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苏云金杆菌悬浮种衣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孢囊线虫病又称黄萎病.俗称“火龙秧子”。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及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大豆孢囊线虫在大豆整个生育期间均可危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可达30%。50%.甚至颗粒无收。2007年在扎兰屯市进行4000IU/mg苏云金杆菌悬浮种衣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田间药效试验.以明确该药剂拌种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确定田间最佳拌种用药量和对作物的安全性.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了大豆抗孢囊线虫的生化机制及DNA分子标记(RFLP、RAPD)技术在大豆抗孢囊线虫病研究中的应用,大豆抗孢囊线虫各个生理小种的遗传分析,大豆抗孢囊线虫病育种的研究概况及抗病品种鉴定方法的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应用生物制剂保根菌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经过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保根菌剂900-1500毫升,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在53%-83%,大豆公顷增产13.1%-38.1%。  相似文献   

5.
6.
富锦是黑龙江东部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播种面积16万hm^2以上,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0%。连年的重迎茬种植,加快了大豆孢囊线虫的繁殖和孢囊在土壤中的积累。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富锦市大豆重迎茬显著减产、持续减产的主要原因。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抗线虫大豆品种的应用取得了极显著地抗病增产效果,累计推广面积达15万hm^2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 大豆孢囊线虫在青岛地区发生面积达20.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37%,影响了青岛地区大豆生产的发展。为此我们从1984~1991年进行了抗大豆孢囊线虫的育种工作。通过杂交并经逐代筛选,育成了抗大豆孢囊线虫的三个高产优良品系,1991年秋青岛市科委邀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快速提取大豆孢囊线虫DNA的方法,包括提取液的配制过程,提取DNA的步骤、PCR扩增的反应体系以及循环参数。  相似文献   

9.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夏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省主要分布于徐淮地区,连云港市和盐城市也有发生。以往对此病研究甚少,报道不多。为了摸清孢囊线虫的发生规律,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86~1988年作了较系统的研究。 (一)大豆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 根据对全省大豆产区7市、32县、177个乡沙土豆田调查的结果,大豆孢囊线虫病主要分布在徐州市丰、沛、邳县的流沙河流域及铜山、睢宁等县的废黄河流域,发生面积约30万亩,危害较重,每百克土壤中含孢囊  相似文献   

10.
11.
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文中就大豆抗胞囊线虫基因定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遗传研究表明: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遗传受少数几对基因控制,但是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借助分子遗传图谱,采用不同的抗源共计筛选到60个与抗病基因有关的标记,其中的一些位于相同的位点。其中,位于G连锁群上的rhg1位点和A连锁群上的Rhg4位点在多个群体中得到验证,并且对多个生理小种有抗性作用。由于采用的抗源和作图群体不同,接种的线虫群体在遗传上的异质性和分子标记本身的局限性,许多研究结果差异很大,同时也表明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遗传机制的复杂性。鉴于目前定位方法的原因,基因的精细定位需要借助于作图定位软件的改进,分子遗传图谱的加密和表型鉴定准确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的抽样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的种类及其分布。【方法】2001~2003年在黄淮大豆产区依据Riggs的鉴别模式对38个地点大豆胞囊线虫(SCN)生理小种作抽样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绘制出黄淮地区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图。【结果】大豆胞囊线虫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北京、山西大部分地区、河南东部与北部、安徽北部;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南部地区的抽样调查中未检测到大豆胞囊线虫。其中1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南以南及以东地区,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交界地区,河南漯河、周口及安徽阜阳地区。4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交界地区,山西、北京地区,以及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2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聊城、德州地区,河北石家庄地区,河南焦作、获嘉地区。7号生理小种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和河南开封、滑县、温县等地。5号生理小种在河南和河北有零星分布。另外,在河南商丘地区新发现有9号生理小种。【结论】黄淮地区的优势小种是1号和4号生理小种,抗线虫育种应该以兼抗1号和4号生理小种为主要目标。各生理小种的分布没有明显分界,优势小种分布区域中存在其他生理小种。在过去的10年中,该地区生理小种的组成相对稳定,本研究结果可供大豆抗线虫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13.
Soybean cyst nematode (SCN 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tionwide soybean diseases in China. A total of 38 soil specimens or locations in the area was sampled and tested for SCN races during 2001-2003 for the inspection of race distribution in Huang-Huai Valleys. A map of race distribution wa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both the present study and the published reports cited. Three areas, namely, the area of southeast to Jinan in Shangdong Province; the area of northern Henan Province and its border region to south of Hebei Province; and the area of Luohe, Zhoukou of Henan Province and Fuyang of Anhui Province mainly infested with Race 1 were identified. Race 4 was predominant in Shanxi Province, Beijing and the adjacent area of Henan, Shandong, and Anhui provinces, and the delta of Huanghe River in Shandong Province. Race 2 was mainly found in Liaocheng, Dezhou of Shangdong Province and Shijiazhuang of Hebei Province, and Jiaozuo and Huojia of Henan Province. Race 7 was distributed in the west part of Jiaodong Peninsula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Kaifeng, Huaxian, Wenxian of Henan Province. Race 5 was found and scattered in Hebei and Henan Province. Race 9 was found in Shangqiu of Henan Province, which wa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China. It can be seen that Race 1 and Race 4 were the two predominant races in Huang-Huai Valleys, and that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developing resistant cultivars of these races. There might exist other races in an area with some predominant races. The race substitution in the past decade was not obviously found, therefore, the results should be meaningful to future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SCN in Huang-Huai Valleys.  相似文献   

14.
大豆抗胞囊线虫基因不同世代遗传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研究大豆对胞囊线虫的抗性遗传对于培育抗病品种有重要意义。将大豆Essex×ZDD2315组合衍生的后代F2、F2∶3、BC1F2和BC1F4分别接种大豆胞囊线虫1号和4号生理小种,以研究大豆抗胞囊线虫基因不同世代抗性遗传率的变化。结果表明:ZDD2315对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主效基因控制,未发现多基因效应,在F2∶3、BC1F2和BC1F4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15%、72.02%和90.91%;ZDD2315对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受主基因和多基因控制,在F2、F2∶3、BC1F2和BC1F4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5.03%、57.81%、67.76%和95.91%。说明大豆对胞囊线虫1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主要受主效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比较高,但不同世代检测到的主基因数不同,不同世代主基因遗传率不同,随着世代的提高,主基因遗传率也在提高,因此,育种上高世代选择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田间试验了施麦粒(Wg)对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菌株Ps-266(Ps)防治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SCN)的影响.Ps菌液(2×107CFU/mL) 3000mL/hm2拌加入碎麦粒75kg播前2d,20d和40d处理土壤.播后35d和95d的SCN2龄幼虫、白雌虫和孢囊数量均显著低于Ps单用处理,而大豆产量显著提高(P≤0.05).3个Ps+Wg同剂量处理中,播前40d处理,对SCN幼虫孢囊的控制效果和大豆产量均显著高于播前2d和20d处理.由此揭示了淡紫拟青霉作为线虫生防剂的应用中,时间的提前量和辅料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和分析2013年同一生长季大豆和烟草上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SCN)的群体动态和世代发生特点,探讨2种作物对大豆孢囊线虫的寄主适合性差异和温湿度等气象条件对线虫发生的可能影响。【方法】采取“Zig-Zag”取样法对同一地点2种作物上的大豆孢囊线虫每隔6-8 d同时取样,用淘洗-过筛法和贝曼漏斗法分离土壤中线虫,用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染色法对根组织中线虫染色,镜检并计数。统计作物生长季每旬100 g土壤和10 g根组织中各虫态的数量,即群体密度。【结果】在大豆和烟草土壤中,大豆孢囊线虫2龄幼虫均出现于4月7日至9月15日,最大群体密度均发生在7月下旬,之前分别有2个和1个不明显发生高峰;白色雌虫最早均于6月3日出现,其群体密度在大豆土壤中于7月中旬和8月中旬有2个明显的发生高峰,而在烟草土壤中仅于6月份有1个较低水平的高峰阶段;孢囊群体密度均于7月中旬达到最大,之后在大豆土壤中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在烟草土壤中逐渐下降到极低水平。在大豆和烟草根组织中,2龄幼虫最早均出现在5月19日,其群体密度在大豆根组织中出现3个明显高峰,分别发生在5月下旬、6月下旬和7月中旬,而在烟草根组织中出现2个高峰,分别发生在5月中旬和6月下旬,前一高峰不明显;3-4龄幼虫最早分别出现在5月26日和5月19日,最大群体密度均发生在6月下旬,但在5月下旬和7月中下旬在大豆根组织中另有2个较不明显的发生高峰;年轻雌虫最早均于5月26日出现在根组织中。该生长季大豆孢囊线虫在大豆和烟草上的繁殖系数(Rf=Pf/Pi)分别为5.0和0.5。7月上旬之后,大豆孢囊线虫在大豆上继续发生侵入和根内发育,而在烟草上再无侵入,却有许多半埋生根内的空瘪小的褐色孢囊产生。【结论】在同一生长季,大豆孢囊线虫在大豆上发生3代,而在烟草上只发生2代;大豆孢囊线虫在大豆上的繁殖明显较好,大豆寄主适合性程度明显高于烟草。7月份烟草土壤中2龄幼虫不能侵入根系可能与持续过高的土壤湿度有关,而7、8月的高温似乎抑制大豆孢囊线虫在大豆上的世代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2014年气象季节变化特点下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SCN)的田间侵染进程,从山东省诸城市某大豆田块定点定期取样,对土壤中线虫进行分离及对根组织中线虫进行染色后镜检并计数。研究发现,土壤中2龄幼虫和新鲜孢囊均有3个明显发生高峰,最大密度分别发生在8月23日和8月17日,每100 g土壤分别有13.9条和26.3个。2龄幼虫于5月17日~9月21日在大豆根组织中出现,有2个明显高峰,最大密度在8月4日,每5 g根组织有435条。3龄和4龄幼虫于5月24日~9月21日在根组织中出现,有2个明显高峰,最大密度在8月4日,每5 g根组织有742条。结果表明,SCN在2014年诸城市大豆上可发生4代,但第1代发生量小而不明显,与第2代世代重叠明显;第3代发生量最大,第4代次之。大豆生长季前期土壤持续干旱是造成SCN前两代发生异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进行苏云金杆菌WP防治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7d每667 m2使用苏云金杆菌WP不同剂量处理对菜青虫的校正防效均高于4.5%高效氯氰菊酯EC 30.0 mL.药后1d苏云金杆菌WP 33.3 g处理的平均校正防效仅为26.41%,速效性较差;但药后3d和7d其校正防效分别为83.18%和74.80%,防效较持久与稳定.生产上建议每667 m2苏云金杆菌WP的使用剂量以33.3 g为佳,施药期应比使用化学农药提前2~3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对采自山西绿豆根际的孢囊线虫进行种类鉴定,并测定孢囊线虫对绿豆的致病性。[方法]将绿豆根际孢囊线虫进行分离、观察和测量,采用通用引物对其28S、ITS和COI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利用Geneious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并采用人工接种方法测定孢囊线虫的致病性。[结果]孢囊呈柠檬形,初期白色,后期褐色或黄褐色;阴门锥明显,两侧双半膜孔型,阴门裂35.9~48.7μm,膜孔长39.7~42.4μm,膜孔宽28.0~36.3μm,下桥89.2~97.8μm,有明显的泡状突。二龄幼虫呈蠕虫形,体长401~456μm,口针长21.5~25.0μm,尾部圆锥形,透明尾长19~31μm。该种群的形态特征和测量值与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一致。基于ITS+28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本试验种群与大豆孢囊线虫和苜蓿孢囊线虫(H. medicaginis)位于同一分支上,置信度达100%。基于COI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本试验种群与大豆孢囊线虫(MK093154,MK093153,KY775596和MN720172)位于同一分支上,置信度达100%。将孢囊线虫回接到健康绿豆上可引起植株发病,并在根部形成孢囊。[结论]将绿豆根际分离到的孢囊线虫鉴定为大豆孢囊线虫(H. glycines Ichinohe,1952),该孢囊线虫回接到健康绿豆可侵染致病并形成孢囊,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大豆孢囊线虫在田间侵染绿豆。  相似文献   

20.
大豆根内胞囊线虫发育进程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山东大豆胞囊线虫在大豆根系内的发育进程和动态分布为该病的防治提供最佳防控区域和最佳防治时期,于2007年和2008年对大豆根内胞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进行发育进程及动态分布的监测。【方法】采用网袋法收集根系,酸性品红-次氯酸钠法对根染色,体视显微镜下统计根内各龄期线虫数量。【结果】两年大豆根内胞囊线虫密度呈相同趋势,均为“S”型变化。二龄幼虫(J2)、三龄幼虫(J3)和四龄幼虫(J4)的动态发育规律一致,出苗后4~5周出现峰值,各龄期幼虫在不同土层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5~15 cm土层根系内,均以J2为优势虫态。【结论】在山东省土壤平均温度为20~22.2℃的条件下,大豆胞囊线虫第1个世代需22~35 d的时间,完成1个生活史最短需22 d。防治该病的药效持续期为出苗后1个月左右,作用范围集中于5~15 cm土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