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到工业“三废”、农业生产使用的化工产品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当前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浅议区域生态农业主导产业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交汇点,是人类与自然界的对接口,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平台。在以往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中,生态意识普遍缺乏,往往只被动地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将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生产分开来,缺乏先入为主的生态产业建构,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出现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非持续发展的局面。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环境是根本。这迫切要求我们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同时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否则就会失去发展的基础。我国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市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较差,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重建设轻管理、基础设施老化失修严重、规划不科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源环境是人类农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人类在农业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遵从客观规律,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工业化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的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推行石油化、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森林锐减,草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地力下降,植物病虫害增加,自然灾害频繁等。  相似文献   

5.
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后,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层次要求,是改变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自省政府批准为第二批生态农业示范县以来,我们集中力量按照《利津县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开展了四大综合区生态农业模式和8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这些模式和经济工程使我县逐步走上了田沃,林茂、粮丰的生态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6.
从高度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到生态宜居农村生产生活模式,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阶段,中国经济正处于特色建设时期,农业经济是中国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其价值功能,基于生态环境建设视角,对农业经济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十分重要。基于协同发展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内容、特征、用机理,并深入实践剖析了两者协同过程中的阻碍因素,探讨了更加完善的发展路径,目的在于促进农业生态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必须首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实际上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农业生产活动与农业资源配置的关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负有优化农业资源配置的重任。农业资源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耕地、水和环境。适应新阶段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应该做到:一要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二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三要努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防治农业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经济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生态农业要求农业生产发展和资源、环境及有关产业协调发展,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得到最优化配置,具有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农业生产力布局适应最佳生态环境,生态和经济达到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能够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9.
渭北旱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渭北旱塬区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环境状况分析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推广适用科学技术、建立农业产业化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六个方面论述了渭北旱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存在与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所承担的长春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项目,从建设目的与环境条件、规划思路与建设目标、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分析、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及总体布局等方面,阐述了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思路和内容,提出综合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应凸显功能定位准确、优势产业突出、空间结构清晰、区域城乡联动的发展理念,重点构筑产业、技术和服务三大平台,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位的投入要素和政府、企业、科教机构、村集体、农户等多元化的建设主体,聚集区内外各种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研究结果对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2006年农业工作的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启动之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之年。在这一年里,全省农业发展面临着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加剧,连续遭受禽流感、褐飞虱和超强台风的严重影响。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把握高效生态农业主旋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和市场拓展,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取得了“十一五”农业的良好开局,保障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业清洁生产是指通过控制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避免或减少面源污染,同时生产出卫生合格的食品,以达到环境健康和食品安全的目的。农业清洁生产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的一种创造性的新思维方式,意味着对农业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降低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点。市委、市政府结合泰兴实际,在农村开展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出了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的奋斗目标。2006年2月10日,泰兴市农技推广中心组织10名农技干部,围绕农业生产清洁化的目标,分赴泰兴镇南殷村等10个乡镇10个村,通过组织召开座谈会、查阅有关资料、大田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了系列调查。现就泰兴市农业清洁生产的状况和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廖军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52-7953,7956
基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指出农业生态旅游的盲目开发严重破坏了资源和生态环境,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化倾向破坏了农村特有的自然景观,针对环境现状研究了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缺乏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管理体制,且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环保意识淡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同步进行、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原则,理清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路,强调应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并且努力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现代化在发展的进程中,农村种植业结构逐步调整,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设施农业也具备了优良的发展条件.本文就生态环境建设中设施农业的地位与作用进行阐述,进一步探究生态环境建设中设施农业发展的可行路径,旨在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为生态环境良好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极为严峻,尽管国家政府采取诸多治理支持性政策,但是后期实效始终不可观。因此,今后必须集中一切技术、经济、政策手段,覆盖落实一类同步维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实效的方案,即农业生态环境和政策一体化管理。在此背景下,笔者决定针对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实际状况,加以客观论述,方便日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自主性维护等指标的顺利贯彻。  相似文献   

16.
沼气是人畜粪便等有机废物在厌氧和一定温度、浓度、酸碱度等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而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混合气体,其主要成份是甲烷。农村发展沼气,是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沼气资源,对于保护森林植被、增强土壤肥力、遏制水土流失、减少常规能源消耗、减轻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5年来,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极大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刻不容缓。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设一个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初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消费市场的变化,以无污染、安全、优质为基本特征的“绿色食品”在我国诞生了。发展绿色食品的基本做法和目的是:通过对产地生产环境的控制,通过对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其它化学合成物的限制,一方面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另一方面提高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环境是农业第一要素。一方面,农业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生产,另一方面,通过农业生产能够保护环境,并不断地改善环境,让天蓝、水清、土地肥沃。实现生产资源的不断丰富和永续利用,造福当代和后人。  相似文献   

20.
农村沼气建设亟待解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磊 《河南农业》2014,(11):18-18
<正>近年来,农村沼气建设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以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沼气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在农村沼气建设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