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耕牛乳头状瘤 ,又称皮肤疣 ,俗称“瘊子” ,是由乳多空病毒 (Papovairus)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 ,是有害于机体的一种异常组织增生 ,一般在耕牛中呈零星散发 ,没有明显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多滋生在眼睑、前额、耳、颈、下腹、包皮、乳头等毛稀皮薄处 ,以单个出现或多个丛生 ,根蒂粗细、长短不一。瘤体形状因病程不同可呈球形、椭圆形、结节状、分叶状、绒毛状或椰菜状 ,其大小不等、数量不定 ,患畜全身症状不明显 ,该病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均有报道 ,发病率为 2 5%~ 61%不等 ,国内耕牛发病情况未见详细报道。治疗…  相似文献   

2.
牛下颌瘤和群带瘤是农村常见的一种疾病。牛下颌瘤和群带瘤的发生 ,是机体在某些有害因素的影响下 ,多发于瘦弱牛或半膘牛 ,这两种肿瘤多属良性、生长较快、热性经过 ,炎症严重、无疼痛感。急性发着时 ,常导致耕牛少食或停食。患此病的耕牛、大多数并发肠炎腹泻等。瘤体形态多呈球状或结节状 ,一般不破溃、不转移 ,多为局部性影响 ,穿刺患部常流黄水和血水脓液。早期治疗可用抗生素类药患部注射、内服抗菌素。晚期或久治不愈者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引流不复发。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 ,治疗下颌瘤和群带瘤 12 8例 ,治愈 12 5例 ,治愈率达 98%。两种…  相似文献   

3.
盐酸氯丙嗪治疗耕牛体表纤维乳头状瘤张华(山东临沭职业中专,276700)崔淑霞袁兴春李道荣(临沭县畜牧局)耕牛体表纤维乳头状瘤,俗称“疣子”,外观呈菜花状,表面粗糙干裂,内含丰富的小血管,可通过牛体间接触而相互传染。目前,临床治疗“疣子”多采取手术切...  相似文献   

4.
胃肠炎在临床上马属动物比较常见 ,而耕牛较少发生 ,一旦发病后 ,如果治疗不当 ,反复发作 ,直接影响使役能力。多年来 ,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胃肠炎 ,治愈率高、见效快、疗程短、不易发作、效果较满意。1 病因及症状本病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 ,多因饲喂腐败霉变饲料、饮了污水或使役后饮水过多而造成该病。病畜精神沉郁 ,食欲不振 ,反刍减少或停止 ,结膜潮红 ,口红而粘 ,瘤胃蠕动音减弱 ,肠音增强或减弱 ,粪便稀薄 ,有的排红白色胶冻样粪便 ,并附有大量粘液 ,气味恶臭 ,排粪呈里急后重 ,肛门哆开努责有腹痛表现 ,体温升高 ,小便短赤 ,…  相似文献   

5.
母鸭巨瘤     
1991年5月,江西泰和职业技术高中牧医组养殖场饲养的一只本地母鸭,一年多未产蛋,且消瘦虚弱,食欲渐减,腹部逐渐增大,最后只能用蹠关节支撑身体。宰杀剖开体腔,发现肠系膜上长有5个瘤体,充满整个腹腔,最大的重500g,最小的重25g,总重达720g。瘤体均有包膜,表面光滑,最大的瘤体切开后,质地较软,布满血管,切面呈粉红色,压之有弹性;最小的质地较坚硬,切面为白色与淡黄色相间。经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6.
<正> 耕牛痢疾病在农村较为常见。本病的主要症状是拉稀。有的拉半稀半干,便中带血或血块,有的稀中带硬或硬中带稀,有的间歇性拉稀,有的长时间拉稀,一般到后期呈水泻,如不及时治疗,往往极度消瘦虚脱而  相似文献   

7.
1963年春天,我场产乳牛群大批发生乳房乳头状瘤,经用鸭旦子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茲将病状,治疗经过,简述于后。一、病状:乳房乳头状瘤患于乳头部,形状大小不一,有的表面光滑,有的表面粗糙。绝大多数乳头状瘤呈细颈状(有蒂),但也有基部扩大者,因此它们突出于皮肤表面的长度不等;基部有蒂者,头部扩大呈菌状,大小如豌豆;但也有头部并不扩大而呈扁平状。乳头状瘤一般为散落的零星发生,但当瘤数增  相似文献   

8.
耕牛木舌症是由于牛采食被牛放线菌污染的植物(如稻草),舌面被割伤时病原体侵入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病.该病病程长,治疗和护理不当时,死亡率高.患牛表现为舌体坚硬,肿胀呈圆柱形,舌面布满黄色粟粒状颗粒,鼻镜干燥无汗,不反刍,吞咽困难,不吃草,张口、流涎,颈项竖立,呼吸急促.有的舌头露出口腔外时不能收回,有的则能自行收回.  相似文献   

9.
耕牛进入冬季,为了越冬,抵御风寒,防御疾病侵害,耕牛被毛增生,绒毛增厚,以保护体温,增强体质。但近些年来,有少部分耕牛到了冬季反而脱毛,甚至全身多处脱毛,有的耕牛体表被毛脱光。本人从事兽医工作多年以来,现将其中的经验之一简笔于下:即耕牛冬季脱毛病的防治,供养牛户参考。1发病原因及主要症状引起耕牛体表脱毛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圈舍阴暗潮湿,没有定期对圈舍,用具、圈舍周围环境等进行消毒,灭菌、杀虫,耕牛被毛皮肤不清洁等,而引起寄生虫螨的侵入,并寄生于毛根部,致使耕牛体脱毛。耕牛体表除脱毛外,…  相似文献   

10.
1下痢开春后幼嫩青草开始旺长,数量增多。有的养殖户为让耕牛解馋饱口,让其过多采食鲜嫩多汁的青草而不在日粮中掺喂干草,从而导致耕牛拉稀和水泻,如拖延治疗,耕牛会消瘦并发生其他疾病。防治:喂食鲜草要逐渐进  相似文献   

11.
夏、秋季节,耕牛由于烈日暴晒和剧重使役,内热积聚,迫血妄行,致使拉粪带血,有的甚至排出暗红色血液。采用中草药验方治疗效果良好。处方如下: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建宁县溪源乡地处偏远山区,山高田小,部分农田不能使用农业机械,仍然依靠耕牛进行田间梨、耙等作业,几乎户户都养耕牛。每遇农忙季节,为了保证耕牛有良好的体力,一些农户便转单纯放牧吃草为圈养,短时间内集中给予大量的精饲料,如灌服稀饭、米糠等。由于突然变换饲料,过食碳水化合物类物质,加上耕牛劳役过度,时有出现急性瘤胃酸中毒病例。该病临床上以病程短急、全身症状重剧、瘫痪、休克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每年农事季节多发,给农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耕牛产后发生瘤胃酸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畜主在母牛产仔后为增加其营养.大量饲喂发酵的精饲料小麦、大麦、玉米、高梁等引起。本人从1975年~1990年,共治疗耕牛产后瘤胃酸中毒27例,治愈25例,治愈率为  相似文献   

14.
<正> 我省黄牛的估重方法历来是采用如下公式(以下简称旧公式):体重(公斤)=胸围~2(厘米)×体斜长(厘米)/10800多年来,我们采用旧公式对江西黄牛进行估重并实际称重核实比较,结果发现:估算的体重往往超过实称体重百分之七以上,有的超过百分之十(按要求误差不应超过百分之五)。为了获得比较准确的黄牛估重方法,我们以高安县锦江耕牛良种繁殖场的成年锦江黄牛为研究对象,并参阅了江西省、地、县畜禽品种联合调查组1980年以来,在广丰、上  相似文献   

15.
1.耕牛的选择应选前躯比后躯强壮,腹线前低后高,成"倒梯子型",皮厚,肌肉结实,皮下脂肪较少,全身粗糙而紧凑的牛做耕牛.好的耕牛臀部长宽适当并向后倾斜.大腿宽深,前肢正直,后肢稍弯,四肢高度与体躯的深度接近. 2.耕牛的役用能力和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16.
夏、秋季节,耕牛由于烈日暴晒和剧重使役,内热积聚,迫血妄行,致使拉粪带血,有的甚至排出暗红色血液。治疗:苦瓜叶200g(小牛适当减量),浸泡500mL水中,去渣灌服。1~2h见效。痢久体虚者,服苦瓜叶后,再给补中益气汤。  相似文献   

17.
林玉 《福建畜牧兽医》1997,(3):16-16,17
耕牛前胃驰缓主要发生在冬季、早春时期,此时由于天然草源枯萎,得不到青饲料补充,春季3——4月正值春耕大忙,耕牛过度使役,有时1天14小时使役,得不到间歇性休息。农户认为,为了补充营养多干活,在使役中尽量多喂精料如加喂煮熟地瓜、米糠及米粥等,结果引起许多耕牛前胃驰缓的发生。本人在多年的行医中,共发现并治疗69头此类病症,并中西兽医结合疗法,治愈68头。现将体会简述如下。1.症状:牛在饲喂后4~24小时发病。反刍停止或乏力,停止暧气,出现间歇性瘤胃脸气,大部份病牛卧地,食欲减少,有的废绝。听诊瘤胃蠕动减少,2分钟…  相似文献   

18.
耕牛膑骨上方脱臼,又称冷拖杆、冷筋腿、后吊筋和弹筋腿,是耕牛常见的疾病。症状轻的影响耕作,重的造成残废。过去由于不了解它的病理和病因,常作风湿症、关  相似文献   

19.
耕牛血吸虫重复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本血吸虫病重疫区,以粪检阳性病牛治愈后的作为研究对象,跟踪调查了重复感染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在重疫区内,重复感染率为13.75%;耕牛的重感率和疫区内耕牛感染率呈正相关;随着年龄增加,重感率逐渐下降;重感率的高低与性别无关。重复感染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垸外牛高于垸内牛;水田使役为主的牛高于旱地使役为主的牛;钉螺面积大小与重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有的耕牛越冬后体弱,而春耕劳役过度引起劳伤虚汗症,主要症状全身出汗,严重的汙浆粘腻,鼻镜如雨,食欲不振,体膘逐渐消瘦,影响使役。服复方“太子参”中药有疗效。方剂: 太子参30克,浮小麦120克,黑豆衣60,克糯稻根250克,红糖500克为引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