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多年来工程检测的实践,综合考虑了影响回弹检测混凝土强度精确度的各个相关因素,给出了如何提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精确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超声-回弹综合法运用原理、主要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再结合工程实践,对其运用效果和其与标准试块取样、钻芯取样等检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中,未提到的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对木结构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有必要对木构件的材质性能进行及时有效的预测和评价。采取小试样-缩尺-足尺递进的方式,将微钻阻抗仪和应力波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与实验室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相结合,构建并检验了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能与微钻阻抗值和波阻模量关系预测模型,进而提出了古建用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现场无损检测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小试件密度与微钻阻抗值呈现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木材密度与微钻阻抗值线性方程相关系数为0.91;落叶松小试样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与波阻模量呈现较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与波阻模量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86,0.74,0.74;通过微钻阻抗仪和应力波检测可推算落叶松木材物理力学性能。利用小试件测试数据所建立的预测方程进行落叶松大试件物理力学性能推算存在一定的误差,其缩尺试件密度和顺纹抗压强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偏差分别为12%和16%,足尺试件密度和顺纹抗压强度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偏差分别为16%和17%。现场预测应同时考虑测试路径因素,自心材至边材区域,落叶松木材密度、顺纹抗压强度、微钻阻抗值沿径向...  相似文献   

5.
以兴安落叶松规格材的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为例,介绍一种建立规格材强度性质间关系的方法,即采用两种强度具有相同累积概率的强度值来建立强度性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温后混凝土强度的评估是判断受火建筑的结构损伤程度、剩余承载力的重要依据.设计了一个进化神经网络模型,用遗传算法优化RBF网络的连接权和网络结构,并将其应用于火灾后混凝土强度的评估.介绍了混凝土立方试块经受不同火温后进行回弹测试混凝土强度的方法.经实验测试和仿真分析证明,所提出的进化算法用于RBF神经网络优化比基于聚类法的RBF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7.
刘雯  于晓青 《绿色科技》2021,(12):76-78
在重铬酸盐法(HJ828-2017)基础上检测水样,计算了消解后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表观值;在酸性条件下利用硫酸亚铁铵直接滴定水样,计算了水样铬离子浓度.然后利用铬离子与COD之间的关系,将铬离子浓度转化成COD值.用表观COD值加上铬离子转化的COD值就是水样中真实COD值.结果表明:该法使用试剂种类少,操作步...  相似文献   

8.
沉积岩天然含水率与其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基于岩石结构与构造特征,文章整理、统计了不同结构和构造特征的202个沉积岩岩石试件的测试结果。统计结果表明:随着天然含水率的增加,沉积岩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也呈递增趋势,但不同岩性、不同构造的沉积岩含水率与其弹性模量和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差别比较明显。因此,在探究沉积岩天然含水率与其弹性模量及单轴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岩性、结构和构造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白艳  邢涛 《森林工程》2010,26(4):50-52,63
基于超声TOFD技术的检测原理,对检测盲区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得到利用改变探头中心距PCS的方法减小盲区。试验应用超声TOFD检测系统检测了44mm厚钢试块中的横通孔,给出试块的A扫描图像。试验结果验证了超声TOFD技术存在的检测盲区能够通过减小探头中心距的方法减小,从而提高该方法缺陷检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4种典型的材用丛生竹(龙竹Dendrocalamusgiganteus,甜龙竹Dendrocalamusbrandisi,黄竹Dendrocalamusmembranaceus,油勒竹Bambusalapidea)的维管束密度、纤维比量、密度、含水率、干缩率、顺纹抗压强度和弦向抗弯强度的检测结果认为:4种竹材之间和同一竹种内径向、弦向和纵向上的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质的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结构指标与主要物理力学性质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认为:纤维比量比维管束密度与竹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更为密切;4种竹材的纤维比量与密度、弦向抗弯强度和顺纹抗压强度呈正比关系,与饱湿含水率呈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回弹模量做为一种表征土体却荷回弹性质的参数,室内土工试验可以获得,但试验周期较长,成本较高,因而只有在重要工程中才要求试验测试,一般工程只要求测试土体的压缩模量。通过搜集45套回弹模量与压缩模量的试验数据,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回弹模量取值研究,成功的建立了回弹模量经验模型,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测试值吻合程度很好,为获得回弹模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云杉类树种是完美的乐器共鸣资材,故以西加云杉径切板音板试材为研究对象,依据板的弯扭理论,用振动频率法实测试材在自由支承方式下的第1阶扭转频率值,测算得到剪切模量值;并用声学法进行了同步验证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试材的测量值达到使用要求;频率法测量结果与声学法一致,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该研究对我国开展钢琴等乐器音板用材的无损检测质量分等及其选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板材缺陷(木节)的剔除和修复时,首先对含有木节的板材进行图像处理,通过灰度化和滤波去除噪声,再采用二值化阈值法将木节从板材图像中提取出来,对提取出的木节图像进行膨胀、腐蚀、边缘检测等处理,提取出木节的轮廓边界.根据缺陷的横向和纵向跨度确定出修补中心点及修补半径.为了实现补块与剔除区域边缘的图像匹配,提出了基于灰度的环形块匹配算法.从剔除区域取一窄圆环,并将其等分为几个小块,按顺时针对各小块进行编号,计算出各环形小块的平均灰度值,用各小块的平均灰度值代替单个元素进行与数据库中补块的各小块灰度值进行匹配,并选相似度最大者为匹配补块,这一算法能快速有效地找到匹配补块及匹配位置.该方法有助于实现木材缺陷的自动检测和自动修复,对提高板材的利用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与亚洲国家相比,加纳的竹子利用程度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当地竹种的潜力缺乏了解。本研究在加纳选择了3块立地,对龙头竹和黄金间碧竹的热习性及其与与含水率和基本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加工过程中可分为3~4个不同的阶段。样品竹的灰含量低于1%,且两种竹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在物理特性上,来自3块地的不同竹秆存在不同。竹秆含水量在71.7%~145.5%之间,且顶部的含水量比基部的含水量稍低。基本密度值为466~761kg/m3,3块立地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以小黑杨人工林为对象,研究树冠特征对木材性质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冠特征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不显著;对抗弯弹性模量(MOE)和顺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对抗弯强度(MOR)影响不显著;对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纤维长宽比影响不大;对胸高处湿心材、边材影响极显著.MOE、MOR和顺纹抗压强度与冠幅、冠长呈负相关.线性回归方程能较好地拟合顺纹抗压强度与冠幅的关系,R2值达到0.61;纤维长度、宽度与冠幅、冠长呈一定的正相关;湿心材面积、边材面积与冠幅、冠长呈高度正相关,边材面积与冠幅间存在密切的线性关系,方程的R2值达到0.78,二次多项式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湿心材面积与冠幅的关系,R2值为0.91.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日本和美国的外观分等标准对落叶松试材进行了以强度为基础的外观分等,并对试材进行了振动检测,分析比较了三国不同外观分等结果与振动检测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泡桐的密度、硬度和尺寸稳定性,将试材分成水分组、温度组、时间组、化学处理组,对水分组试材进行恒温恒湿处理,对化学处理组进行不同质量分数的酚醛树脂液浸泡处理,然后将各组试材进行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热压试验.再将试材置于常温的水中浸泡,测定各处理试材的回弹率.分析试材含水率、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酚醛树脂溶液质量分数对热压试材水浸泡回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泡桐压密硬化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木材含水率为13.89%时.材面光滑,尺寸稳定性最好,热压前的喷湿处理可增强木材尺寸稳定性;用10%的酚醛树脂溶液处理试材可降低回弹率45.51%;最佳热压温度为190℃,最佳热压时间为8min.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实验室试验建立了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回归公式,并经过现场校验提出了适合于深圳地区的拔出法公式,在多个地点进行了实际应用,证明了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是可行的、有效的,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检测精度高于回弹法和综合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日本、美国的外观分等标准对落叶松试材进行了以强度为基础的外观分等,然后对试材进行应力波检测,分析比较不同外观分等结果与应力波检测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对双掺大流动性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高效减水剂及粉煤灰的水化机理及混凝土抗压强度、碳化深度对双掺大流动性混凝土作了一定的性能分析论述,总结出其抗压强度及碳化深度之间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