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药材与农作物间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笔者根据近年来生产实践总结了如下三种间作模式,供大家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草莓属绿色草本植物,植株矮小,适于与其他作物间作。近年来保护地葡萄栽培越来越多,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我们常在保护地葡萄内间作草莓。  相似文献   

3.
1间作的优势农作物间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由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同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以产生互补作用,如间作中高秆作物会产生一定的边行优势。玉米—大豆间作形成的镶嵌结构有利于光在  相似文献   

4.
带型及施氮对玉米间作豌豆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氮及带型对绿洲灌区单作和间作玉米、豌豆产量、光能利用率及光合源大小的影响,旨在为该区玉米间作豌豆的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试验设计的各间作处理的土地当量比(LER)都大于1,说明玉米间作豌豆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与2:4模式(2行玉米、4行豌豆)相比,3:4模式(3行玉米、4行豌豆)的LER增大了28.26%,说明3:4模式具有较好的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作用。单作玉米、单作豌豆、2:4间作、3:4间作的三个氮水平下的平均光能利用率分别为0.60%、0.15%、0.53%和0.60%,氮肥减量15%的3:4间作的光能利用率最高,达到了0.75%。3:4模式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比2:4模式高22.83%-28.27%,叶日积(LAD)高25.49%-27.83%。在本试验设计的参数范围内,随LAD的增大,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持续增大,因此进一步提高LAD是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玉米和不同作物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产量及资源利用率的变化特征,揭示间作体系的增产效应,设置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和大豆间作、花生单作、玉米和花生间作5种模式,研究作物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资源利用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作物总干物质量和产量显著提高,土地当量比大于1,且玉米和大豆间作大于玉米...  相似文献   

6.
大葱——菠菜——棉花通过合理间作套种,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大大提高种植效益。2005—2008年亩效益均超过5000元。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山药、花生价格的上升,农民种植这两种作物的积极性高涨。但由于土地面积受限,为扩大山药花生种植面积,出现了山药间作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为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条件。自2008年,我们推广山药间作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以来,  相似文献   

8.
为了节约成本且便于韭菜生产作业,近几年河北省乐亭县采用改良型乐亭式简易温室韭菜间作旱稻,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基于此,介绍旱稻-简易温室韭菜粮菜间作套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切花芍药土地利用率及产出效益,根据市场需求,在每年6月至来年2月在切花芍药的大田进行间作套种。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适宜切花芍药行间进行间作套种遵循的3个基本原则,2种主要模式及甜糯玉米、菠菜的间作套种技术。  相似文献   

10.
豫东棉田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豫东棉区采用甘薯、芝麻、花生、糯玉米与棉花间作和棉花单作,分析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棉花/糯玉米和棉花/芝麻间作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较早(6月9日、7月9日),至盛花期(8月8日)棉花株高分别比棉花单作增加17.03 cm和13.94 cm(P0.01),伏桃较棉花单作分别减少6.60个/株和8.83个/株(P0.01);与棉花单作相比,棉花/花生间作的年总产值增加14 909.5元/hm~2,纯收入增加11 224.4元/hm~2,光能利用率提高25.01%,棉花/芝麻间作的年总产值增加14 352.8元/hm~2,纯收入增加11 936.6元/hm~2,光能利用率提高7.02%,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  相似文献   

11.
在土地资源有限,人们又希望能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情况下,在果园间作蔬菜,不仅可以肥地改土,抑制杂草生长,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增加果园收入且经济效益高。近年来,我县果树站在拉克乡幸福村进行水蜜桃、蔬菜间作试验,取得了桃树丰产、蔬菜生产两不误的较好效果,并获得了较高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大葱——菠菜——棉花通过合理间作套种,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大大提高种植效益。2004~2006年连续3年平均每667m2(亩)效益超过5000元,比常规小麦—玉米连作模式的效益提高了4倍多。  相似文献   

13.
大蒜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  
蒲国年 《农技服务》2007,24(2):18-18,34
介绍大蒜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的高效栽培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4.
北沙参是一种中药材,在我市大面积种植。为了充分的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们推广了一种间作套种模式,取得了高效益。现将北沙参、棉花套种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正>棉瓜间作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现代科学技术与不同的农业种类和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进行的科学组合,不仅能增产、增收,而且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半地下式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解析该类型日光温室土地利用效率的途径。[方法]计算10 m跨度半地下式日光温室,随长度变化,该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增加跨度对土地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0 m跨度的半地下日光节能温室最佳室内长度范围80 m以上,其室内生产面积土地利用率的极限在0.50以内,全部生产面积土地利用率的极限在0.62以内。对80~90 m长度的温室其跨度从10 m增加到13 m,土地利用率可以提高2%。[结论]半地下式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较低,增加长度和跨度对提高土地利用率效果有限,应注重采取多种防止热量散失的措施,增加温室的保温性能,同时注重耐低温寡照品种的引用,提高日光温室的种植技术,增加半地下式日光温室的土地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复种大白菜栽培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下地膜马铃薯间作玉米以及大白菜的栽培技术,以期对提高高寒地区土地利用率、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农民收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间作模式下枣园间作棉花对红枣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间作模式下枣园间作棉花对红枣产量的影响,为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提高养分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进行大田试验和变量施肥,研究不同处理下红枣产量变化.[结果]间作条件下,随着施肥量增加红枣产量增加;相对于清耕处理,枣园间作棉花会导致红枣产量下降.[结论]枣园间作棉花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效率,提高农民收入,但在成龄枣园间作棉花会导致红枣产量下降,因此要协调好二者关系,适时调整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9.
爬地冬瓜具有节省架材,减少搭架和绑蔓用工,成本较低,方便间作套种,栽培管理比较粗放等优点。春季露地栽培时于早春低温季节,在爬蔓畦间作小白菜、小水萝卜、茼蒿等蔬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蔬菜产量。我地广大农民朋友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出春季露地栽培爬地冬瓜技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陕西省山阳县农技中心成功摸索出一种地膜西洋百合套夏玉米的高效间作模式。目前,该模式已成为当地及周边乡镇农民致富的主导模式,不仅较好地解决粮经争地矛盾,而且充分发挥了土地增产潜力,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2007年,全市推广2000余亩,预计2008年将扩大到4000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