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多巴胺(DA)在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MWNTs-SDS)化学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和在高浓度抗坏血酸(AA)体系中对多巴胺的选择性.将多壁碳纳米管-十二烷基磺酸钠(MWNTs-SDS)分散液滴加到处理过的电极表面制备生物传感器,以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多巴胺在MWNTs-SDS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选择性.MWNTs-SDS修饰电极对多巴胺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在pH为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氧化峰电流值与多巴胺的浓度在4.0×10-7~3.8×10-5 mol/L和9.8×10-5~7.3×10-4 mol/L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10-7 mol/L,MWNTs-SDS修饰电极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的性能,能在高浓度抗坏血酸体系中选择性测定多巴胺.  相似文献   

2.
以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铅笔芯电极,B-R缓冲溶液为支持电解质,建立了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单宁酸(TA)的新方法.TA浓度在0.05~8.00μmol/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2μmol/L.该方法具有价格便宜、制备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并成功应用于五倍子中TA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将含有明胶的品红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新的品红修饰电极,研究了品红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并用于抗坏血酸的测定.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抗坏血酸在品红修饰的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在该电极上抗坏血酸的过电位降低约300 mV,对抗坏血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10-6~3.0×10-3mo1/L,检出限为2.0×10-6 mol/L.该电极测定抗坏血酸简单、准确、快速,而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分解产生的羧酸自由基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对其侧壁实现羧酸化,并依次对其进行酰氯化、胺化处理,获得侧壁酰胺化的MWCNTs.采用FT-IR,Raman以及UV-Vis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管表面接枝上了羧酸基团,且数量较纯化后的碳管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表征其结构缺陷的I(D 2D)/IG比值增加了0.2,同时酰胺化的MWCNTs紫外可见光谱在320 nm处出现了—CONH—键的π→π*跃迁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5.
以奥沙利铂为模型药物研究多壁碳纳米管作为缓释载体的可行性,通过水溶性高分子修饰处理羧基化碳纳米管(MWCNT—COOH),改善其表面性质,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修饰后的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形貌,并且探讨了奥沙利铂-壳聚糖-海藻酸钠-多壁碳纳米管(OHP-CS-SAL-MWCNT)复合物在人工结肠液中的缓释行为。结果显示,多壁碳纳米管经过修饰后制备得到的奥沙利铂-壳聚糖-海藻酸钠-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缓释效果良好,释放动力学基本符合Higuchi模型。说明多壁碳纳米管可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ECD)同时测定瓜菜中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p.p"-DDE、p.p"-DDD、p.p"-DDT和o.p"-DDT 8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用丙酮:正己烷(体积比1:1)混合溶液超声提取,采用自制多壁碳纳米管/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GC-ECD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8种有机氯农药在0.5~500 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在1.25~100 μg/kg添加水平下,回收率在88.6%~11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在2.29%~14.48%之间,检出限为0.1~0.6 μg/kg,定量限为1.25~5 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前处理净化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灵敏度,适用于同时测定瓜菜中8种有机氯农药。  相似文献   

7.
汪君  周围  燕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985-5988
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接枝碳碳双键,以邻二氯苯为模板、苯乙烯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技术,在碳纳米管表面制备邻二氯苯印迹材料,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透射电镜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一层稳定、均匀、30~50 nm厚的印迹材料。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该印迹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容量,结果表明,印迹材料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00 min,通过Scatchard分析,该聚合物与邻二氯苯的结合位点有2个,最大吸附容量为92.732 mol/g,平衡常数为17.986 mol/L,表明能成功将该材料用于检测环境中邻二氯苯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8.
多壁碳纳米管对五氯苯酚的电催化还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石墨基体上制备多壁碳纳米管,作用电极,应用于电催化还原处理水中典型难降解多氯代有机物-五氯苯酚。考察了多壁碳纳米管对五氯苯酚的电催化还原特性和动力学。结果表明,电催化还原处理五氯苯酚主要受温度,电解质,催化剂,偏压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电催化还原处理五氯苯酚反应是准一级反应。反应速率常数受温度(T),阴极电解质浓度(M),催化剂含量(Q),阳极电解质浓度(M′),偏压(E)的影响。动力学方程为:C=C0exp(0.01658T0.351M0.263Q0.370M′0.436E0.775t)。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壁碳纳米管和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对复合生态毒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测定3种不同官能团多壁碳纳米管(短、短羟基和短羧基)与镉离子(Cd2+)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单独及复合毒性,并通过碳纳米管zeta电位测定、沉降和吸附实验揭示短多壁碳纳米管-Cd2+混合物的细菌毒性及影响机制。  结果  3种多壁碳纳米管细菌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短多壁碳纳米管、短羧基多壁碳纳米管、短羟基多壁碳纳米管。100 mg·L-1短多壁碳纳米管混合不同质量浓度(0、1、2、4、8、10 mg·L-1)Cd2+,复合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短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羧基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羟基多壁碳纳米管-Cd2+,且复合毒性都小于两者叠加毒性。不同质量浓度(10、20、50、100、200 mg·L-1)多壁碳纳米管混合1 mg·L-1Cd2+,复合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短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羧基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羟基多壁碳纳米管-Cd2+。  结论  多壁碳纳米管-Cd2+混合物的细菌毒性主要取决于多壁碳纳米管对Cd2+的吸附状况。  相似文献   

10.
将多壁碳纳米管与磁性介质混合后制备出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不仅会使其吸附性增强,还便于其快速从环境中分离。为了强化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效果,弥补单一修复的不足,选用LD23、NYJ3.6这两种石油降解菌和磁性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联合修复。首先利用SEM、FTIR、Zeta、XPS对不同方法制备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进行表面特征分析对比,然后分别设置不同修复组合的实验组,并将其添加至石油污染土壤,最后测定土壤的含水量、铵态氮和有效磷变化以及不同组合的石油降解率,根据以上指标得到修复效果明显的组合方式。结果表明:通过附加磁性氧化铁介质可以改变多壁碳纳米管在水中的聚集程度,氧化基团的增加有利于增大多壁碳纳米管的稳定性。土壤被石油污染后,含水量、铵态氮和有效磷降低,通过四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后,土壤的含水量、铵态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均发生明显的增加。LD23和Fe3O4/碳纳米管(CF)、NYJ3.6和Fe3O4/碳纳米管(CF)这两种微生物和物理修复的组合方式修复石油污染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将含有明胶的品红修饰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新的品红修饰电极,研究了品红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并用于抗坏血酸的测定.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抗坏血酸在品红修饰的电极上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在该电极上抗坏血酸的过电位降低约300mV,对抗坏血酸测定的线性范围为4.0×10^-6~3.0×10^-3mol/L,检出限为2.0×10^-6mol/L.该电极测定抗坏血酸简单、准确、快速,而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制备了邻菲口罗啉化学修饰碳糊电极,在含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的HAc-NaAc体系中,Co(Ⅱ)离子经化学富集在电极表面上形成三元络合物.采用2.5次微分伏安法测定痕量Co(Ⅱ)离子.Co(Ⅱ)浓度在8.0×10-9~7.0×10-7mol·L-1范围内与阳极溶出峰峰高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2×10-9mol·L-1.电极用于水样中钴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咖啡酸掺杂的聚苯胺修饰电极,并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发现该修饰电极在中性和弱碱性的介质中也能显示出良好的电活性,拓展了聚苯胺类修饰电极的应用范围;探讨了近中性介质中抗坏血酸,多巴胺,尿酸在咖啡酸掺杂聚苯胺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在pH为7.0左右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抗坏血酸,多巴胺,尿酸在该修饰电极上具有明显的电化学响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邻苯二酚(CAT)和对苯二酚(HQ)在Nafion修饰电极上的选择性测定.方波伏安法研究结果表明:在PBS水溶液的CAT和HQ共存体系中,CAT和HQ氧化峰电位分离约400 mV,而且氧化峰电流增大,以此建立了CAT和HQ的电化学选择性测定方法.在1.0×10-4mol/L CAT共存体系中HQ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6~6.0×10-3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0×10-4mol/LHQ共存体系中CAT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6~1.0×10-3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了芦丁在有序介孔碳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方法]通过简单方法制备了有序介孔碳修饰热解石墨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法研究芦丁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芦丁进行测定。[结果]差分脉冲法测定芦丁,其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2×10-8~1×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7×10-9mol/L。[结论]该电极容易再生且稳定性较好,有望成为一种高灵敏度的芦丁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6.
雌二醇在用裸玻碳电极进行伏安法测定时的电活性极低。但雌二醇在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CTMAB)存在时 ,使用Nafion修饰的玻碳电极 ,则可于 0 .35V处有一灵敏的响应。据此 ,建立了雌二醇的线性扫描伏安测定法。适宜条件下 ,线性范围为1× 1 0 - 8mol/L8× 1 0 - 5 mol/L ,检测限为 5× 1 0 - 9mol/L。  相似文献   

17.
原位制备了羧甲基壳聚糖/铜复合物修饰电极、羧甲基壳聚糖/银复合物修饰电极和壳聚糖/聚苯胺/钯复合物修饰电极,金属粒子均匀分散于聚合物薄膜中.3种修饰电极对H2 O2 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检测性能,它们对H2 O2 的线性响应范围依次为1.0 μmol/L~10.0 mmol/L, 10 μmol/L~6.0 mmol/L和10 μmol/L~7.0 mmol/L,相关系数依次为0.999 7, 0.999 9和0.999 8,灵敏度依次为33 μA·L·mmol -1 ·cm -2 ,37 μA·L·mmol -1 ·cm -2 和46 μA·L·mmol -1 ·cm -2 ,检测限依次为:1 μmol/L,1 nmol/L和1 μmo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石墨烯修饰电极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检测重金属的方法。[方法]采用电还原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变成还原型石墨烯,针对电极修饰材料石墨烯进行表征测试,优化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的试验检测条件。[结果]石墨烯修饰电极可以实现在4 min内同时检测食品中的铅、镉和铜元素,且具有很好的准确度、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结论]研究可为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重金属元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艳  李燕燕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22):4397-4407
【目的】建立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水稻安全性评价的亲本对照-转基因株系-非转基因对照(parent control-transgenic plant-nontransgenic control,PTN)系统。通过实质等同性比对分析,追溯GM水稻种子蛋白质非预期变异的技术根源,为GM水稻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GM水稻植株培育的技术原理,收集转基因株系(transgenic line,T)、亲本品种(parent variety,P)及其他遗传学背景相关的非转基因组培再生株系(non-transgenic regeneration line from tissue culture,NR)和非转基因遗传分离阴性后代株系(non-transgenic segregated negative offspring line,NS)等对照样本。以转2mG2-epsps抗草甘膦GM水稻株系T13和T23及各自的PTN系统对照样本(P、NR和NS)为试验材料,以种子蛋白质含量和组分的非预期变异为研究对象,根据PTN样本间的多重比较结果解析并追溯GM水稻非预期变异的技术根源。水稻种子可溶性蛋白的提取采用分级提取法,依次用蒸馏水、5% NaCl、70%乙醇和0.1 mol·L-1 NaOH提取稻米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蛋白含量测定应用Bradford法,蛋白组分分析采用SDS-PAGE电泳法。【结果】GM水稻株系T13和T23种子总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亲本显著降低3.29%和6.84%,主要受谷蛋白变异影响,但GM水稻变异的最大幅度小于天然水稻亲本P1和P2品种间差异,说明GM水稻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异在安全范围之内。与各自亲本相比,GM水稻株系种子清蛋白和醇溶蛋白组分差异不显著,球蛋白和谷蛋白个别组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变异,主要表现为含量的增减。T13株系的56 kD和24 kD球蛋白含量比亲本P1显著增加,T23的65 kD球蛋白含量比亲本P2极显著降低。GM株系T13和T23的谷蛋白组分变异趋势相似,与相应亲本相比,主要表现为19-23 kD和33-38 kD谷蛋白含量显著增加,100 kD和9 kD谷蛋白含量显著减少。突出的变异是GM水稻新增加了41 kD和56 kD谷蛋白组分,但这些变异新组分也同样存在于NR和NS对照样本中。GM水稻株系T13和T23的可溶性蛋白非预期变异的特征与相应的NR对照样本基本一致。NS23对照株系的清蛋白含量和球蛋白组分存在不同于T23和NR23的独特非预期变异。【结论】GM水稻种子总可溶性蛋白质变异主要受谷蛋白含量变异影响,变异幅度小于天然水稻品种间差异。GM水稻种子的清蛋白、醇溶蛋白组分未发生显著变异,球蛋白和谷蛋白个别组分发生了显著变异。GM水稻种子蛋白质非预期变异主要来源于组织培养无性系变异,转基因插入突变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