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6F- 2 5系列高精度磨粉机有 :6F- 2 540型、6F- 2 550型、6F- 2 560型。该系列磨粉机具有操作灵活轻便、拆装便捷、造形美观 ,电机内藏底座中 ,结构紧凑 ,研磨区域大 ;采用分流喂料形式 ,入磨物料均匀 ;轧辊及喂料传动采用高强度齿楔带传动 ,噪音小、无污染、不需润滑等优点。6F- 2 5系列磨粉机活动轴承架支撑 ,采用偏心形式调整两轧辊的平行度 ;磨粉机工作 ,分流板涨开 ,停止工作 ,则自动关闭 ,并且可进行微调 ,操作方便 ,避免了磨辊空对磨损 ;喂料装置采用定量辊与分流板配合控制流量 ,分流辊与定量辊同向转动进行分料 ,喂料辊采用多种…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工程的研究以及应用中,涉及到大量的系统优化问题,而传统优化算法在求解某些农业工程问题时,如离散优化问题,高非线性、多约束、多极值的问题,暴露了其局限性。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具有独特的优点,在现代农业工程中逐渐得到了应用。为此,介绍了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原理,以及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在农业机械优化设计、农业工程优化设计、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和农村电网及无功补偿优化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磨粉机质量的优劣和能否正确操作对粉质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下文以我厂生产的6F22×40辊式磨粉机为例,分析常见故障以及如何正确操作。1.喂料机构喂料不匀喂料机构由一个可调扇形闸门和一个喂料辊组成。喂料机构的动作与磨辊的轧距机构联动。当人磨物料数量变化较小时,扇形闸门能自动调节流量。如果喂料机构出现故障,就会出现喂料不均匀现象,导致磨辊凹腰或大小现象,影响物料正常研磨,从而影响面粉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有:①喂料辊与扇形闸门不平行或扇形闸门自动调节失灵。这会导致物料流层厚薄不一致,影响磨…  相似文献   

4.
辊式磨粉机广泛用于各种谷物的制粉 ,它的主要工作构件是一对具有硬质表面的圆柱形磨辊。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 ,新磨辊使用一段时间后 ,往往出现不能紧轧的现象 ,如强制紧轧 ,能听到两辊间的金属摩擦声 ,但磨下物的破碎比没有提高 ,重新更换磨辊 ,磨粉机操作正常。我们对更换下来的磨辊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发现辊面并没有磨损到需要更换的程度 ,但在两磨辊靠近端面的圆周上 ,有宽度约 0 .3~1 .5mm的磨痕 ,特别是光辊圆周上的磨痕呈镜面状。这说明两磨辊的端部发生碰撞 ,引起不能紧轧。通过大量的实际观察和分析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针对产品优化配置问题,建立了客户需求与可配置产品模块实例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动态惩罚函数处理约束条件,构建了产品优化配置问题的数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的交叉与变异策略和模拟退火算法的Metropolis准则改进粒子群算法,将形成的混合粒子群算法作为产品优化配置的求解方法.使用二进制编码方案表示可配置产品的配置方案.通过使用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产品优化配置仿真试验,以及混合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仿真对比试验,证明该方法简单有效,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粒子群参数自适应调整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粒子群优化原理基础上,引入模拟退火机制以一定的概率对部分粒子的速度及位置执行更新操作,建立了粒子群惯性量权重因子及学习因子的模糊逻辑控制器以实现粒子群参数的自适应调整,从而提高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及获得全局解的能力.通过运用常规优化方法、遗传算法及参数自适应调整的粒子群优化方法对起重机结构主梁截面优化设计对比可知:采用粒子群参数调整的优化方法具有自适应能力强、计算效率高及优化设计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磨粉机磨辊固定方式:磨辊轴与轴承间采用紧定套的连接方式适合用于低成本的小型单式磨粉机;磨辊轴带锥度的连接传动精度高,制造难度大;磨辊轴与轴承过盈配合连接方式比较适合于要求运转精度较高而成本较低的中型磨粉机。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研究土壤水分运动的重要参数,Van Genuchten方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方程。由于该方程参数较多,人工调节参数繁琐复杂,应用优化算法实现参数自动调节成为首选。分别采用遗传算法(GA)、粒子群算法(PSO)和改进粒子群算法(CMOPSO)对方程进行参数寻优,对比3种算法的收敛速度、所需迭代次数和算法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算法的参数模拟精度均较好;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优于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且所需迭代次数最少,适合VG方程的参数寻优。  相似文献   

9.
以辊式制粉粉路中的水冷却式光辊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不同通水流速及磨辊转速下磨辊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考察了磨辊内部冷却水及辊体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通水流速介于3~6 m/s时,辊体温度同通水流速近似成线性负增长;通水流速至6 m/s时,辊体温度趋于动态平衡。磨辊转速介于400~500 r/min时,辊体后部降温效果优于前部;磨辊转速至500 r/min时,辊体温度呈上升趋势。分析可得,最佳通水流速为6 m/s,最佳磨辊转速为500 r/min。研究结果可为磨辊冷却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鄱阳湖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是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将Pareto支配关系、精英保留策略、约束主导原理引入到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中。针对粒子群算法的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早熟等缺点,采用了线性变换惯性系数提高搜索的速度和性能,引入遗传算法的变异思想、混沌优化思想避免了陷入局部极小值。应用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鄱阳湖环湖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出了一组非劣解集。采用模糊近似理想点法对非劣解进行了评价,得出了鄱阳湖环湖区2030年水资源配置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半喂入花生摘果装置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行设计的半喂入花生摘果试验台上对半喂入花生摘果装置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在摘果过程运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花生果系在摘果段的理想位置状态和参数关系,使花生果系由底向上、渐进有序穿过最佳摘果区,摘果强度均匀.分析了摘果频率和摘果强度的影响因素及对作业性能的影响.采用摘果机理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采用后倾弧形板摘果叶片,单辊配置6个叶片.通过多指标响应面综合试验,优化确定摘果装置的结构和作业参数组合为:摘果辊长度1 200 mm、链辊夹角7.2°、辊筒直径152.5 mm、重叠距离5 mm、摘果辊转速371 r/min和夹持输送速度1.025 m/s.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小型秸秆圆捆机打捆作业时经常会出现堵塞的问题,结合打捆要求,设计一种由前置喂入对辊、后置挤压对辊和护板组成的新型喂入机构,并以稻秆为试验原料,采用3因素5水平正交旋转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前置喂入对辊的间距、后置挤压对辊的间距以及挤压倾角对秸秆喂入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当前置喂入对辊的间距为50 mm、后置挤压对辊的间距为22 mm、挤压倾角为19°时,喂入机构可有效减少小型秸秆圆捆机出现堵塞的问题,满足日常打捆需求。该研究可为圆捆机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弹性齿滚筒式甘蔗剥叶装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决整秆式甘蔗收获机剥叶过程由于多根喂入和带尾部剥叶造成含杂率和折断率高的问题,设计了弹性齿滚筒式甘蔗剥叶装置,阐述了喂入、输出滚筒和剥叶滚筒的结构和剥叶原理,确定了主要部件的结构参数。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剥叶元件弹性齿角度、剥叶滚筒中心距、剥叶滚筒转速和喂入、输出滚筒转速等4个因素对含杂率、茎秆折断率和断尾率的影响和最优参数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剥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剥叶元件弹性齿角度90°、剥叶滚筒中心距310 mm、剥叶滚筒转速700 r/min和喂入、输出滚筒转速150 r/min。甘蔗单根连续喂入319.19 kg,含杂率为1.56%、茎秆折断率为20.45%、断尾率为65.97%;3~5根连续喂入274.52 kg,相应的剥叶指标依次为2.38%、25.93%和75.59%。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收获机薯秧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北方粘重土壤条件下马铃薯收获过程中薯秧分离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在不杀秧情况下既适用于大型联合收获机也适用于分段式马铃薯收获机的薯秧分离装置。通过对该装置升运过程中薯秧的运动学分析和分离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建立了一种弹性力学模型,确定了影响薯秧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得到影响薯秧分离性能的摘秧辊转速范围和摘秧辊与一级升运分离筛主驱动辊距离范围等工作参数。以摘秧辊转速、一级升运分离筛主驱动辊线速度、摘秧辊与一级升运分离筛主驱动辊距离为试验因素,以含杂率为试验指标,在未进行杀秧作业的条件下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摘秧辊与一级升运分离筛主驱动辊距离为2. 5 mm、摘秧辊转速为9. 0 r/s、一级升运分离筛主驱动辊线速度为1. 6 m/s时,含杂率为2. 4%,优于国家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自走式全混合日粮制备机缺乏取料机理和参数优化的现状,对自走式全混合日粮制备机的取料机构进行设计与分析,建立了取料作业的理论模型,并对螺旋叶片螺距、螺旋叶片直径、辊筒转速、前进速度、每刃进给量和取料刃长比等关键参数进行了计算和选取。采用EDEM对影响取料过程的前进速度、辊筒转速、螺旋叶片螺距、刀刃长比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分析表明,各因素对取料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前进速度、螺旋叶片螺距、刀刃长比、辊筒转速,各因素对回流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螺旋叶片螺距、刀刃长比、辊筒转速、前进速度。综合考虑取料效率和回流率,最优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为4 m/min、螺旋叶片螺距230 mm、取料刀刃长比1.8、取料辊筒转速230 r/min。此时取料效率为82.6 m3/h,回流率为38.93%。采用最优参数组合进行试验,试验测得取料效率为77.02 m3/h,回流率为39.76%,与仿真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荔枝定向去核剥壳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荔枝的物性特征和柔性去核刀具,设计了一种自动定向、去核、剥壳和分离一体联动的荔枝定向去核剥壳机,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考证其去核剥壳后果肉的完整率和果汁损失率,结果表明:在定向对辊直径为72 mm、对辊间隙为2 mm、转速为93 r/min、荔枝纵径比等效直径长为1.3 mm以上时,定向成功率超过90%;在刀管内径为10 mm、果顶余量为2 mm、刀轴转速为12 r/min时,去核成功率为80%;在进料口间距为16 mm、出料口间距为20 mm、剥壳辊倾角为0°、主轴转速为15 r/min时,剥壳成功率为100%,灯笼状果肉的完好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新疆地区食葵收获机械化水平,针对插盘晾晒、分段收获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模仿人工收获工作原理设计一款柔性带式食葵取盘收获机,该机主要部件为模拟人工双手取盘的柔性带式取盘装置和模拟人工敲击葵盘的脱粒装置。根据葵盘的物理特性和取盘的运动过程分析,确定取盘装置中输送带带宽为130 mm、葵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11.7°、脱粒辊直径为80 mm、脱粒辊间的间距为170 mm。依据Box Ben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机具行进速度、脱粒辊转速及脱粒辊转差率为试验因素,籽粒损失率为试验指标,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损失率显著顺序依次为脱粒辊转速、机具行进速度、脱粒辊转差率,最优组合为机具行进速度0.32 m/s、脱粒辊转速400 r/min及脱粒辊转差率016,该参数组合下食葵籽粒损失率为2.97%,所设计的机具基本达到低损收获的设计要求,为插盘式食葵机械收获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我国竹笋剥皮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刀削结合滚动摩擦进料竹笋剥皮机。根据竹笋物理特性参数和人工剥笋原理,对竹笋剥皮过程进行力学与运动学分析,确定了影响剥皮效率、损伤率和剥净率的主要因素为刀片安装倾角、剥皮辊转速以及滚筒与剥皮辊轴心高度差,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竹笋剥皮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依据。为获得样机最佳试验物料,以竹笋长度、基部直径作为试验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长度为300~320mm、基部直径为29~32mm的竹笋作为剥皮机正交试验物料样本。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结合实际工作情况确定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当刀片安装倾角为30.12°、剥皮辊转速为229.18r/min、滚筒与剥皮辊轴心高度差为15.43mm时,笋肉损伤率为6.81%,笋皮剥净率为94.59%。在该条件下开展验证试验,得到损伤率、剥净率分别为7.10%、93.22%,与优化参数基本一致,满足剥笋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改善土壤细碎程度和平整度较低等问题,对蔬菜精整地机的镇压器、镇压高度调节装置进行设计及优化。设计两套镇压器高低调节装置,一种镇压高度调节装置是由双作用液压缸、控制阀、液压管路、液压操作机构、监测轮、压力传感器等部件组成,可以实现压深反馈自动调节;另一种镇压高度调节装置是通过转动手柄来改变镇压辊与土壤的间距,可调节的最大距离为10 cm,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维修。阐述蔬菜整地机具的镇压部件工作原理,重新设计镇压辊轴等部件,并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在20.5%的相同情况下,牵引速度为1.2 m/s、碎土辊转速为439 r/min时,土壤平整度效果最佳,牵引速度和碎土辊转速对土壤平整度的影响是极显著;牵引速度为1.1 m/s,动力输出轴转速为720 r/min,土壤含水率相同时,双轴机具土壤平整度明显优于单轴机具。试验结果符合优化参数,且能够达到目前蔬菜整地机的作业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针对棉田地膜收储运困难、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设计一种液压式棉田地膜回收压捆机,可一次性完成棉田地膜的回收和液压压捆作业。根据机具初步试验结果,将挑膜滚筒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切刀线速度、地膜喂入量、地膜厚度作为试验因素,将地膜回收率、压缩密度和缠膜率作为目标值,进行5因素3水平的Box Behnken试验,采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和目标函数,进行样机作业参数组合优化计算,并对优化结果进行试验验证,最终确定样机的最优作业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样机进行地膜回收压捆作业时的最优作业参数组合为挑膜滚筒转速4800 r/min,机具前进速度0.80 m/s,切刀线速度2.47 m/s,地膜喂入量0.52 kg/次,地膜厚度0.012 mm,地膜回收率95.09%,压缩密度137.68 kg/m3,缠膜率8.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