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忠梅  王慧  包海鹰  白冰  刘汉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46-10648
[目的]研究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以期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果]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别,即从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3种化合物,从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化合物,其中有13种化合物是相同的。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17种萜类化合物,6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9种萜类化合物,12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2种千里光挥发油成分的含量也不同,即栽培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11.60%)、α-石竹烯(13.49%)、石竹烯氧化物(8.57%)、棕榈酸(10.86%)和亚油酸(9.00%);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8.10%)、α-石竹烯(19.50%)、石竹烯氧化物(14.22%)、棕榈酸(21.45%)和亚油酸(13.66%)。[结论]该法测定出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这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提取江苏产水蜈蚣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分别进行卷烟加香试验。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水蜈蚣全草的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感官评吸法评价其在卷烟中的加香效果。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产水蜈蚣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α-石竹烯、氧化石竹烯、3,7,11,15-四甲基-2,6,10,14-十六烷四烯-1-醇、1,5,5,8-四甲基-12-氧杂双环[9.1.0]十二烷-3,7-二烯、十六酸、六氢金合欢基丙酮、β-石竹烯和植醇。水蜈蚣精油能有效提高卷烟的香气量和香气浓度。  相似文献   

3.
董然  南敏伦  刘洪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00-17901
[目的]分析长白山特有种单头橐吾叶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叶片挥发油,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化学成分。[结果]检出10个色谱峰,鉴定出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62%。单头橐吾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石竹烯氧化物(50.00%),其次是植物醇,z-α-反式-香柠檬醇,环戊甲酸-3-异丙叉-龙脑酯,7-亚甲基-2,4,4-三甲基-2-乙烯基-双环[4,3,0]壬烷,3,7-二甲基-6-辛烯-1-醇甲酸酯,而石竹烯和正十六酸的相对含量均在3.00%以下。其中,石竹烯和石竹烯氧化物占总挥发油的52.17%,2种醇类和2种酯类分别占24.00%和10.44%,1种烷类占5.43%。[结论]鉴定出的9种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检出,是开发祛痰止咳及强身类药物的重要资源植物。  相似文献   

4.
GC-MS法检测云南产细茎石斛花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研究细茎石斛花挥发性化学成分,为细茎石斛花茶质控标准以及与其他石斛花区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己烷回流法从云南产细茎石斛花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了91个色谱峰,鉴定出72个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二十一烷(38.957%)、二十三烷(13.558%)、二十二烷(5.245%)、2-十七烷酮(2.072%)等。云南产细茎石斛花的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烷烃、烯烃、醇、酮、酸、酯、酚等,其中长链烷烃含量最多,该研究为对云南产细茎石斛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华南地区入侵杂草藿香蓟叶挥发油的成分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水蒸气冷凝法提取华南地区入侵杂草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叶的挥发油,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离、分析和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藿香蓟新鲜叶片提取8h的挥发油得率为0.545%。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102个峰,共鉴定出102种化合物,其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00%。藿香蓟叶挥发油的化合物种类丰富,包括烯、醇、萘、烷、酯及醛类等,其化学成分主要为石竹烯(23.40%)、早熟素Ⅰ(17.66%)、(Z)-乙酸-3-己烯-1-醇酯(12.14%)、早熟素Ⅱ(9.51%)、1-乙烯基-1-甲基-2-(1-甲基乙烯基)-4-(1-乙缩醛甲基)环己烷(4.53%)、倍半水芹烯(4.24%)、(z)-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86%)、莰烯(3.10%)、反式-2-己烯醛(2.11%)、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1.93%)、1-己醇(1.32%)、3,7,7-三甲基双环-[4.1.0]-二庚烯(1.01%)等,这些成分占总挥发油质量的87.91%,其中含量最高的石竹烯是一类双环倍半萜类化合物,是被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云南产紫苏茎和果实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紫苏茎和果实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并鉴定出51和42个化合物,紫苏茎的主要成分为戊基-2-呋喃酮、二异丁基邻苯二甲酸、正十六酸、2,5-二(1-甲基丙基)-苯酚等;紫苏果实的主要成分为肉豆蔻醚、戊基-2-呋喃酮、(Z)-β-金合欢烯、石竹烯、苯乙醛等。[结论]云南产紫苏茎和果实中挥发油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GC-MS法分析鸡皮果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分析鸡皮果叶[Clausena anisum-alens(Blanco.)Merr]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鸡皮果叶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获得其总离子流图,对各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共鉴定了20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质量的99.12%。主要成分为:4-甲氧基6-(2-丙烯基)-1,3-苯并二恶唑(28.97%),(+)-4-蒈烯(24.84%),大根香叶烯B(11.41%),十六烷酸(4.82%),1,2,3-三甲氧基5-(2-丙烯基)-苯(3.84%),斯巴醇(3.19%),1-二十二碳烯(2.82%),石竹烯(2.79%),1-甲基咪唑-5-甲醛(2.75%)。[结论]揭示了鸡皮果叶的药理作用,为综合开发利用鸡皮果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秃叶黄檗新鲜果实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及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秃叶黄檗新鲜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和富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秃叶黄檗果实挥发性化学成分共鉴定出45种化合物,占秃叶黄檗新鲜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99.95%,其中β-月桂烯(66.9%)、β-榄香烯(14.5%)、大根香叶烯D(6.8%)为主要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用超临界CO2流体和GC-MS技术萃取及鉴定腊梅叶挥发性成分,并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腊梅叶挥发性成分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挥发性成分中共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腊梅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稠环芳烃、烷烃、醇、烯、酚、酯和少量脂肪酸.其中醇相对含量占37.75%、烷烃相对含量占28.58%、烯烃相对含量占11.15%、稠环芳烃萘占10.23%、酯相对含量占4.31%,酚相对含量占2.84%,脂肪酸相对含量占0.47%.包括叶绿醇(36.16%)、十四烷(10.1%)、十五烷(2.95%)、2,7,10-三甲基十二烷(8.93%)、植烷(3.14%)、环扁桃酯(1.22%)、2,4-二叔丁基苯酚(2.84%)、β-波旁烯(3.16%)、石竹烯(2.43%)、β-榄香烯(1.69%))、萘(10.23%)和肉豆蔻酸(O.47%)等成分.抑菌实验表明,腊梅叶挥发性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上述结果显示腊梅叶具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青海云杉针叶和枝条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固相微萃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 MS)提取方法,分析了青海云杉针叶和枝条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共鉴定了65种化学成分。其中针叶中分离鉴定出42种挥发性成分,占峰面积99.78%,主要成分为α 蒎烯、莰烯、左旋乙酸冰片酯;枝条中分离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占峰面积的99.93%,主要成分为α 蒎烯、a 水芹烯、莰烯、1 甲基 5 (1 1 甲基乙烯基) 环己烯、石竹烯。青海云杉针叶和枝条的挥发物质中,萜烯类物质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