟响应面法优化可直接求得满足多个约束条件的参数组合,计算精度较高,提高了高速分插机构参数选择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