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松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粗提,根据国内有关资料报道,一般采用离心沉淀方法;多角体的染色过去多采用什维佐娃和有贺久雄法。本试验对多角体病毒粗提物,设计4种提取方法,进行多次比较;同时对多角体病毒的染色方法进行摸索,着重探讨了溴酚兰染液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染色的可靠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提取方法的比较从表1看出,镜检情况及显微摄影都可以 相似文献
2.
3.
4.
5.
广东省林科所森保室病毒组 《林业实用技术》1979,(5)
近几年来,我国有不少单位开展了应用病毒防治松毛虫的研究,对于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的染色方法,一般认为难于掌握,在显微镜下多角体不易识别。对此,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和试验摸索。取得了较好的染色效果,现把几种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一、澳酚兰染液染色法染液配方:HgCl_2 10克、95%酒精100毫升、溴酚兰100毫克。配法:先将Hgcl_2 10克溶于100毫升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病毒防治松毛虫是一种多快好省的生物防治方法,具有杀虫率高、成本低、使用简便等优点.1974年以来,特别是1977年,省、地林科所和普宁县林业局,在普宁县应用省林科所自制的马尾松毛虫多角体病毒种,进行生产和应用防治松毛虫的试验,一般幼虫暴食期病毒感染杀虫死亡率达90%以上,蛹死亡率达75%以上.现将有关病毒生产和应用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昆虫病毒是专性侵染节肢动物的一类微生物,包括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痘病毒、虹彩病毒等很多类群。核型多角体病毒属于杆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核型多角体病毒属(Nucleopolyhedrovirus),是昆虫病毒中最大的类群。它能够专一性地侵染并杀死一种或者几种农林害虫,并且对害虫天敌、环境、人畜无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绿色生物农药。本文总结了获得全基因组序列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综述了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基因组主要功能基因(RNA转录相关基因、DNA复制相关基因、结构相关基因)及其他基因,并对核型多角体病毒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 乌桕毒蛾(Euproctis bipunctapex Hampson)是乌桕的重要害虫。分布予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西等省区。1985年5月下旬,我们在南京市铁心桥乡乌桕林内,发现乌桕毒蛾幼虫自然罹病死亡。幼虫染病后,早期症状不明显,稍后表现食欲不振,取食量渐减,行动和反应迟钝,体色变淡,死亡时呈“∧”形或倒挂下垂于枝叶上。死亡虫尸体内组织液化,体壁易破,会流出乳黄色体液。虫尸体经捣碎、过滤、差速离心和蔗糖梯度离心等处理,分离物呈乳白色,镜检分离液,能见到大量折光性很强的多角体。经透射电镜观察,多角体呈三角形或不规则的四边形、六边形和近似圆形等多种形状, 相似文献
11.
乌桕毒蛾(Euproctis bipuetapex Hampson)在湖南分布较广,是一种杂食性昆虫。乌桕毒蛾能被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侵染致死。该多角体大小为1.5—2.5微米,多数呈不规则正方体,少数呈三角形四面体。降解后,病毒束呈长方体,大小为120—160×400—450毫微米。病毒粒子棒状,大小为60—80×340—360毫微米。一般两个病毒粒子组成一个病毒束。经鉴定,该病毒属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A亚组的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2.
13.
<正> 由于病毒只能在寄主活细胞内增殖,因而解决大量复制的技术问题,是“以病毒治虫”的首要环节。我们自1979年起开始研究赤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复制的有关技术,现将初步结果报道于下。一、病毒复制 1.在有松毛虫发生的松林,采集距结茧1-2个龄期的老幼虫,室内饲养在33×33×54厘米铁纱笼内,每笼300-500头,也可饲养于塑料薄膜围成的高50厘米的空间,大小视幼虫数量而定。一平方米可养虫2,000头,四周培砂压紧,上部敞开。在饲料松枝上用0.5亿/毫升多角体悬液均匀喷湿,松枝插入砂缽保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毛虫多角体病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业实用技术》1974,(10)
最近我所在感病的松毛虫尸体中,经过分离研究,发现了一种对松毛虫有较好毒杀能力的病毒——马尾松毛虫多角体病毒。病毒是一种有前途的杀虫剂。它杀虫快,效力高,并能自然传播。传染力可保持数年之久,并能经过卵传至后代,引起害虫发病死亡,不断扩大发病面积和杀虫效果,达到大面积自然死亡的目的。国外已有应用病毒防治叶蜂、夜蛾、油松毛虫、天幕松毛虫、松叶黄毒蛾、松天社蛾、美国白粉蝶等害虫,取得良好效果。1972年以来,我所在研究白僵菌抗旱菌种的同时,抽调部分力量,对利用病毒防治松毛虫进行了研究。曾先后在普宁、大埔、高州、阳江等县及广州市郊龙眼洞一带松林中发现松毛虫自然感病流行死亡的现象。尤其是龙眼洞一带,松毛虫感病连续流行几年,面积不断扩大,引起我们的注意,进行了各地区感病材料的采集、分离等研究工作。终于发现了马尾松毛虫多角体病毒。现将初步观察试验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正> 肥沃耕地和森林土壤是微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极为丰富,许多对人类有用的微生物菌株都是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来的.虽然昆虫病毒不能在土壤中生长繁趋,但是它在土壤里相当稳定,土壤是其良好的夭然贮库,对昆虫病毒病的流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Tisntey(1979)指出:在撒喷或自然疾病暴发后,保持在土壤中的病毒,不仅是引起以后各代害虫自然流行病的重要病毒源,而且是能够维持病毒产生长期影响的作用物.据报 相似文献
17.
<正> 雪毒蛾Stilpnotia salicis(Linnaeus)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宁夏、青海、黑龙江、山东、辽宁、江苏等省区,是三北防护林地区杨树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此虫猖獗成灾,大发生时可将树叶全部食光,严重地影响了杨树的生长。在坝上地区,雪毒蛾每年发生一代,老熟幼虫6月下旬进入化蛹盛期并随即羽化交尾产卵。幼虫7月下旬开始孵化,取食到9月中旬,当气温下降时,在树皮缝和树干伤疤处群居越冬。1981年夏,在康保县大青沟林场的杨树林内,发现不同龄期的雪毒蛾幼虫自然罹病死亡。幼虫感病后,早期症状不明显,稍后表现取食减少,行动和反应迟钝,死亡时往往用腹足或尾足钩住树干或树枝,成倒“V”形或倒挂下垂于树枝上。典型的病毒死亡虫尸体壁易 相似文献
18.
<正>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chao)是毛竹的主要食叶害虫。据报道,在福建、江西、广西、四川、湖南等省均有发生,严重时竹叶被食光,致使毛竹成片枯死。 1981年,我们在闽清县上莲公社文革山林场毛竹林内,发现不同龄期的刚竹毒蛾幼虫自然罹病死亡。死虫以尾足倒挂在枝条上。1982年4-6月间,在上述竹林采集自然罹病死亡虫尸,进行分离、提纯与鉴定,确认病原体是一种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19.
20.
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泰山)、辽宁(阜新、朝阳、昭盟南部)。主要为害油松,是油松林的毁灭性食叶害虫。为了寻找一种“天然的”松毛虫防治剂,对松毛虫进行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我们在林地调查和室内观察、分析的基础上,于1977年9月在辽宁省建平县富山公社鱼山子林地的油松毛虫体内,发现并分离获得油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1]。最近作了组织切片和多角体及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