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纬度对内陆低海拔地区一些冬型小麦品种生育天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红3号、新冬2号和泰山4号属于冬型小麦品种.1982-1985年,在北京、石家庄、济南、郾城和合肥,进行了秋播试验.这些地点属我国内陆低海拔地区.试验结果表明,纬度南北变动1度,播种至成熟的生育天数约减少或增加2~3天.  相似文献   

2.
3.
4.
根据对不同麦区适应品种和不同类型早熟大穗材料生育过程的系统观察,将小麦的生育期以单棱、双棱和开花为界划分为4个生育阶段:Ⅰ.播种至单棱;Ⅱ.单棱至双棱;Ⅲ.双棱至开花;Ⅳ.开花至成熟。分析指出,第1阶段持续天数是品种冬春性强弱的重要标志;第1阶段持续天数是形成大穗的关键因素;同时二者与品种的早熟性都密切相关。第Ⅰ、Ⅱ阶段的不同组合基本上决定了品种的生育类型;特定的生育类型适应于特定的生态条件,具有特定的冬春性——大穗性——早熟性复合特点。该3个性状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5.
大小麦施用拔节孕穗肥,应用不同肥料品种配方,从而筛选出一种既能增产又能增效的最佳肥料品种配方,以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0引言 近年来,小麦半精量播种技术在乌什县应用推广,为了寻找与之相配套的最佳小麦品种,乌什县农技站引进适合半精量播种的7个小麦品种与本地推广的品种石审4185优选系进行对照,通过小区试验筛选适合本地栽培环境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现代农艺需要的小麦品种,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播种深度对小麦抗寒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淮地区冬季自然低温条件下,以4个不同抗寒类型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了不同播种深度下冬小麦的抗寒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4 cm和6 cm播种深度下,抗寒性弱的品种细胞质膜透性和MAD含量低于抗寒性强的品种;在6 cm播种深度下,抗寒性强的品种SOD活性、Pro含量明显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在4 cm播种深度下,抗寒性强的品种POD活性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即在4 cm和6 cm播种深度下,小麦的抗寒性最强。从4个小麦品种SOD活性的变化看,京冬841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其它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0.
冬型小麦品种在张家口坝下地区春播的生育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在张家口坝下地区引进冬型小麦品种进行春播。结果表明,冬型小麦品种适期早播,生长发 育均正常。与当地春型小麦品种相比,成熟期延迟。在营养生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和生殖生长这三大 生育阶段,表现为“长-短-短”的“两短一长”特征。播种一生理拔节期间的天数和同期间的日平均温度呈极 显著正相关。生理拔节-抽穗天数与此间的“平均光温积”呈极显著负相关,表现了温光互作效应。在一定温 度范围内,抽穗-成熟天数与此间日平均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春型小麦品种相比,弱冬性的冀麦7号千粒重 和产量较高。通过在张家口坝下地区引种试验,冬型小麦品种表现了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对半冬性、春性、多穗型、大穗型等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进行高产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地区半冬性品种和春性品种的适宜播期分别为10月10日左右和10月20日左右;半冬性多穗型和大穗型品种的合理密度分别为180万/hm^2和240万/hm^2基本苗。提出了各种类型小麦品种在6000kg/hm^2产量水平下冬前及春季的合理群体指标及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12.
<正>拔节孕穗期是小麦从起身拔节开始至抽穗开花前这一段生育时期,亦称生育中期,一般处于2月~3月上、中旬,历时一个多月。这一时期,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需肥、需水最多,茎、叶迅速生长,叶面积系数达最大值;拔节孕穗期是决定穗大粒多、壮秆和最后确定每亩穗数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如下:1施好拔节孕穗肥促壮秆大穗小麦拔节、孕穗肥是指从拔节到剑叶露尖期间施用的肥料。拔节时如底肥、腊肥施用较少,应酌  相似文献   

13.
以常规条播(CK)为对照,研究秸秆粉碎微垄覆盖沟播(T1)、秸秆粉碎微垄覆盖宽幅沟播(T2)对小麦产量、生育进程、苗期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相比,秸秆粉碎微垄覆盖沟播和秸秆粉碎微垄覆盖宽幅沟播均能明显提高小麦产量.秸秆粉碎微垄覆盖宽幅沟播能明显延迟小麦生育进程,且这种影响在分蘖期表现最突出.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能够明显改变0~15 cm土层土壤温度,对15 cm以下土层土壤温度无显著影响.各处理主要影响08:00以后0~15 cm土层土壤温度,并且时间段不同,对各土层的影响也不同.小麦产量与06:00的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08:00的土壤温度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小麦生育时期延长,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4.
15.
沧州市是农业生产大市,是河北省重要的产粮基地,当地小麦种植面积一直位列河北省前列。但沧州市青县部分地区因气候干旱、土壤偏碱性而不适宜普通小麦的生长。为筛选出适宜在青县旱碱地种植的小麦品种,选择6个小麦品种在当地进行了连续两年的生产试验,对参试小麦品种的株高、株型、穗数、穗粒数等农艺性状,以及抗旱性、抗寒性等特性进行调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沧麦6005对青县气候与土壤环境较为适应,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两年对100多个小麦品种不同播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没有一个品种免疫,但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年度间发病程度有一定变化,而各品种的变幅趋势一致。适当晚播,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可降低病指,纹枯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播期过早,盲目增施氮肥和氮,磷,钾的比例失调,以及越冬期间的气温偏高等所致,与品种的更换关系不大,经初步鉴定筛选出了部分抗病品种和亲本,在筛选抗病材料时,可以采用一个标准品种为基准,来比较不同年度间所调查品种的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相同的水分条件下 ,对不同地力水平、不同品种小麦的生育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品种 9350 31在高肥力条件下表现突出 ,鲁麦 2 1适应性广 ,在中、低肥力地块上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8.
宽幅播种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提高北京地区小麦产量的新技术、新途径,于2010年秋引进山东农业大学研制的2BJK一6型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行距为250 cm),与北京地区常规播种15 cm行距麦田进行对照,试验比较了宽幅播种与常规播种下,小麦的群体、个体和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宽幅播种利于小麦群体、个体的协调发展,利于增产,宽幅播种的处理平均较常规播种的对照增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品种和播种密度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不同品种和播种密度对籽粒鲜重和干重变化过程及产量和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开花后籽粒鲜重变化过程拟合方程:y=a+bx+cx2+dx3。扬麦5号、扬麦158籽粒鲜重增加最快时间分别为花后16d、20d,达到鲜重最大时间分别为花后30d、35d。花后籽粒干重的增加过程拟合Logistic曲线(y=k/(1+ae-bx)。籽粒干重增加过程分为渐增期(花后0~12d)、快增期(花后12~27d)、缓增期(花后27~37d)。不同播种密度通过调节籽粒灌浆速率和灌浆历期而显著影响粒重。本试验条件下,供试两品种适宜播种密度为(120×104~210×104)/ha基本苗  相似文献   

20.
江汉平原的亚热带气候生态条件,对于常规冬小麦的后期生长发育不利,有利于冬收小麦的栽培。由于冬收小麦各生育阶段能得到较好的生态条件,所以比常规冬小麦增产,有栽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