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江蓠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海藻,是目前提取琼脂的主要原料。为了发展江蓠栽培事业,我们多年来进行了江蓠人工栽培方法的探索及植物生长刺激素对生长的影响试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促进江蓠幼苗迅速生长,达到提前出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初夏时用氧电极法测定了生长在亚热带广东省沿海大量生产的四种江蓠光合活性与光强的关系.它们是细基江蓠、细江蓠、江蓠和江蓠生态种。同时还测定了呼吸作用。结果指出它们的光补偿点是:细基江蓠为1000米烛光左右;江蓠和江蓠生态种小于1000米烛光;红江蓠小于2000米烛光。它们的光饱和点是:细基江蓠在4000-4800米烛光范围内;江蓠约为4000米烛光;江蓠生态种约为4800米烛光;细江蓠分枝约为4000米烛光.主枝约为7000米烛光。在同一光强范围内.它们的光合活性不同,江蓠生态种>江蓠幼体>江蓠>细江蓠.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它们的呼吸强度是:细基红蓠幼体>江蓠生态种>江蓠>细江蓠主枝.一般说来呼吸强度高,则净光合速率也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细基江蓠繁枝变型(新变型)的生长与比重的关系,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生长的适宜比重为1.005—1.015,最适宜的比重为1.010。比重在1.020以上时,生长下降。细基江蓠繁枝变型的小枝(长为1cm和3cm)也是在1.010时生长最好。但1cm小枝的增长率和单应长度上长出的分枝数目、长度都比3cm的小枝好。  相似文献   

4.
江蓠是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海藻,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目前无论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都非常畅销。其中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更是优良品种,是我国目前人工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短、个体较大、含胶量高(约30%)。但种苗如何解决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我们自1977年到1978年先后进行了潮间带采孢子培苗试验,即在潮间带筑小围堤,建立简易的苗圃,用贝壳、小石块、碎珊瑚及聚乙烯或维尼纶网片等做生长基,用洒孢子水法,使江蓠孢子附着萌发,培育成幼苗。实践证明,这种苗圃每亩浅滩所培养的江蓠幼苗,可供10亩左右的海区栽培江蓠使用。这和农业上的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效果相似,可以向广大群众推广,以解决人工栽培江蓠的种苗问题。  相似文献   

5.
用三十烷醇的水溶液对绳江蓠藻体和孢子进行浸泡处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三十烷醇对绳江蓠藻体的生长和孢子的萌发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孢子的附着有不良影响,使也子的附着率明显降低。对藻体生长的适宜浓度为1-4ppm,对孢子萌发生长的适宜浓度1-8ppm。在使用中以1ppm为宜。  相似文献   

6.
江蓠属红藻门江蓠科,它是世界性的暖温带性海藻,我国沿海都有生长,南海种类繁多而蕴藏量也大,江蓠藻体含有大量的琼胶,干品含琼胶量一般达25%以上,是加工琼胶的好原料。琼胶产品有多方面的用途,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属于国际性大宗商品之一。一级琼胶产品目前售价40,000多元/吨,国际市场价1.3—1.5万美元/吨。  相似文献   

7.
以生态平衡的观点,综合近几年来海南、湛江、台湾等地虾池中混养江芳的试验结果,论述了虾池中栽培江蓠对提高对虾产量的重要性,说明了在虾池中混养江芳是提高对虾产量的有效措施,还提出了江蓠对虾池中起了增氧和清洁水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真江蓠是我国重要的栽培藻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为了优化真江蓠四分孢子放散、附着、萌发和生长等过程的培养条件,选择温度、光照度和盐度3个环境因子,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环境因子对真江蓠四分孢子放散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光照度和盐度对真江蓠四分孢子放散和发育具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为20~25℃、光照度为15~60μmol/(m2·s)、盐度为28‰~36‰时,真江蓠孢子放散量达到最大值2.8~3.3×106个/g;低温(15~25℃)、低光[15~60μmol/(m2·s)]和低盐(24‰~32‰)有利于四分孢子的附着和萌发,真江蓠孢子附着率高于85%,萌发率高于90%;中温(20~25℃)、高光[60~100μmol/(m2·s)]和低盐(24‰~32‰)有利于真江蓠孢子后期(直立体阶段)幼苗的生长发育,线性生长速率最高可达(148.95±4.28)μm/d.研究优化了真江蓠四分孢子放散和培育的条件,为探索真江蓠室内采孢子育苗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C.F.Chang et B.M.Xia属红藻门(Rhodophycophyta)真红藻纲Florideophyceae)江蓠科(Gracilariaceae),它和江蓠属的其它种类都是提取琼胶的主要原料,为了适应工农医疗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今后必需大力发展江蓠栽培事业。  相似文献   

10.
两广沿海潮间带或浅水中已发现十七种江蓠(GraciLarria)这些江蓠在利用时、所含琼胶的多少、质量的优劣与其组成都有密切的关系,显然,对江蓠进行定量分析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江蓠生长海域水质营养盐特征和富营养化变化规律,为海洋牧场建设及富营养化海域人工修复的藻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细基江蓠和真江蓠常年生长的广西北海大冠沙乌黎村和下村海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周年监测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活性磷酸盐(DIP)、化学需氧量(COD)等水质指标,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评价法,并结合氮磷比(N/P)状况研究细基江蓠和真江蓠野生种群生长海域水质营养盐特征及富营养化水平.[结果]细基江蓠生长海域溶解无机氮(DIN)和DIP含量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月份比例为67%和83%,COD符合三类和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比例为75%;N/P周年波动范围为3.46~18.14,平均值9.05,低于Redfield系数的月份比例为92%,氮限制为营养盐结构的主要特征;富营养化指数(Ei)周年波动范围为5.62~123.25,平均值35.04,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不同季节的Ei平均值排序为:秋季(54.42)>夏季(41.95)>冬季(32.75)>春季(11.06).真江蓠生长海域DIN和DIP符合一类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COD符合三类和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月份比例为100%,N/P周年波动范围为1.22~85.45,平均值26.24,高于Redfield系数的月份比例为58%,磷限制为营养盐结构的主要特征;Ei周年波动范围为1.82~12.75,呈多种富营养化状态(贫、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富营养化),不同季节的Ei平均值排序为:夏季(12.75)>秋季(4.91)>春季(2.13)>冬季(1.82).[结论]广西北海细基江蓠和真江蓠野生种群主要以DIN和DIP为生长所需的营养盐,可生活在多种富营养化状态的海域中,二者均适宜作为海洋牧场建设及富营养化海域人工修复的藻种,但细基江蓠对富营养化水体的耐受性优于真江蓠.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是探索由江蓠制琼胶的较好工艺条件:包括不同碱浓度、温度与处理时间对琼胶的凝胶强度的影响,采用亚氯酸钠、次氯酸钠为漂白剂,对江蓠和细基江蓠进行生产工艺的优选试验,得出“中温浓碱”法为较好的工艺条件,并设计了工业性生产工艺流程。经合浦水产公司冷冻厂和本院附属工厂实践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个新工艺具有生产周期短,工艺操作容易掌握,生产设备简单,建厂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凝胶强度由普遍600克/cm^2以下提高到1000~1700克/cm^2,超过出口商品的标准,为国产琼胶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河南农业》2000,(4):6
新华社信息广州1月24日专电(记者马道君)在养鲍地区广东汕尾等地,每公斤江蓠已由前年的1.3元上升到目前的2.2元以上.价格虽贵仍供不应求,预计价格仍有上扬趋势. 江蓠俗称海菜,是生长在沿海的江藻类,具有生长迅速和产量高等特点,生长期一般为二三个月,一年可收获数批.其种类较多,仅广东沿海就有细江蓠、细基江蓠、真江蓠等10多个品种,多数品种在春夏季成熟.  相似文献   

14.
细基江蓠密集型采孢子培育幼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进行了自然海区潮间带密集型的细基江蓠采孢子培育幼苗的试验,1988年和1989年在每平方米的苗圃上随机取样,各得1.77公斤和6.25公斤长10厘米以上的江蓠幼苗,可以满足在20倍的浅海面积进行浮筏式夹苗栽培之用,相当于农业上播种育秧,种植水稻的两倍效果,解决了群众在自然海区潮间带培育细基江蓠幼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云冰  张付云  李妍  杨阳  苍桂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60-21661,21739
江蓠属于大型红藻,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营养保健功能。对江蓠及其共附微生物的活性物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为开发利用江蓠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江蓠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红藻,藻体含有大量的琼脂质。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江蓠干品含胶量在25%以上,是目前制造琼脂的主要原料之一。目前全世界年产量20,000吨左右,其中以阿限廷、智利为最多,巴西、阿扎尼亚、日本、菲律宾也有一定数量,我国约年产3,000多吨。我国目前生产的江蓠除用来制造琼脂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缢江蓠(Gracilaria salicornia)的最适宜生态条件,为其人工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单因子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及盐度对缢江蓠生长率、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藻红蛋白(R-PE)、藻蓝蛋白(R-PC)、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的影响.[结果]缢江蓠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4~32℃,最适生长温度为28℃;适宜生长光照强度为3000~9000 lx,最适生长光照强度为6000 lx;适宜生长盐度为20‰~35‰,最适生长盐度为30‰.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缢江蓠藻体具有较高的生长率,其藻胆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MDA含量较低,但SOD活性较高,即受环境胁迫较小,受氧化胁迫较大.[结论]缢江蓠具有能适应高温、低光照强度及中、高盐度环境条件的特性,可在我国南方海域夏季自然条件下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同一海区进行了一年两茬的细基江蓠浅海浮筏式夹苗栽培,使每亩栽培面积的年产量达309公斤干品,并探讨了一年多茬栽培的技术问题,指出了浅海浮筏式夹苗栽培江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总糖是江蓠属(GraciLaria)主要的化学组分之一,其测定方法已见于文献的有“差减法”,即以100%减去江蓠中所含的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灰分而求得。我们经过反复试验分析,提出直接使用铁氰化钾滴定的测定法。一  相似文献   

20.
对芋根江蓠(Gracilaria blodgettii)和异枝江蓠(Gracilaria bailinae)进行了为期12 d的腐解过程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实验结束时,芋根江蓠、异枝江蓠腐解的时间分别为10 d、8 d,藻体失重率分别为22.52%、8.50%,2种江蓠均处于腐解早期阶段,腐解过程分先快后慢两个阶段,芋根江蓠腐解速率大于异枝江蓠。在腐解过程中芋根江蓠藻体丙二醛(MDA)含量大于异枝江蓠,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小于异枝江蓠,说明芋根江蓠膜系统受损程度较大,对逆境胁迫的抗氧化能力较弱。(2)腐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规律为:TNTP,氮磷释放不同步,磷释放滞后;其中TN释放量为:芋根江蓠异枝江蓠;TP释放量为:芋根江蓠异枝江蓠。腐解水体中TN、TP含量为:芋根江蓠异枝江蓠。(3)芋根江蓠藻体含水率、C/N初始值高于异枝江蓠,前者分别为95%、52.11,后者为91%、24.01。综上所述,芋根江蓠腐解的时间较长,藻体失重率和分解速率较大,抗氧化能力较弱,TN释放量较多,所以芋根江蓠腐解的程度比异枝江蓠大;2种江蓠氮磷含量、抗氧化能力、藻体含水率和C/N不同可能是导致藻体腐解、氮磷释放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