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各国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技术的挑战。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导。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以知识为基础,信息为主导和全球为市场的全新发展阶段。这种新型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各国政治家、经济学家、未来学家、企业家和科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回顾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史,它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其大量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森林可持续经营"课程是针对来华留学生开设的林业专业全英文课程。基于林业教育国际化的需求,结合学习该课程留学生理论基础和专业分布情况,分析出该课程存在的课堂管理难、未考虑学生先导认知差异、教学模式理论痕迹严重、实践环节缺失、考核形式落后等问题。对照林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目标,提出通过补充先导认知、科研反哺教学和增设实践教学内容等优化教学内容,利用导向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模式,以及采取总结制度、专题考核制度和结课答辩制度完善考核模式等改革措施,有效提升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课程的教学质量,为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在扩大,但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湖北高等林业教育要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以重点建设一所林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目标,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倾斜,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新波 《中国林业》2013,(10):34-35
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她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宝贵的原材料,还维持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如何开发利用好森林资源.如何保证森林资源能够永续利用?森林资源开发企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特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其次,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战略的实施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最后,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就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提出了3点建议:一是加大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优质的硬件条件;二是高度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学科的教学水平;三是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符合时代要求,顺应时代发展,体现绿色恩维,从科学发展的内涵、人与自然的协调等方面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下的绿色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诚然。也是指导高校后勤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论述了西南民族大学新校区后勤社会化改革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并进一步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论高校党建工作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高校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实际效果的角度,提出高校党建工作效益的内涵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执政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分析了当前高校党建工作效益缺失的现实表现的基础上,指出高校重科研和教学的政策导向、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及党建工作效益的长期性、间接性和无形性等特点是导致高校党建工作效益缺失的主要原因。最后,围绕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该文指出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党建工作的谋划水平、打造"大党建"工作格局和推进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应锁定科学发展现的核心,树立以研究生党员为工作主体的工作理念;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切实把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贯穿于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不断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的载体,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业》2010,(10):62-62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要站在基层林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充分认识林业在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增强加快林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不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科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指导。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科学发展观给新时期的教育以诸多的指导和启示: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的需要;教育体制、教育理念层面的改革要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促进教育与社会、经济和生产实践的交融、链接,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教育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留学生的学位课程,实行全英文授课.其课程教学具有专业理论复杂、课程知识与相关学科交叉性强、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等特点.针对留学生学科背景和国别不尽相同、经济学科知识积累不足、应用技能欠缺的现状,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一是要科学设置课程教学内容;二是课程教材应注重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对我国高职学院图书馆学教育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全面论述,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其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根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相似文献   

15.
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风景园林建设的价值取向、"文化意境"是风景园林建设的灵魂、以人为本是风景园林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等方面介绍了科学发展观对于园林建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林业高等教育是在移植西方林业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本土化的实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归国林学留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他们不仅是近代中国各高校森林系科的师资骨干和林学领域的科研主力,还是林业教育管理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近代中国林学留学生以执教中国林业教育为志业,充分发挥在西方国家高等院校科层制的了解、先...  相似文献   

17.
为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会议精神,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必须加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根据各农林高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目标,分析各校学科优势与特色,思考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问题,对增强学科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的能力,促进学科与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新世纪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为了充分发挥湿地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部署和要求,我们对省内部分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考察和调研.  相似文献   

19.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学生公寓辅导员队伍和推进学生公寓辅导员工作创新逐渐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总结北京林业大学公寓辅导员队伍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3个角度,阐述了建设学生公寓辅导员队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学生公寓辅导员工作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推进学生公寓辅导员工作创新的几点建议,包括大力推广和谐公寓理念进学生公寓、积极推进党团组织建设进学生公寓、深入开展大学生生活指导进学生公寓、努力推动团体心理辅导进学生公寓等。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强调生态环境建设要在今后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何实现十六大提出的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林业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芜湖林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坚持科学、协调的发展观,努力把林业建设成为良好生态的重要屏障、对外开放的竞争平台、以工兴市的组成部分、农民增收的持续来源,进而达到和实现林业大市、林业强市和生态名市的宏伟目标.在今后芜湖林业建设进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六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