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贵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李良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22-5823,5962
结合贵州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建立融合贵州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判标准值,探讨适合贵州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乡村旅游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3.
智慧乡村旅游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乡村旅游的高度融合,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智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智慧乡村旅游的评价要素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服务平台和价值核算四个维度建立智慧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以及权重设置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由数量向深度转变,乡村性的保持成为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以西安市上王村和冉家塆村为案例地,通过乡村性游客感知测度,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乡村性感知网络,呈现了两个案例地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性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性保持的基本路径,以期为旅游路径引导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与"双循环"背景下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和扩大内需的重要路径之一,而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乡村旅游空间网络的构建,对其分析可为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环巢湖十二个乡镇的旅游空间互动模型网络中心性分析显示,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三河镇构成较为突出的一极,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旅游进一步发展潜力大;旅游特征向量中心性值未出现较大变化,说明核心节点的辐射作用不足;旅游网络系统尚未健全,中心节点数量偏少,密度较低,有效连接性差。建议从空间结构上对环巢湖乡村旅游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研究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分析承载力变化趋势,构建基于熵值法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基于环境评价模型建立以自然环境承载力、经济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3个子系统为基础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极差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采用熵值法计算环境承载力评价系数,测算3个子系统的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度。以环境承载力评价系数与耦合协调度为依据,构造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隶属度函数,求解隶属度函数确定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状态,完成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实验结果显示:与对比方法相比较,所提模型的环境承载力评价错误次数得到了大幅度降低,趋近于零,充分证实了模型具备较好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性能。  相似文献   

7.
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借鉴特尔菲法形成的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对这一区域的乡村旅游资源与发展条件进行了科学评价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性指数特征为5.89,属于中等乡村,开发乡村旅游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开展社会评价的必要性,总结了开展社会评价的方法原则;在综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社会经济影响、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生态影响、项目与当地社会互适性、社会风险五个方面开展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社会评价,并构建了一整套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针对指标体系的完善和应用提出了一些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以江西省井冈山市厦坪镇菖蒲村为例,借用SPSS 对菖蒲村旅游乡村性因素进行因子 分析,通过文化、经济、政治、社会4 个一级指标以及13 个二级指标构建乡村性测评指标体系,并分析 结其驱果研究动机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发展迅速,备受关注。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了经典的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战略与竞争、相关产业、政府、机遇六个角度对烟台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为烟台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科学理论体系与理念引导的匮乏。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业结构树冠系统、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五个分支,基此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构架要素,建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最后,根据论文构建的研究框架,强调了乡村旅游理论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基于休闲与发展主义哲学语境,提出构建乡村旅游产业理论架构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甘肃省景泰县龙湾村为例,通过设计测量量表、获取问卷和访谈资料,探究乡村旅游语境中的乡村性内涵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乡村性内涵可通过乡村生态、乡村生活、乡村生产和乡村人口4个维度描述;龙湾村居民感知视角下的乡村生态、乡村生活维度与乡村性的关联度高于乡村生产和乡村人口维度;乡村旅游发展正向显著影响乡村生态、乡村生活、乡村生产和乡村人口。旅游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村落乡村性弱化进程,促进乡村性恢复,乡村旅游发展对龙湾村乡村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根据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特征,从资源要素、区位要素和设施要素3个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主要评价指标,构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以绍兴市建辉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其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73.96分,属于二级资源。这表明建辉村乡村旅游资源总体状况良好,开发价值较大,并据此为该村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青睐。而乡村旅游给乡村引入了诸多利益相关者,影响着乡村性的变迁和演变。从乡村性的内涵和结构入手,探讨乡村居民、游客、资本力量、政府等群体对乡村性的理解和建构,认为为了实现乡村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以乡村居民为核心、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共生生态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领军行业,已逐渐显示出它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乡村去旅游,这是人们释放心理压力、回归大自然的需求,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异常迅速。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使国民收入再分配,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基于此,旅游扶贫成为政府和学者们研究的又一方向和课题。纵览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多是探讨了扶贫的意义、作用和战略等,也提到开发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但是认为学者们多是研究旅游扶贫的前期问题,却忽略了一个问题,这就是:后旅游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农村居民脱贫致富之后,他们的消费观念将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徐州市镇域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徐州市114个乡镇为研究单元,通过产业结构分析,划分了该市的乡村发展类型,构建了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徐州市各乡镇的乡村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徐州市的农业型、工业型和商贸型乡镇所占区域比重分别是15.80%、16.70%、14.00%,而综合型乡镇所占比重达53.50%。农业型地区乡村性较强(RI>0.55)和居中(0.40相似文献   

17.
基于AHP的宁波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宁波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资源因素在宁波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在资源因素中,观赏休闲价值因素影响最高,其次是宗教文化价值,最低的是生物多样性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乡村性的涵义,提出了乡村聚落景观应遵循乡村性的原则,对旅游标识、聚落建筑、乡村空间、植物种植等方面进行合理的更新与设计,从而确保乡村旅游和乡村聚落景观和谐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DPSIR模型,以张家界市马儿山村为研究对象,构建马儿山村乡村旅游转型DPSIR模型框架,探究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演变历程及可持续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马儿山村依靠政策、区位、文化、人才等资源优势,以乡村旅游为转型发展模式,经历了“文化+”观光体验旅游和“创新+”休闲度假旅游两个阶段。(2)驱动马儿山村乡村旅游转型的作用因素包括政策导向因素、交通连通因素、资源本底因素、人才行动因素、市场根本因素、宣传增效因素。(3)乡村转型发展是动态平衡的过程。当驱动力和压力发生转变,乡村系统将采取系列措施来调整乡村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状态,促使乡村系统在演化中趋向平缓、增长乃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昌市乡村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金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80-16082
采用国家标准资源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西昌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得知西昌市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丰富且资源价值高,属优良级旅游资源。为合理开发乡村旅游提供科学量化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