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利号:201010300609.2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是储锂材料。目前,石墨是广泛应用于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但石墨嵌锂电位低,在充放电过程中石墨表面可能引起金属锂的沉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最近,尖晶石Li4Ti5O12及其相关的钛氧化合物等由于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及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市场》2009,(10):107-107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不仅拥有液态锂离子电池所具有的高电压、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而且由于采用全固态结构和软性材料封装,改善了液态锂离子电池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和漏液等问题,外形设计也更加灵活、方便。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因此而成为近十年化学电源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但现有电池制备技术存在工艺复杂、产品成品率低、投资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聚合物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钠(Na)电池具有原料成本低、储量大、能量密度较大等特点,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材料之一。生物质具有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结构多样和高反应活性等优点。由金属-有机骨架(MOF)衍生物和生物质材料制备的多孔碳基材料能够提供主体框架,利用孔结构增大碳的层间间距,保证足够的层间空间用于Na^(+)插入,促进电子转移,从而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综述了常见的生物质碳基材料、MOF及其衍生物、MOF/生物质复合材料钠电池负极材料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高性能MOF衍生物/生物质碳基复合钠电池电极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以价格低廉的三元材料(LiNixCoyMn1-x-yO2)替代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问题进行研究.在LiCoO2中物理掺杂三元材料,并研究了三元材料和LiCoO2两种活性物的不同配比、不同厂家材料、不同极片长度对电池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中三元材料A与LiCoO2配比为4∶6的长极片工艺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即该方案中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高温储存性能、安全性能等都能达到国家标准,且成本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技术与市场》2010,(4):112-112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不仅拥有液态锂离子电池所具有的高电压、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等优点,而且由于采用全固态结构和软性材料封装,改善了液态锂离子电池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和漏液等问题,外形设计也更加灵活、方便。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因此而成为近十年化学电源研究和开发的热点。但现有电池制备技术存在工艺复杂、产品成品率低、投资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聚合物电池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本发明的改性竹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含有(按重量):0.5%-6.0%Si,0.2%-4.0%B,0.12%-3.0%P,余为去除水分和灰分的竹碳。其制备方法是:将天然竹子烧制而成的竹碳机械粉碎过50—300目筛后,放入水中,加入硝酸,在60—80℃下,搅拌,过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然后烘干,将竹碳与硅粉、硼粉、磷粉按比例机械混和均匀,然后进行研磨或者球磨,即可。  相似文献   

7.
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用纳米硅线制成的新型锂电池,该电池的技术关键在于提高电池阳极的储电量.当电池充电时,带正电的锂离子将吸附住电流中的电子,并移动到阳极.当电池放电时,锂离子放出原来吸附的电子,放出电能,并通过导电胶回到阴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电池工业在我国日益发展,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可靠性、高能量密度及较高的工作电压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锂离子电池自1990年问世以来发展极快,这是因为它正好满足了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的迅猛发展对电源小型化、轻量化、长时间工作和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  相似文献   

9.
《技术与市场》2002,(12):11-11
超薄纸电池 以色列一家公司开发出一种纸一样薄的电池。这种超薄电池来存储和输出电流,将电解质和电极制成一种独特的墨汁,电池也就可直接印刷在纸张上,不象一般电池那样须要用容器来装载电解质液体和 墨西哥一家  相似文献   

10.
美国俄亥俄州Nanotek仪器公司的研究人员利用锂离子可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一种新型储能设备,可以将充电时间从过去的数小时之久缩短到不到一分钟。目前,在电池技术上主要采用的是锂电池和超级  相似文献   

11.
木质素是一种绿色环保、低成本的不规则酚类聚合物,其结构中富含羟基和甲氧基等官能团,并且可以从造纸工业的副产品以及农林废弃物中大量获取,因此在各行各业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储能领域,大量的研究报道了木质素作为可再生碳源制备用于储能装置的电极材料。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了木质素结构中丰富的官能团结构,并充分利用官能团性质将其应用于储能设备,如:利用羟基的亲水性将木质素应用于液流电池的膜结构中提高膜的质子传导率,利用酚-醌结构的可逆变化增加超级电容器的赝电容,利用与苯环共轭的发色基团对太阳能电池光电化学界面进行调控与敏化,利用木质素结构高电荷密度的含氧官能团改善锂离子电池存储的不稳定性,利用木质素分子中丰富的碳和杂原子官能团制备电极从而提高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基于木质素分子的官能团结构和性能特点,概述木质素分子对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液流电池等主流储能器件电化学性能的提升作用和代表性应用,认为最大化保留木质素分子的官能团并将其应用于电化学器件,可以实现木质素分子的多功能化应用,充分发挥木质素基团的特点以提高储能设备的电化学性能。最后,总结归纳了木质素分子应用于...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神奇的环保充电电池。这款电池的外形和普通电池没什么两样,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它是一款靠“喝水”来充电的电池。这款电池内部的材料是铝和镁,它们会与加入的液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发电的能量。因此,要给这款电池充电并不需要任何充电设备,只需要通过一个特殊的注射器往电池里面加入一些液体即可,纯净水、果汁、甚至是啤酒,都可以用来给它充电。  相似文献   

13.
四氧化三钴     
《技术与市场》2004,(3):11-11
四氧化三钴主要应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材料——钴酸锂,由江西赣州钴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四氧化三钴的理化性能与国外产品相当,化学纯度高,物理性能好,产品呈球形或类球形,粒度分布好。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及陶瓷等行业,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调整其理化性能。  相似文献   

14.
云飞 《技术与市场》2009,(10):94-94
拥有每年270亿美元的销售额,锂离子电池毫无疑问是充电电池市场的主导者。不过,人们总是希望能做到更好。现在,科学家报告说他们运用纳米技术可以大大增强锂离子电池的储电能力,或者在保持现有储能水平的条件下大大减轻电池重量。这项新的成果可以带来更小型的笔记本电脑、更远行程的电动汽车等大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与市场》2004,(1):27-27
日本NEC公司开发了有机游离基电池,该电池采用了新原理,即采用锂离子充放电中高分子电的稳定游离基。根据在分子中增加游离基的有机分子特有的特征,估计可实现至少相当于目前锂电池的2倍的大容量。  相似文献   

16.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近日,IBM发布了名为《未来5年5大技术》的报告,对未来5年的科技发展作了5大预测。报告称,空气动力电池、能够投影全息影像的3D手机和个性化上下班换乘车技术等都将在未来5年大展拳脚。空气动力电池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可能被空气动力电池所取代,空气动力电池让空气与能量密集型金属  相似文献   

17.
综合TNW科技网站、澳大利亚Drive网站消息:日本制纸有限公司正在试验利用树木制造电动车蓄电池的方法,以代替锂离子电池。该公司希望能够利用柳杉等树种制成的木浆来制造纤维素纳米纤维,并将其精制到百分之一微米或更小,以制造超级电容器,作为电动车动力。日本制纸有限公司此前长期利用纤维素纳米纤维生产纸尿裤等家用产品随着纳米纤维备制技术的进步与突破,该公司认为可利用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生产超级电容器,替代锂离子电池,并应用于汽车和智能手机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正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纸基锂离子电池,能做多次对折或折成Miura-ori型(类似地图折法),由于折叠后变得更小,表面能量密度和电容可增加14倍。这种折叠纸基电池柔韧灵活,成本低,可辊轴制造,有望进一步开  相似文献   

19.
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论是混合动力,还是燃料电池电动等,均需要高性能电池发挥功用。而目前发展的瓶颈即是电池容量的不足,不过新的锂空气电池技术有望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碳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碳纳米纤维的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静电纺丝法及固相合成法等。并讨论了碳纳米纤维在复合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电子器件、储氢材料等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