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明确控释氮肥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本试验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无氮对照(CK)、农民习惯施氮(CN)、100%控释氮肥(CRN)和60%氮量控释氮肥+40%氮量普通氮肥(CRN+CN)4个处理,研究不同肥料施用对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氮肥较农民习惯施用氮肥小麦显著增产7.33%~14.67%,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合施用显著高于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氮肥利用率施用控释氮肥处理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用氮肥4.12~9.24个百分点,以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合施用最高。纯收益控释氮肥处理较农民习惯施肥增收405~1 398元/hm~2,以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配合施用纯收益最高。本试验条件下,小麦生产上施用控释氮肥能够节本增效,以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合一次性施用最佳。  相似文献   

2.
3.
4.
湖北省小麦施磷效果及磷肥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湖北省小麦主产县(市、区)进行不同磷肥用量的70组田问肥效试验,以阐明湖北省小麦施磷效益及磷肥利用率现状.结果表明,小麦施磷增产效果显著,与不施磷对照处理相比,施磷后小麦平均增产1 449 kg/hm2,增产率为27.0%;施磷平均经济效益增加1 798元/hm2,产投比5.8;磷肥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分剐为78.8 ...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海安县仅次于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一直以来,在施肥上存在氮肥用量过大,氮、磷、钾运筹不合理,施用时期不准确等问题,不但影响了小麦产量和品质,而且降低了肥料利用率,造成肥料浪费,同时污染了环境。因此,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控释尿素在小麦上的合理施用量,对其在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上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上以等氮量控释尿素一次性基施效果最佳,较习惯施肥处理增产5.86%,增收331.2元/hm~2,氮肥利用率提高5.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氮素水平与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金坛市有代表性土壤上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得到:当施氮量为15千克/亩时产量趋于最高,平均达347千克/亩;产量与有效穗呈现强正相关(r=0.9276^**),与千粒重呈负相关(r=-0.5572^*),与实粒数相关性不显著,小麦产量随氮素水平提高呈报酬递减规律增长。氮素增加会降低小麦氮肥利用率,施氮量为10.5千克/亩,12.8千克/亩,15千克/亩,17.3千克/亩,19.5千克/亩时,氮肥利用率平均为41.4%,37.6%,35.0%,32.6%,28.0%。因而,小麦施氮量为15千克/亩时,不仅能获得高产,而且氮肥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结构、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小麦生育期群体动态变化、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基追比为3.0∶5.0∶2.0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与对照(CK)相比产量提高了1 876.4 kg/hm~2,增产率达到了31.4%,施肥比例为3.3∶3.3∶3.3的处理增产效果次之。从氮肥利用率来看,氮肥分3次施用高于分2次施用的处理以及1次基肥的处理,说明"前轻中重后补"的施肥方式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氮肥运筹技术。[结论]该研究为小麦的合理施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如皋市中等肥力土壤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为化肥减量使用提供依据,进行了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30%有机肥、70%化肥配施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分别达到8 000 kg/hm~2和47.30%。  相似文献   

10.
对于冬小麦种植来说,要保证基肥的有效性,才能提升其产量和品质,另外,也要对氮肥利用率进行集中管理,确保管控措施贴合实际种植条件。该文在新疆额敏县建构五种氮肥施加计划,分别设置相应的试验,并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氮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种植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小麦施钾效果及钾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70组田间试验研究了湖北省主产区小麦施钾的增产、增收效应及钾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增施适量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小麦平均增产556~978 kg/hm2,增产率为9.5%~16.7%;施钾平均增加经济收益192~897元/hm2,产投比为1.2~4.7;钾的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分别为71.0 kg/kg和7.4 kg/kg。应用直线加平台模型拟合小麦产量与钾用量的关系,求得湖北省小麦钾的最佳用量平均约为87 kg/hm2。  相似文献   

12.
长期定位氮胁迫对小麦碳氮代谢、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田长期氮肥定位试验,以施N 180 kg/hm2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氮胁迫(不施氮肥)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中筋小麦品种中麦895、强筋小麦品种石优20)碳氮代谢、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的氮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胁迫条件下,2个小麦品种旗叶蔗糖含量(花后7~35 d)、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花后7~35 d)、籽粒蔗糖含量(花后21~35 d)、籽粒SPS活性(花后14~35 d)均较对照明显降低;2个小麦品种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籽粒GS活性均较对照明显降低;2个小麦品种开花期氮积累量、成熟期氮积累量、开花前氮转移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而开花前氮转移率和开花前氮贡献率均较对照显著提高;2个小麦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均较对照显著提高;2个小麦品种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综上,氮胁迫下小麦灌浆中后期碳、氮同化能力明显下降,氮素积累量降低,但对氮素的吸收能力增加,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比例增加,进而小麦植株对氮素的整体利用率得以提升,但小麦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棉花氮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7个大田试验,研究了湖北省棉花氮肥施用效果及氮肥最佳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棉花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施氮比对照子棉增产131~1 244 kg/hm2,平均增产752 kg/hm2,平均增产率为31.1%。施氮纯利润平均为3 422元/hm2,产投比平均为4.07。氮肥偏生产力和农学利用率平均分别为13.20 kg/kg(N)和2.90 kg/kg(N)。根据线性加平台模型,求得湖北省棉花氮肥最佳用量平均为纯N114.0 kg/hm2。  相似文献   

14.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采用氮高效品种挖掘作物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潜力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就小麦对氮素高效利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国内外有关小麦在氮素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在不同生育期干物质与氮素变化状况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量化山东省冬小麦产量差及氮肥利用效率差,分析产量差和效率差之间的关系,明确环境、栽培条件及生理因素对产量差的贡献,探讨协同缩差增效的可能途径,为冬小麦产量差缩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于2016—2020年在山东济宁、德州、烟台和淄博4市进行,综合肥料投入、播种密度和灌溉水平等管理措施,设置了超高产水平(SH)、高产高效水平(HH)、农户水平(FP)和基础产量水平(ISP)4种模式,定量分析不同产量水平冬小麦产量差和氮肥利用效率差,分析产量差和效率差之间关系,讨论产量差和效率差形成的影响因素及缩差增效的可能途径。【结果】当前山东冬小麦高产纪录与SH、SH与HH、HH与FP以及FP与ISP之间的产量差分别为2 729.1、674.3、1 042.9和4 349.8 kg·hm-2,SH与HH、HH与FP之间的氮肥偏生产力差分别为-13.54和15.67 kg·kg-1;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二次抛物线关系。当前降水、光温等不可控因素和肥水投入等可控因素对产量差的贡献率分别为31.16%和68.84%。结果显示,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平均净同化率(MNAR)、单位面积穗数(EN)和粒重(GW)差与SH和HH之间的产量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收获指数(HI)、穗粒数(GN)和粒重(GW)差与HH和FP之间的产量差呈显著正相关。SH和HH处理较FP处理有更高的地上部生物量、单株分蘖数以及分蘖成穗率。【结论】当前山东省冬小麦农户产量只实现了最高纪录产量的64.34%,通过优化水肥投入量、提高追肥比例、增施有机肥和锌肥等栽培措施可使冬小麦产量差缩减23.46%,氮肥偏生产力提高56.99%。花后物质生产能力仍然是小麦产量提升的限制因素,在保证花后光合同化的同时,提高花前物质的再转运以提高收获指数是农户模式向高产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也是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农业用水用肥过量正威胁着这个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此,笔者于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研究了不同氮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实验在春浇一水和春浇二水两种水分限制条件下,分别设7个氮肥处理,即在4个等级氮肥用量(分别为0、157.5kg/hm2、226.5kg/hm2、295.5kg/hm2,不包括有机肥中所含氮量)下,分设两种施肥方式(全部基施和基施 追施)。结果表明,施氮量和施氮方式相同时春浇二水冬小麦的产量高于春浇一水,二水穗粒数较一水高,千粒重则低于一水,一水耗水量较少,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二水;同一水分下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同一施肥方式下在157.5 ̄295.5kg/hm2范围内,施肥量越大,氮素生理效率和氮肥生产力越低,施氮157.5kg/hm2时,氮收获指数均处在最高或较高水平;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成熟期一水条件下土壤中硝态氮主要集中在上层(0 ̄80cm),二水条件下则主要分布在中下层。综合研究表明,在春浇一水条件下,施氮水平在157.5kg/hm2,且全部基施,能够获得与多量施肥相当的产量,且可提高氮肥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硝态氮的淋洗和残留,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干旱缺水地区是比较合理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小麦增产与氮素高效利用的目标,以天津地区主推小麦品种'衡观35'、'衡4399'和'济麦22'为供试材料,于2018—2019年在冬小麦生长季内开展不同小麦品种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施氮水平为不施氮(N1),225 kg·hm-2(N2)和300 kg·hm-2(N3)3个.结果表明,N2和N3比N1的小麦产量分...  相似文献   

18.
水氮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水氮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影响了氮肥的作用,在不同灌溉量的水分条件下,氮肥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水分和氮素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产量,也有利于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缓控释氮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适宜河北省低平原区冬小麦一次性施肥生产的缓控释氮肥类型,选取4种不同控释期的缓控释氮肥以及普通尿素作为氮源,研究了不同控释期氮肥对河北省低平原区冬小麦产量以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期60 d的氮肥处理较尿素优化施肥处理和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可提高冬小麦产量,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其他控释期氮肥处理的冬小麦产量均低于尿素优化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控释期60 d的氮肥处理在小麦返青期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可以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而控释期40 d的氮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在小麦生长前期较高、后期较低,控释期90和120 d的氮肥处理土壤硝态氮在小麦生长前期较低,均不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氮素的需求。控释期60 d的氮肥处理冬小麦氮肥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利用率均为最高。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冬小麦生产上一次性底施控释期60 d的缓控释氮肥较为适宜,小麦产量为6 159.2 kg/hm~2,氮肥利用率可达35.6%。本研究结果可为河北省低平原区中低产田缓控释氮肥的选择及优化一次性施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