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广大农民受益匪浅。不少农民到农机部门咨询,现在买什么样的农业机械可以帮助致富。前几年,不少农户购买了小麦、水稻联合收获机,用于跨区作业,收益颇丰。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下一个有前途的农业机械是什么呢?有关专家指出:玉米联合收获机将是农民新的致富工具,农业机械新的发展亮点。我国现有几十种玉米收获机,用户应怎样选择经济适用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呢?一、要考虑区域适用性。我国目前生产的玉米联合联合收获机大部分都是要求对行收获,而我国各地玉米种植行距又千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广大农民受益匪浅。不少农民到农机部门咨询,现在买什么样的农业机械可以帮助致富。前几年,不少农户购买了小麦、水稻联合收获机,用于跨区作业,收益颇丰。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下一个有前途的农业机械是什么呢?有关专家指出:玉米联合收获机将是农民新的致富工具,农业机械新的发展亮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广大农民受益匪浅。不少农民到农机部门咨询,现在买什么样的农业机械可以帮助致富。前几年,不少农户购买了小麦、水稻联合收获机,用于跨区作业,收益颇丰。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下一个有前途的农业机械是什么呢?有关专家指出,玉米联合收获机将是农民新的致富工具,是农业机械新的发展亮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广大农民受益匪浅.不少农民到农机部门咨询,现在买什么样的农业机械可以帮助致富.前几年,不少农户购买了小麦、水稻联合收获机,用于跨区作业,收益颇丰.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下一个有前途的农业机械是什么呢?有关专家指出:玉米联合收获机将是农民新的致富工具,农业机械新的发展亮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补贴,广大农民受益匪浅.不少农民到农机部门咨询,现在买什么样的农业机械可以帮助致富.前几年,不少农户购买了小麦、水稻联合收获机,用于跨区作业,收益颇丰.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下一个有前途的农业机械是什么呢?有关专家指出:玉米联合收获机将是农民新的致富工具,农业机械新的发展亮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已成为小麦水稻机收后农民又一新的致富工具。面对国内外众多型号的玉米收获机,如何选择和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已成即小麦水稻机收后农民又一新的致富工具。面对国内外众多型号的玉米收获机,如何选择和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1首先要考虑使用人的素质玉米联合收获机从国外的自走式、大马力、智  相似文献   

8.
木子 《当代农机》2009,(7):50-51
目前,玉米联合收获机已经成为农民即小麦水稻机收后又一新的致富工具.面对国内外众多型号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如何选购一台经济实用的玉米联合收获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是农民朋友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谈玉米收获机的选择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联合收获机已成为继小麦水稻机收后农民又一新的致富工具。面对国内外众多型号的玉米收获机,如何选择和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才能获得最佳的效益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农业生产的同一性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的季节差别,使农机跨区作业迅猛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巨大市场。据资料介绍,我国稻麦联收机达到154.5万台,其中100多万台参与跨地区作业,全国小麦机收水平超过98%,水稻机收水平超过81%。跨地区收获已经从小麦扩展到水稻、玉米;2014年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新增6.8万台,总保有量达到35.7万台,增幅达23.8%。共有超过5.9万台玉米收获机参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玉米机收率实际水平不足8%,一直明显滞后于小麦、水稻收获,几起几落,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开发力度,涌现出了一些受农民欢迎且性能较好的玉米收获机型,使玉米联合收获机有望在经历了几次发展高潮之后,成为继小麦联合收获机后,我国农机行业发展过程中又一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玉米联合收获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玉米联合收获机的现状联合收获机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农机化事业跨世纪的热点。小麦联合收获机经农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经逐步趋向成熟,进入一个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而与此相比,发展还处于举步阶段的水稻、玉米联合收获机.尽管步履瞒珊.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联合收获机的新热点已经形成就水稻和玉米联合收获技术进行分析之后,有关专家认为,玉米联合收获较水稻容易。因而玉米联合收获机有望成为小麦联合收获机发展之后农机的又一个新增长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已开发出4个系列的20余…  相似文献   

13.
玉米收获机推广效益分析天津市农业机械局胡伟玉米机械化收获是继小麦机械化收获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热点。近几年来,玉米收获机的研制生产十分活跃,现在已有天津玉米收获机厂、天津蓟县脱粒机厂、张家口采矿机械厂、郑州农具厂、天津拖拉机厂、石家庄市农机厂、新疆联合收...  相似文献   

14.
一、玉米机械化收获发展趋势玉米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与水稻机械化种植、收获问题解决之后,玉米则成为实现机械化发展的必然。特别是小麦、水稻跨区机收的广泛开展,广大农民尝到了用机械化手段增收的甜头,农民对实现玉米联合收获的呼声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内玉米收获机的生产厂家已达50多家,分布于北京、天津、山东、河北、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区。机型主要有自走、背负、牵引式以及在原有谷物联合收获机基础上更换玉米割台等4大类型、60多种型号。从使用情况看,自走式机型效率相对较高,操纵灵活,但价格昂贵,农民购买吃力,发展速…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方面调查,在西部地区有20种农 机产品受农民欢迎,市场前景看好。 1.早作农业机械。农作物秸秆粉碎深翻机械、秸秆粉碎覆盖机械和微灌系统成套设备。 2.节能增效农业机械。谷物耕作播种联合作业机械、小麦深施肥精少量播种机、少耕深松和喷药机械。 3.水稻生产及谷物收获机械。水稻育苗及快速插秧成套设备、水田化肥深施机械、玉米联合收获机和高性能稻麦兼用联合收割机。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年种植面积约2500万hm^2,主要分布在北方玉米区、黄淮海平原春夏玉米区和西南丘陵玉米区三大玉米生产区,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随着小麦、水稻机收市场的逐渐饱和,玉米收获机将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新亮点。目前,国内玉米收获机市场上,生产企业有100多家,玉米收获机型号繁多,机手很难选择。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民对使用机械收获玉米的认识程度明显提高,玉米联合收获机即将成为小麦联合收割机后又一新的热点。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农民能否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一、玉米收获机的选择1.首先要考虑产品类型我国目前生产的玉米收获机主要以自走式和背负式为主。自走式机型机组庞大,价格较贵,投资回收期长;背负式机型可利用现有的拖拉机,一次性投入较少。虽然作业效益略低,但操作方便,适于目前我国一家一户的小地块作业,是农民的首选机型。选择背负式机型时,要考虑选择与自己现有拖拉机动力相匹配的机型。2.要考察产品的适…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小麦机械化收获的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当务之急。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成为新的开发热点。进入21世纪以来,农民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需求愈来愈强烈,特别是近2年,随着我国政府各种惠农强农新政策的出台,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逐年加大,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高潮已经来临。据调查,我国目前从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和制造的单位近100家,进入购机补贴目录的各种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超过20家。  相似文献   

19.
1998年.曲阜市“三秋”生产受到市农机部门的高度重视,时间短,进度快,质g高。农业机械在“三秋”生产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尤其是玉米收获机械大受农民的喜爱。多年来,玉米收获机没有象小麦联合收获机那样得到较快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玉米的成熟期较长;其二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在今年的三秋过程中,笔者深入到乡村生产第一线,在很多地方看到玉米收获机,每次收割两行,一次性完成切割、搞钱、剥皮、秸秆粉碎还田等多项作业,深受农民的g爱。不少地方的农民在路边、地头、田间等待机械,甚至…  相似文献   

20.
一、玉米联合收获机前景广阔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小麦收获在使用联合收割机以前还属半机械化(首先割晒机割晒,然后脱粒机脱粒),但是玉米收获就是全手工作业(手工刨、手工掰、手工剥皮),农民迫切希望能有替代劳动力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以下称玉米收获机),因此,随着小麦联合收割机的逐渐完善成熟,玉米收获机将成为农民最肯接受的新的热门机械。二、玉米收获机的改进要末根据现有玉米收获机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要玉米收获机很快的完善成熟起来,还需有所改进。1.玉米收获机必须自行开道,不需人工开道。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