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颜亮 《园林科技》2009,(2):28-29
中国园林滥觞于商周时期,发展于魏晋时代.成熟于唐宋时期,发达于明清时代。中国园林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诗情画意”,也就是“意境”美。园林通过建筑、山水、花草、树木、小品等形式巧妙布局,构成了一种特有的艺术景观,置身其中,情景交汇、心与物融,感受到“田园诗”一般的意境,而东晋陶渊明的“田园”风格,对于中国园林文化就有着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园林与文学、绘画艺术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三者同步发展、互相影响、彼此渗透的迹象极为明显。本文主要从园林空间的组织、园林意境与点景、园林与文学艺术互相影响等方面来简单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文学对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史和中国古典文学史的回溯与再现,我们不难看出每一个时期的每一种文学形式都对园林在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园林工作者,有必要了解历史的进程,从而更好地开展我们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为明晰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构成及特征;以《花月痕》小说为研究载体,着重从园林审美角度和文学审美角度对该小说中的审美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中国古典园林审美主要由园林植物审美、园林建筑审美、园林人物审美构成,且园林审美有主客观相结合的特点;而悲剧审美为该小说的审美归结点;且园林艺术与其它门类艺术是异质同构的。对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审美和中国古典园林文学审美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园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其营造思想与工程做法都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观。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基于雨水收集与利用以利于植物生长的传统园林生态工法,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一种适合当代需求的兼具雨水收集、防水、阻根、渗灌及排水功能的模块式屋顶绿化新技术。对如何实现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以及海绵城市、绿色建筑概念下的屋顶绿化技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园林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园林历史悠久,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园林艺术的创新,对于园林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林瑞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园林艺术欣赏》(ISBN 9787562182221)对园林的相关概念、发展历史、组成要素等做了详细介绍,详述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名胜园林、纪念园林、城市公园、城市广场、住宅花园、单位庭院等园林的造园特点,并列举实际案例对每种园林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7.
植物造景     
一、园林植物配置艺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园林植物配置艺术的理论是随园林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商周奴隶社会的囿是我国园林的雏形,那时仅利用一片天然森林,在其中放养野生动物,供奴隶主狩猎游乐。以后又在囿内豢养珍禽异兽,并引进名贵花木以供观赏。在那时,囿内根本谈不上有植物的艺术配置。在自秦汉到魏晋的600多年封  相似文献   

8.
诗画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本文论述、分析了诗歌、绘画对中国造园艺术的影响,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追求诗情画意的美学意味和独特的美学传统.  相似文献   

9.
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的传统园林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出皇家园林、私人园林、寺庙园林、公共游乐区园林、风景名胜区等多种类型。并产生出岭南园林、江南园林、四川园林、北方园林等主要的地方风格,以及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具有特殊民族风格的园林。中国园林与西亚园林、欧洲园林共同被称为世界三大园林系统,并且对东亚、欧洲的园林产生过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低冲击开发(LID)理念的实现是依据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及植被特点,选择性应用其技术,创造出趋近自然的园林环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对穗深LID技术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在规划设计、雨水利用措施、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综合分析广东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针对性提出保持原有地形维护水系机能、保障不减少城市绿量和绿地减灾避灾功能,有利于土壤通风透气、促进雨水过滤下渗、补充地下水,有利于建设和后期管理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地域性LID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古典园林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在历史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气质与特征,使得人与自然、人与艺术和谐相处这一理念得到深刻地体现。深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可以从其美学意蕴角度出发做一些深入地探讨,以挖掘出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的现代价值,使中国古典园林在新时期得到发扬光大。1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1.1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推崇的是"小中见大"的理念,尤其是宋代园林设计,在细节的处理上,反映了宋代园林设计者的自觉追求。而到了明清时期,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林业》2007,5(3):42-42
<正>在城区绿化中,野花野草是园林工人最烦的不速之客。然而,最近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2007年8月,京城将出现13块由纯野生植被构成的“野草绿化地”,每块在10000m~2左右。“野草地”最大的好处就是“皮实”又省水。正常气候下,野草喝雨水即可存活生长。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兰州市水资源匮乏和供需矛盾,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进一步推行节水型园林绿地建设,本文通过对兰州市区具有代表性的屋面、庭院混凝土路面、机动车道沥青路面雨水径流及蓄雨罐中的雨水水质进行不同时间段化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集流面雨水径流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随着降雨历程,浓度有所下降;同一场降雨屋面雨水径流水质最好,其次为混凝土路面径流,二者均可直接用于绿地浇灌,沥青路面雨水径流各阶段固体悬浮物(SS)浓度较高,对园林植物危害较大,不宜直接回用。同时,提出了园林绿地雨水利用的初步建议,为兰州市园林绿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技术与市场》2005,(5):8-8
中国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中国园林建筑的发展、艺术形式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园林建筑作为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在秦汉时期已出现了楼、阁、廊等多种建筑类型。可以说,我国园林发展的历史也是园林建筑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园林与文学二者都是艺术的反映,是人们在生活中提炼和积累起来的,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互相促进,互相联系,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园林以特有的形式特性,如造园要素、色彩、线条、质地,花草的芳香、园林的音乐等,向游园者传递着审美信息。而文学却是一种以语言符号为载体,经过作者精心构思和创作而达到一定审美要求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6.
鉴于当前园林设计欧陆风格盛行,而忽视本土园林文化特色,空于形式,没有文化,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内涵的分析,强调中国园林的特色,唤起对中国园林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越来越关注。而城市的园林项目关系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随着园林行业的日益发展,招投标工作也慢慢地突显出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园林项目招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多元化、世界化的聚合和交融,城市化进程更成为所有国家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而这个方式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中国传统园林造园理念在城市商业区绿化设计空间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从《红楼梦》看中国竹文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象征。竹在《红楼梦》中所占篇幅之多,内容之丰富。品种之多样,形象之具体,运用之成功,更是中国文学著作中不多见的,据不完全统计,全书共有150多处涉及竹子,包括工艺美术、饮食、交通、建筑、园林、诗画、乐器等领域。本文将试图透过《红楼梦》里的竹,去寻觅中国古人们“不可一日无此君”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园林意境,指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名师巨匠们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表达意境.在意境的变化中,要以最佳状态而又有一定出现频率的情景为意境主题.最佳状态的出现是短暂的,但又是不朽的,即<园冶>中所谓"一鉴能为,千秋不朽".如杭州的"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扬州的"四桥烟雨"等.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时间和气候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最佳状态的感染力.其意境表达,从时间来说虽然短暂,然而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受到千秋赞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