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2.
为了分离鸭大肠杆菌病病原,并筛选出敏感药物,从河北省安新县某大型鸭场30日龄病死雏鸭肝脏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杆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试验和生化试验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应用大肠埃希菌O抗原定型血清鉴定为O_(88)。动物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死性,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拉啶、呋喃妥因等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和链霉素等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3.
鸿雁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鸿雁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方法]从疑似患大肠杆菌病的鸿雁体内分离鉴定出一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培养特性、致病力及对抗生素敏感性等进行研究。[结果]从细菌的分离培养、系统的生化鉴定、细菌计数到动物回归试验,最终确定致鸿雁死亡的病原为大肠杆菌,同时通过动物回归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大肠杆菌对鸿雁的致病性,LD50为4.11×107cfu/ml。此次分离的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中度敏感;对头孢吡肟等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首次报道的关于大肠杆菌对鸿雁的致病性和毒力试验的研究,对于鸿雁特禽养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从死亡麋鹿的心血、肝脏和肾脏各分离、纯化获得3个分离株,并对分离细菌进行了菌株鉴定及致病性分析。分别应用常规生理生化鉴定、人工感染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等手段,确认3个分离株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麻花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花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在麻花鸡各养殖场广泛流行。不分品种和日龄,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一次性死亡率不高,但持续性的不间断死亡,产蛋下降,带 相似文献
7.
8.
天津某规模化鸡场出现一批疑似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 coli)感染的病鸡,为分离该鸡病的病原菌并分析其致病性,研究通过临床综合诊断、病料采集、细菌分离培养、鉴别培养基和生化鉴定、16SrRNA检测、系统进化树与同源性分析、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小鼠致病性试验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等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剖检可见典型的腹膜炎、肝周炎、心包炎等症状;分离菌株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短小杆状菌,培养基和生化鉴定结果与大肠杆菌的生长特性一致;16S rRNA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和系统进化树及同源性分析发现,分离菌株与大肠杆菌亲缘关系为同一分支,同源性高达99.99%以上;药敏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多西环素中度敏感;PCR扩增出fimC、hlyF、ompT和iroN4种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动物致病性试验中接种分离菌株的小鼠在16h内全部死亡,且在小鼠肝脏和血液中均检测到细菌;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感染小鼠的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脾脏以及肠道均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研究结果表明,该病鸡分离菌株为大肠杆菌,且该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并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对动物有较强的致病... 相似文献
9.
经过菌落形态、染色形态、生化试验,从来自湖北某鸭场的30份病料中,分离到20株鸭大肠杆菌。以3.0×108CFU/mL剂量感染健康昆明鼠和健康樱桃谷鸭,鼠和鸭分别在感染后8 h和12 h出现症状,12h和18 h后开始出现死亡,而对照组则未出现任何症状,表明该菌株为致病性菌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该鸭场分离菌株对某些药物已经产生很强的耐药性。人工感染鸭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其肝脏、心脏有广泛的纤维素渗出物且发生严重的变性、坏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了对临朐县周边七个县市区各鸡场近一年来发生的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进行的实验室试验.试验通过收集该县畜牧局动物门诊临床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的鸡群病料,进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动物试验,并对本菌做药敏试验,发现该菌对阿米卡星、粘杆菌素、氟苯尼考、新霉素等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链霉素、四环素、阿莫西林等药物的敏感性较低,这一结果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宏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7,32(2):163-166
从腐烂唐菖蒲球茎中分离出6种病原菌,其中Botrytiscinerea,Peniciliumsp.和Fusariumsp.3种为优势菌。B.cinerea,Fusariumsp.和Stromatiniagladioli3种病原物在采前侵入寄主。伤口是病原物侵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自胰腺泛黄的雏半番鸭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命名为FJ1605株),经RT-PCR检测为鸭1型甲肝病毒,通过鸭胚中和试验发现该株病毒可被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DHAV-1a)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确定该株病毒为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对该株病毒VP1基因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大小为714bp,与GenBank登录的DHAV-1a同源性为98.1%~99.7%,与DHAV-1FJ1220毒株同源性最高达99.7%;而与鸭2型甲肝病毒(DHAV-2)、鸭3型甲肝病毒(DHAV-3)VP1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仅分别为65.7%和68.3%左右。基于VP1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J1605分离株属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谱系。以该株病毒对7日龄雏半番鸭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可完全复制出同于临床病例的病变。以上结果显示,雏半番鸭也可感染DHAV-1a,且表现为胰腺泛黄。 相似文献
13.
从河南省嵩县送检的烟草茎黑腐病样本上分离获得1株腐霉菌,为明确该菌的种类及对烟草的致病力,对所得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DNA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菌落呈放射状型,并逐渐变为花瓣型,菌丝无隔;孢子囊球形、梨形;藏卵器球形;雄器钟状或不规则;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该菌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号KC014615.1和GU133597.1等的序列同源性大于99%,鉴定为钟器腐霉(Pythium vexans de Bary)。对培育到10叶期的‘中烟100’品种接种,7天后该菌的病情指数为48,对照瓜果腐霉(P. aphanidermatum)的病情指数为62.7,表明其对‘中烟100’的致病力不及瓜果腐霉。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南京部分地区分离的110株犊牛腹泻大肠杆菌中肠细胞脱落位点毒力岛(LEE)和强毒力岛(HPI).对LEE毒力岛检测其核心区的ler和eaeA基因,对HPI毒力岛检测其irp2和fyuA基因.同时对LEE和/或HPI阳性大肠杆菌进行了O血清型的鉴定.在分离的110株犊牛腹泻大肠杆菌中,具有LEE和/或HPI毒力岛的菌株33株,占30%(33/110).LEE毒力岛基因检测结果为9.1%(10/110)的菌株ler和eaeA基因的扩增阳性.HPI毒力岛基因检测结果为25.5%(28/110)的菌株irp2和fyuA基因扩增阳性.0.9%(1/110)的菌株irp2阳性.5.5%(6/110)的菌株irp2、fyuA、ler和eaeA基因扩增都为阳性.在33个LEE和/或HPI毒力岛阳性分离株中,O78和O36血清型菌株分别占定型菌株的34.6%(9/26)和27%(7/26).9.1%的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携带LEE,25.5%的菌株携带耶尔森菌HPI,O78和O36为牛源携带LEE和/或HPI毒力岛大肠杆菌常见血清型. 相似文献
15.
用变色稻谷上分离获得的 Curvularia lunata,Fusarium graminearum,Alternaria tenuis 三种主要分离真菌,在水稻不同生育期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三种真菌能侵染水稻的芽、芽鞘、叶片和谷粒,对水稻穗期谷粒的侵染尤为严重。开花期喷雾接种产生大量变色谷。但不同真菌的致病性与不同水稻品种的发病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将PCR方法扩增出的犊牛腹泻大肠杆菌Ler、eaeA、irp2和fyuA基因片段产物进行胶回收,连接到pMD18-T Vector上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后送TaKaRa公司测序。结果表明犊牛腹泻大肠杆菌Ler、eaeA、irp2和fyu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产物分别是196 bp、552 bp、301 bp、953 bp。用DNAStar软件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Ler、eaeA、irp2和fyuA基因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报道的相应参考菌株各基因片段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分析,同源性高达88.3%~100%,说明上述4个基因片段具有较高的同源保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奶牛乳腺炎源大肠杆菌中耶尔森菌HPI携带情况及其与O血清型的关系,并对部分菌株的相关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方法】从中国北京、内蒙古、甘肃、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7个省市部分地区1 260份临床型和隐性奶牛乳腺炎奶样中分离得到190株大肠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耶尔森菌强毒力岛核心区irp2基因、fyuA基因及HPI毒力岛在大肠杆菌染色体中插入位置的鉴定,分析HPI毒力岛的携带情况及其与分离菌株O血清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90株大肠杆菌分离株中,irp2基因阳性率为26.31%(50/190),fyuA基因阳性率为18.94%(36/190)。50株HPI+分离株中检出asn_tRNA_intB 基因32株,阳性率为64%(32/50)。本试验克隆的irp2基因(273 bp)、fyuA基因(1 071 bp)、asn_tRNA_intB基因(1 512 bp)均与已发表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在97.1%、98.2%、97.2%以上,且其HPI毒力岛大多位于大肠杆菌染色体的asn_tRNA位点上。【结论】耶尔森菌HPI在奶牛乳腺炎源大肠杆菌中广泛流行分布,但也存在差异,而不同血清型菌株携带HPI的倾向性可能只与特定的血清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鸡大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鉴定了一例临床分离鸡致病菌,并进行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和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12种药物和4种复方药物对分离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分离的4株菌中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3株、奇异变形杆菌1株,在分离的4株菌中均产ESBLs。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株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噻呋、头孢曲松除一株中介外其它均耐药,对阿米卡星均敏感,尤其1株奇异变形杆菌和1株大肠杆菌耐药严重,对12种药物中有10种耐药,显示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β-内酰胺类药物与酶抑制剂联用能使药物对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s)降低4~64倍,因此复方β-内酰胺类药物仍是防治鸡致病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